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伟大的转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全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知道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作用。了解中国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我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料,引导学生研习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影象资料再现历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帮助思考。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
2、生进行思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通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体会改革开放路线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及作用;难点:认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建议导入: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在请同学欣赏的同时设问: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同时展示材料:“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
3、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论述设问:请同学结合歌词和材料思考:为什么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开始摆脱穷苦,开始迈开走向春天的新步伐呢?一:工作重点的转移请同学们回忆专题一的知识思考:文化大革命之后党的工作重点是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会议上确定转移的呢?党的工作重点是怎样转移的呢?展示材料: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
4、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结合材料思考:如何来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的“新”的东西呢?材料展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1978-12思考: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二:改革从农村到城
5、市. 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展示材料:材料一:到1978年还有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粮食产量按每人平均计算,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材料二: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材料三:以政社合一,“三级所有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结合材料及教材思考:中国的
6、改革之路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始呢?思考:农村的改革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结合教材思考:农村的改革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的呢?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展示材料: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承包形式上有两种:包产到户。以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以户为单位承包,包工、包产、包费用。按合同规定在限定的生产费用范围内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实现承包合同指标受奖,达不到承包指标受罚。包干到户。又称大包干。承包合同中不规定生产费用限额和产量指标,由承包者自行安排生产活动,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公共提留以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 。即“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结合材料分析: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特点分别是
7、什么呢?这两者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间有具有怎样的联系呢?材料: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请根据图片及材料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农村,那么从什么时候中国经济体制全面改革,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呢?结合教材思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分别是什么呢?展示材料:由于企业还没有成为相对独立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由于计划体制和价格体系不合理等方面原因,现在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产值
8、、产量,忽视品种、质量的现象。企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市场的需要,质优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供不应求,一些质次价高、货不对路的产品滞销积压,部分企业没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核算不健全结合材料思考:当时我国的国有企业存在着哪些问题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这些问提呢?展示图片及材料:到198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4,015亿元,国民收入11,770亿元,平均年增长9.9%,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八位。结合材料思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又具有这样的经济意义呢?材料: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78-12三:对外开放
9、格局的形成 材料: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的谈话思考: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开始呢? 展示深圳城市改革开放前后图片的对比说明对外开放的成功。结合教材回答: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呢?(展示:浦东开发区的照片等)展示对外开放的地图:结合地图以及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思考: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什么特点呢?联系实际思考:当今中国开放,中西部地区还不够,东部沿海与他们的差距还很大,。你能不能向政府献计献策,为中西部的发展出个金
10、点子。历史的回音:从小岗到深圳,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呢?板书设计: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三、开放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课后练习:1、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 )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国营企业2、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凤阳的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千克。这段材料充分说明了 ( )A、 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需要B、 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C、 这种责任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D、 只要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1、调动起来,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3、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B、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C、让世界认识中国D、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最早进行对外开放的省份是( ) A、广东、浙江B、广东、广西C、广东、福建D、海南、福建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大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天的故事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后来又是怎样扩大的?2、歌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材料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