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济南外国语学校下学期综合测试(三)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A.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B. 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 宗法等级秩序变动D. 国家政权趋向松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及材料“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可知,反映当时出现了按军功授爵且出现“郡、县”,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出现于秦朝,故排除;C选项材料没有涉及;D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郡县的出现说明国
2、家政权日益趋向严密。2.如表是成书于2世纪中期的四民月令记载的洛阳地区一至五月的生产生活情况。由其内容可知,该书主要记录的是A. 皇室贵族的生活B. 自耕农的日常生活C. 商人家庭生活D. 地主庄园的生活【答案】D【解析】【详解】从2世纪中期即东汉时期,四民月令记载的一至五月间丰富多样和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书主要记录的是地主庄园自给自足的生活,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皇室特权和贵族生活特色,A项错误;材料与自耕农男耕女织、个体生产不符,B项错误;材料中只有少数商业活动,更多的是种植业和手工业,不符合商人生活特点,C项错误。3.(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
3、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广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包括()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 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可以得出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外名南伐广其实迁也”可以得出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胁定群情。外名南伐广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可以得出南伐和迁都都有一定阻力,故正确。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在材
4、料没有体现,故错误,故B项正确。A、C和D项错误。4.程颢提出“道即性也。若道外寻性,性外寻道,便不是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使认取,更不可外求”。从中可以看出程颢A. 倡导格物致知B. 提出知行合一C. 莫定心学基础D. 主张经世致用【答案】C【解析】【详解】程颢认为“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使认取,更不可外求”,这些主张在后来的心学中被发扬光大,由此可知,其奠定了心学的基础,选项C正确;材料主张内求,与格物致知不同,排除A;材料未反映出知行合一,排除B;经世致用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5.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由此
5、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C. 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D. 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答案】A【解析】【详解】知县平均任期不断降低,不利于地方长官的长久治理,故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中央集权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与吏治的清明无关,也不能保证官员的清明,排除C项;与列强入侵无关,排除D项。6. 如果说,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购入棉)、自纺、自织、自用(也部分供应市场),现在则是从市场买进口机纱,织成布匹自用或供给市场,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23.4%,材料主要反映了A. 传统纺织品已完全商品化B. 民族纺织工业发展迅速C. 传统织布业
6、占据市场优势D. 进口机纱导致纺织分离【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所述当时的农民在织布时用的都是进口纱布,可以看出当时农业生产中纺纱和织布相分离,所以D项正确;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所以B项不正确;材料所述传统织布业地位逐渐丧失,所以C项不正确;A项中传统商品完全商品化说法不准确。【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7.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A. 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B.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C. 扶清灭
7、洋,排斥一切外洋事物D.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晚清小说,梦想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这一军政侵略势力,没有外国招牌这一经济侵略形式,有的只是中国人的工厂学校即社会的文明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希望国家独立和富强,A选项符合题意;反抗清政府统治,实现民主共和政体等主张,在材料里没有体现,B选项错误;“扶清灭洋,排斥一切外洋事物”与希望中国人由工厂学校不符,C项错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开始逐渐成为中国思想主流的,当时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不是晚清小说里能提出的社会改造方案,D选项错误。8.1912年春,孙
8、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 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宪政的精神B. 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C. 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D. 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临时政府是相对于正式政府而言的,根据宪法的原则,选举总统、成立一届政府需要召开国民大会,当时的中国尚未统一,还无法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然后依据宪法选举总统,成立政府,所以,当时的总统、政府都是临时的,“临时”的提法正好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精神,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孙中山只是政府的代表,两个“临时”体现的是政府行为,并非个人品质,故B项错
9、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故C项错误;两个“临时”的出现是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政权的人民支持程度无关,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重点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迈出了民主政治的第一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临时政府的性质等的把握。9.“春季里来艳阳天,桃花红,李化白、百鸟闹声喧共产暴动处处红旗现,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共产党齐努力,大家团结紧,推翻统治的政权,重把天地安”,这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歌谣。此时,中国共产党正在A. 组织武装起义,挽救国民革命B. 开展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C. 突破
10、重重围剿,进行战略转移D. 倡导国共合作,团结一致抗日【答案】B【解析】材料“直打得土豪劣绅逃到天外边”可以联系所学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的主要宣传口号之一。故B项正确。A项挽救国民革命说法错误。C项是1934年的长征,D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故ACD排除。10.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A. 优先发展农村经济B.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C. 削减城镇人口D. 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表格可见,该时期连续四年农业发展落后,国家职工人数即城镇人口急剧上升,国家财政问题日益突出,由此可知这一
