收藏 分享(赏)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9065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解析》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期中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 如表为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发展情况。表中信息主要体现了朝代汉隋唐宋元机构中朝内史省中书省二府中书省外朝尚书省门下省参知政事枢密院门下省尚书省三司宣政院A. 汉承裁制稳定了国家的秩序B.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得到调整C. 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得到调整D. 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从汉到元中枢机构不断发生变化,主要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体现了皇权与相权关系的调整,故选C;表格信息不能体现国家秩序稳定的内容和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的限制,排除AD;材料反映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排除B。2. 在古代雅典,公民大会

2、是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机关,少数异已分子(通常是社会精英)被排斥;仅把“自由”定义为一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似乎人只为公共政治而生活。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A. 所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B. 与现代民主内涵有差异C. 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D. 鼓励民众参与城邦管理【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即公民大会排斥社会精英,将“自由”限定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范围内,特别强调公共政治的重要性,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现代民主内涵有差异,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所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A项错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鼓励民众参与

3、城邦管理与“公民大会”排斥异己分子等不符,D项错误。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5年到1957年的两年多时间里,制定并颁布了一批适应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法律、法令。国务院及所属部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也发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可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 推动了我国法制建设B.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C. 开启了政治民主进程D. 增强了民主的广泛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制定并颁布了一批适应当时国家经济建设法律、法令”可以看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的法律推动了我国法制建设,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社会主义原则,排除B;“开启”的说法错误,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广泛性,排除D。

4、4. 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社会阶级从贵族急速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在25年后被引爆为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A. 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B. 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C. 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D. 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的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北魏孝文帝在推行汉化时,直接取消鲜卑职业军人特权,使其社会地位迅速下降,造成统治集团内部汉化过程的不平衡,发展为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说明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A项错

5、误;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的精神,D项错误。5. 汉光武帝规定,州郡察举孝廉秀才必须“授试以职”,要求州郡给候选人一项职务,由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具备吏能,合格者方能察举到朝廷上来。这一规定旨在A. 提高官员的办事能力B.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 完善科举取士制度D. 促进儒学的普及化【答案】A【解析】【详解】东汉发展察举制,要求州郡长官通过具体职务检验候选人,将合格者推荐到中央的规定,旨在提高官员的办事能力,A项正确;东汉完善选官制度的主要目的不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项错误;东汉时期尚未实行科举取士制度,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东

6、汉发展察举制的目的在于促进儒学的普及化,D项错误。6. 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受皇家薪俸和年金的官吏、各部部长及公务员,均不得担任议会下议员。这一规定的历史背最是A. 工业革命的兴起B. 代议制政治的完善C. 议会改革的进行D. 责任内阁制度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凡接受皇家薪俸和年金的官吏、各部部长及公务员,均不得担任议会下议员”可得出这一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英国的民主政体,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项正确;当时还没有工业革命,排除A;当时没有议会改革,排除C;与责任内阁制无关,排除D。7.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注释十二铜表法时曾指出:“最著名之十二铜表法包括两个法令,其中

7、之一是消除任何为个人利益而违反法律的行为,另一个则是禁止判决罗马公民以死刑,唯有公民大会的除外。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 代表了贵族意志B. 彰显了个人利益至上C. 维护了公民利益D. 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消除任何个人和机构的特权,(除公民大会外)禁止判决罗马公民死刑,这些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维护了公民利益,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十二铜表法代表了“贵族”意志,A项错误;彰显“个人利益至上”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并没有促进民主政治建设,D项错误。8. 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决定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

8、杰出贡献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这一决定A. 丰富了新时代特色理论体系B. 有利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C. 利于中国快速战胜重大疾病D. 对精神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2020年8月,国家表彰为抗疫斗争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等人,宣传了正能量,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D项正确;奖励对国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不能丰富新时代特色“理论体系”,A项错误;国家奖励抗疫斗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不符,B项错误;国家奖励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不是快速战胜所有重大疾病的重要条件,C项错误。9.

