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规范练2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2021贵州贵阳模拟)图1与图2是中国部分年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结构折线图。图1到图2的变化说明()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B.国民经济调整效果显著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D.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稳健答案:B解析:根据图1,可知19581960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财政赤字增加,这与该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失误有关;19611965年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略有财政剩余,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成效,这与该时期国民经济调整效果显著有关,B项正确;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排除A项;C项属于1978年之后改革开放的表现,排除;社会主义建设起步稳
2、健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信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答案:C解析: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但“一五”计划并不完全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有关民生的财政预算支出所占比例不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占58.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数据
3、可以看出,国民经济的发展比例不平衡,故D项错误。3.1957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业合作社生产管理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在农村实行“包工、包产、包费用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制,要求生产队在生产管理中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生产责任制,以期建立严格的田间管理制度。这一做法意在()A.局部调整农业生产关系B.农村包产到户初见端倪C.解决市场物资缺乏问题D.推动了人民公社化建设答案:A解析:本题以1957年国家颁布的农村工作指示为切入点,考查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根据材料,可知“三包一奖”制旨在克服因农业合作社规模过大而带来的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意不符。4.(20
4、21广西玉林、柳州二模)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规定“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必须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批准”。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1959 年以后又扩大到棉、油、烤烟、茶叶、蚕茧、羊毛、牛皮等物品。统购统销()A.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形式B.为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资本积累C.进一步密切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D.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国家在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1959年以后又扩大到棉、油、烤烟、茶叶、蚕茧、羊毛、牛皮等物品”表明统购统销为中国工业化建设提供资本积累,故B项正确;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形
5、式是农业合作社,统购统销是其表现之一,故A项错误;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5.下面是19591962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表(部分),其中19601962年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单位:亿元年份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9年8676164971960年1 0905474571961年6114515591962年486434584A.农民的收入显著增加B.纠正“左”倾错误取得成效C.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D.“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持续扩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19601962年重工业产值大幅缩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有所提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601962年我国进行了国民经济的
6、调整,纠正“左”倾错误,故选B项;材料只体现了三大产业的产值变化,没有体现农民的收入增加,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重工业产值下降,减少了对重工业的投资,排除C项;“大跃进”是“左”倾错误的体现,国民经济的调整是对“左”倾错误的纠正,排除D项。6.社队企业是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社队企业大规模出现。19651976年,其产值由5.3亿元增长到123.9亿元。改革开放前,社队企业发展到152万个,总产值达到493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3%。这一现象()A.阻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B.说明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C.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D.为
7、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651976年社队企业发展迅速,为解决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问题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根据材料“社队企业是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可知社队企业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民公社体制的优越性,排除B项;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华民国成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
8、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材料二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展开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计划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建成投产,不但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使中国原有的工业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摘编自陈争平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的积极意义。参
9、考答案:(1)表现:出现实业投资热潮;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集中在民生领域(以轻工业为主);中小企业成为主流;工业增长快(出现“黄金时期”、快速发展)。(2)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改变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工业布局。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成立后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得出出现实业投资热潮;根据材料一“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得出以民营为主(民族资本家);根据材料一“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得出集
10、中在民生领域(以轻工业为主);根据材料一“大量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得出中小企业成为主流;根据材料一“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得出工业增长快(出现“黄金时期”、快速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展开全面的工业化建设”得出接受苏联援助;根据材料二“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一五计划期间建立的工矿企业达到了1万个以上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建成投产,不但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使中国原有的工业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得出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改变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工业布局。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