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测要求】1、了解新中国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2、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文艺作品。3、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知识梳理】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1“两弹一星”: 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6年,第一颗导弹爆炸成功。(3)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宣告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2“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杂交水稻”1973年
2、,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籼型杂交水稻“南优二号”。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二、“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强调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的优秀文艺作品。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到1965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农)半读教育共同发展。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1977年恢复高考(2)1983年,邓
3、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3)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同步练习】1、.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在21世纪重塑中华民族的辉煌,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A科教兴国 B百家争鸣 C百花齐放 D文化大革命2、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 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 B.华罗庚 C.李四光 D.袁隆平3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是A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B“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远望”1号航天测量
4、船建成并投入使用 D“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4、20世纪50、6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A带动其它部门发展 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 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5、“嫦娥一号”卫星将在到达绕月轨道以后,在距地球 38 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人选的 30 首歌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能够充分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B 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C 能够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 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有助于文化的传递、沟通和共享6、下列科技成就,属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有:第一颗氢弹
5、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袁隆平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 B C D7、(2014江苏学测)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现代中国立足于科技的自主研发,坚持开放交流,使得“玉兔”等中国符号不断诞生,充分显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是:(1)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进入黄金朝代。指出中国在这一时期获得发展完善并推动欧洲社会转型的科技成就有哪些?(3分) 197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在京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在有6000人参加的开幕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
6、分”等重要论述,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机构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打开了“文革”以来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科学的春天,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用诗一般的语言宣布:“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了。”东方红2号通信卫星通信卫星是指无线电通信中继站的人造地球卫星。通信卫星反射或转发无线电信号,实现卫星通信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通信卫星是各类卫星通信系统或卫星广播系统的空间部分。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大约能够覆盖地球表面的40,使覆盖区内的任何地面、海上、空中的通信站能同时相互通信。(二)互动解疑 1简述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2分阶段总结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3通过所学,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