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2016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慰藉/书籍跬步/桂花 舟楫/作揖 六艺经传/千古传唱B召唤/昭雪 诧异/叱咤 静谧/神秘贻笑大方/百战不殆C句读/读书 炫耀/绚丽 刹那/刹车 百舸争流/南柯一梦D骐骥/羽翼 狭隘/谥号 狙击/阻止 锲而不舍/扶老挈幼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或句读有错误的一项是()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D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3下列成语中“师”的意义与“不耻相师”中的“师”相同的一项是()A事不师古B师心自用C良师益友D为人
2、师表4下列对卞之琳断章赏析不当的一项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A这首诗以“桥”“风景”“楼”“明月”“窗”“梦”等富有诗意又简约日常的意象阐发了“相对”这一主题B这首诗以具体形象暗含了“深入而浅出”的观点,却不能体现古人所追求的“言近而旨远”的境界C这首诗实现了时间和空间、局部和全部、画外和画内、白天和黑夜的变换D这首诗通过戏剧化的画面和场景,以及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的重重隐喻暗示出深刻的哲理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两边大山
3、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山道。,。,。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味各种豆类作物都在开花羊群正在下沟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远处的山坡上。ABCD二、文言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
4、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
5、便尔独善耶?”遂不受。 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选自周书于谨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
6、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谨为长流参军引:推荐B请诣阙披露腹心诣:拜访C密访于谨访:咨询D乞骸骨,诏不许乞骸骨:辞去官职(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C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为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会章
7、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4)概括于谨的性格特点。三、古诗词鉴赏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t)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1)词的上阕写景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2)请简要分析词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请赏析这首词结尾句的表达效果。四、名句名篇默写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2),金就砺则利。 (劝学)(3),不能十步。 (劝学)(4)道之所存,。 (师说)(5),官盛
8、则近谀。 (师说)(6)诵明月之诗,。 (赤壁赋)(7),不绝如缕。 (赤壁赋)(8)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五、现代文阅读(一)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拾叶者言李国文银杏树,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
9、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
10、,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
11、,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
12、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
13、。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1)文章第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2)请分别说说第段中两个“一回事”的含义。(3)文章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4)作者从“拾叶”中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六、现代文阅读(二)1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精神拾荒三步曲周国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前一句好理解,“罔”即惘然,亦即朱
14、熹所解释的“昏而无得”。借用叔本华的譬喻来说,就好像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任人践踏,结果当然昏头昏脑。可是后一句,思而不学怎么就危险了呢?不妨也作一譬喻:就好像自己是一匹马,却蒙着眼睛乱走,于是难免在别人早已走遍的道路上迷途,在别人曾经溺水的池塘边失足,始终处在困顿疲惫的状态了。句中的“殆”字,前人确有训作困顿疲惫的,而倘若陷在这种状态里出不来,也真是危险。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
