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人 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的具体表现;2、能够分析出每个历史时期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3、描述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内涵及其三大基本原则。【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的材料归纳出人地关系思想的变化及其规律,学会从现象中总结出规律本质的科学探究方法;2、 运用对比法,总结出各个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学会运用对比法去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
2、认识到自然的重要,充满对自然的敬畏之情;2、通过学习人关系的历史演变,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为实现人类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付出行动,贡献出一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经历的三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的具体表现;2、每个历史时期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3、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内涵及其三大基 本原则。【难点】 1、每个历史时期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内涵及其三大基本原则。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分析法、分组合作讨论法五、本主题应解决的问题1、人地关系经历了哪三个
3、历史时期,是如何变化的?2、各个阶段的主要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 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是什么?4、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容和内涵是什么?5、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什么?六、学生还可能提出的问题1、史前文明是什么时候?农业文明呢?工业文明呢?2、可持续发展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3、国际、国家有哪些政策体现了可持续的发展?七、主要的知识点1、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的具体表现采猎文明崇拜自然被动地适应环境,表现为环境的强大制约作用和人类对环境的微弱改造作用。如:猛犸和披毛犀的灭色,但这种环境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农业文明改造自然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
4、、气修资源,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强,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发展,如:黄土高原从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今天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工业文明征服自然人类掠夺式开发资源,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2、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背景:20世纪后半叶,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安全影响经济的顺利发展内容: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纲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境保护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能危及
5、后代人的发展,即代际公平强调代内公平,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内容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行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责任公平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八、要点、易错点提醒各个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九、其它(1) 板书设计:1、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思想人地关系的具体表现采猎文明崇拜自然被动地适应环境农业文明改造自然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气修资源,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强,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发展工业文明征服自然人类掠夺式开发资源,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背景:20世纪后半叶
6、,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安全影响经济的顺利发展内容: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纲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定义: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内容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行原则: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责任公平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2) 习题:一、 选择题1.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解析】选D。本题主
7、要考查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原始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在人地关系中是被动的,受地的制约比较大,对地的影响比较小。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农业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方式,局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排泄的“三废”和农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这一阶段人地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是地区的、局部的,而是全球的。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
8、,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2、3题。2.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3.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解析】2选B,3选C。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 读世界人
9、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口总量图,图中横轴上宽度为人口数示意,纵轴上高度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面积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分析后完成46题。4.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前苏联 D.加拿大5.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可引发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6. A.酸雨 B.臭氧层破坏C.全球变暖 D.水土流失6.美国政府表示将不承担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义务,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批评和抗议。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A. B. C. D.【解析】4选B,5选C,6选B。第4题,由题干可知,图示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为二氧化
10、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第5题,二氧化碳属温室气体,能大量吸收长波辐射。其过量排放会造成全球变暖。第6题,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治理。美国此举违背了环境问题共同治理的共同性原则和各国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 7.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行为有( )A.用塑料袋购物,用后丢掉B.玩具、书籍用完后及时放入垃圾箱,保持环境整洁C.只选购价格便宜的食品,注意节约D.在家庭提倡水的重复使用【解析】选D。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符合可持续发展观。旧书籍应赠与他人,购买绿色食品,不乱扔塑料袋。8.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
11、发区和工业园区B.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解析】选D。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符合共同性原则。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符合持续性原则。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体现了地区间的公平性原则。二、非选择题(共40分)9.读漫画回答问题(1)甲图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由于_不断增长,以及_不断增加,世界耕地面积已趋于零增长,甚至有所减少。(4分)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2)乙图所反映的问题是: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开发速度超过了资源的_能力。(1分)(3)甲、乙两图共同反映的问题是:人类经济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求时_了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从而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_性、_性原则。【解析】由甲、乙两幅漫画可知: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少。过度捕捞。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人口增长、城镇化占用耕地。第(2)题,过度捕捞反映了开发利用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使资源不能够持续利用。第(3)题,耕地资源的破坏、资源的过度使用,都影响了后代人的资源利用,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枯竭,影响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而违背了公平性、持续性原则。答案:(1)人口 建筑 (2)再生(3)损害 公平 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