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60KB ,
资源ID:74215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4215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崇真中学、乐余高级中学两校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崇真中学、乐余高级中学两校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1、江苏省崇真中学、乐余高级中学两校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2.考试号和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其它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所有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试卷上。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具有学习的能力。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

2、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

3、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

4、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

5、,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C.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

6、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7、。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所谓时间上的阻隔包含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记忆留住过去,打破时间阻隔;而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所以只存在简单记忆。 B.每个人的“当前”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也是民族“过去”的投影;认识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认识我们的时代。 C.传统经典源于我们民族的共同经验,我们学习传统经典,可以在社会的世代之间构筑桥梁,实现文化的传承。 D.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就是文化,人类当前的文化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历史累积。“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说的也是历史的文化价值。(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

8、文字,完成4-6题。(12分)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进行了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自2013年年底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与完善,系统回答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我国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农村地区脱贫奔富

9、的核心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这需要紧紧抓实“三个覆盖”:产业发展覆盖到村,强化致富门路,加大回引创业力度,把产业发展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道路硬化覆盖到社,夯实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技能培训覆盖到户,提升造血功能,细化技能培训规划,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转移的培训力度。(选自“搜狐网”,有删改) 材料三: 在短短数十年里,中国已经使得近7亿人口脱离绝对贫困,是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奇迹。不过,新的反贫困运动仍有必要,因为全球化已经使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收入分化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不稳定的局面。从这

10、个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保护社会的最基本手段。也就是说,扶贫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基本公平和正义。但是,现实中的精准扶贫往往伴随着新的问题,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因为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这就存在着一个分配给谁的问题。精准扶贫中的再分配,经常会导致村民“阶级”的再分化,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问题,一般表现在不同宗族之间、家族之间、村民群体之间。一旦涉及利益分配,这些传统的因素和新产生的因素都会卷入进来。这样很容易产生新的“认同”政治。在很多地方,社会对基层官员的信任度本来就不高,“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政治”,搞不好容易造成新的隔离和对立。(选自“和讯网”,有删改) 材料四:

11、 精准扶贫是一项惠民工程,目的之一是让农村地区改变贫困面貌,促进其经济发展,实现小康。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往往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困由此而生。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诸多访问对象的文化程度只停留在小学低年级水平。六十岁以上的村民中接受过教育的人极少,中年人中大多数女性没有接受过教育。文化水平过低使得村民对大多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不愿接受新鲜的东西。他们难以理解国家政策,一般不太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所以出现了对精准扶贫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发展教育,提高村民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对解决贫困问题尤为重要。(选自科学与财富,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

12、一项是 (3分) ( ) A我国如果要在2020年实现农村人口“脱贫”的既定目标,就必须在“扶贫”的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B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技术指导,可见“扶技”是精准扶贫最为核心的内容。 C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一旦涉及利益分配,就容易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问题。 D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的“精准扶贫”,却常被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民误解,出现参与度不高的现象。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四则材料都详细说到了精准扶贫所遇到的困惑与难题,但对实现扶贫目标并未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 B打好脱贫攻坚战,技能培训、发展

13、教育、促进公平是重中之重,任何一方面存在短板,都可能导致精准扶贫无法落到实处。 C四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网站,有期刊,但都捕捉到了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D对于“精准扶贫”的报道,材料一侧重理论支撑,材料二侧重“扶技”问题,材料三、材料四侧重扶贫过程中产生的难题。 6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公鸡岑燮钧杨瑞凤曾是剡剧界的头牌老生。在舞台上,她气场极大,任是怎样的名角,都得喊她一声“爹爹”或者“老爷”,看她行事。她一开腔,声若洪钟,丹田震动,喷口激越,气势磅礴。可是,到了台下

14、,卸了妆,人们发现她只是一个小老太。晚年的杨瑞凤已很少登台,因为她身体不好,眼睛也不好。剡剧是小生小旦戏,清一色的女演员。女孩子自然不大喜欢演老生,所以,来杨瑞凤处拜师的不多。目下倒是有个学生,是自己剧团的,叫李敏。可惜李敏先天不足,长得太秀气,声音也不够洪亮,表演时有雌声,是为大忌,这让她很是操心。每次来上课,她都逼着学生喝人参汤,希望她能长壮些。偏是李敏对气味过敏,捏着鼻子,喝参汤如喝毒药。渐渐地,她来得不如以前勤了。杨瑞凤一个人过活,住在底楼,因为眼睛不好,很少出门。日,天蒙蒙亮,忽听得公鸡的叫声,她立马来了精神,想起多年前自己模仿公鸡的叫声,对着“狮子短缸”(一种盛物的瓷器)练嗓,冬练