9、如图为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签订尼布楚条约实行“改土归流 推行“海禁闭关”。其中在丙处采取的措施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知,丙处为西南地区。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清朝前期在西南采取的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是实行“改土归流”,故选C;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是在西北,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在东北,推行“海禁闭关”是在东南,排除ABD。10. 1945年,联合国宪章首次确认民族自决权,尊重所有民族之权利平等与自决原则。这一原则也在多个国际法律文件中得到强调或重申,并成为国际合法性的主导标准。这一原则的实施A. 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独立B. 促

10、进了各民族间的平等往来C. 消弭了大国间冲突与对立D. 维护了国际法的权威和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确认民族自决权,尊重所有民族之权利平等与自决原则”可以得出,这一规定有利于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故A项正确;平等往来不能体现,排除B;这一原则不能消除大国间的冲突,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国际法,排除D。11. 2005年,国务院对培养和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作出规定。据统计,到2008年6月,全国共有少数民族干部291.5万人,占干部队伍总数的7.4%;其中,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202.6万人古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69.5%。这反映出当代中国A. 民族间差距已消失B. 民族工作成为中心工作

11、C. 制度设计尚需完善D. 民族治理成效显著【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干部、技术人员的培养,说明民族治理成效显著,D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A;B项不能反映,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制度,排除C。12. 1936年9月,英、法、美发表联合声明,提出要构建三国货币之间的持久平衡。同年10月,三国又签订了相互之间黄金自由兑换的三国黄金协定这些举措反映了英、法、美三国A. 构建争夺世界市场的同盟B.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 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的努力D. 形成反上西斯的区域集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构建三国货币之间的持久平衡”“三国黄金协定”可得出

12、,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之下,英、法、美试图重建世界经济秩序,C项正确;三国并没有构建同盟,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排除B;当时还没有形成集团,排除D。13. 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照五十年(1711年)的人了数作为征收了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1723年,清政府开始普遍推行“摊丁人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清政府这些举措A. 免除了农民的徭役负担B. 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C. 旨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D. 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B【解析】【详解】清政府将征收丁税的人数固定下来,推行“摊丁人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

13、的地丁银,放松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B项正确;固定丁税数量并不是免除了农民的徭役负担, A项错误;清政府改革赋税制度的目的不是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项错误;固定丁税数量,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并没有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C项错误。14. 1076年,宋朝陕西汲郡的吕大钧等兄弟,在家乡蓝田制订了乡约,其主要内容是: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之后各地相继出现类似乡约。这些乡约的制订A. 说明宋朝政府较重视社会救济B. 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基础C. 反映出宋代社会保障体系完备D. 说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吕大钧等人

14、率先制订乡约,以道德教化为先导,努力促进乡村安定、乡邻和睦,这种乡村自治行为的推广和乡约的制订有利于巩固宋朝的统治基础,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宋朝“政府”较重视社会救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宋代社会“保障体系完备”,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项错误。15.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以往翻了一番还多,导致税收和政府支出大幅度上扬的局面。这种情况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批评,被认为对经济增长构成阻碍。这表明A. 高福利需要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来支撑B. 福利制度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影响C. 过度的福利开支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15、D. 福利国家建设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方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急剧增多,导致政府支出大幅度上扬,说明福利开支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即过度的福利开支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故选C;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福利制度与西方意识形态无关,B错误;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16.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汉高祖十二年、北宋元丰年间、元中期)的行政区划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行政区划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图1:存在郡县和诸侯王国并存的局面,这与西

16、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汉高祖十二年。图2:存在路州府县这一行政区划和西夏等少数民族并立的局面,这与北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和民族形势相符合。据此判定图2为北宋元丰年间。图3:实行行省制度,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这与元代的行政区刘和边疆行政管理相符合。据此判定图3为元代中期。【解析】【详解】根据图1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存在郡县和诸侯王国并存的局面,这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汉高祖十二年。根据图2的信息可以看出,存在路州府县这一行政区划和西夏等少数民族并立的局面,这与北宋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和民族形势相符合。据此判定图2为北宋元丰年间。根据图3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

