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466KB ,
资源ID:745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453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昭通市巧家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6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绝密启用前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6月份考试卷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分卷I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英国在()A 1588年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B 17世纪初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C 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D 18世纪中期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2.“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

2、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 ()保留了传统特色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A B C D 3.“如果说,从前的农户是自己植棉(或购入棉)、自纺、自织、自用(也部分供应市场),现在则是从市场买进口机纱,织成布匹自用或供给市场。1894年,土布生产中使用机纱的比重已占23.4。”从材料中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 进口机纱导致纺织分离B 民族纺织工业迅速发展C 传统织布业占据市场优势D 传统纺织品完全商品化4.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 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 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

3、重要方式C 输出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 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5.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它们铸造于( )A 原始社会B 商周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6.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B 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C 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D 英国的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开始确立7.“总统先生!”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质问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资本主义者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当时,记者质问罗斯福总统是

4、“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者”的原因是()A 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的经济手段B 罗斯福从根本上改变了立场C 记者对罗斯福进行人身攻击D 罗斯福采用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哪些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A B C D 9.以下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 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B 范围仅限于社会低收入群体C 实施的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D 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10.读下图,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则“夏天”所描述的历史时期当为( )A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C 抗日战争时D 新中国成立之初

5、11.意大利经济学家阿锐基在漫长的20世纪中写道:“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市场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保留下来,买卖的过程也应该一如既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作者阐释的是( )A 英、荷的重商主义B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 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12.胡佛认为“经济不景气的问题决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 坚持自由放任B 加强立法监控C 行政干预危机D 限制市场调节13.

6、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 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B 东方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C 东西方之间的政治交流D 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14.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A B C D 15.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成功举办,那么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会 ()通过网络视频了解最新赛况穿着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用电话询问比赛情况乘坐

7、轮船去法国参赛A B C D 16.“一些革命前的富农重新获得发展,革命后被戏称为“小富农”的那些人也较快地发展为富农,一些中农和个别贫农也发展为富农,富农的人数及其影响由此逐渐扩大。”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政策的影响()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政策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7.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下列图片说明了( )A 水患治理的不断进步B 经营方式的个体化C 水利设施的广泛修筑D 灌溉工具的多样化18.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

8、明()A 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 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C 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D 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19.观察下图,二者的本质相同点是()A 消灭农村的剥削阶级B 改变分配的方式C 服从国家工业化需要D 改变所有制性质20.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公田变为私田B 铁犁牛耕的推广C 国家走向统一D 封建制度的确立21.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序号为枪支、火药等,那么序号可能包括()A 黑奴、黄金B 黑奴、茶叶C 黄金、枪D 烟草、丝绸22.20世纪90年代末,印尼水域发现一艘唐代千年沉船“黑石号”,

9、数万件古代陶瓷制品及众多精美的金银器、铜镜等由此重见天日。这一考古发现不能说明()A 这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证据B 彩瓷是当时出口的大宗商品C 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较为发达D 为了解唐代的手工业技术提供了依据23.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 民族经济工业化B 礼仪风俗简洁化C 民间服饰西洋化D 社会生活近代化24.下图的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这里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A 1929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B 国内

10、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C 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D 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25.“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不能说明()A 临安城市商业发达B 临安夜市、早市相连C 政府加强管理商业D 商业活动无时间限制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可分为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的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的南洋

11、航线和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的西洋航线等三大航线。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洲的方便性。尤其于两宋年间,游牧民族盘踞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令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材料二 1567年明穆宗即位,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并凭借当时中国在海上贸易中所占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出超的地位,导致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在这黄金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国

12、大陆为腹地,以澳门为中转港的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以澳门为中心,开拓了三大航线: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澳门长崎;澳门马尼拉墨西哥。透过这三大航线及其相互延伸,以澳门为中心向海外辐射,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明朝末年的对外贸易量(1)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有利条件。(2)据材料一、二,比较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与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丝银之路”的兴盛对明朝中后期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

13、陆的无形屏障。从此,大国、强国的兴衰,将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相互的注视、融合和冲突,影响着所有剧情的走向。材料二如果说最早开始远洋冒险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主要是依靠暴力去进行赤裸裸的财富掠夺,那么,紧随其后的荷兰人由于缺少强大的王权和充足的人力资源,十分自然地选择了依靠商业贸易来积累财富,同时也积累着足以让自己强盛起来的竞争技巧和商业体制。材料三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是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

14、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大国崛起(解说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成为“大国”的不同途径。(2)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强国西班牙?(3)你认为成为一个大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结合材料二回答英国的异军突起给你什么启示?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苃尽草根,兴种玉米、番薯、马

