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秋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读考点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注意: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世界观)考点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学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意: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考点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关系:区别:A、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B、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
2、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注意: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并非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科学的方法论。例如:唯心主义哲学)考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A)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点5、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三种基本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3、:认为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注意: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正确的,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点6、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A)(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两种基本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B、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考点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1)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或“物质与意识何者为本原”)。(2)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
4、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考点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3)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考点9、世界的物质性(A)(1)原因: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
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注意: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物质的东西,没有意识的东西。)考点10、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1)运动概念: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物质不可分割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注意:不能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与 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考点11、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6、(2)客观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3)反对错误的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考点12、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1)规律的含义: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注意:规律不是外部强加的、不是现象的、不是偶然的、不是多变的联系。 特别要把现象(前面)和规律(后面)区分开来 例如:寒来暑往,四季更替地球公转; 昼夜更替地球自转;苹果落地万有引力;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
7、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注:凡“创造规律”、“消灭规律”、“改造规律”、“改变规律”、“发明规律”等都是否认规律的客观性)(3)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考点13、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B)(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唯物论)考点14、意识的本质和作用(B)(1)意识的本质从
8、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注意: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
9、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B、方法论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考点1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1)哲学依据(世界观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2)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3)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际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
10、本要求。 C、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结合)。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两反对) 【辩证唯物论 常用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11、及其方法论 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认识论)考点16、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A)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注: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不是“主观世界”,更不是“整个世界”)(2)实践的特点: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考点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
1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原理归纳: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注意:1、分清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亲自参与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他们都是实践的产物。 2、科学理论、权威、大多数人的意见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考点18、真理的含义(B)(1)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所反映的内容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4)真理是具体的、
13、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考点19、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C)(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物质世界是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2)方法论: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20、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A)(1)联系的
14、观点 (2)发展的观点考点21、联系的含义(A)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考点2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B)(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的。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注意: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否认联系、无视联系)方法论:A、联系
15、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A、联系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B、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考点2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B)(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A、原理第一:两者的区别:两者的内涵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两者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
16、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第二:两者的联系: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离不了部分,部分离不开了整体二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2)指导意义(方法论):(注意:运用时原理与方法论相对应)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强调整体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强调部分对整体的影响)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点24、发展的实质(B)发展是
17、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注意: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变化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倒退的、下降的,只有前进的、上升的变化才是发展。)考点25、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A)A、原理:(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不是一蹴而就的B、方法论: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考点26、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C)(1)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A、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B、质变:是指事
18、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注意:1、不是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2、发展就是质变,质变不一定是发展;3、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促成质变。)(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指导意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当量变达到一定
19、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错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重点知识点归纳一、辩证唯物论部分 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
20、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 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二、认识论部分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唯物辩证法部分1、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
21、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事物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