15、三九,夏练三伏,终于练成剡剧界最苍劲的老生腔。看来,李敏也得试试这一绝招。她沿着小区细细探听,原来是不远处的邻居家传来的。她一连敲了几次门,都没反应,直到晚饭时分,才等到主人。她在院中果然看见了一只金黄威武的大公鸡,原来是邻居家乡下的客人送来的。杨瑞风说明来意,邻居似乎脸有难色。杨瑞凤出了高价,邻居才舍得,她抱到家里,很是高兴,因为市场上很难买到大公鸡。没有鸡笼,只得散养。结果,院中到处都是鸡屎。每天早上,她听到公鸡的鸣叫,就如公鸡看到母鸡而颈毛奓起一样,也是热血上涌,以至于一度还产生了眩晕。公鸡一声长鸣,她也一声长鸣,公鸡听到应和,更加叫得欢。于是,院中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鸡在打鸣,引

16、得四邻“侧耳”。可惜,李敏一直不来上课。她等得心急,就打电话过去,那边李敏说,身体不爽,杨瑞凤只能徒呼奈何。这天晚上,她实在等不住了,看月色如昼,街灯如市,觉得自己固然目力有限,似乎仍可一试。于是,缚了公鸡,放到藤篮里,一手提着,一手搭着人行道内墙,摸索前往。一则看看李敏身体怎样,二来也与她深入探讨一下女子老生的唱腔问题。这些年,偶有她出席的会议,她必振臂高呼剡剧须重视老生行当,可惜应者寥寥。倒不是她难耐寂寞,她是寂寞惯的,只是艺不传人,心有不甘,就仿佛做婆婆的总不见媳妇肚子大起来心里着急一样。她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城市平坦的大道上,不敢走路中央,就是人行道也是靠边站。有几个小孩子看看她古董般的

17、藤篮和一只雄鸡,感觉遇到了魔法世界的巫婆。好不容易总算摸到了李敏家。这一路足足有好几公里吧。“李敏在家吗?李敏在家吗?” 她的喊声在夜空中显得特别铿锵有力,带着舞台腔,完全像一个老头。过了半晌,李敏下来了,脸蛋又是苍白又是红扑扑。“先生,你怎么走来了?”剡剧界管老师叫先生,无论男女。“我来看看你,你看我给你买了什么。”“一只鸡?先生你又破费了。”“哈哈,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鸡,这是一只大公鸡,它是先生的先生,是你的太先生!”杨端凤说话时带着职业性的舞台夸张。过了会儿,李敏的老公下来了,让她们落座,看着杨瑞凤忘情地给李敏讲老生唱腔,他只能讪讪地退下。杨瑞凤带着李敏发声,只可惜公鸡还不到报晓时分。她一

18、边自己亲自示范,一边叮嘱李敏明晨早点起来,观察公鸡怎样发声。“你看小小一只公鸡,它的声音这么饱满,可为什么你的声音在舞台上推送力不强?我们戏曲界有一句行话,叫字字送听,你要好好练习。”这一教就是三个小时,李敏的老公几次下来又上去。终于,他耐不住了,说今晚就到这里吧,否则要累着杨老师了。“不妨,不妨!”杨瑞凤依然沉浸在舞台上。“你送送先生吧。”李敏对老公说。送到半路,杨瑞凤不再让李敏老公送,说自己来得就去得,并教育不是剡剧中人的李敏老公多担待,让李敏多吃些,养胖些,才有力气唱戏。“杨老师,李敏她怀孕了,吃不下!”“什么,李敏怀孕了?太早了吧”杨瑞凤想说说什么,终于咽下,“啊哟,那我应该送一只老母

19、鸡!”这一晚,杨瑞凤半夜进的门。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选自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通过剡剧界头牌老生杨瑞凤用公鸡教徒弟李敏练嗓的事情,写出了剡剧老生这一优秀传统戏剧行当逐渐衰落,即将失传的严峻现实。 B当杨瑞凤跟邻居说明想买公鸡的意图后,邻居“脸有难色”,等到杨出了高价,邻居才肯卖,说明杨的邻居很会借机挣钱。 C买回公鸡后,“院中到处都是鸡屎”“引得四邻侧耳”说明杨瑞凤尽管老生唱腔造诣很高,但生活不讲卫生,不会处理邻里关系。 D小说结尾“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写出小区里无人关心