15、铃薯、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处,低坡,皆种包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材料二 不可避免地,无意的、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也在同时继续着。由于19世纪交通运输得到了改善并越来越密集,咖啡锈菌和根瘤蚜虫等害虫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霍乱从孟加拉

16、湾附近的原生地成功逃逸,并在19世纪初成为全球性的灾害。19世纪末,一种对牛来说极为致命的病毒牛瘟病毒蔓延到了非洲东部和南部。在那里消灭了高达90%的牛群,使牧民们一贫如洗。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复员的数百万士兵和水手被轮船带到了世界各地。他们传播了一种流行病毒,导致了2 000万到6 000万人丧生,其中大部分人病死于印度。因这次大流感而丧生的人甚至比战争本身还要多。摘自美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以来“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扩大的原因

17、,并谈谈你对物种交流的认识。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南海县志卷21材料三采用机器生产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同在一厂房里工作,有伤风化1874年捷报卷12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它与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2)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关系?(3)材料三中的现象又说明了

18、什么?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初中国传统家庭制度面临怎样的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其原因。(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并扼要说明家庭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荷兰,两国的矛盾激化,不久爆发了三次英荷战争。战争

19、使荷兰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而且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故选C项。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核心是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选项“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C。3.【答案】A【解析】读懂材料即可,材料说的是农户逐渐用洋纱取代土纱用于生产布匹。毫无疑问是指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纺织分离。B错误,农户生产的是土布,即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和民资毫无瓜葛。C错误,材料只给了土布生产的洋纱比例,根本无法得出此观点。D错误,材料提到土布除供给市场外还有自用,显然不是完全商品化。4.【答案】D【解析】16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对黄金的渴求实际上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20、。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黄金提供动机”,D项符合题目要求。A项表述不准确,可排除。B、C两项表述有误,且背离题意。5.【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业的辉煌时期是夏商周三个朝代,原始社会手工业的主要部门是制陶业,秦汉时期是铁器,隋唐时期是瓷器,所以答案B项6.【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部分“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结合图示和所学,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海外贸易发达,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故C项正确。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故排除A项;从题干到图示都是重点强调英国,故B项错误;英国世界殖民帝国地位的确立是在18世纪中期,故排除D项。7.【答案】A【解析

21、】记者之所以质问罗斯福是共产党,是社会主义者,主要是因为罗斯福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8.【答案】A【解析】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红色中华等报刊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范畴内,而文汇报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报纸。9.【答案】A【解析】漫画描述了一个普通人在社会福利的支持下享受安逸的生活,社会福利过大,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故A项正确;社会福利范围广,涉及到各个阶层,故B项错误;福利政策与国有化不存在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矛盾,但是弊端无法消除,故D项错误。10.【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夏天”是指国民

22、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春天”指的是一战期间;“秋天”指的是抗战时期;“冬天”指的是抗战胜利后;“新的春天”指的是建国后。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从自由经济到国家干预经济的转变,“市场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保留下来”“需要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表达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与此对应的是罗斯福新政,C选项正确。重商主义是强调商业贸易,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奉行的经济政策,在自由经济之前(时间与题干的20世纪不符),题干中没有体现其特点,A不选。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后,是从高度的计划性向注重市场作用和计划相结合的转变,是减少国家干预,与题干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

23、符,B不选。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方面的改革针对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是减少国家干预,与材料不符,D不选。12.【答案】A【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胡佛不主张用立法与行政手段解决问题,而是坚持市场自由竞争的原则,排除B、C、D,故选A。13.【答案】A【解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随之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对殖民地国家进行残酷的掠夺,客观上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故选A项。14.【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1937年和1938年各项工业生产指数都有急剧下降,说明民族工业走向萧条,故正确;结合所学,正是日本侵华的结果,故正确;图表反映的是中国民族工业的

24、变化,没有涉及外国资本,故错误;这里没有体现各产业所占比重,没有横向比较,只有纵向比较,无法得出民族工业比例失调这一结论,故错误,正确答案选B项。15.【答案】C【解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化学工业与电力工业发展的成果,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与“1900年”不符。16.【答案】B【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在这种政策下,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不可能出现“富农重新获得发展”“中农和贫农发展为富农”的现象,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下,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而且苏维埃政府恢复了商品交换,为

25、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奠定了前提,故B项正确;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实际上是消灭个体农业,不可能出现“富农的人数及其影响逐渐扩大”的情况,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从1978年开始为克服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而进行的,早在建国初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就已经消灭了富农,故D项错误。17.【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图片解读及分析问题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戽斗、手摇翻车、脚踏翻车、高转筒车为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不断演进和多样化。故正确答案是D。18.【答案】B【解析】材料只是提及棉纺织品进口情况,“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26、”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也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从“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来看,洋纱的进口增长远远超过了洋布的进口,由此表明中国的传统手工业依然保持一定水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中国棉纺织业的情况,难以看出是否发展,另外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对中国棉纺织业是沉重打击,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尽管逐渐解体,但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完全解体,故D项错误。19.【答案】D【解析】解题时注意区别中国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C两项符合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项没有反映出本质特征。20.【答案】B【解析】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揭示了一家一户

