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规范练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1.(2021湖南六校高三4月联考)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留美幼童剪掉辫子、穿上西服的现象。清政府认为其言行举止受美国同化而渐改其故态,不合礼仪、满身恶习,而促使其“凄然回国”。据此判断,这一时期()A.服饰成为反清斗争的符号B.清政府停止派遣留美幼童C.西化与传统之间矛盾重重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动摇2.(2021河南郑州调研)清末民初有一首天津竹枝词:“白兰地酒胜葡萄,味美香宾(槟)价亦高。犹忆从前风俗朴,一壶黑小烫烧刀。”这反映了当时天津()A.居民饮食习惯发生根本变化B.西方饮食文化已大众化C.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汇D.饮食文化的民族地域
2、性3.1931年,废帝溥仪的侧妃文绣通过代理律师向天津地方法院提出调解离婚的请求。文绣虽然最终离婚成功,但她在整个过程中始终用“别居”“脱离”这样的字眼来代替“离婚”。这反映了()A.文绣没能摆脱封建传统束缚B.社会生活近代化的曲折演进C.先进习俗彻底取代落后习俗D.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已普及4.(2020山东临沂质检)下图描绘了晚清上海妇女用缝纫机缝制衣服的场景,这说明()A.工业文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B.机器取代了传统手工业C.妇女是生活西化的主体力量D.缝纫机在上海普遍使用5.(2021河北石家庄二模)1902年,袁世凯接管天津都统衙门的卫生局,改为北洋卫生局,由北洋医学堂的毕业生充任卫生官
3、员,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卫生机构。袁世凯受日本影响强化了警察以公共环境卫生的监督权和管理权。1904年颁布了天津防疫章程。1905年,天津设立兼管卫生事务的巡警部,添设卫生局及官医局。这反映出当时天津()A.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效保护B.成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试点C.政府主导市民生活习俗嬗变D.公共卫生管理体系逐渐形成6.18951898年期间,康有为等创办的中外纪闻开始每期只印1 000份左右,很快每期就增至3 000份以上,几个月内发行量就达到一万余份以上。同期,中国创办的类似报刊达60余种,这些报刊不但出现在沿海一带,而且也在汉口、重庆等内地城市出现了。这说明()A.近代传媒促进了维新变法
4、的高涨B.维新思想推动了近代传媒业的发展C.报纸杂志启迪了民族意识的觉醒D.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成为社会共识7.(2021广东广州一模)1895年,清政府从中央到地方一致决定建造的甘肃至新疆电报线建成,虽线路绵长,经费紧张,工程困难,但“自创议以迄告成,为时仅历两载,而全省(新疆)贯通。”这反映了()A.清政府试图维护国家利益B.民用通信业的起步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中央集权遭遇挑战8.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5处海关邮务办事处正式对公众开放收寄华洋信件,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这一做法()A.损害了中国关税主权B.建立起中国近代邮
5、政体制C.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D.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9.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下面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由此可知()A.清政府一直重视铁路修筑B.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C.铁路修筑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D.国人的阻碍严重制约铁路修筑10.(2021山东济宁模拟)20世纪初,在申报登载的各式广告中,宣传传统“砖木结构”的低层房屋广告被“钢石”结构的高楼大厦取代;传统的马车、独轮车广告被轮船、火车、西式马车和黄包车取代。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传统媒介的不断衰落B.广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提升C.城市化水平有所提升D.民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
6、改善11.(2021山东临沂模拟)北洋官报曾以丰富的刊载内容广泛介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与政策,并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军事、法制等方面的可取之处都作了报道,选登文章及其内容多为国人易于接受的要点。由此可知,北洋官报()A.已成为政府舆论宣传的主要工具B.使民众对西方世界有了全面认识C.所宣传的内容已被国人普遍接受D.有利于中国社会进一步了解世界12.(2021海南模拟)下图为中国电影局档案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市上映影片变化情况。据此可知()A.欧美电影在中国已丧失了市场B.国家意识形态影响影视艺术发展C.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D.国产电影制作技术迅猛发展二、非选择题13.甲午战争期
7、间,申报作为当时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报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为朝鲜必当与日本力争,断不可稍有退让。”“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摘编自李新军甲午战争前夕的舆论材料二申报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相关报告战役报道黄海战役当日击沉倭船四艘,受伤糜烂者三艘;倭船败北后,由我船带回旅顺口赶紧修理辽东战役连胜倭奴电信:自本月十五至二十三日,九连城、摩天岭,大连湾、旅顺口诸处水陆各军日与倭奴交战,连获大胜,击毙倭奴无数材料三申报关于中日甲午战争消息的来源构成消息来源分类自采事件当事人讲述、官府线
8、人情报、朝廷谕旨、社会舆论公开征求来自国内与国外,其中国外最多的是日本转载(翻译)转载国内同行报纸和国外报纸,其中香港与日本报纸是转载消息两大重要来源摘编自曾庆雪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的失实报道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日甲午战争前夕申报对战争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的历史与现实原因。(2)根据材料二中申报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报道,可以确定的史实有哪些?哪些属于失实报道?依据材料三分析失实报道出现的原因。(3)对申报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态度与报道,应该如何评价?14.(2021山东济南高三十一校开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巴金家庭生活的自述:1904年,我生在一个古老的家庭,有将近二