11、时期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左”倾错误时期,为此我国采取了调整城镇人口数量即削减城镇人口的举措,故选C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并未采取优先发展农村经济的相关政策,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于三大改造时期,与材料所体现的时间阶段不符,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于1978年之后,与材料所体现时间不符,排除D项。11.雅典执政官最初有王者执政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官,终身任职。公元前683年改为一年一任,且增加了6名司法执政官,人数增至九人,但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都是贵族。这些变化A. 确保了贵族各项特权B. 推动了雅典民主化进程C. 保证了公民政治权利D. 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效率【答案】B【解析】材
12、料反映了雅典城邦制度中执政官最初由终身任职的王者执政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官组成,到公元前683年增加了6名司法执政官,且全部执政官一年一任,同时规定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均为贵族。可见这些变化反映雅典的城邦政治制度尽管仍有其局限性,但也推动了雅典民主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材料“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都是贵族”说明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执政官的选举问题,没有体现政府的决策效率问题,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最初有王者执政官、军事执政官和名年官,终身任职”“改为一年一任”“拥有选举权和当选为执政官的都是贵族”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2.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柯尔伯曾说:“贸易公
13、司是国王的正规军,法国的工场则是他的后备军。”材料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A. 推动商业资本转向工业资本B. 专制王权能保障经济持续发展C. 工业生产向城郊和乡村扩散D. 推行重商主义发展海外资易【答案】D【解析】“贸易公司是国王的正规军,法国的工场则是他的后备军”,这体现出国王对商业的重视,结合“路易十四”的时间信息,可判断出这是重商主义,故D项正确;此时法国处于手工工场阶段,还没有开始工业革命,故A、C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路易十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的是1638年1715,此时法国处于工厂手工业阶段,由此判定答案。13.在共产党宣言1
14、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A. 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B. 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C. 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D. 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联盟【答案】A【解析】【详解】1890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提出,欧美无产阶级在革命旗帜的动员下成长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A项正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欧洲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就已经提出了
15、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B项错误;19世纪末欧洲各国无产阶级主要进行和平斗争,C项错误;1890年国际工人协会已经解散,第二国际尚未建立,D项错误。14.如图为18901938年美、英、德、苏联四国的生铁产量示意图,其中是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苏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18901938年美、英、德、苏联四国的生铁产量示意图中的曲线相对应的,是一战之前相对落后,经过19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和两个五年计划,在西方大危机时期依然发展较快的苏联,D选项正确;图中20世纪前期发展最快的是美国,20世纪初被美德超过的是英国,一战之前仅次于美国的是德国,ABC三项
16、不符合题意。15.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冯魏茨泽克宣布把德国“战败日”改为“解放日”,2015年德国议会主席拉迈特对此加以重申。这一变化有助于德国A. 直面纳粹罪行,承担历史责任B. 走出战争阴影,重塑大国形象C. 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D. 联合欧洲国家,应对冷战形势【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勃兰特的下跪体现了德国敢于直面纳粹罪行,承担历史责任,但与后面史实无关,排除A。冯魏茨泽克宣布把德国“战败日”改为“解放日”,2015年拉迈特对此加以重申,与勃兰特的下跪相比,这一做法有利于重新塑造德国的大国形象,这也是其想要
17、摆脱战败阴影的体现,B项正确。“淡化战争记忆,满足政治需求”与题干中勃兰特的下跪不符,排除C。联合欧洲国家与题意无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中的史实所体现的意义,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史记天官书中说“其后秦灭六国,并中国。”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
18、”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摘编自中国:天下观念中的国名定位、李扬帆走出晚清(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中国称谓变化的突出特点。材料二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2)根据材料二,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答案】(1)特点:中国称谓时间早;由王朝、地域称谓向国家称谓变化;
19、缺乏一以贯之的“国家名称”;国家概念模糊。(2)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或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民”,“建都于天下的中心”,“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等信息,从时间、内容、发展和本质等方面,概括传统中国称谓变化的突出特点。(2)内涵:根据材料二中“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
20、天下的世界意识”等信息,概括“家国同构”的新内涵,意义:综合古今“中国”观念发展的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个人修养、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振兴和人类命运等方面,分析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17.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谈谈你对黄宗羲观点的理解。【答案】理解:黄宗羲认为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明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加重了政治的腐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同时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日益强化的专制制度,根深蒂固的理学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一批开明的士大夫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并引发了经世致用思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
21、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黄宗羲观点带有早期启蒙的性质,是明清之际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所处时代的必然折射。【解析】【详解】首先根据题目要求,阅读材料并说明确黄宗羲的观点是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是明朝统治败坏的开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废除丞相制度,对于明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产生的不利影响,最后总结升华指出这一做法的实质和黄宗羲这一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规律。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驳斥了地主阶级顽固派咀嚼二千多年的“重本抑末”“以农立国”的信条。在发展工、农、商、矿各业的经营形态方面,反对洋务派用以垄断新式工
22、业的“官办”“官督商办”等企业经营形式,要求除了货币和邮政仍由因家统一经营外,其余一切生产、流通事业,都应该应听任私人资本家投资经营。摘编自陈文亮康有为经济思想述评材料二 以维新思想集大成者而成为维新派领袖的康有为,在批判继承李鸿章、张之洞主导的洋务运动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同时,积极探索、深度思考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其极具特色的经济主张,为当时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指引了思考的方向,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摘编自刘琳、李丽坤、李卫花康有为“富国养民”的经济主张发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经济主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历史