27、的小农经济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铁犁牛耕的推广。21.【答案】A【解析】殖民者到达非洲后,用枪支、火药等商品交换被掠夺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直航美洲,商船到达美洲后,用掠夺来的黑人换取黄金、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22.【答案】B【解析】题目要求选出“不能说明”,材料涉及“唐代的沉船”,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状况,故A项错误;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代,符合题目要求,故B项正确;唐代海上贸易兴盛,与造船、航海技术有关,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陶瓷制品”及“金银器”等,反映了唐代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故D项错误。23.【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个人的穿着打扮,并没有反映工

28、业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装扮,并不是习俗,故B项错误;一位新国民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不能以偏概全,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中“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可以看出这个人在吃穿住行方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近代化特征,故D项正确。24.【答案】A【解析】据题干“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以及统制经济政策的内容,说明中国当时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故选A。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或者不符合史实。25.【答案】C【解析】据材料“买卖昼夜不绝”和“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可知临安城市商业发达,故A项错误;据材料“昼

29、夜不绝”“夜交三四”和“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可知临安夜市和早市相连,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政府加强管理商业,故C项正确;据材料“买卖昼夜不绝”可知商业活动无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26.【答案】(1)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条件:海外贸易的传统;优越的海洋自然条件;陆路丝绸之路被阻断;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2)不同:白银等贵金属大量流入,中转贸易兴盛(澳门成为贸易的中转中心);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大循环形成。影响:促进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原产于

30、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西方文化传入,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解析】第(1)问的特点从以东南沿海港口和“三大航线”及所出口货物类别方面归纳;关于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相关要点。 第(2)问的不同结合明代新特点概括;影响,联系所学知识从明朝社会经济发展,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和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等方面归纳。27.【答案】(1)前者凭借赤裸裸的财富掠夺;后者通过商业贸易。(2)先进的政治制度,发达的工商业,海盗精神,优越的地理位置。(3)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文化上的吸引力,军事实力,内部凝聚力等。把握机遇,抢占先机,打破旧的价值观念。【解析】第一问结合

31、西方殖民扩张的历史回答;第二问是英国成为殖民强国的原因,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回答;第三问属于开放题型,结合实际回答即可。28.【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使美洲作物传到中国;美洲作物适应较强,用途广泛;明清时期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政策的推动。影响: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人地矛盾;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人口增长;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大量荒地开垦,导致生态破坏。(2)原因:工业革命导致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交流扩大;交通运输得到改善;一战及战后的人口流动。认识:物种交流是必需和必然的;物种交流是把双刃剑;人类应该在物种交流中趋利避害。【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

32、材料一“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较强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从美洲作物的传入、美洲作物的适应性、社会环境等角度回答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农作物种类、粮食产量、人地矛盾、饮食结构、人口、农业发展、生态等角度揭示回答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由于19世纪交通运输得到了改善并越来越密集,咖啡锈菌和根瘤蚜虫等害虫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复员的数百万士兵和水手被轮船带到了世界各地。他们传播

33、了一种流行病毒”并结合所学从物种交流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战争与人口流动等角度回答19世纪以来“不受欢迎”的物种交流扩大的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物种交流的必然趋势、物种交流影响的两面性、物种交流的应对等角度回答对物种交流的认识。29.【答案】(1)原因: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了自然经济、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不同点:古代主要是手工劳动,民族企业是机器生产。(2)两者是相互印证的关系:先进的技术设备带来了产品的质优价廉和畅销。(3)说明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和守旧观念对先进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极强的抵制力。【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34、。第(2)问,要在理解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材料一进行分析。解答第(3)问的关键是要理解材料中的信息是继昌隆缫丝厂遭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30.【答案】(1)问题:传统家庭制度遭到批判。原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民主政治运动对封建大家庭观念的冲击;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动摇了传统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人们的传统家庭观念;西方文明思想的传播影响了传统大家族观念等。(2)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政治变革;政策的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等(4分,每点1分,其它表述言之有理也可)关系:社会发展推动家庭变革,良性的家庭变革有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概括即可得出,传统家庭制度受到冲击和遭到批判;第二小问要求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其原因,可以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出现的新变化考虑。(2)第一小问要求总结推动家庭变革的因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变革考虑;第二小问考查社会发展和家庭变革的关系,注意思考这种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