15、过而且说得更好的。遇见这两种人,我总不免替他们惋惜。我感到不解的是,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不妨说,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
16、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昧,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材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
17、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选自散文集安静)(1)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2)比较第段中席勒和托尔斯泰观点的异同。请用自己话概括。(3)结合文本阐释“学、思、录”三者的关系。七、作文1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有学问的人,请问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回答说:“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天空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2015-2016学年
18、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慰藉/书籍跬步/桂花 舟楫/作揖 六艺经传/千古传唱B召唤/昭雪 诧异/叱咤 静谧/神秘贻笑大方/百战不殆C句读/读书 炫耀/绚丽 刹那/刹车 百舸争流/南柯一梦D骐骥/羽翼 狭隘/谥号 狙击/阻止 锲而不舍/扶老挈幼【考点】字音【分析】此题考查语音考点主要涉及形似字【解答】A ji/j ku/gu j/y zhun/chun;B zho/zho ch/zh m y/di;C du/d xun ch/sh g/k;D j/y i/sh j/z qi;故选A2下列句子朗读节
19、奏或句读有错误的一项是()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D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考点】文言断句【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朗读节奏与句读朗读节奏的划分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对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有些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组成了主谓结构,但有些句子没有主谓结构怎么办?那就再分析,采用第二种“动宾/动宾”的方法进行划分那长一
20、点的句子怎么划分呢?还是按照“动宾/动宾”的原则划分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除了主谓结构的句子,动宾结构的句子外,还有一些表示意思转折的句子,就可以采用第三种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进行划分按照“而前则前”原则进行划分的句子,它的内容必须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关系,它的前后两层意思必须同时出现,这样它的节奏划分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这一原则就不是正确的了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还有些句子,以上三种方法都不可划分,那就只好采用凭借语感、根据句意的方法进行划分了【解答】A正确B“于”是介词,“蓝”是其宾语,中间不能断开;“青于蓝”动补结构,中间不能断开C正确D正确故
21、选:B3下列成语中“师”的意义与“不耻相师”中的“师”相同的一项是()A事不师古B师心自用C良师益友D为人师表【考点】一词多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每个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根据要求选出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解答】不耻为师: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师:名词作动词,解释为学习事不师古:做事不遵守古训师:名词作动词,解释为遵从师心自用: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师:以为师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师:老师为人师表: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师:与表连用,做榜样之意故选:A4下列对卞之琳断章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2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A这首诗以“桥”“风景”“楼”“明月”“窗”“梦”等富有诗意又简约日常的意象阐发了“相对”这一主题B这首诗以具体形象暗含了“深入而浅出”的观点,却不能体现古人所追求的“言近而旨远”的境界C这首诗实现了时间和空间、局部和全部、画外和画内、白天和黑夜的变换D这首诗通过戏剧化的画面和场景,以及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的重重隐喻暗示出深刻的哲理【考点】现代诗歌阅读【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潜藏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得
23、出诗人的主要情愫B、“却不能体现古人所追求的言近而旨远的境界”,错误,通过诗人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桥上的“你”就是楼上人眼中的风景,成为看的客体了,主客体位置不着痕迹的转换,暗示了宇宙中事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相对性所以在古人这种境界中,言语情感表达极为流畅故选B答案:B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太阳刚刚落山,西边的天上飞起了一大片红色的霞朵。山尖上染着一抹淡淡的桔黄色的光芒,两边大山浓重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山道。,。,。富丽的夏日的大地,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而庄严。大马河两岸所有的高秆作物现在都在出穗吐缨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清淡芬芳的香味各种豆类作
