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原乡”是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的称呼,原意是指一个宗系之本乡,换言之,原乡是指祖先未迁移前所居住的地方。“原”小篆字体为“”,像泉水从山崖里涌出。“乡”字甲骨文为“”,像二人对食形,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后引申为“乡村”“自己生长的地方或祖籍”两种解释。所谓“原乡”即“原色本乡”,意味着传承祖先的历史记忆和原味生态环境。 原乡规划理论的提出,是基于我们对人类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所产生的担忧,尤其是中国在新农村建
2、设和城乡统筹过程中,大量的村落被毁,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所表现出来的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离“原乡”的本意越来越远,这样的规划在毁掉城市后又将毁掉美丽的乡村。于是,原乡规划理论应运而生。 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尊重自然,尊重景观本色,尊重乡村本色,尊重自然规律,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规划的最高境界。 近年来,乡村旅游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旅游需求,日益彰显出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乡村保持了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拥有优美的田园风光,村庄与自然环境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整体,对乡村景观的向往
3、逐渐成为城市居民逃离现实生活,放松身心压力,体验农家乐趣的主要心理动因。原乡规划要求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有效利用乡村原生景观,严格保护有价值的景观景点,并通过合理的人工修复来完善乡村景观系统,形成真实的乡村景观意象。 因此,在原乡规划理论指导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应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在村庄聚落的内部分区之上合理规划布局项目,并保护村庄建筑特色,不去破坏、异化现有建筑景观,这是乡村景观能够保持地方性特色,继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传统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 同时,还要保护好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生态。其中乡村文化包括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和乡村精神文化,它是乡村景
4、观文化内核的主要构成部分。乡村人文生态是在乡村居民建筑村落和田园景观背景下,所形成的乡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民俗文化的和谐的乡村环境系统。它们是乡村景观的独有表达方式,乡村旅游规划应彰显这些元素。 总之,乡村景观规划的精髓是“原乡”,即通过景观设计、风貌控制与建筑保护,维护乡村地区的原乡风味,并在此基础上整治优化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生产和旅游氛围。乡村景观规划的根本要求是可持续性,应始终关注“人景地”的和谐。 (摘编自杨振之论“原乡规划”及其乡村规划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乡”原指宗系之本乡,这一称呼蕴含着早年台湾客家人对于大陆故乡深厚的历史情结
5、。 B原乡规划理论是对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进行反思的产物。 C大量村落被毁,造成了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这就是所谓的新农村的“城市化运动”。 D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尽量以自然原真性为根本,限制人工干预。 解析C项表象与本质混淆。文章第2段中“大量的村落被毁”和“村民集中在社区楼房居住”都是新农村“城市化运动”的表现。A项是对文章第1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话的理解。B项在文章第2段,“原乡规划理论的提出,是基于以发展大城市和大力开发经济为指导思想来引导规划所产生的担忧”,言下之意,原乡规划理论乃反思之产物。D项在文章第3段。 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
6、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乡村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是开发与完善乡村景观系统的构成要素,也是形成真实的乡村景观意象的前提条件。 B尽量遵循村庄现有布局,原样保护村庄现有建筑,是乡村景观规划能够切实保护乡村遗产的关键。 C原乡规划所要求的“顺应自然”中的“自然”,既指自然生态,也包括以乡村文化为主体的人文生态。 D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开发所依托的重要资源,乡村旅游规划要特别关注对乡村景观进行保护与规划。 解析B项“保护村庄现有建筑”理解不当。原文第5段是“保护村庄建筑特色”,且第4段中是“严格保护有价值的景观景点”,因此,保护现有建筑的说法错误。A、C、D项是对第3、4、5、6段信息的
7、筛选、整合与概括,正确。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援引“原”字的小篆字体和“乡”字的甲骨文,是为了解释“原乡”的含意,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B以城市规划的相关思想为开发理念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会造成乡村原有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异化和变质。 C乡村景观规划要以原乡风味为基础,和谐处理人、自然、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旅游诸要素。 D如何最大程度地协调好经济开发与乡村景观原真性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解析A项“为原乡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说法不当,原乡规划的理论依据是老庄哲学。B是对原文第2、5、6段的综合分析。C是对
