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 项 微 测专项微测一 选择题高频考点对点提升考点7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限时自测建议用时15分钟1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两种激素类似物对葡萄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及浓度变化是该实验的两种自变量B该实验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介于 525 molL1 之间D若要探究 10 molL1 甲、乙对该种葡萄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4 组实验解析 由图可知该实验研究的是不同激素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葡萄插条生根的影响,有两个自变量即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从实验数据可知激素类似物甲在所给的实验浓度范围内生根数均高于浓度为 0
2、 时的生根数,即均为促进,只是高于最适浓度后促进作用减弱了,不能证明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从曲线图变化趋势可知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525 molL1;若要探究10 molL1甲、乙对葡萄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置空白对照、只施加甲、只施加乙、同时施加甲和乙 4 组实验。答案 B2某研究所发现烯效唑在富营养条件下对浮萍生长和淀粉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并发现在喷洒烯效唑后浮萍相关内源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该研究所统计喷洒20 mg/kg烯效唑前后,浮萍中的淀粉积累量和相关内源激素含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能通过该实验证实的是()A烯效唑会改变内源激素水平,最终导致淀粉含量的增加B脱落酸可促进浮萍中
3、淀粉合成,赤霉素可促进淀粉降解C烯效唑的浓度越高,对浮萍中淀粉合成的促进作用就越明显D由表格数据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烯效唑会改变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内源激素的水平,最终导致淀粉含量的增加;表中淀粉含量增加的同时,脱落酸含量升高,而赤霉素含量降低,推测脱落酸可促进浮萍中淀粉合成,赤霉素可促进淀粉降解;由于未设置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处理组,故无法推测烯效唑的浓度变化对浮萍中淀粉合成的影响;由表格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赤霉素等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 C3用赤霉素 GA3、生长素类似物 4CPA 和 GA3 合成抑制剂处理未受粉的
4、葡萄子房,处理方法和开花后第 21 天的统计结果如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注:“”表示加,“”表示不加。A组别 2 的作用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B组别 1 和 2 说明受粉能促进激素的合成C组别 2、3 和 4 说明促进果实发育的是生长素类似物4CPAD组别 4、6 和 7 说明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赤霉素 GA3 合成解析 组别 2 未受粉结实率为零,排除了内源激素的影响;组别 1 和 2 处理上的差别为是否受粉;组别 2、3、4 对比说明,赤霉素 GA3 和生长素类似物4CPA 都能促进果实发育,并不能确定促进果实发育的是生长素类似物4CPA;组别 6 与组别 7 相比,说明 GA3合成抑制剂能
5、抑制赤霉素 GA3的合成导致结实率下降,而组别 4 未加入 GA3合成抑制剂,结实率明显高于组别 6,说明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赤霉素合成。答案 C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能够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反馈调节C体液中能够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化学物质统称为激素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解析 促胰液素是由盐酸等刺激,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一种蛋白类激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下丘脑的分泌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反馈调节,如可以受到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反馈调节;体液中能够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物质不都是
6、激素,如 CO2 和 H等也有调节作用,但不是激素;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答案 C5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 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相关推理正确的是()A脑桥释放的 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B-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C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D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都是相同的解析 由题意可知,阻止 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小鼠的排尿阈值降低,这说明小鼠释放的 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小鼠的排尿阈值会升高,即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升高,抑制排尿;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下段,氨基丁酸是脑桥释放
7、的,高位截瘫患者的脑向下传导的神经受损,因此其排尿不受氨基丁酸影响;由于个体差异,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一般是不同的。答案 A6.某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选择同性别、体重相当且切除甲状腺的小白鼠若干,并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注射两种溶液。利用测氧装置定时测得消耗单位体积氧气的时间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t1时甲组小白鼠细胞代谢速率大于乙组,t2 时两组相等C乙组注射的溶液在 t1时刻开始被灭活D给甲组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会增加解析 据图分析,纵坐标表示消耗单位体积氧气的时间,表示细胞呼吸的速
8、率,其数值越小表示小白鼠细胞代谢速率越大,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t1 时甲组小鼠细胞代谢速率小于乙组,t2 时两组相等;乙组注射的甲状腺激素起作用后立即被灭活,甲状腺激素开始被灭活在 t1 时刻之前;进行实验的小白鼠已切除甲状腺,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不会分泌。答案 A7科研小组准备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以下关于实验方案的描述不合理的是()A用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B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之一C将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D两组体重出现差异是由于缺少生长激素解析 实验目的是研究