17、实行行省制度,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这与元代的行政区刘和边疆行政管理相符合。据此判定图3为元代中期。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世纪末期,政府中开始出现职业行政官员,主要负责各部内务,这就是英国近代最初意义上的文官。这时英国两党制基本形成,辉格党、托利党轮流执政。由于官吏的任用以党派为基础,讲关系、重门第,致使不少庸碌之辈和腐败分子混入了政府系统,而有真才实学的人则受到排挤。这样就会造成大批管员失业,使现政府效率低下贪污腐化,甚至引起政治震荡和社会动乱。1833年,有些较大的部门开始以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方式招最官员,走出了考试任官的第一步。1855年,英国根据(诺斯科特一屈维廉报告)

18、进行文官制度的重大改革、颁布了关于承用王国政府文官)的第一个根密院命令,并成立了文官事务委员会主管文官考试录取工作,至此,英国文官制度初步形成。1870年,英国又顿布了关于文官制度的第二个根密院命令,以法律的形式最终确认了(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的构想,这是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关键一步,以后经过英国历届政府的完善和补充,最终确立了整套文实制度。英国19世纪70年代确立的文官制度延续至今,尽管竞争、通才、中业、常任等原则一直未变,但政府的职能、文官的任务却不断地变革,以使其不断完善。编自唐莹莹浅谈英国文官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对一幕发生在10世纪英国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

19、题要紧扣英国当时政治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答案】对话主题:英国的文官制度。甲:听说了吗?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考试成为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了。乙:啊?有这么好的事吗?甲:当然了,因为枢密院最近颁布了一个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命令,并成立了文官事务委员会主管文官考试录取工作。乙:这真是件好事,枢密院为什么要颁布这个命令啊?甲:还不是因为以前在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上存在问题。你看以前官吏的任用常以党派为基础,讲关系、重门第,致使不少庸碌之辈和腐败分子混入了政府系统,而有真实学的人则受到排挤、打压。这样造成了政府效率低下,腐败泛滥,甚至引起政治震荡和

20、社会动乱。乙:还真是,国家存在问题就应该进行改革。这样今后我们也有学习的动力了。甲:是啊,我们好好努力,争取考上事务官。一方面可以为国家出力,另一方面在没有严重过错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自己衣食无忧了。【解析】【详解】根据“18世纪末期,政府中开始出现职业行政官员,主要负责各部内务,这就是英国近代最初意义上的文官”可得出该材料的主题是英国的文官制度。对话的内容可从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具体内容、特点、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概括。18. 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个外交官的回忆录1955年4月18日,由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4月19日,周总理

21、在大会上发言,他预计的情况果然发生了。会议一开始,各国政府首脑就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发言,批评中国有侵略的野心。但周总理早有准备,他站起来发言,他庄严宣告,我们不是来万隆吵架的,而是希望找到大家能达成共识的地方,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愿打仗,亚非各国人民应该团结一致,建设自己的国家,反对殖民主义。最难忘的一次是1963年12月到1964年了月兴随周总理和陈教元帅访问亚非欧十四国。除此以外,总理还另外访问了坦噶尼喀(Tanganyika,它与Zanzibar于1964年统一后成为坦桑尼亚)、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和罗马尼亚等国家。通过周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迅速突破了外交上受孤立的局面

22、,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及其随行人员到达北京机场。尼克松清楚地了解到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明确规定美国官员不许和中国官员握手的历史,所以他下定决心在公开场合纠正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洗刷中国人心上的阴影。他指示整个代表团,包括他夫人,都留在专机里,一直到他走下舷梯,和东道主周恩来总理握过手后才能出来。我作为用总理的指定翻译,站在总理身后,目睹了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的握手。1990年4月28日,我和向同第三次回国休假。5月2日,我们应湖南省驻英国贸易代表的邀请,去湖南访问。我们去岳阳看了由英国软贷款建造的岳阳电站,并且同湖南的对外经济贸易宫员