8、第7段信息的概括。D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可从原文第2段与第3段中找到依据。 答案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近日,财政部印发了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并发布了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有关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田园综合体试点。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让人们从中感到农业是充满希望的现代产业,农民是令人羡慕的体面职业,农村是宜
9、居宜业的美好家园。需要指出的是,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市场投入为主体,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摘编自政策解读:今年起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2017年6月13日人民日报)材料二“岛式圈层”田园综合体结构示意图(资料来源于凤凰网精准扶贫的新路子:田园综合体)材料三推进产业升级、带动村民致富是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目标之一。“我们想以绿橙、茶叶、石斛等种植采摘为特色,推动大里第一产业升级,同时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自己亲手采摘新鲜茶叶和绿橙,并亲手制作自己的专属大里特色农产品。”深圳玉禾田集团项目经理薛
10、峰介绍。大里是黎乡,项目还计划在黎族文化上发力打造以民宿为主,带动餐饮配套的黎族特色风情街;建设黎族手工创意园,让游客体验黎家古法酿酒等乐趣。(摘编自打造田园综合体农旅特色小镇,2018年1月12日海南日报)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相较于城市,必须看到农民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脆弱,还有很多农民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一些农村修了路,却没有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的产业,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质性的改变。面对这样的客观局面,我们必须看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乡村振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改善农村经济不富裕、环境不宜居、乡风不文明等问题,需要
11、各级政府拿出足够的勇气、智慧与担当,进行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真正深入乡村,为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踏踏实实做工作。我们还应警醒,不能让乡村振兴成为官员出政绩的一场秀,或是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理论上的热闹、媒体报道中的繁华。要找到乡村振兴的痛点、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让这股热度上下贯通,一直持续下去。(摘编自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2018年2月28日中国经济网)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以农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要由社会资本投入运作,政府主要起指导和规范作用。B乡村旅游休闲是田园综合体开发的主导,成为整个田园综合体的吸引点,全面盘活休
12、闲地产、商业项目及土地资源。C休闲商业项目作为田园综合体的配套板块,为整个综合体提供支撑;乡村休闲地产是综合体的核心板块,也是盈利点。D乡村振兴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各级政府要拿出勇气、智慧与担当,踏实工作,切实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解析A项,“由社会资本投入运作”错。材料一说“积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意即社会资本是“适当”参与,还有政府财政支持。答案A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是国家对田园综合体的顶层设计,材料二提供了开发模式及案例,材料四表现了对乡村振兴热的冷静思考。B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者是农民,媒体的宣传报道
13、有助于激发农民投入开发的热情,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C海南大里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升级,增加了大里村民的收入,带动了村民致富,是开发成功的典型项目。D针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花架子”现象,媒体给予曝光,以期让政府官员引以为戒,很好地发挥了媒体的监督作用。解析B项“田园综合体的开发者是农民”错,农民并不一定是开发者。C项“推动了当地的产业升级,增加了大里村民的收入,带动了村民致富”错,把目标当成结果了。D项“针对乡村振兴中存在的花架子现象,媒体给予曝光”错,“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是观点而非事实。答案A6如何在田园综合体的开发中发展乡村旅游?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_ _解析
14、根据文中的句子“推动大里第一产业升级,同时以农旅结合的方式重点打造游客参与的特色旅游体验,游客可以自己亲手釆摘新鲜茶叶和绿橙,并亲手制作自己的专属大里特色农产品”概括第一点;根据“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要坚持以农为本,以保护耕地为前提,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保持农村田园风光,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概括第二点。答案充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以休闲地产为核心,建设商业配套设施。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采取农旅结合的方式,开发农业观光、体验、采摘、休闲、度假等多种乡村旅游项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