20、杨瑞凤的生活,侧面写出剡剧老生行当的衰落。 8结合全文,分析概括杨瑞凤的形象特点。(6分) 9小说以“公鸡”为题目,请分析“公鸡”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陶渊明传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

21、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

22、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选

23、自萧统陶渊明传,有改动)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B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C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D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刺史,西汉时,因为御史多失职,汉文帝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B三径,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称病隐居,在院中开辟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人因以“三径”代隐

24、士住处。“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C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D元嘉,宋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陶渊明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写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当时人们认为这一形象是陶渊明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写了归去来兮辞。 B陶渊明仕途短暂。因双亲去世,家里贫穷,他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便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和彭泽令等职。 C陶渊明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

25、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渊明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花丛中饮酒,酣畅时便抚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5分) 译文: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9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注 谢玄晖,即谢朓,南朝著名

26、诗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的前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话中有“话”,其深层含意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15.从炼字角度来说,三、四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27、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出“_,_”的怅问,表现了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衬托了周瑜在战场上的英气勃发。 (3)杜甫登高中,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景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20分)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28、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的工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18.下列

29、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20.

3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这一制作工艺在元朝晚期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_。这种把金属与珐琅工艺相结合的手工艺制品,深受皇室的喜爱,到了明朝景泰年间,这一制作工艺更加成熟,加之当时的制品底色多为宝石蓝或孔雀蓝,故此得名“景泰蓝”。_,在明朝的“御用监”、清朝的“造办处”都设有制作御用珐琅的作坊或工厂。_,不曾有任何一种器物能像景泰蓝一样只供皇室专享。 21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提取主要内容,不要超过30个字。(5分) 我们有远大的、崇高的理想,这自然是很好的,可是,任何远大的理想,假如没有许多切实的、细小的工作来

31、充实它,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空洞的理想。巍峨的宫殿,是由无数小石块建起来的。一切科学的伟大发现,都不知要经过多少烦琐的工作。要完成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大业,更是非有无数的人来做无数细小的事情不可的。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趋强盛。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但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仍然“靠天吃饭”。与此同时,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校园中的浪费现象也比较普遍。反对浪费,

32、提倡节俭,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强盛与节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 1.B“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说法有误,原文是“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选项的说法张冠李戴,与小白老鼠走迷宫本质上一样的是“人类的习惯”,并非是“人类的学习过程”。 2.D“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说法无中生有。 3.A“其他动物因为不存在时间阻隔问题”说法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的阻隔的问题”。 4.B“最为核心的内容

33、”有误,材料二中说的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扶技”。 5A材料一、材料二中没有详细说到精准扶贫的困惑和难题。 6答案 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全力避免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问题,尽量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发展农村教育,扩大相关宣传,让村民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提高精准扶贫的参与度。 解析 “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是答题的关键,即“怎么办”,筛选材料中能够体现“怎么办”的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分点作答即可。 7.A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34、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项,“说明杨的邻居很会借机挣钱”不正确,文中没有体现出邻居有借机挣钱的意图,邻居只是舍不得卖掉大公鸡。C项,“院中到处都是鸡屎”“引得四邻侧耳”不正确,由原文可知,“引得四邻侧耳”的是“院中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有一群公鸡在打鸣”。另外“说明杨瑞凤尽管老生唱腔造诣很高,但生活不讲卫生,不会处理邻里关系”分析错误,“到处都是鸡屎”是因为“没有鸡笼,只得散养”。D项,“小区里无人关心杨瑞凤的生活,侧面写出剡剧老生行当的衰落”分析错误,小说结尾“小区里有人听到,凌晨两三点,有公鸡报晓”,是写杨瑞凤因剡剧老生行当没有人能传承而

35、彻夜难眠。故选A。 8艺术功底深厚的剡剧老生。第2段对杨瑞凤年轻时舞台上表现的集中描写、第10段与公鸡对鸣的描写,表现出杨瑞凤老生唱腔声音洪亮,力量铿锵。一腔赤诚,执着勤奋的老艺术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对老生行当极具责任感的剡剧传承者。买公鸡、送公鸡、主动上门教弟子等情节都表现出杨对剡剧老生行当衰弱的牵挂以及急于传承下去的责任感。 9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情节。烘托人物形象。买公鸡、送公鸡等情节写出杨瑞凤对传承剡剧老生行当的高度责任感;与公鸡对鸣写出了杨玉凤深厚的剡剧老生唱腔功底。杨瑞凤和李敏两人对公鸡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剡剧老生行当后继无人,优秀传统艺术逐渐衰落、即将失传的主题。

