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右图为1997年在美国纽约华埠中心竖立的林则徐铜像,1999年,铜像所在的地方被纽约市政府命名为林则徐广场。这一切与林则徐哪方面的活动关系最密切()A虎门销烟 B整顿海防C学习西方 D抗击英军解析:从禁毒的角度说,虎门销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壮举,具有世界意义,林则徐因此成为世界禁毒反毒的先驱;B、C、D三项只是对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只能说明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答案:A2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因“不满意”而采取的行动是()A向中国倾销鸦片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D
2、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3“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虎门条约解析:南京条约的签订,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答案:A4“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虎门销烟 D镇江之战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案:A5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侵略势力()A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C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权利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权利
3、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沿海各省及长江中游地区。答案:B6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A割占中国土地 B强迫中国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 D破坏关税自主答案:AB组(能力题)7南京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向中国倾销鸦片,扭转贸易逆差B向中国输出资本,开矿设厂C掠夺中国原料,打开中国的市场D把中国变成英国附属殖民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4、开放通商口岸是英国掠夺中国原料、打开中国市场要求的表现。答案:C8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解析:“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鸦片战争中被侵略一方的清政府,“陈腐世界”指固守封建制度。英国为获取“贱买贵卖的特权”而向中国倾销鸦片,因此B项错误;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
5、告终,故C项错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因此D项说法是美化侵略战争。据上述分析, A为正确选项。答案:A9右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A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B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D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解析:图中的“平等谈判”是关键信息,它恰恰揭示了这一条约的不平等性质。答案:B10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阅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这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通商口岸开辟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由沿海深入内地。”这里所说的战争应发生在()A1840年 B1842年C1856年 D1860年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通商
6、口岸的范围分布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乃至深入内地,联系1858年的天津条约可知符合以上史实,因此可以判定这是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C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材料二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
7、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第二卷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材料中哪一句话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思考:继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进一步影响有哪些?(4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失望”来理解;第(2)问从列强侵华范围扩大及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来思考。答案:(1)态度: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原因:“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2)中国进一步丧失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