15、文字,完成79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丁玲“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窑里黑魆魆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
16、。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 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那天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来才遇着老太婆。有人送来包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去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看见那些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
17、,他就更高兴了。老太婆也扁着嘴笑:“咱一眼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难道自己人来了么?”“呯!”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缩起来。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她身后的孩子。“这老死鬼干嘛老挨在那儿,藏着什么!”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老子有枪先崩了你!”孩子大声嚷叫,因
18、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什么地方来的!”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孩子一声不响,只是咬紧牙。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老太婆嚎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是她的孙子。”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搜他!”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纸票反面有一排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星。看着它,孩子心里更加光亮了,静静地等待判决。“这么
19、小也做土匪!”“招来吧!”连长问他。“没有什么招的,任你们杀了吧!不过红军不是土匪,我们不骚扰老百姓,四处受人欢迎。我们对东北兵也是好的,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来的!”“这小土匪真顽强,红军就是这么凶悍!”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许多尊敬。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又冷冷地问道:“你怕死不怕?”这问话似乎羞辱了他,他不耐烦地昂了一下头,急促地答道:“怕死不当红军!”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多少人在捏一把汗。连长不动声色,只淡淡地说道:“那么给你一颗枪弹吧!”老太婆又嚎哭起来了。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了,有的便走开去。但没有人,就连那些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要不要立刻
20、执行。“不,”孩子却镇静地说,“连长,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忍不住了的连长,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他大声喊道:“大家的良心在哪里?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我们配和他相比、配叫他土匪吗?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他的眼也慢慢模糊了,隔着一层水雾,那红色的五星浮漾着,渐渐地高去,而他也被举起来了!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环境描写富有表现力。“没有一个人影”的原野衬托孩子与大部队走散后的
21、彷徨,“孤冷的月亮”则反衬孩子做美梦时的温馨。B有着“红五星”的帽子先被隐藏,后被发现,最后“红五星”“渐渐地高去”,“红五星”的多次出现隐含人物心理变化,暗示小说主题。C老太婆一开始就了解小孩的身份却对他呵护备至,百姓也乐意与这个小红军亲近、为他打掩护,这些都反映人们对红军的信任与拥护。D小说结尾看似突兀却在情理之中。连长和他的东北军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孩子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让连长彻底改变了立场。解析D项错误,小说以连长拥抱孩子结尾,与前面他说的“那么给你一颗枪弹吧”形成明显反差,所以看似突兀,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连长的变化是由其内在情感的变化造成的:开始时“冷冷的看着”“冷冷的问
22、道”,这是在不动声色试探孩子;后面“忍不住了”“跑过来用力拥抱”是对孩子至死不忘抗日的敬佩。所以D项第一句表述没有问题,错在后半部分,一是“连长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于文无据,从连长后面的慷慨陈词可以看出,他更有可能原本就认同抗日的,这样他的突然转变才更符合人之常情,所以说他“彻底改变了立场”也是不对的。另外,最能打动连长的,不是“孩子视死如归的英勇无畏”,而是孩子“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的话语背后那种至死不忘抗日的决心。答案D8小说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_ _解析要阐释标题的内涵,首先要分析这个标题的构成:“一颗未出膛”是定
23、语,强调其尚未完全表现“枪弹”这一特征;“枪弹”这一中心语,它可以实指“枪弹”,也可以是喻体,指向充满力量的对应之物。然后,要把题目与文本关联起来,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一是指向小说情节,二是指向小说的主人公,三是指向小说的其他人物。它们都与题目存在密切的关联。还要注意答题时,除了第一点答情节是实指外,另外两点,既要突出其“未出膛”的特征,又要体现与喻体“子弹”的相似性。答案指的是东北军连长要杀害孩子的一颗枪弹,但最后却没有执行;也指孩子让东北军连长留着那颗枪弹,希望他拿它去打日本。象征着小红军的精神品质,他虽未上场杀敌,却有坚定的信念、团结一致来抗日的觉悟、英勇无畏的精神;也象征着东北军连长被
