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4104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1高中历史总复习精品学案: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目标分解重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以及实践、遵义 会议的历史意义难点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作为中国革命道路的 正确选择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逐步成熟1原因:中共认识到掌握 的重要性;中共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南昌附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2经过:1927年8月1日, 、贺龙等领导革命军占领南昌城。3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 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 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军队周恩来国民党人民军队1八七会议:会议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确定开展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武装

2、起义。2秋收起义(1)概况: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进攻 受挫,改向山区进军。(2)结果: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土地革命(1)内容:打 ,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2)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地革命长沙土豪4根据地建设(1)经济建设:毛泽东领导进行,粉碎了 的经济封锁。(2)武装斗争: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巩固了革命根据地。(3)政权建设: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 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政府苏维埃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2经过(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

3、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2)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召开。内容: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的“ ”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 、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的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左博古吴起镇3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3)红军长征一结束,开创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

4、利的正确道路的?【精讲】(1)“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2)南昌起义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4)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达到10万人。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5)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6)粉碎敌人的三次“围剿”。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5、(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下图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根据标语中“消灭反动武装”“实行土地改革”“武装工农群众”等文字判断。【答案】B1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A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C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解析】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建立于广州起义后;最终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

6、道路应是在中央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地位时,即遵义会议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南昌起义;只有B选项正确。【答案】B2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1)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2)写出与每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解析】第(1)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时间的把握。第(2)问的历史意义要应言简意赅、准确到位,切不可展开陈述。【答案】(1)排序:三二一(2)历史意义:图一: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图二: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图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

7、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1如何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精讲】(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最后到达陕北的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3)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4)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2学思之窗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提示】(1)遵义会议在军事上肯定了毛泽

8、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2)在组织上是改组党中央的领导,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解决了军事最高指挥权的问题。(3)遵义会议之后,政治局常委作了分工,毛泽东协助周恩来指挥军事,随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组成的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指挥全军,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实际上党中央的主要任务就是指挥军队取得长征胜利。因此,我们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010年连云港高一统考)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是指()由以前的机会主义错误转到正确的路线上来由面临覆灭转向不断胜利由幼稚走向成熟

9、由依赖共产国际走向独立自主A BC D【解析】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故正确;根据当时形势和会议内容可知都正确;关键是,遵义会议前博古等听信共产国际顾问李德的主张,犯了“左”倾错误,而会议后中共开始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故正确。许多学生对遵义会议前共产国际的影响认识不清而漏选。【答案】C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 D红军长征【解析】根据题目“工农红军”“战略转移”,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2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

10、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D中国革命方式发生变化【解析】红军长征前后党的工作重心仍在农村,故A项不正确;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故C项表述也不正确;红军长征后,中国革命的中心地区由江南地区转移到华北地区。【答案】B一、宏观整合两次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两次会议: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一条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一种精神:长征精神。二、微观点拨1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工农武装割据”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在领导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进行土地革命

11、、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并以此来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种斗争形式,也是中国式革命道路必经的重要阶段。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践,一是“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中国革命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同时,中外反动势力特别强大,并且多集中在城市,力量相对集中,农村是反动统治力量薄弱的地方,易于突破。(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工农武

12、装割据”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是土地革命的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2学习延伸教材P73【提示】第一种意见正确。原因是第一种意见符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第二种意见完全照搬苏俄经验,不符合中国国情。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