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秋季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文科)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2.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A.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 B.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是出于建立和谐社
2、会目标的需要3.人类自古便喜欢仰望天空。每逢日食,现代人不分阵营,不论信仰,纷纷驻足观看这宇宙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4.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荀子主张礼法并施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 B. C. D.5.魏晋时期,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贵族名士崇尚无关国计民生的清谈,影响代风气。人们痛陈其害:“何晏、王强之罪,深于桀
3、、纣。”今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下列思想最接近习近平主席的是A.程朱理学思想主张 B.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C.王阳明的心学主张 D.明末清初经世致用6.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A.经世致用和发展工商业的思想 B.君民共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7.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的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
4、。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其特定价值内涵同源于A.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 B.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基础8.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为农业服务9.明代小说说唐、杨家将传中,樊梨花与穆桂英以武艺压倒夫婿,并挂帅出征;清代小说再生缘中,女主角易釵为弁,文武双全。这反映出A.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的繁荣 B.文字狱影响到思想文化的发展 C.民间对正统社会秩序的抗议
5、 D.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男女平等10.论元曲中妇女形象的反抗精神指出:“在关汉卿的笔下,写的最出色的就是一些普通的妇女形象”,如“以自己的美丽、勇敢与机智设计营救同行姐妹的赵盼儿;有胆有识、巧扮渔妇智赚杨衙内势力金牌的谭记儿;力图摆脱奴婢的悲惨地位、敢于在贵族的婚宴上闹婚的燕燕”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元曲发展渐显衰落趋势 B.关汉卿为妇女们打抱不平 C.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D.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11.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A.缺少近代化色彩 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 C.不够系统和完
6、善 D.继承了封建专制思想12.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13.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
7、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14.从梁启超的“新民”、谭嗣同的“新人”到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斗私批修”“破四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提倡所谓“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构成了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一条最主要的思想线索。这条线索是A.思想观念对政治变革的影响 B.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 C.只有改造人才能改造社会 D.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15.新文化运动认为,人们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就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主要意图是A.推翻儒学地位 B.批判封建礼教本质 C.宣扬科学精神 D.倡导西方普世价值16.“
8、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一观点属于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理论 B.民权主义理论 C.民生主义理论 D.民本主义理论17.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
9、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18.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A.土地革命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国共合作方针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指A.农民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 C.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20.“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这
10、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A. B. C. D.21.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三代领导人,以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确定的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22.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中,被誉为
11、“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D.研制成功“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3.下列对“双百方针”中“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A.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C.政治上不同派别进行争论,自由发展 D.类似于战国时期的众多学说的自由讨论24.“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义务制
12、教育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25题20分,26题20分,27题12分)25.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志士仁人开始探讨西学的文化内核和价值基础,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19世纪后半期,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摘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材料二 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
13、”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三 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推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官绅为应对“变局”提出的策略;19世纪后半期,先知先觉之士抢抓“新机运”的表现。以此判断时代的主题。(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
14、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指出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次大融合的成果,并说明时代赋子先进知识分子的新的历史使命。(8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民众思想觉醒的介质及典型事件。(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特点。(2分)26.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等的。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15、)材料二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名称和时间邓小平文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6分)(2)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4分)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
16、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截至17世纪的千余年间,中国人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都远远走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此时的中国“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摘编自张西平向世界说明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根据材料,提取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任意一条
17、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材料的观点(12分)(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2020年秋季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文科)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CCDDADDCDBD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CCBBBACBCBB二、非选择题:(共52分,其中25题20分,26题20分,27题12分)25.(20分)答案要点:(1)策略:师夷长技以制夷;表现:打着自强求富旗号,兴办洋务运动。主题:救亡。(6分)(2)原因: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
18、阶级力量的壮大。(任答两点得4分)成果:维新思想。(2分)使命:启蒙。(2分)(3)介质: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事件:五四运动。(4分)(4)特点:由被动到主动;由器物到制度到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任答一点2分) 26.(20分)答案要点:(1)变化:由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发展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6分)(2)重大贡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6分)(3)“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
19、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4分)(4)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即可)(4分)27. (12分)答案要点:示例1:论题:儒学精髓造福于人类社会。(2分)阐述:儒家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儒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了正人君子观念,对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孔子“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
20、人”的忠恕思想,以及儒家和合观念有助于化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宗族与宗族之间的矛盾冲突,既认同自身,又尊重他人,从而发挥儒家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使东方文明的精髓造福于人类社会。(10分)示例2:论题: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成就。(2分)阐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火药武器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10分)示例3:论题:中国科举制实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2分)阐述:中国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其内涵是公开考试,择优录取人才。近代随着西方传教士东来,也将这一制度传入西方并为西方国家推崇和借鉴,西方文官政体是西方各国结合本国国情所创立的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西方文官政体源于中国的科举制,而又在中国的科举制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言之成理即可)(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