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708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述了夏朝帝王“世及”情况:帝禹崩,其子“启遂即天子位”,“从禹至桀十七君,十四世。”传子十三,传弟二,回传嫡子一。夏朝王位的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是( )A以血缘为纽带B以年龄为准则C以民选为核心D以德才为标准2有学者认为: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秦国设郡,最初地位低于县。战国县的数量逐渐增多,需要建立起更高一级的管理机构,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该学者认为( )A郡县制形成具有社会转型特征B战国开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

2、于秦朝D郡县制强化西周的集权统治3秦汉时,九卿分管宗庙礼仪、皇室费用等,其中很多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的家事。唐代的六部管的都是国家事务,将皇帝的私事、家事与国家政事分开。这种情况反映出( )A“家国同构”被彻底颠覆 B古代政治制度的逐步成熟C君主专制的加强 D中央集权制度发展中的倒退4“文官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明神宗不得不放弃立爱妃之子为储君的想法。这反映了( )A官僚政治运行的成熟B皇权专制的不断削弱C宗法观念的日益淡化D君臣矛盾的日渐突出5“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

3、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独立自治C人民主权D轮番而治6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作者意在阐明雅典(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B民众思想深受束缚C政治生活特色鲜明D民主制的衰落根源7罗马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公民集团与其他居民有严格的区分。但在公民权问题上,罗马人最

4、终“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和希腊人意识的局限性”。这一超越( )A适应了国家统治范围扩展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C使得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8恩格斯说:“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随着罗马法的被重新发现,教士即封建时代的法律顾问和非宗教界的法学家之间确立了分工。不言而喻,这批新的法学家实质上属于市民等级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这说明( )A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现成的法律武器B成为资产阶级法学家的研究对象C为早期资本主义提供现成法律形式D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9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席,取消或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让人口

5、增加和新兴工业城市的选区取得较多议席;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而1837年伦敦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请愿书人民宪章则要求: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据此可知( )A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B政党制度的成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C各权力部门之间存在尖锐矛盾D议会改革是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10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两

6、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 )A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B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C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D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11美国的选举制度中,选举人票的数量根据各州在国会的议员数量而定。每个州都在国会有2名参议员和至少1名众议员,因此任何州都至少有3票。但人口多的大州,除了这3票以外,众议员人数越多,选举人票数也就越多。这一规定( )A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利益B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体现了民主性的原则121875年宪法是在一片冷漠中通过的:人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右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

7、事”;左派则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需要改善。这说明( )A该宪法是激烈斗争的产物B左派的宪政主张没有实现C温和的右派主张君主专制D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热情不高1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载,在道光时代统治者的目光中,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纳多少税都明白的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由此可见当时统治者A受鸦片战争的影响极小B没有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捍卫主权问题上不作为D屈服于西方列强的侵略14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

8、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当时中国A缺乏近代外交经验B天朝上国的观念C不懂得国际公法D与英国治理秩序的差异15“国”字传统写法是“國”,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辛亥革命时期人们却把“國”写为“囻”,并认为是当时民众的一个创意。造成这种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两场革命的A阶级属性不同B指导思想不同C革命目标不同D革命任务不同16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中提出把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高潮,三次革命高潮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胡绳划分时期的标准是A西学东渐的程度B革命任务的变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D阶级斗争的表现17下面是甲午战

9、争前夕北洋舰队和日本海军力量对比图。该图可以说明A清政府的海防意识相对淡薄B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C日本海军综合实力强于中国D清政府对日本采取鄙视态度18在晚清“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日本人翻译的西洋政法、史地记载,成为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认识西方的重要来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对清政府的控制加深B中日两国之间的往来友好C日本距中国的地理位置近D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191895年3月,德国同俄国表示:“我们相信,德俄两国在东亚之利益并无冲突之处。因此,我们甚愿常与俄国交换意见。或与俄国采取一致行动。”沙皇尼古控二世顾然接受”德国建议。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德国不满日本侵华行为B德俄联合发

