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 高频考点一 两汉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96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 高频考点一 两汉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 高频考点一 两汉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 高频考点一 两汉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频考点一两汉的政治制度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弊端。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结果爆发七国之乱。(2)措施:建立中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3)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选官制度察举制(1)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举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评价:察举制是当时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但从考选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上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实质是以官选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1西汉初期,丞相集决策、行政、司法各项大权于一身。相权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汉武

2、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具体表现为()A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C创设刺史制度 D形成中外朝解析:选D郡国并行制度属于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问题,“推恩令”用于解决诸侯王国混乱问题,刺史制度是监察地方官吏的制度,均与君相矛盾无关,故A、B、C三项错误。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特意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即中外朝制度,故D项正确。2(2016永州调研)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都城在城北二里;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刘秀改泉陵国为泉陵县。材料表明()A封国是朝廷的主

3、要依靠力量 B封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D封国自主权削弱,加强了皇权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其结果是王国越分越小,已不是“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A、B两项错误,C项正确;“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是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而非“加强了皇权”,故D项错误。3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除京师直辖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六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五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

4、力分配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解析:选D汉武帝时期的州属于监察区域,不属于地方行政机构,故A项排除;B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刺史制度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故C项错误;据材料“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五条是针对二千石的”可知刺史制度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D项正确。4某文记载:“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乘城亭障,诸侯人来攻盗,不坚守而弃去之若降之,及谋反者,皆要斩。”由此可知,汉朝设置亭的主要作用是()A保障边疆安全 B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强化皇权 D强化地方行政官员的军权解析:选B材料未涉及“边疆”,

5、故A项错误;据“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乘城亭障”可知是防止地方反叛,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央集权,未直接涉及“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军权”,故D项错误。5汉和帝早期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后修改为: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进仕路狭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由此可见汉代孝廉察举制()A名额分配的变化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B在人才选拔的对象上,对普通民众逐步倾斜C“孝”“廉”标准不易掌握,实际操作难度大D是为政以

6、德理念的实际运用,体现公正性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地区人才选拔名额分配的变化,可知其有利于边远地区人才的选拔,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B、C、D三项。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再说到(汉代)选举制度,至少他们已懂得政府用人该有一客观标准,不能全凭在上者之私心好恶。至少他们已懂得该项标准,不该是血统的亲疏,不该是势力的大小。亲的、贵的、强的、富的,都不够此项标准,而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而又懂得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这也不能不说是在当时已算合理化,已算开明与进步的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所有的行政官员,除军事基金司库官、观剧基金管理官以及水

7、井监督官外,都由抽签任用;这三个官吏则用举手选举,他们的任期从一次泛雅典娜节到下一次。所有军事官吏也用举手选举。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举制度的特点,并概括该制度中“开明与进步”的地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汉代与古代雅典民主制时期的选举制度的不同之处。(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古代中外选举制度?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回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不该是血统的亲疏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又懂得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并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2)问,由第(1)问所得结论,比较与材料二中雅典民主选举方式等方面的差别。第(3)问,结合所学,遵循文明史观,从不同文明的特色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角度回答。答案:(1)特点:以教育、知识及行政实习之成绩为客观标准。开明与进步之处:打破血缘关系,以教育、知识、行政实习成绩为标准;录取名额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2)中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全国平均分配名额;由地方官举荐。雅典: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采用抽签、举手等方式选举。(3)古代中外选举制度各具特色,既要借鉴古代选举制度中的可取之处,也要摒弃古代选举制度中的弊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