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8 ,大小:3.61MB ,
资源ID:747710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4771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新一线素养提分同步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第六单元 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新一线素养提分同步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第六单元 3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ppt

1、第 27 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从时空观念角度,理解新中国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的原因及背景,掌握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的内容。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正确认识新中国科技发展与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的关系。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新中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的地位及意义。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两弹一星1背景(1)国 防 现 代 化 程 度 集 中 反 映 了 一 个 国 家 的 科 技 水 平 和_,影响到它的国际地位。(2)新中国建立之初,美国的核威胁和美苏的核垄断。综合国力2历程(

2、1)1964 年 6 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_。(2)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_试爆成功。(3)1966 年 10 月 27 日,_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4)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_。运载火箭原子弹导弹核武器氢弹(5)1970 年 4 月 24 日,“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_”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6)1975 年 11 月 26 日,中国又成功发射返回式_,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3“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2)增强了国防力量

3、,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东方红1遥感卫星“东方魔稻”1研制:1973 年,_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_”,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2影响:为解决世界_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西方媒体因此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南优2号粮食短缺“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1)1983 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_”型机诞生。(2)1997 年,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_”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2意义:中国政府实施以_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_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银河银河信息化科

4、学技术“神舟”号飞船1发射: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把宇航员_顺利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意义(1)是继“_”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_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杨利伟两弹一星高新技术【误区警示】“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指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不可把“两弹”理解为原子弹和氢弹。【易错提醒】学生容易误认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没有大的科技成就,实际上“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依然完成了氢弹试验、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试验,这些成果在当时足以震惊世界。这些成就是广大科技工

5、作者排除“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辛勤劳动的成果,而不是“文化大革命”的必然产物,没有“文化大革命”成就会更大。【误区警示】改革开放后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靠的是科技,其次才是政策。【名师指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神舟”五号飞船飞行的成功,表明中国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特别提醒】我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并不意味着我国在高新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轻巧识记】用“一、二、一”数字归纳法认识科技的力量【教材知识补遗】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政策的制定(1)1949 年 11 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主要开展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新兴技术等研究

6、。(2)1956 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1956年,我国组织一批科学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1963 年,我国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了导弹、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验,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3)1958 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随后,中央政府各部门和各地相继建立起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座谈会上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5)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科技事业迎来春

7、天。(6)1985 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7)1988 年,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该论断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8)1995 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9)“863 计划”与后来的“星火计划”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及意义史料一 邓小平说:“如果 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史料二 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8、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将其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史料三 美国的太空政策专家麦柯迪说:“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 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太空新秩序。它向世界宣示,中国有技术和财力将航天员送上天。”(1)史料一论述了“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表明“两弹一星”显示了中国国力,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2)史料二论述了邓小平与袁隆平对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中“邓小平”指邓小平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指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3)史料三说明了“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重大意义。表明中国

9、将航天员送上天在国际上意义重大。(1)史料一中,邓小平主要阐述了什么道理?提示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2)有人说,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民生,是否发展核武器并不重要。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请阐明理由。提示 同意。理由:核武器对人类的危害巨大,破坏和平,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不利于经济发展等。不同意。理由:发展核武器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世界和平,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可靠保证,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等。(任选一种观点即可)(3)史料三中,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成功,结合史实分析中国能够成功的原因。提示 改革

10、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尤其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提升;党和国家的重视及政策支持;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等。发展“两弹一星”的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有利于保卫世界和平。(2)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3)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

11、技高峰的空前壮举。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原因史料一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 1 400 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 2001 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 560 多亿元。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用书史料二 2018 年 1 月 8 日上午,201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聚集诱导发光”“以防控人感染 H7N9 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

12、技术突破”等271 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7 名外籍专家荣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状况。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2)史料二主要讲述了 2017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颁奖情况。数据表明中国在 21 世纪取得重大的科技成果。(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迅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加强了国际合作。(2)概述我国取得上述史料中所述科技成就的原因。提示 国家重视科技的发展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奉献、刻苦钻研及团结协作。