9、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所以单一变量应为有无垂体,且材料应为幼年动物;体重增大是生长发育的指标之一;为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的干扰,对照组应该进行“假手术”,即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有无垂体,两组实验的差异只能得出垂体的作用,不能确定生长激素的作用。答案 D8最新研究发现,口服“胰岛素针”可以进行血糖的调节,该胶囊可以穿过胃壁传送到全身,减少了注射对身体的伤害。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糖调节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该“胰岛素针”是一种大分子药物传递技术C该方法可治疗胰岛素受体病变引起的糖尿病D胰岛素的分泌和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解析 血糖调节过程中有激素与靶细胞的接
10、触,并改变了细胞的原有生理活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该胶囊口服后可以穿过胃壁传送到全身,据此推测该“胰岛素针”是一种大分子药物传递技术;胰岛素受体病变引起的糖尿病,在口服“胰岛素针”后仍不能缓解症状;胰岛素的分泌为胞吐,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两者都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答案 C9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上某一点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记录如图甲;在实验装置中加入河豚毒素后,给予该部位同种强度的刺激,结果电位变化如图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相结合B图乙不能形成动作电位,河豚毒素可能抑制了呼吸酶的活性C图甲中神经纤维 BA 过程不消耗
11、ATPD图甲中 A 处神经纤维膜内 Na/K的比值比 B 处的高解析 图甲中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Na内流,使膜两侧发生电位变化引起的;图乙不能形成动作电位,说明 Na没有内流,电位没有发生变化,因为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因此可判断河豚毒素的作用是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功能,阻止了 Na进入细胞;图甲中 BA 在动作电位形成中除了 Na内流外,还有其他物质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 ATP;图甲中 A 处由于 Na大量内流,所以 A 处神经纤维膜内 Na/K的比值比 B 处高。答案 D10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
12、胰腺导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从中制备粗提取液。随后,将粗提取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B胰岛素不是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而是由胰岛 A 细胞产生C乙组之所以待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D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解析 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是促胰液素;胰岛素是由胰岛 B 细胞产生的,胰腺腺泡细胞产生胰液;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消化酶,胰蛋白酶可以水解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胰岛素;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后取狗的胰,制备的粗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
13、,可以降低血糖,但只能注射不能饲喂,饲喂会导致胰岛素被蛋白酶水解而失活。答案 C11如图中 A、B 表示人体某过程中产热量或散热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可表示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再回到温暖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 表示散热量B该图可表示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再回到寒冷环境的过程,A表示产热量,B 表示散热量C该图可表示从安静到运动,再停止运动的过程,A 表示散热量,B表示产热量D该图可表示开始发烧并持续一段时间又退烧的过程,A 表示产热量,B 表示散热量解析 分析曲线可知,曲线 A 为先变化的因素,曲线 B 为后变化的因素,经过体温调节,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最终保
14、持体温稳定,从温暖环境到寒冷环境时,散热量先增加,产热量后增加;从寒冷环境到温暖环境时,散热量先减少,产热量后减少;从安静到运动时,产热量先增加,散热量后增加,停止运动时,产热量先减少,散热量后减少;开始发烧时,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退烧时,散热量大于产热量。答案 D12如图是某离体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为接在神经元外膜的电流计(b、d 点分别为两电流计接线端之间的中点)。下列刺激能使的指针不偏转、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的是()A同时给予 a 点、b 点相同且适宜的刺激B同时给予 b 点、c 点相同且适宜的刺激C仅给予 d 点适宜的刺激D仅给予 e 点适宜的刺激解析 同时给予 a 点、b 点相同且
15、适宜的刺激,因 a 点与左接线端的距离小于 b 点与左接线端的距离,a 点产生的兴奋先传到的左接线端,使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b 点向左传导的兴奋在到达左接线端前与 a 点产生的兴奋相遇而相互抵消,向右传导的兴奋会依次使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A 项不符合题意。同时给予 b 点、c 点相同且适宜的刺激,因 b 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b 点产生的兴奋同时传到的两个接线端,所以 b 点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的指针发生偏转;又 c 点与右接线端的距离大于 b 点与右接线端的距离,所以 c 点向左传导的兴奋在到达右接线端前与 b 点产生的兴奋相遇而相互抵消,从而不会引起的指针发生偏转,而 c 点向右传导的兴奋会引起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B 项符合题意。给予 d 点适宜的刺激,虽然 d 点为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但兴奋在突触处传递要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会使兴奋传导速度慢于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所以兴奋会先后传到的两个接线端,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又兴奋会沿神经纤维传向的两个接线端,使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C 项不符合题意。给予 e 点适宜的刺激,因兴奋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故兴奋只能传到的右接线端,使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D 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B 易错自查 1动物激素 2下丘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