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伴性遗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以XY型性别决定为例,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其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决定的。2以人的红绿色盲为实例,了解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特殊遗传现象。(二)能力目标通过红绿色盲患者与正常色觉间的婚配后代色觉情况的学习,学会分析性染色体上基因传递的特点,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性别决定及伴性遗传的讲解,认同有关近亲婚配的危害;2通过性别决定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色盲这一伴性遗传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XY型性别决定方式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伴性遗传的规律教学难点:人
2、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设计:教师讲述和谈话,学生探究、练习和推理相结合。五教学过程设计: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请学生阅读问题探讨,引入新课思考创设情境,激起求知的欲望一、伴性遗传展示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成图,引出问题1伴性遗传的概念阅读理解概念二、红绿色盲阅读P33“人类红绿色盲症”的资料:十八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引导探究提出问题2: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同时展示对红绿色盲的调查,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
3、%,女性色盲的发病率为0.5%。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师讲解 提出问题3: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展示书上的资料分析图谱提出问题4:色盲基因是隐性的,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是为什么?展示人的XY染色体示意图教师讲解原来这种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而没有这种基因。因此红绿色盲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基因是随着X染色体向后代传递的。请学生思考:根据基因B和基因b的显隐性关系,说出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师课件展示答案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
4、盲正常色盲请学生根据上表回答问题5:请根据此表分析色盲病人男性多于女性的原因。师讲解:因为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女性只有XbXb才表现色盲,XBXb不表现色盲;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所以男性色盲多。引导探究思考题:与上述基因型及表现型相关的婚配方式有几种?六种: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问题:写出六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进行强化训练思考:对遗传图解进行统计,分析色盲遗传有什么特点?(1)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隔代交叉遗传: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男女男);(3)若女性色盲,则她的父亲和儿子肯定都是色盲
5、(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观察图片,亲身体验;思考问题生讨论并回答生思考,讨论,并回答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写男、女相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生讨论并回分析、讨论、练习画遗传图解分析、归纳、回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体现认知过程熟悉系谱图规范化书写性染色体的基因型,练习、巩固理解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提高归纳分析的能力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小组讨论:如果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致病,情况又会怎样?请学生写出基因型几表现型师课件展示答案给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系谱图,请学生分析其遗传特点师生共同总结遗传特点:(伴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1.女性多于男性;2.具有世代连续性 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
6、必患。写男、女相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归纳、回答巩固新知四、伴性遗传类型五、伴性遗传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师讲解伴X遗传伴Y遗传介绍伴Y遗传的外耳道多毛症及其遗传特点伴性遗传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除了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果蝇的红、白眼外,人的血友病、外耳道多毛症、芦花鸡羽毛上的黑白横斑条纹、雌雄异株植物(如杨、柳)中某些性状都是伴性遗传。我们研究生物的伴性遗传有什么意义呢?学生阅读课本P37,了解伴性遗传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此外,还有哪些作用呢?课堂小结生聆听并思考学生阅读,了解伴性遗传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分析回答结合生活事例,进一步了解伴性遗传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反馈、巩固,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