24、孩子感动,国耻家仇未忘,良心未泯。象征着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统一战线,团结一致来抗日,必将摧毁敌人,取得胜利。9小说在塑造“小红军”的形象时是如何做到真实可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_ _解析要分析“小红军”这一形象的真实性,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等角度切入,但要紧扣人物形象塑造这一中心话题。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来说,言、行、心、貌等细节都切入人物的年龄特点;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也能突出主要人物的真实性;从情节来看,大量铺垫为人物行为提供更多的合理性;从环境来看,真实典型人物的塑造是离不开具体真实的环境的,外在环境是影响人物性格、选择的重要因素。答案正面
25、描写孩子的言行心理,符合“小红军”年龄与身份特征。小说写孩子离开集体的彷徨,初见生人的戒备,被人羡慕时的高兴,其言行心理等细节符合其年龄特点,又符合“小红军”身份。通过合理安排情节,使“小红军”形象真实生动。小说先叙述“小红军”想念部队,后又写他向群众宣传抗日,最后写他面对东北军时的英勇无畏等,前有伏笔铺垫,后有照应升华,真实自然地突出“小红军”形象。在典型环境中刻画典型人物,使之真实可信。小说描写了典型的陕北自然环境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环境,符合史实,在这样真实的历史环境中刻画“小红军”形象,使其言行举止均有了现实基础,从而真实可信。通过次要人物的侧面衬托来塑造“小红军”形象,使之真实可信
26、。小说一方面通过老太婆等百姓对小孩的呵护、掩护以及连长受感化等言行来正衬其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东北军的蛮横言行来反衬其“小红军”形象,使之更加真实。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
27、,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
28、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温叟子炳、烨并进士及第。(选自宋史刘温叟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B具言/人主非时/
29、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C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D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具言”后引出刘温叟上奏的内容,应与后面文字断开,排除A项、C项。“人主非时登楼”是中心事件,不能断开,排除B项。答案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30、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乞归,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表示此类意义的词还有“乞归养”“乞骸骨”“致仕”等。B拜,指授予官职。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等。C内艰,古代常指遭逢母亲丧事。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居家守孝。D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解析乞归养、乞骸骨和致仕都是请求回家或退休的意思,并没有表达奉养父母之意。答案A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温叟为人厚重方正,遵循礼法。他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守丧完毕后恢复了旧官。他先后还担任过左拾遗、太常卿、
31、监察御史等官职。B刘温叟正直无私,唯才是举。他负责科举时,被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废黜,他也因此被贬为太子詹事;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是公正无私的。C刘温叟清正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追赃处罚的财物补充,刘温叟厌恶赃罚之名,因而不取用。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最终,其子炤被提拔为太子右赞善大夫。解析“守丧完毕后恢复了旧官”错误,原文是“旋复本官”。太常卿是其父刘岳的官职,此题共两处错误。答案A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
32、封,其苦节愈见。(5分)译文:_ _(2)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5分)译文:_ _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1)纳:接受。启封:打开封印。苦节:坚守节操。(2)清操:清廉的节操。录:录用。庶:希望。劝:劝勉。答案(1)从前接受下来,这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打开封印,他坚守节操(的行为或品质)更加明显。(2)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
33、希望能够表示劝勉。参考译文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清泰年间,任左拾遗。因母亲年老请求归家养老,改任监察御史。后晋初年,入朝任主客员外郎。后晋少帝兼任开封府尹时,上奏推荐他为巡官,任命他掌管文翰。少帝即皇帝位后,授任他为刑部郎中,赐金紫朝衣。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温叟又任此职,当时人都认为刘家很荣耀。后周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废除了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罢免的人又相继考中。建隆元年,任
34、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的前导人员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了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请求朝见时,温叟说:“人主在不该登楼时登楼,则近臣都希望得到恩赐和宽恕,京城众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之所以呵道而过,是想向人暗示陛下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到他家里赏赐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廉贫苦,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