10、动侵华战争C德俄激烈争夺国际市场D列强勾结谋取侵华权益20到了20世纪头十年,一般来说,中国所有的政治阵营都会同意,中央政府必须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发展军事和经济上的力量。尽管人们在政府应由谁来控制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但没有人会对上述国家建设的目标提出诘难。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加强中央集权是当时多数人的共识B各种政治势力逐渐趋于整合统一C清政府被社会寄予富国强兵的使命D民族振兴是社会各层的共同呼声21中共在民主革命中为国为民,在与时俱进中寻求民族自决之路。从民族自决角度看,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体现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A重建国家,实现民族完全独立B反帝反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C国共合作,建

11、立革命统一战线D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2据统计,红军长征时期,指挥员平均年龄不足25岁,士兵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14至18岁的战士至少占40。据此可推断( )A民国时期卫生条件相对较差B年幼贫苦工农是红军的主力C左倾错误导致红军损失惨重D长期围剿使根据地兵员短缺23下表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成立到取消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取消A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过程C充分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建立的曲折性D名称的变化体现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24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借助各种媒介,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意图A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B推行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C发动宣传攻势,占据舆论阵地D为战争最终胜利奠定基础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25(17分)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

13、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14、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5分)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北美殖民地,议会是在殖民过程中由各个殖民点(城镇)选出的代表组成的,代表名额一般是公平分配的,因此,人们普遍相信,议会议员首先是他那个地区的人民选到议会里的“代理人”,而不是代表某种更广泛利

15、益的独自思考的“政治家”。因此,人民是现实地选举了代表,代表也是现实地代表当地选民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现实代表制。摘编自谭君久当代各国政治体制美国材料二 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摘编自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三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

16、选得连任。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总统统率武装部队。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美殖民地议会组成的特点。材料中的“现实代表制”反映了什么问题?(8分)(2)分析材料二,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6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在选举形式上的不同点。(4分)27(17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近代化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

17、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材料二: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材料三: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

18、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反抗外敌入侵进行了哪些抗争?(任答两个即可)(4分)(3)材料三内容出自哪一部法律文献?它有何重要历史意义?(5分)正阳高中20202021学年上期20级第三次素质检测历史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帝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共历十七君,十四世”,全为“传子”、“传弟”等夏朝帝王“世及”的记载,反映出“以血缘为纽带”始终是夏朝王位继承方式遵循的原则,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以年龄为准则”是夏朝王位继承方式始终遵循的原则,B项错误

19、;“以民选为核心”与“世及”等不符,C项错误;以“德才”为标准与“世及”“传子”“传弟”等不符,D项错误。2A【解析】根据“县直属于国君,其任命的长官可以世袭”“于是形成了郡县两级管理体制”表明战国形成郡县制,地方长官只属于诸侯国国君,具有奴隶社会的贵族政治向封建社会的官僚政治过渡的特点,A正确;B不符合材料“春秋时期,县直属于国君”,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制度的正式建立始于秦朝,排除C;西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权,D错误。3B【解析】唐代皇帝的私事、家事与国家政事分开,说明古代的政治管理制度日益成熟,故B项正确,D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是指家

20、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这种状况主要存在于西周,影响到至今,A项错误;皇帝的私事、家事与国家政事分开与君主专制的加强不存在必然联系,C项错误。4A【解析】根据“文官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说明明朝的官僚机制对皇帝的权力形成一定的制约,反映出明朝官僚政治运行的成熟,A正确;B不符合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史实,排除B;“明神宗不得不放弃立爱妃之子为储君的想法”说明廷臣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度,反对明神宗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的做法,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皇帝的权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不能

21、说明“君臣矛盾的日渐突出”,排除D。5B【详解】根据“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可得出各城邦是独立自治的,当时希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帝国,因此各城邦是独立自治的,B项正确;ACD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可排除。6D【解析】材料表明,希腊公民的自由是以奴隶的不自由为代价的,因而这种自由只是一个阶层的自由,而且是一个很小的阶层公民的自由。雅典的民主制的不可调和得矛盾是奴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 奴隶制度是雅典民主制度衰落的根源,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7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疆域的扩大,公元前三世纪中叶,适应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万