23、意义。【答案】(1)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工立国;反对洋务派的垄断政策,发展私营资本主义企业。(2)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洋务运动破产;西学传播,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意义: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探索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借鉴【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可知,康有为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工立国;根据材料“反对洋务派用以垄断新式工业的官办官督商办等企业经营形式一切生产、流通事业,都应该应听任私人资本家投资经营”可知,康有为反对洋务派的垄断政策,发展私营资本主义企业。(2)原因: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康有为提出这些主张时期正值民族危
24、机加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因此康有为主张发展私营工商业;根据材料“批判继承李鸿章、张之洞主导的洋务运动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同时”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洋务运动破产;从思想角度看,当时西学传播,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为康有为的思想产生提供了条件。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的主张在当时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材料“为当时中国的现代化经济发展指引了思考的方向,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可知,康有为的主张为探索经济发展道路提供借鉴。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民族一国家历史之演进,有其生力焉,亦有其病态焉。生力者,即其民族与国家历史所由推进之根本动力也。病态者,即其历史演进途
25、中所时时不免遭遇之顿挫与波折也。人类历史之演进,常如曲线形之波浪,而不能成一直线以前向。若以两民族两国家之历史相比并观,则常见此时或彼升而我降,他时或彼降而我升。只横切一点论之,万难得其真相。今日治国史者,适见我之骤落,并值彼之突进,意迷神惑,以为我有必落,彼有必进,并以一时之进落为彼、我全部历史之评价,故虽一切毁我就人而不惜,惟求尽废故常,以希近似于他人之万一。不知所变者我,能变者亦我,变而成者依然为我。今日之中国,显为有病,病且殆矣,万不容讳。然犹有所希冀者,其人虽病,尚有内部自身生力可以为抗。钱穆国史大纲(1940)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
26、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钱穆认为“民族与国家历史的推进不免遭遇顿挫与波折,但生力者是历史推进的根本动力”,此观点正确。评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新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面对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积极进行抗争和探索,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推动历史不断前进,尤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
27、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其他观点:如“生力者,即其民族与国家历史所由推进之根本动力也”“人类历史演进是曲折前进的,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近代治史者,对东西方方历史存在绝对主义倾向”“近代中国虽面临巨大挑战,但尚有内部自身生力可以为抗【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民族一国家历史之演进,有其生力焉,亦有其病态焉。生力者,即其民族与国家历史所由推进之根本动力也”可以得出“民族与国家历史的推进不免遭遇顿挫与波折,但生力者是历史推进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以这一观点正确为例进行评析。民族与国家历史的推进不免遭遇顿挫与波折可以从近代中国遭遇的种种磨难列举史实,如鸦片战争后我国逐步
28、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同时期随着经济结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新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历史演进的生力还可以列举近代中国不同社会阶层救亡图存的史实,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推动历史不断前进,尤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逐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论: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从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自信心、民族复兴等角度总结。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兴起于1518世纪早期的重商主义以英国托马斯孟为代表,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源泉,货币来自于对外贸易,争取
29、外贸顺差,以防止货币外流和增加金银财富。18世纪中晚期,以英国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主张,认为价格是市场调节的“看不见的手。1936年,英国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美国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摘编自颜昌盛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些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
30、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经济日报刊评: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怎样的时代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答案】(1)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追求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要求获取广阔的市场和原料;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突出;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发展缓慢与通货膨胀并存。(2)特点:
31、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目标,合理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析】【详解】(1)时代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8世纪早期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场手工业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追求资本原始积累,因此重商主义盛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晚期正是工业革命兴起时期,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要求获取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因此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突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在此背景下,“英国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
32、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发展缓慢与通货膨胀并存,因此“弗里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主张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2)特点:根据材料“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可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根据材料“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可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为目标,合理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根本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