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5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1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游谈无根”指的是()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理学家们的空谈理性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C解析:“游谈无根”是指理学家们空谈理性,脱离社会实际,故 C 项正确。2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B商
2、品经济的发展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D抑商政策的松动B解析: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故排除 A;依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并结合当时经济发展的情况可知 B 正确;材料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理学束缚的打破,故排除 C;D 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3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妇女可以出来讲学,应该允许婚姻自主;认为人人都是圣人,没必要以孔子的是非标准去行事。上述言论说明李贽()A倡导经世致用B主张民主法治C认同个人主义D反传统反教条D解析:经世致用是顾炎武等人的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故 A项错误;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但是并未主张民主法治,故 B 项错误
3、;材料中提出的倡导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并不是个人主义,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李贽反对封建纲常伦理,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为标准,体现了对旧的传统和教条的反对,故 D 项正确。4某古代学者称:“夫天下之人所以不得所者,贪暴者扰之,而仁者害之也。于是有德礼以格其心,有政刑以絷其四体,而人始大失所矣。”据此判断,该学者是()A朱熹B王守仁C李贽D黄宗羲C解析:该学者认为统治者用道德礼教来束缚人们的思想,用政治法律来禁止人们的行动自由,使人们的个性无法发展。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推崇儒家道德礼教,王守仁也推崇儒家道德礼教;李贽反对儒家正统思想,主张个性发展,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黄宗羲批
4、判君主专制,但仍然维护儒家道德礼教。5东方网曾载文评价明清之际一位思想家说:历史证明,维新派的“兴民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无不受到思想的影响。即使在当代中国,的思想对天下观与法治观、社会公仆观、权力制约观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文中中的内容应该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B解析:李贽作为明代的思想异端,主要是否定孔孟学说的权威,故 A 项错误;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涉及了天下观与法治观、社会公仆观、权力制约观等,故 B 项正确;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故 C 项错误;王夫之提出气元论,含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故 D 项错误。6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
5、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作者意在说明明朝()A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B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C八股取士钳制了国人的思想D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B解析:题干中描述的是李贽的悲剧来自于“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可知作者强调的是专制的社会环境对人性的压制。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 A 项;八股取士和闭关锁国政策从属于专制社会环境,排除C、D 两项。7孟子虽然称颂汤武革命,并对桀纣的暴政大力批判,但他只
6、是停留在对君主个体的批判,而黄宗羲则并不仅仅批判某个君主,他对尧、舜、禹三代以下的所有君主都提出了质疑,认为整个三代以下都是有乱无治的。据此可知,黄宗羲()A其思想超出传统儒学范畴B推崇西方民主政治C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D主张废除君主制度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对君主专制进行批判,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深化发展了传统的批判暴君提倡实施仁政的民本思想,但并未超出传统儒学范畴,故 A 项错误,C 项正确。材料只是说黄宗羲对尧、舜、禹三代以下的所有君主都提出了质疑,认为整个三代以下都是有乱无治的,并无推崇西方民主政治,故 B 项错误;黄宗羲只是批判君主专制,并不主张废除君
7、主制度,故 D 项错误。8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D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A解析:题干中“人性的丰富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和“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表达了王夫之先生的志愿:要总结批判传统儒家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辟新的思路,明朝的灭亡使自己心灰意冷,乞活埋就是说不怕清政府的压迫,整体两句就是表现自己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故选 A 项;题干反映的是王夫之儒家思想
8、,不是政治变革,排除 B 项;人性善恶一直是争议不断而莫衷一是的,且无法反映王夫之善恶思想,排除 C 项;题干反映不出王夫之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排除 D 项。9顾炎武说:“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以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段言论体现了()A儒家传统“天下为公”的思想B对君主专制的批判C对理学“灭人欲”思想的批判D经世致用的新思想C解析: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家,材料中的“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此所以为王政也”把人之有私看作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现象,显然是对“理学”思想的批判,故 C 项正确。10“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
9、,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这段话的“本”是指()A孔子论语 B孔孟之道C宋明理学D民本思想B解析:据材料“论语,圣人之语录也”可知,孔子的论语只是学习儒家思想的载体,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强调儒学的根本是孔孟之道,批判宋明理学舍本逐末,故 B 项正确;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取儒学之本,舍宋明理学,故 C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民本思想,故 D 项错误。11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B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C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D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王夫之
10、猛烈抨击“孤秦”“陋宋”,孤秦之“孤”与陋宋之“陋”,其核心是猜疑之心,自私之心。实际上就是抨击秦宋以及其他封建统治者以天下为私产的做法。12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事物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D解析:根据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可知该主张是王夫之朴素的唯物思想,故选 D 项。A 项是李贽的思想,B项是黄宗羲的主张,C 项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
11、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A抗清斗争高涨B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思想的影响C解析:民主思想产生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后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为民主思想产生创造了条件,故 C 项正确。1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从明朝灭亡、汉族亡国中反思君主专制之害,从而进一步提出了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故 A
12、项正确。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5 题 21 分,第 16 题 23分,共 44 分)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以心及物而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守仁)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二: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他在焚书(卷一)中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
13、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饭之外,更有所谓种种绝与百姓不相同也”。百度百科材料三: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物质)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学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中国哲学文献选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程朱理学和王守仁心学在“理”的存现问题上的不同观点。根据材料二,指出李贽对“理”的认识,并说明产生这一认识的经济因素。(11 分)(2)请用同时代两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三
14、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佐证。(10 分)答案:(1)不同观点: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守仁认为心是万物本原。(5 分)认识:理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3 分)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3 分)(2)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观点即可(如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等;顾炎武揭露君主制弊端,经世致用等)。(10 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黄
15、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8 分)(2)针对材料二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6 分)(3)综合材料一、二,探究二者思想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材料三对其作简要评价。(9 分)答案:(1)主要观点:抨击君主专制。(2 分)职责: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6分)(2)方法:分天子之权。(2 分)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非一人可以治理。(4 分)(3)共同之处:抨击君主专制。(3 分)评价:这是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但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无法实现。(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