22、民法产生,“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故选A;奴隶没有自由,排除B;民法大全的颁布使得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与“超越了希腊人创造的城邦狭隘性的政治框架”无关,排除C;古罗马是奴隶制社会,奴隶不受法律保护,不可能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D。【点睛】8C【详解】根据“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随着罗马法的被重新发现,这批新的法学家实质上属于市民等级”可知罗马法为后来资本主义法学提供了借鉴,故选C;罗马法是奴隶制法律,不可能为文艺复兴提供现成的法律武器,排除A;B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罗马法不是宗教改革运动的指导思想,排除D。9A【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

2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权利,而1837年英国工人阶级则要求继续扩大选民范围和降低被选举人的财产限制,这说明当时的社会与人民所希望的民主存在差距,A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政党制度的内容,B排除;从材料中看不出各权力部门之间存在尖锐矛盾,C排除;材料中仅提到了议会改革的方式,并未与其他方式进行比较,无法得知其是否为人民获得民主权利的最好方式,D排除。10D【解析】英国对于政府的执政问题,主要是由议会和内阁两方面制衡来维系权力的制约和平衡,这也是英国代议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故D正确;A、B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并不涉及到封建残余,也和过往的权力无关,排除;C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11A【

24、详解】每个州都在国会有2名参议员和至少1名众议员,因此任何州都至少有3票,照顾了小州的利益;人口多的大州,除了这3票以外,众议员人数越多,选举人票数也就越多,照顾了大州的利益。因此材料中的规定协调了大州与小州的利益,故选A;材料信息与三权分立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无关,排除B、C;材料规定主要是协调大州、小州的关系,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2A【解析】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和斗争的产物,双方都不大满意,故在一片冷漠中通过,故A正确;左派把它视为妥协的共和国,故B错误;右派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没有体现右派的主张,故C错误;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

25、派妥协和斗争的产物,不能说明人们对于参政制宪的热情不高,故D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法国1875年宪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和斗争的产物,共和制政体得到最终确立,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13B【详解】根据材料,反映了道光时代的统治者对“治外法权”和“关税”的看法,“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纳多少税都明白的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从中可以看出,统治者不能正确认识治外法权和关税是国家主权,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依然抱着“天朝上国”的观念,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鸦片战争的影响,但可以看到

26、当时统治者的愚昧,A项错误;不是体现统治者在捍卫主权问题上的不作为,而是说明统治者对此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C项错误;没有体现屈服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只是没有形成近代国家主权观念,D项错误。14D【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信息看,英国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反映出英国人的契约意识,而中国人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反映的是“天朝上国”观念,说明中国与英国治理秩序的差异,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不符合题干中“本质上”的要求,排除A、B、C项。15A【详解】根据所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起义,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二者领导阶级属性有差别,一个是农民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这

27、影响了二者对于国家的认识存在差别,故A项正确;BCD项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16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三大革命运动构成中国近代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的划分标准是阶级斗争,故D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反对西学的,故A错误;革命任务一直是反帝反封,故B错误;这三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质的变化,故C错误。17B【详解】从题干数据看,北洋舰队在总吨位、总马力以及编队航速方面不及日本海军,由此可以得出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军事实力的薄弱,B正确;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重点打造了海军力量,说明其有一定的海防意识,排除A;北洋舰队是中国三支海军的其中之一,因此不能

28、认为当时日本的海军综合实力强于中国,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8D【详解】根据材料“日本人翻译的西洋政法、史地记载,成为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界认识西方的重要来源”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西方列强侵略和中国民族危机不断严重,中国向西方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尤其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向日本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因此这时期日本成为中国知识界认识西方的重要来源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D项正确;这时期日本成为中国知识界认识西方的重要来源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而不是日本对清政府的控制,并且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晚清时期中日两国之间的往来并不友好,B项错误;日本距中国的