9、十个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1910年12月26日,全家人为祖父庆祝生日,我讨厌礼节,不愿意磕头,因此我第一次挨了母亲的鞭子。我的脑后垂着一根小小的、用红头绳缠的硬辫子,我觉得这是很讨厌的事情。我倒喜欢那些主张剪掉辫子的革命党我们大都是小孩子,但是对于清政府的灭亡,都觉得高兴。我开始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关于学生运动的北京通讯及后来上海的六三工人运动的记载。本地报纸上后来还转载了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文章,这些文章很使我们的头脑震动,但我们却觉得它们常说着我们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摘编自巴金我的家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某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述。(要
10、求:简要写出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准确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课时规范练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C解析: 题干提到清政府认为留美幼童剪辫子和穿西服违背了传统的礼仪规范,令其回国,这体现了传统和西化的对立和矛盾,故选C项。2.C解析: 材料中既有白兰地、香槟,也有烧刀,可见当时中西文化之间发生了碰撞与交汇,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近代中国居民饮食习惯未发生根本改变,排除;“味美香宾(槟)价亦高”可见西方饮食一般大众消费不起,B项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3.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曾经贵为皇妃的文绣向法院提出调解离婚的请求,说明她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11、但她回避使用“离婚”这样的字眼,可见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是在曲折中前进,故选B项;文绣提出离婚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封建传统束缚,排除A项;文绣依然不愿使用“离婚”字眼,说明落后观念和习俗没有被彻底取代,排除C项;仅文绣离婚的个案不足以说明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已在社会普及,排除D项。4.A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上海妇女使用缝纫机缝制衣服,改变了过去手工缝制衣服的方法,说明工业文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故选A项。5.D解析: 20世纪初,北洋卫生局等机构的建立,天津防疫章程的颁布,初步构建了公共卫生防疫体系,表明地方公共卫生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故选D项。6.B解析: 维新派大力创办报刊宣传维新思想,从而促进
12、了近代传媒业的发展,故选B项。7.A解析: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俄、英两国蚕食帕米尔地区的边疆危机出现后,清政府中央与地方迅速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建造甘肃至新疆的电报线,是清政府试图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故选A项。8.D解析: 通过材料“海关邮务办事处正式对公众开放收寄华洋信件,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可以看出,新式邮政方式的出现适应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故D项正确。9.B解析: 根据饼状图可知,中国铁路投资中,政府借款和外资投资的占比较高,说明中国的铁路修筑权被西方列强把持,故B项正确。材料只能体现18961911年的中国铁路建设情况,不能体现清政府一直重视铁路修筑,故排除A项;经济发展和铁路修建之间
13、的关联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国人对修建铁路的阻碍,故排除D项。10.C解析: 据材料“钢石结构的高楼大厦”“轮船、火车、西式马车和黄包车”可知,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故选C项。11.D解析: 根据材料“北洋官报曾以丰富的刊载内容广泛介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与政策,并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军事、法制等方面的可取之处都作了报道”可知,北洋官报使民众对西方世界的可取之处有了认识,有利于中国社会进一步了解世界,故选D项。12.B解析: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性质导致英美电影排片比重大,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排片受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14、策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促使国产电影和苏联电影排片量大增,故选B项。13.参考答案: (1)态度:主张对日采取强硬态度,甚至战争。历史原因:传统“天朝上国”观念,轻视日本。现实原因: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国力有所增强;对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力认识不足。(2)确定的史实:中日在黄海、辽东确实发生了战争。失实报道:在黄海和辽东海战中,中国获胜。原因:战争消息来源众多,真假难辨;清政府封锁消息,报道较少;报纸编辑的政治立场或主观意图;消息多来自外界或社会舆论,权威性不高。(3)评价:反映了国人希望国家走向强盛的爱国热情;但是失实报道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民众;给后世的历史研究带来一定的干扰。14.参考答案: 示例情节:我开始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关于学生运动的北京通讯及后来上海的六三工人运动的记载。历史现象: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史实。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标志着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