13、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科技发展的不同特征及成因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特征大力发展高新军事科技,打破美、苏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成因(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3)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4)中国面对非常恶劣的国际环境,必须发展高新军事科技,以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1)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2)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一

14、、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1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4主观因素(1)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的精神。(2)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对点演练】1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B国民经济发展、教育科技体制创新C全国

15、人民的支持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解析:选 B。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科技成就的取得一定以经济的发展为物质基础、以教育科技体制的创新为先导,所以选 B 项。二、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1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科学技术日益加速地转化为生产力,有力地推动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进程。3科技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4科技发展促进教育和文化的发展。5科技的进步推动当今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对点演练】2钱学森说:“谁掌握了科技进步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所学知识

16、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产生的作用不包括()A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B发展国民经济,增强了综合国力C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在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处于领先地位解析:选 D。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就,但就整个综合国力来看,我国并不处于领先地位,所以D 项表述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 D 项。A、B、C 三项为我国取得科技成就的作用。1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

17、际地位C建立科研体系D服务生产发展解析:选 A。根据材料中“战备”“上天、入地、下海”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军事,以提高国防力量,故 A 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提高国际地位这一目的,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的科研战略主要是在军事领域,不能说是为了建立科研体系,更不是为了发展生产,故 C、D 两项错误。2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以上的科技成果指的是()A火箭、宇宙飞船B原子弹、人造卫星C原子弹、导弹D氢弹、宇宙飞船解析:选 C。注意时间“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在 1999 年发射“神舟”一号宇宙飞船,中国于 1970 年 4

18、 月 24 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 1964 年原子弹试验成功,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导弹研制成功,故选择 C 项符合题意。32014 年 9 月 18 日,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中国核学会在北京举行纪念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0 周年座谈会。会上回顾了世界上原子弹、氢弹的研制时间。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爆炸,苏联用了 4 年,美国用了 7 年零 4 个月,英国用了 4 年零 7 个月,法国用了 8 年零 6 个月,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 8 个月。这主要表明()A原子能的研究遍及世界各国B第三次科技革命威胁着世界安全C新中国的核技术得到迅速发展D新中国已开

19、始成为世界科技大国解析:选 C。根据材料强调的信息可知,原子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遍及世界各国,故 A 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不能说威胁世界安全,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世界各国与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的时间的对比,说明了中国的核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故 C 项正确;新中国的科技在许多领域落后于世界,不能说成为世界科技大国,故 D项错误。42015 年 10 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理由是她 1972 年发现了青蒿素,其研究工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得到长足的进展。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化大革命”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科技成就是()第一颗原子弹爆

20、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培育出“南优 2 号”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ABCD解析:选 A。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排除文化大革命错误干扰,坚持科学探索”,可以得出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 年)出现的科学成就。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 年,时间不符,故错误;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 1970 年,故正确;袁隆平培育出“南优 2 号”杂交水稻是在 1973 年,故正确;2003 年,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故错误,A 项符合题意。5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

21、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C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D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解析:选 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是对中国科学家的评价,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他不是一位科学家,故 A 项错误;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并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故 B 项错误;1973 年,袁隆平研制成功了“南优 2 号”杂交水稻,使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有助于解决世界饥荒问题,故 C 项正确;“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 D

22、 项错误。6慈云桂七绝银河颂云:“银河疑是九天来,妙算神机费剪裁。跃马横刀多壮士,披星戴月育雄才。”这首诗所描述的我国的科技成就是()A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B超级杂交水稻选育成功C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D基因工程技术不断进步解析:选 C。由诗中“银河”“妙算神机”等信息即可判断银河颂描述的是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解析与探究(教材 P117)“863”计划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这一计划?提示“863”计划的主要特点是跟踪世界高新技术动向,以高新技术领域作为我国研究发展的重点。实施这一计划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面临着高新技术领域激烈的国际竞争,另

23、一方面也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二、自我测评(教材 P117)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说明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提示 成就: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人造地球卫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载人航天技术等。作用:“两弹一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对通信数字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促进了农业发展;巨型计算机的研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深刻影响;“载人航天工程”将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2.以网络技术为例,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示 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各种信息,也可以迅速传送信息,网络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