29、地理位置近不是这时期日本成为中国知识界认识西方重要来源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项错误。19D【详解】根据“我们甚愿常与俄国交换意见。或与俄国采取一致行动。”可得出列强勾结谋取侵华权益,试图瓜分中国,故D项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符合,排除。20D【详解】从材料中的“中国所有的政治阵营都会同意,中央政府必须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发展军事和经济上的力量”可以看出,在当时的中国民族振兴是社会各层的共同呼声。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中的“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发展军事和经济上的力量”来看,没有涉及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信息只反映在实现民族振兴方面的一致,没有反映各种政治势力逐渐趋于整合统一,

30、排除B项;从“尽管人们在政府应由谁来控制的问题上意见并不一致”来看,人们没有对清政府寄予富国强兵的使命,排除C项。21A【详解】民族自决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中共一大纲领提出: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二大纲领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共同追求是重建独立民族国家,A正确;二大修改奋斗目标为建立民主共和国,B错误;国共合作是中共三大的内容,C错误;D项是中共一大的内容,不是两个纲领的共同的追求,排除。22B【解析】长征中红军平均年龄偏小,其原因是由于红军的主要来源是贫苦工农子弟,属于民国社

31、会最底层,这些人成为红军长征最基础的力量,故B选项正确,ACD不是红军平均年龄偏小的主要原因。23D【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共的政权名称不断发生变化,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战时期,反映的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管理,排除A;国共第一次合作在1927年就已经破裂,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其曲折性,排除C。24C【详解】根据“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可知中共意图揭露蒋介石的真面目,占领舆论阵地,故选C;1946年6月内战已经爆发,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共的舆论宣传,并不是推行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排除B;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是在1949年,与题意

32、没有明显联系,排除D。25(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相权的牵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详解】(1)职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太尉主管全国军务,这会威胁到皇帝的权力与地位,所以才会出现理应有的职位

33、,但却始终无人担任的局面。(2)特点:由材料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复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可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但相权分散;另一方面三省之间存在相互牵制和监督的关系。作用:由材料可知,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且相互牵制,故其作用是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的权力。(3)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制度上的权力牵制和思想上的限制入手分析。政治上是宰相制度的牵制,思想上的限制主要是儒家思想中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和“伦理道德”等。26(1)特点:代表的名额分配比较公平;代表要对选民负责。问题:

34、殖民地人民力图保障自身的利益。(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2)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意义: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不同:德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由世袭产生;法国共和制下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代表名额一般是公平分配的”“代表也是现实地代表当地选民”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殖民地保障自身利益出发回答。第一小问从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特点回答;第二小问意义从德国统一以及经济发展角度回答。依据材料二“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以及材料三“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

35、票选出”归纳回答。点睛:法国共和政体和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比较项目德国法国国家元首皇帝总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议会选举国家元首的任期终身制任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有国家的权力中心皇帝议会议会权力行使立法权,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行使立法权,受总统制约,但享有真正、独立的权力27(1)影响: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黄海大战、三元里人民抗英等(3)法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

36、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详解】(1)影响:由材料“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并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说明;从政治上看,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经济上看,鸦片战争使得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又使得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文化上看,鸦片战争使得部分国人认识到了中西之间的差距,开始睁眼看世界。(2)抗争:结合所学可知,农民阶级反抗侵略的史实有太平天国运动

37、、义和团运动等,资产阶级反抗侵略的史实有辛亥革命,清末爱国军民反抗侵略的史实有黄海大战、三元里人民抗英等。(3)法律文献:由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等信息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法律文献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结合所学可从法律性质、法律意义等角度进行说明;从性质上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从法律意义的角度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它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A2A3B4A5B6D7A8C9A10D11A12A13B14D15A16D17B18D19D

38、20D21A22B23D24C25(1)职责: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原因:便于皇帝直接掌管兵权,加强皇权。(2)特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3)表现: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因素:相权的牵制;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26(1)特点:代表的名额分配比较公平;代表要对选民负责。问题:殖民地人民力图保障自身的利益。(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2)特点: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意义: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不同:德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由世袭产生;法国共和制下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27(1)影响: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逐步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黄海大战、三元里人民抗英等(3)法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