35、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并让府吏封缄后复加印记再走。第二年重午节,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尚且不用,何况其他人的钱呢?从前接受下来,这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都不打开封印,他坚守节操(的品质)更加明显啊。”命令官吏用车载回官邸。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雍熙初年,他的儿子刘炤被罢免徐州观察推官等待铨选,因为家贫到朝廷(登闻鼓)请求审查自己的资历和劳绩。等到皇帝诏见时,太宗问他是谁的儿子,回答是刘温叟(的儿子)。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
36、)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于是问他:“刘炤应当充任什么官?”宰相说:“免除待选作为厚恩。”太宗说:“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提升刘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刘温叟的儿子刘炳、刘烨并进士及第。(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插田歌(节选)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
37、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妇农夫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解析B项“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错,“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答案B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答:_ _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插
38、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两句话
39、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答案(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时代来临,快餐文化开始_,并且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校园。由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获得了众多莘莘学子的青睐。曾经,学生们
40、捧在手里阅读的是课外书或经典名著,现在,学生们捧着手机、盯着电脑,更偏爱微博或各种网络文字。快餐式阅读和传统式阅读其实各有长短,(),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阅读很可能_, 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要想真正进行让心灵能够得到净化的阅读,传统式阅读仍是上选。人类通过阅读纸质文字来传承思想文化的历史已数千年,网络阅读不过数十年而已,就阅读效果而言,二者不能_。网络阅读不过是一种浅阅读,而传统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充实思想,增加底蕴,提升品位,可以让读者静下心来体味一种_的心境。所以我们还是多多地捧起书本阅读、拿起笔杆写作,做一个有思想境界、有文化底蕴、有人格修养的人吧!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
41、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张旗鼓揠苗助长一概而论流连忘返B大行其道欲速不达相提并论流连忘返C大行其道揠苗助长相提并论逐宕失返D大张旗鼓欲速不达一概而论逐宕失返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成为一种风尚。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大。文中形容快餐文化盛行,应该用“大行其道”。欲速不达: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根据下句“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应该用“欲速不达”。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
42、同等地看待。一概而论: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文中将“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相比较,应选“相提并论”。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逐宕失返:指随逐时俗,而不知返归根本,有贬义。故选B项。答案B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获得了众多莘莘学子的青睐。B由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众多莘莘学子的青睐。C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
43、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众多学子的青睐。D由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众多学子的青睐。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由于让”使画线句子无主语,应去掉一个,可排除B、D两项。“凭借”缺少宾语,应为“凭借的特点”,排除A项。而“莘莘学子”指众多学子,前面的“众多”赘余,也可排除A、B两项。故选C项。答案C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很多读者朋友虽然迫于时间的限制,更多地选择了快餐式阅读B虽然很多读者朋友迫于时间的限制,更多地选择了快餐式阅读C很多读者朋友选择快餐式阅读虽然是
