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单元质检卷八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562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单元质检卷八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单元质检卷八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单元质检卷八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单元质检卷八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单元质检卷八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单元质检卷八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3届高考岳麓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 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 单元质检卷八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质检卷八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河南开封三模)有人在访问俄国后的报告中写道:农民的普遍态度是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的捐献,担心没完没了他们赞成革命,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由此判断访问的时间应是()A.二月革命时期B.十月革命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2.(2021宁夏银川联考)苏联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的力量,他们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城市培育了“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在农村复活了“富农”,是向资本主义的倒退,是搞资本主义。

2、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实质是反对()A.“战时共产主义”的存续B.私有制以及市场经济C.改革背离马克思主义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2021湖北武汉5月供题)“这”将是“新一代的新十月革命”,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苏联就会迎头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对手,因为新一代建立在英雄精神和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复活之上。“这”指的是()A.列宁开始探索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路径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经济的快速恢复C.苏联开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工业化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重大突破4.(2021山东潍坊一模)下面为苏联19501963年的经济数据。由此可知,苏联()A.经济改革未取得重大突破B.扩大企业自主权取

3、得明显成效C.彻底打破经济体制的束缚D.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5.(2021吉林长春质检三)下表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经济成就。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项目时间数值工业利润总额1965年225亿(卢布)1970年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9611965年6.1%19661970年7.8%A.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突破了斯大林体制束缚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在短时期内实现工业化6.(2021河北保定二模)下面是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从中可以判断出()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89社会总产值4.23.31.8国民收入4.33.21.0劳动生产率3.

4、33.1A.苏联经济发展陷入了“滞胀”的困境B.多市场少政府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出路C.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7.(2021河南部分学校联考)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频繁发生。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其中蔓延最广、破坏力最大的两次。美国又是危机爆发的策源地和风暴中心,下图揭示出这两次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是()A.金融市场的泡沫化B.信息传导的国际化C.社会矛盾的尖锐化D.收入分配的畸形化8.(2021广东汕头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刺激了国内的生产,从而结束了大萧

5、条的噩梦。据此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力滞后于社会需求D.世界各国的恶性竞争9.(2021四川绵阳三诊)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主要大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各国经济发展。下面是大危机前后主要国家GDP对照表(单位:万元)。时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苏联1929年2 513.481 941.938 433.342 622.841 282.162 383.921938年2 976.191 874.027 999.573 423.511 769.574 052.20据此可知,当时()A.两极格局已经初步

6、形成B.多边贸易成为国际时尚C.计划经济体制显示活力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削弱10.(2021江苏苏州八校联盟二诊)下图是关于“填塞法院计划”的一幅漫画,针对的是1937年2月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的将大法官人数从九人扩充至十五人的咨文。该漫画意在说明()我们是最高法院的木偶吗A.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B.总统意图扩张行政权力C.两党竞争存在明显弊端D.司法与行政走向了对立11.(2021山东枣庄期中)下面是19831984年度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影响概况(单位:英镑)。据此可知,英国的税收与福利体制()月收入(四口之家)5010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

7、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A.消除了社会贫富差距B.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12.(2021北京房山一模)观察下列统计示意图,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增加B.战后德国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C.欧盟建立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D.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1湖北武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不是轻而易举地进行的。这

8、种政策的转变在农民、工人中间乃至党内都遇到了明显的抵制。1927年在国际上掀起了反苏、反共浪潮,斯大林明白,没有重型机械制造业是不能打赢战争的。而苏联实现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国内寻找,从外国获取资金是不可能的。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展现了其高效性,这也是其获得民众拥护的重要因素之一。仅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苏联当局就把人民从半野蛮状态拖入现代文明:穿雪白的衬衫、知书达理、有热水、有电灯、有飞机、有电影娱乐、出现了“苏联人”的概念。摘编自陈爱茹争论与选择:列宁、斯大林与党内反对派材料二在私人企业发展过程中,联邦政府除了不断地制定扶植政策之外,不干预经济活动,这造就了一大批企业巨头、家族

9、财团和金融寡头。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由政府出面,运用行政手段来监控全国市场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新政时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不仅仅是暂时应付危机的手段,而是使国家对经济干预走向全面化、经常化的开始。它不只是行政型的手段,而且还通过立法程序化、法律化。它不仅涉及流通领域,而且还参与到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再生产过程。摘编自沈亚男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现代化新模式(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被取消的原因,并分析影响苏联经济政策调整的因素。(13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上半期美国经济政策调整的特点和影响。(12分)14.(2021广西梧州联考)阅读材