36、 10.B“有脚疾”意为“脚有病”,意思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一门生”“二儿”为并列成分,都是“使”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项。 11.D“元嘉,宋文帝的庙号”说法错误,“元嘉”是宋文帝的年号。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才有的。 12B“双亲去世”错误,应是“双亲年迈”。 13答案 (1)颜延之离开之前,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派人把所有的钱送到酒店,渐次去拿酒喝。 (2)略。 解析 (1)“去”,离开;“与”,给;“悉”,全部,都;“稍”,渐次。 (2)略。【参考译文】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

37、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明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写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 陶渊明的双亲年迈,家里很穷,他被起用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杂事务,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赴任,亲自耕种,自给自足,最终因劳累得了疾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贤人处世,国家政治黑暗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如此折磨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自比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挥手让道济离开了。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

38、“我想姑且做个县令,得点薪俸作为隐居的费用,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他)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仆人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费用,难以供给自己生活。现在派给你一个仆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他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儿坚持要求种稻子,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稻子。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整饰衣冠、系上腰带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官俸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天就交出官印辞去官职,写了归去来兮辞。 朝廷征召他为著作郎,没有赴任。江州刺史王弘想要结识

39、他,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栗里邀请他。陶渊明脚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拒绝。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浔阳,每天都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他。颜延之离开之前,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派人把所有的钱送到酒店,渐次去拿酒喝。曾经于(某年)九月九日在房边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捧菊花,忽然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饮酒

40、舒畅时,就抚琴来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熟了,陶渊明就取下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再在后一朝代委屈自己,自从宋高祖(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也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召,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后世称他为“靖节先生”。 14B“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 15答案 诗眼分别是“摇”“滴”。(2分)凉风吹来,江水

41、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2分)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2分) 解析 第一步,确定哪两个字用得好,往往首选动词或形容词。第二步,点明手法,“摇”“滴”化静为动,让静景有了动感。第三步,描绘景象,即把这两个动词所在的句子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最后一步,分析这两个字所展现的景物的特点,即让寻常景物呈现不同寻常的情态。 16.略 17D第一空,边缘化: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私人化:个人化(就从事某种活动或拥有财产而言)

42、。根据语境,应选“边缘化”。第二空,获得: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焕发:光彩四射;振作。根据语境,应选“焕发”。第三空,制约: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约束: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根据语境,应选“约束”。第四空,放松身心:对身体和精神的控制由紧变松。修身养性:修养性情使之臻于完善。根据语境,应选“修身养性”。 18.D根据语境,所填语句强调的是“很多人认为古琴音量小”,首先排除B项;结合下一句“但我认为”,可知所填句子应是在说很多人怎么认为,排除A项;根据语境,所填句子主语应该是“古琴”,而不是“音量小”,排除C项,所以选D。 19.C A成分

43、赘余,用“因为所以”就不能用“使得”,二者不能并用。B不合逻辑,“使得”的主语是“音量小”而不是“古琴”。D成分赘余,“因为”与“使得”必删其一。 20.答案 很快便进驻宫廷 由于历代皇室的推崇 在中国历史上 解析 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第处结合“深受皇室的喜爱”可知,应填“很快便进驻宫廷”之类的语句;第处结合“明朝”“清朝”等可知,应填“由于历代皇室的推崇”之类的语句;第处结合下文可知,应填“在中国历史上”之类的语句。 21答案 理想要靠许多细小工作实现,实现四化更需无数人做无数细小的事情。 解析 压缩语段的方法:分清楚语段的表达方式记叙性的、说明性的、议

44、论性的等;记叙性的按照“人+地+事+结果”概括,说明性的按照“说明对象+特点”概括,议论性的提取相应段落的观点,对其压缩合并概括。全文分两层,一层讲任何远大的理想、一切科学的伟大发现,都要径过烦琐的工作;一层讲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有无数的人来做无数细小的事情。 22.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关系型话题作文,写这类的作文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名其间的关系。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次作文话题是“强盛与节俭”,材料共两段:第一段写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日趋强盛的事实;第二段通过数据指出我国铺张浪费现象严重,提出节俭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一定要注意第二段材料前面的一个“但”字,两则材料内容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话题中两个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国家虽然强盛了,但我们仍需要节俭这个传统美德。”如果在行文中强调“要富强得节俭”或“唯有节俭才能强国”就过于绝对了,理也就偏颇了。内在逻辑关系错误,分值肯定不高。核心立意:强盛之下节俭当行强盛不是浪费的理由以节俭之风助力国家强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