23、多次会谈讨论如何促进湖南和英国的经贸关系。摘编自冀朝铸从红墙翻译到外交官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有哪些史料价值。【答案】角度信息提取史料价值材料来源材料选自一个外交官的回忆录外交官是外交事业的参与者,作为新中国外交的亲历者,其回忆录是研究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一手史料。材料内容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强调亚非拉国家应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等,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交往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回忆录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情况。冀朝铸的个人外交经历是新中国外交

24、的一个缩影1972年,尼克松到访中国并主动同周恩来握手等,反映了中美关系缓和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1990年,参观由英国软贷款建造的岳阳电站等,反映了中国积极利用中英友好关系发展经贸的情况。可用于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英关系的发展。【解析】【详解】结合材料的信息可从材料的来源、材料的内容等角度分析。如可从材料来源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摘编自冀朝铸从红墙翻译到外交官”可得出材料选自一个外交官的回忆录。因此可概括得出外交官是外交事业的参与者,作为新中国外交的亲历者,其回忆录是研究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外交的一手史料。其它的史料提取,并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有理亦可。19

25、. 中国货币经历了由自然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五铢钱是汉初以来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创造出来的。秦半两钱厚重不方便,汉半两钱又太轻小,而五依钱最适中,携带或计教都较方便,适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安求,所以历经多次改朝换代还能持续延用不皮。五铢钱在形制上,继承了半两钱外国内不的基本形态,同时又吸收了战国时期的某些刀币在边位上它起轮感的钱法,这样院可以保护而面文字不被磨损,又可增加钱币的牢度,五体钱的制作由相过的中门机构负责。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8年),命令上林三官铸造标准的五铢钱,废除以前的钱币。从此,历代王朝都把铸币权集中于中

26、央。摘编自萧剑平(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材料二 “白银时代”为何会最终奠定定于明代前中期,内在的驱动机制到底为何?总结来说,学界对此问题的解答不外乎以下几点,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产出的手工制品大量出口导致中国出现大量顺差;明代历时漫长的赋役财政改革的结果是贡赋体制日益嵌入白银的运作,规模渐趋庞大,形成了有赋纳银运作体制;明初政府发行的宝钞由于是不兑换纸币发行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导致其贬值急速,迅速走向崩解。编自邱永志(元明变迁与与明代货币白银化的体制促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所铸五铢钱的特点及铸造五铢钱的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

27、和影响。【答案】(1)特点:大小、轻重适度;形制铸造先进;圆形方孔;铸币权集中于中央。积极作用:促进了商品流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中国货币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2)原因:生产力的恢复,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格局演变的产物;海外白银大量内流:原有货币制度的缺陷;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国家赋税改革的推动。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世界联系和互动;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改变了财政运作方式以及货币流通制度。【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秦半两钱厚重不方便,汉半两钱又太轻小,而五依钱最适中,携带或计教都较方便”得出大小、轻重适度;根据“这样院可以保护而面文字不被

28、磨损,又可增加钱币的牢度,五体钱的制作由相过的中门机构负责”形制铸造先、圆形方孔;根据“五体钱的制作由相过的中门机构负责”铸币权集中于中央。积极作用:根据“从此,历代王朝都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可得了得出促进了商品流通,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出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对中国货币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2)原因:根据“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产出的手工制品大量出口导致中国出现大量顺差”可得出生产力的恢复,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明代历时漫长的赋役财政改革的结果是贡赋体制日益嵌入白银的运作,规模渐趋庞大,形成了有赋纳银运作体制”得出市场格局演变的产物、海外白银大量内流:根据“明初政府发行的宝钞由于是不兑换纸币发行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得出原有货币制度的缺陷;结合所学可得出白银作为货币本身的优势、国家赋税改革的推动。影响:根据材料可从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和互动、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改变了财政运作方式以及货币流通制度等方面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