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安平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6 《琵琶行》第二课时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464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安平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6 《琵琶行》第二课时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6 《琵琶行》第二课时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6 《琵琶行》第二课时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目:语文 教材:必修三第2单元 主备人:温双培 审核人:崔彦府 周岩 赵映 段亚敏 赵宇 把关人:段亚敏 使用年级: 高一普通班(文、理) 使用时间:第6周第2课时 使用日期 :2018.4.12课题:琵琶行 周四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琵琶行年级学科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习本课的一个重点。二、教学目标1、 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

2、相似性,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3、赏析诗歌中的环境描写 教学重点: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教学难点:把握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结合注释在课前预习完成。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基础上,没有掌握系统的诗词鉴赏方法。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 检查背诵二、 具体研习1、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每一次诗人是如何描写的?第一次

3、:“主人忘归客不发”惊异(暗写、略写)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醉(明写、详写)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伤悲(明写、略写)2、琵琶女出场:“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急切、欣喜 矛盾、含羞 3、在诗的第二节中,琵琶女弹奏的乐曲可以说是一部交响乐,此中有前奏,有高潮,有结尾,曲调变幻多端,曲中隐含着琵琶女生活的状态。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前奏曲:动作、心理描写低沉抑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欢乐曲:比喻摹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青年时代,色艺超群,名动京华,醉酒欢歌。沉思曲:

4、比喻、通感、叙议结合冷涩凝绝、幽愁幽咽家庭变故,年长色衰,门庭冷落,嫁作商妇。悲愤曲:比喻、正侧结合刚劲急促、高亢激越丈夫薄情,独守空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4、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用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通感)来刻画不同的乐调,化无形为有形,还恰当地使用拟声词来加强模仿效果,成功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5、 描写音乐的其他手法(1)弹奏的动作:“转轴”“拨弦”“轻拢”“慢捻”“抹”“挑”“曲终收拨当心画”这些动作娴熟连贯而有节奏,体现琵琶女技艺之高超。(2)旋律的变化:“嘈嘈”“切切”“幽咽”“凝绝”“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或急或舒,张弛有度。(3)听众的感受与反应:“未成曲调先有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如痴如醉,进入忘我境界。(4)环境的点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描写和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