10、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比法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个对比学习表格。时间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20年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柯立芝繁荣、经济大危机、胡佛自由放任20世纪30年代开展计划经济建设罗斯福新政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模式凯恩斯主义盛行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建立“福利国家”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继续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纷纷建立混合型经济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减少福利政策根据表格的内容,围绕20世纪的“政策探索与调整”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根据材料提炼

11、出恰当的论题,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论结合。)(12分)答案:1.C解析 根据材料“农民的普遍态度是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的捐献,担心没完没了”可知,当时十月革命已经胜利,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土地法令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但国内战争时期又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C项;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排除A项;“强制性的捐献”在十月革命时期并没有实施,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时期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政府没有“强制性的捐献”,排除D项。2.B解析 根据材料“他们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城市培育了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在农村复活了

12、富农,是向资本主义的倒退,是搞资本主义”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市场的关系发展经济,苏联党内有一部分人反对新经济政策中的私有制以及市场经济,故选B项;材料强调苏联党内部分人员对新经济政策的态度,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排除C项;斯大林主张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项。3.C解析 根据材料“迎头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对手”“英雄精神”“群众运动”可知,该事件主要目的是能够追赶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大规模地运用群众力量,斯大林实行的计划经济及五年计划,使得苏联在1937年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同时其主要通过使用集体经济的力量

13、,也就是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作用,故选C项;“新路径”指新经济政策,并未使苏联经济赶超资本主义国家,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实施时并未提倡大规模群众运动,也没有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对手,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D项。4.A解析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开始改革,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与材料中该时期“增长率”下降相符,故选A项。5.A解析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知,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工业利润总额、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都呈现增长的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14、济体制,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的数据可知,增长幅度并不大,“显著提高”不准确,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短时期内实现工业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D项。6.D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战后美苏争霸,发展经济,苏联进行了改革,但是改革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这说明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在发展中进行完善,故选D项。7.D解析 据表格中1928年前后和21世纪初这两个时段是美国贫富差距高峰时期,揭示了这种现象跟经济危机的因果关系,即收入分配的畸形化是两次危机爆发的共同原因,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两次经济危机时美国国内贫富差距大而不是金融市场泡沫化,

15、排除A项;材料展示了美国国内贫富差距问题,没有体现信息传导的国际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的尖锐导致危机发生,排除C项。8.B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的需要刺激了美国国内生产,使美国走出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即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大萧条,故选B项;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间的矛盾,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A项;“生产力滞后于社会需求”是工业革命而非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排除C项;“世界各国的恶性竞争”是经济危机的恶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9.C解析 由材料可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慢或倒退,苏

16、联则经济发展良好,GDP大幅提升,故选C项;“两极格局已经初步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多边贸易问题,排除B项;经济危机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排除D项。10.B解析 经济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国家从总体上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为了顺利推行新政,减少来自最高法院的阻力,总统意图通过“填塞法院计划”来扩张行政权力,故选B项。11.D解析 据表格数据可知,收入多的人津贴较低,交完税后,每月的收入比享受福利津贴的家庭相差不大,英国的福利政策惩勤助懒现象日益突出,不利于激发国民工作热情,不能体

17、现社会公平公正,故选D项,排除B项;材料能反映贫富差距缩小,而不是消除,排除A项;福利政策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排除C项。12.D解析 据示意图可知,从1950年到1990年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减少、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减少,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增加,人口比重的变化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故选D项。13.参考答案 (1)原因:新经济政策未能获得共识;国际环境迫使苏联必须加速工业化;新经济政策与快速工业化有一定矛盾(新经济政策不利于快速解决实现工业化的资金问题);斯大林模式有利于快速推进工业化。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国际环境;群众基础;理论创新等。(2)特点: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立法保障,涉及领

18、域广,长期实施。影响:美国经济逐渐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14.参考答案 示例论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模式的相互影响。论述:经济大危机发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模式,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成功摆脱困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盛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管理的合理成分,逐渐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为主,逐渐推行市场发展模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西方国家大多推行混合经济发展模式,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管理模式并无国界之分。历史证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