44、迫于时间的限制D虽然很多读者朋友选择快餐式阅读是迫于时间的限制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A、C两项的主语是“很多读者朋友”,与原文后一分句的主语“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不一致,属于转换话题,故排除;D项,叙述重点在“迫于时间的限制”,与下句不衔接,也排除。故选B项。答案B20下面是一则通知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学校打算于5月18日在学术厅举办天府文化专题讲座。我们应邀到了天府文化研究专家赵教授,他将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图文并茂的材料,为大家带来具有天府味的文化大餐。请各班班主任认真宣传和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提前到达学术厅,
45、等着赵教授到来,听取他的精彩讲座。答:_ _解析(1)“打算”属于口语,通知应该用书面语,所以改为“计划”;(2)“应邀”是受到别人的邀请,此处是邀请赵教授,属于对象错误,改为“邀请”;(3)“拜托”是敬辞,请人帮忙办事,属于对象错误,改为“希望”;(4)“等着”属于口语,改为书面语“等候”;(5)“听取”改为“聆听”,表达尊敬之情。答案(1)“打算”改为“计划”(2)“应邀”改为“邀请”(3)“拜托”改为“希望”(4)“等着”改为“等候”(5)“听取”改为“聆听”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6分)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
46、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答:_ _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消息概括压缩类试题,新闻属叙事类文体,可以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
47、果”的格式组织语言即可(要注意字数限制)。本则新闻共4句话,首句是导语,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即:2019年4月2128日(时间),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人物/对象事件);第二句分别介绍了赛事取得的成绩,没有主次;第三句由“包揽、全部、取得全面胜利”等词可知强调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结果);第四句在最后单独介绍男单马龙的成绩,强调了此次赛事的其中一个关键信息: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结果)。答案2019年4月2128日,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
48、作文。周国平先生说:“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指导命题材料与中央电视台有句广告词“人生只是一段旅途,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沿途欣赏风景的心情”的含义吻合。“结果实”就是“结果”,而“开花”就是“沿途的心情”。也就是说,这里谈论的是,在人生的过程中,如何去享受生命的过程。考生在构思立意的时候,首先要把这个提升到人这个层面,这是写作构思最基本的要求。而在对“开花”进行挖掘的时候,要学会化实为虚,不要再从本身去寻找,而要去寻找发掘“开
49、花”的象征意义、比喻意义,如“开花”代表生命的过程和出现的美好。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不要为了让观点更加全面而采取面面俱到的写法,只要重点谈“开花”这个点即可,其他的点到为止,否则就会冲淡主题。当然,为了更好地展现主题,考生需要把其他方面以衬托(包括主题上衬托和文字上衬托)的方式写出来。例文哪一朵花为自己而绽放漫步花园,惬意地享受着云树的荫蔽,满目的葱茏,满足的微笑。正欲合上双眸,她却惊异地发现,原本一贫如洗的绿漠上,那么多的星星点点,那么美,那么耀眼,却似乎没有一朵为自己而绽放。是不懂花语,还是过于自私?想想,开花,不就是历练、萃纯么?开花,所经历的吞吐吸纳,难道不就是生命的孕育?日落日出,悄无
50、声息,或绚丽,或灿烂,或丰韵;渐变,而至突变。弄花非人人可做;花语,亦非人人可懂。花之需求,花的性情,实在象征着一切生命本原和本质。有道是,“落红不是无情物”。亘古自然与人和谐相处,早已缀满无边无际烂漫花形花色花语的动人密码。这样想着,还有什么可担忧、怀疑,甚至抱怨的?总有人不依不饶,给出种种理由:播种施肥不就是为了丰收的果实么,花不能吃,整这些好看不中用的花瓶为的什么?此一态度,看似颇通人情,也许颇有市场,但我们即以井蛙之见浅俗思之,如果没有美丽的花儿为自己招来蜂蝶与鸟雀,它又何以结果?没有多彩的花儿为这个世界“张灯结彩”,你我又如何把握前进的方向?历史又怎会如此厚重而灿烂?所以,常有人只会
51、为最直接的目的而埋头苦干,这本无可厚非,不过正因此,他似乎忘了,某个本不该放弃或忽略的过程或环节,往往却是导致困难、碰壁或者失败的因缘。此刻记起,先人曾给了我们这诗意般哲理启示,“也许,就是那不经意的一转身,命运之神便与你擦肩而过。它只能哀叹着在你陷下去的洞上附上一层薄薄的春泥,插上一朵蒲公英,承载着下次的希望顺着朝阳渐行渐远。”因此,在辛勤耕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迷失自我,不妨常提醒自己:结果,也许不是最重要的,生命或事物的任何过程和姿态,哪怕开花那一瞬,都不要轻忽,更不要忘记!因为它们,同样的美好,或者一样的不好,都是我们的机缘偶合,只要你或参与,或注目,或洗礼;只要初衷还在,过程动人,哪怕
52、有点惊心,有点恍惚,又何妨它们依旧风神。其实,我们本不需如此纠结徘徊,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直都盛开着一朵洁白的雪莲,这个十足物质化的社会,我们也渐渐物质和实际化了。孩子们抛开了童真,少年郎抛开了梦想,中年人抛开了希望,老年人抛开了回首。如果有一天,我们在贫瘠的原野上看到了一束花,一丛绿,是不是还会感到惊喜,顿觉心颤?为什么不让这惊喜持续,这心颤留守?灿耀漫山的花朵,何尝不是永恒的乐趣与希望?浮生若梦,无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一场;世事如花,无妨就当它是花,从容地赏它无限。无论如何,不要忘却开花和畅梦的所有过程和姿态,如同我们欣赏云起云落,仰观朝霞万千变化。点评开头设置一幅浪漫惬意的花下休憩图,化虚为实,新颖,视觉冲击力不小。人的情绪随花流动,第2段主观性一转,紧扣文题,引发下文强烈审思。接着紧紧围绕“开花”做文章,阐释“开花”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启迪,并推衍得出“生命或事物的任何过程和姿态”,都“同样的美好”的主旨性结论。第7自然段承上所言行文逻辑,寻找“没有一朵(花)为自己绽放”的原因,丰沛了文章内涵。末段再次表明“不要忘却开花和畅梦的所有过程和姿态”的强烈意愿,强化主旨。文章想象力较为丰富,语言优美、雅洁,交替熟练使用各种表达手段,如疑问、假设、排比和对偶句,无学生腔,显示出扎实的语文基础。精美词句,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画面美感,令人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