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23KB ,
资源ID:7380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8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第二部分专题十专题模拟训练.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第二部分专题十专题模拟训练.doc

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子装满。”一个学生买了许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买了一支蜡烛,点燃蜡烛,整个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这一寓言故事说明()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哲学可以给人智慧,提高人的思维层次,锻炼人的思维能力ABC D解析:选C。哲学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不是从头脑中凭空产生的,错误。2.下列观点中与下面漫画公鸡的

2、论调相一致的是()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C存在就是被感知D天不变道亦不变解析:选C。漫画意在讽刺主观唯心主义者,C与此相符合。B是客观唯心主义,A是辩证法,D是形而上学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C D解析:选B。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样,其他的哲学也是这样。故的说法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的,排除含的选项,

3、本题选B项。4(2010年吉林质检)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A朴素唯物的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准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解析:选A。这首诗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水”这一物质形态,属于朴素唯物主义。5亚理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哲学

4、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最终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A BC D解析:选D。两人观点是在强调思想的作用,符合题意,未体现。哲学不能最终决定经济和政治,观点错误。6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认为()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C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D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解析:选D。“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观点,本质上仍然是唯心主义,也就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7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

5、物是观念的集合”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解析:选A。B中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C中的观点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中的观点是认识论中的对立。8富士康科技集团员工的“连跳”,越来越成为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这说明()A自杀者没有学习过哲学B要学习真正的哲学,学会正确地对待人生的变化发展C人生观、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D学习了哲学可以少犯错误解析:选B。自杀者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人生的变化,选B。A、D观点没有认识到哲学与真正哲学的区别。C项表述不科学,且不符合题意,科学的人生观

6、、世界观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培养。9“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洞察眼前的一切,而在于预见即将发生的事。”这句话强调()A哲学的使命在于预见未来B意识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主观反映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解析:选C。题干中的观点说明对未来事物认识的预见,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哲学的使命是指导实践。10(2010年广西南宁适应性考试)搜狐网2010年8月3日报道: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在房价调控新政出台百天后接受采访时说:只要我们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和节奏,我们完全可以把房价调控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表明()A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们可以创造、消灭规律

7、C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规律的客观性D创新精神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解析:选A。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B项错误;规律的客观性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规律的客观性,C项错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实践,不是创新精神,D项错误。11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B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C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D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解析:

8、选C。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把实践结果与目的加以比较和对照,如果一致就是真理,反之是谬误,C是原因。A、D不能作为原因。B只能说明客观事物自身不能作为检验标准。12西方经济学家发现,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逆相关”,重大基础性科技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经济萧条期。这种现象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解析:选B。经济萧条期更需要科技创新,说明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发展。13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韵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

9、学难题。这表明()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 BC D解析:选B。简单地说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是不准确的,不选。人的真理性认识不包含谬误,错误。14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诗人蜷缩在被窝中却能“知雪重”,这是因为()A雪和周围事物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B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思维不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D人的认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解析:选B。诗人蜷缩在被窝中却能“知雪重”,这是借助于推理实现的,说明了认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15观察漫画,它形象地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最好是通过别人

10、的厄运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厄运来学得聪明”。这句话所强调的哲理是()A联系有时可以是主观的联系B别人的经验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C亲身实践是知识的唯一源泉D真理总是与谬误相伴而行解析:选B。联系无论何时都具有客观性,包括人为事物的联系。获取知识不一定亲身实践;真理与谬误有关系,但并不是时刻都相伴而行。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近年来,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文化市场。甲:建议我国设立政府资助动画出口项目。邀请一些国家的专家为动画样片打分,评选出适合国外观众欣赏口味的动画选题,这样可以避免政府资助的盲目性。运用哲学知识,说明政府邀请国外专家评选样片是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做法

11、。(16分)解析:本题题目的设问指向是: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做法。高考凡是考方法论的题在作答时都要注意:方法论的逻辑结构是原理的逻辑的再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依据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个逻辑关系有两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很多学生在备考时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际”单指客观实际。应该是指两方面:客观实际、主观实际,从客观实际出发体现物质决定意识,从主观实际出发在这里并不是意识决定物质,而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如果按误区做题,问题只回答了一半。同理,实事求是也如此。结合材料,按原理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就可以了。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改造客

12、观世界起指导作用,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如果政府邀请国外专家打分,将有利于正确反映各国动画市场的实际需求,指导资助工作。(4分)(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做到实事求是。(4分)如果政府加强调研,了解动画市场规律,将有利于提高资助的有效性。(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17材料1:小戏小品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生动鲜活,能迅速便捷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的感情和愿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是活跃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群众性小戏小品创

13、作演出十分活跃,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生动表现了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材料2:“群众的文化节日百姓的艺术盛会”。为了充分展示近年来群众性小戏小品创作演出的丰硕成果,促进基层群众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进一步丰富城乡基层尤其是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部、中国文联定于在北京举办“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此次展演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创作演出成果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展演节目从创作到演出全部来源于基层,产生于群众。让基层演员登上首都的大舞台,将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到舞台上。节目内容之丰富、参与

14、人数之众多都属于近年来首次。请你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怎样促进小戏小品的发展?(17分)解析:小戏小品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所以就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这四个方面来回答。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小戏小品的创作来源于群众的实践,反映了群众的生活。小戏小品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实践活动,要推动小戏小品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支持、发展形式多样的群众实践活动。(4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小戏小品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群众的实践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促进小戏小品

15、的发展。(4分)(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小戏小品能不能得到发展,需要在群众实践中不断检验,看小戏小品能不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的感情和愿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小戏小品。(5分)(4)实践是认识的目标和归宿。小戏小品从群众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群众实践中去。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小戏小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4分)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某校高三学生在进行“建设生态文明”时政专题学习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甲: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年来

16、,我国的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我国去年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导致了太湖周边地区饮用水出现危机,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学生乙:最近我国成立了环境保护部,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是加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行动上,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环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人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假如你是该班的学生,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分别评述甲、乙两人的观点。(22分)解析:

17、本题设计巧妙,通过甲乙两人的讨论表明了题目的观点,显得生动活泼。一个观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即原因;一个观点是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即主要措施。注意在答题时应分别以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的顺序分析两人的观点。答案:(1)学生甲认识到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1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生甲看到了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这一实际出发的结果。(3分)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学生甲列举的太湖蓝藻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就说明了这一点。(3分)联系是普遍

18、的和客观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学生甲列举的太湖蓝藻事件造成了饮用水危机,就是看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客观联系。(3分)(2)学生乙认识到了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1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生乙认识到解决生态文明这一复杂问题要抓关键,符合抓主要矛盾的观点,但他认为加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是关键,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根据我国的国情,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乙认识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就是强调生态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3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学生乙认识到了我国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4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