24、物都在开花羊群正在下沟绿草丛中滚动着点点白色远处的山坡上。ABCD【考点】排列句子顺序【分析】将语句排序后所得到的答案是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所表达的内容就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因此,多个句子的排序,为确保其快捷性和精确性,必须首先从大的方面把握其内部层次(粗排),然后再在同一层次内调整(细排)如果标点符号已经明确表明了层次,则更要牢牢抓住最后把这几个层次的语句组合成正确答案同理,在给句子排顺序,感到比较困难时,我们还可以先将意思上有紧密联系的句子组合成句子“单元”,化零为整;然后按照这段话的思路和层次把句子“单元”进行组接整合,从而完成排序这实质上是层次分解法的具体运用【解答】本文段主要按照空间
25、顺序描写傍晚迷人的景象写庄稼,点明地点,放在最前,是感受,放在最后,其顺序为;写羊群,是地点,点出羊群,是对羊群的描述,其顺序为故选:C二、文言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
26、,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 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
27、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选自周书于谨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引谨为长流参军引:推荐B请诣阙披露腹心诣:拜访C密访于谨访:咨询D乞骸
28、骨,诏不许乞骸骨:辞去官职(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C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为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萦青缭白,外与
29、天际,四望如一。(4)概括于谨的性格特点。【考点】文言文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人物性格【解答】(1)B
30、请求亲自到朝廷投案,表白真心 诣:到去(2)B “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错误,于谨一人制定了伏击的计策原文为“广阳从其计”(3)“为所”被动句,被;“军”,驻军;句意译文为:适逢章武王被鲜于修礼杀害,(广阳王)就在中山驻军“蜂”,像蜜蜂;“劳”,动用;“致”,达到译文为:当时魏末动乱,群盗像蜜蜂一样涌起,于谨想要不动用武力,就达到平定他们的目的“萦青缭白”,青山白水相互萦绕;“际”,天际;“四望如一”,四面望去,浑然一体;句意译文为: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与天际交会,四面望去,浑然一体(4)第一小节有“沈深有识量”深沉有度量;最后一小节有“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可以得出
31、勇敢坚毅,谦恭退让答案:(1)B(2)B(3)适逢章武王被鲜于修礼杀害,(广阳王)就在中山驻军当时魏末动乱,群盗像蜜蜂一样涌起,于谨想要不动用武力,就达到平定他们的目的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与天际交会,四面望去,浑然一体(4)深沉有度量;勇敢坚毅;谦恭退让参考译文:于谨字思敬,性情深沉,有见识度量,读过一点经史书籍,尤其爱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看到他,赞叹说:“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出兵北伐,推荐王谨担任长流参军,对他特别礼遇当时魏末动乱,群盗蜂拥而起,于谨想要不动用武力,就达到平定他们的目的于谨就单骑进入贼兵当中,向他们宣示恩信于是西部铁勒的酋长乜列河等人,率领三万多户人家都服罪
32、归附,相随着往南迁徙广阳王和于谨去折敷岭迎接他们于谨说:“拔陵的兵众不少,他得知乜列河等人前来归附,一定会来拦击他如果先占据了险要,就难和他争胜如果用乜列河等人来引诱他,然后我们埋下伏兵等待着,一定很容易打败他”广阳王听从了这个计策拔陵果然前来拦击,于谨的伏兵冲出来,贼兵就此大败孝昌元年,于谨又随广阳王征讨鲜于修礼适逢章武王元融被鲜于修礼杀害,于是广阳王在中山驻军侍中元晏告诉灵太后说:“广阳王徘徊不前,坐观待变图谋不轨又有个叫于谨的,智略超人,是他的主要谋划者在战乱之际,他恐怕不是陛下的忠臣”灵太后下诏命在尚书省张贴告示,招募能抓获于谨的人,答应予以重赏于谨听说后,请求亲自到朝廷投案,表白真心
33、广阳王答应了他于谨就来到布告下说:“我知道这个人”众人都问他于谨说:“我就是”有关官吏得知后上报灵太后引见于谨,十分恼怒于谨详细地诉说了广阳王的忠诚,并陈述了停驻军队的情况灵太后灵太后的怒意逐渐缓解,于是放了他于谨自认为长期掌握权势,地位声望隆重,功名既已建立,情愿保住悠闲的生活,就把他所乘的骏马和所穿的铠甲等献上太祖明白他的意思就说:“如今大奸之人还没有平定,您怎么能就这样独善其身呢?”就没有接受到太祖去世时,孝闵帝还幼小,中山公宇文护虽然接受了太祖的临终遗托,但名望地位向来低下,各位王公大臣们都图谋执掌朝政宇文护很是担忧,私下咨询于谨于谨说:“我向来蒙受丞相的特别关怀,今天的事情,我一定会
34、以死相争第二天,各位王公聚集在一起商议于谨说:“中山公受到太祖临终的委托,军国大事,理所当然应该归他掌理”说的时候言语神色严厉,众人都被震惊了于谨对宇文护说:“您如果统理军国大事,那我们这些人就有依靠了”于是向宇文护跪拜了两次王公大臣们受到于谨的逼迫,也跟着跪拜了两次,因此大家的意见才确定下来保定二年,于谨因年老,上表请求辞去官职,朝廷没有允许到晋公宇文护出兵东进讨伐,仍请求他一同前往,在军事战略上请教他天和三年,于谨死在任上,终年七十六岁武帝亲自前往吊唁,加授太师、雍州刺史,谥号为文于谨为人有智谋、勇敢坚毅,善于为主上效力他的名望地位虽然很高,但他更加谦让朝廷凡是有军国大事,大多由于谨决断于
35、谨也竭尽自己的才智能力,所以在功臣当中,特别受到委用信任三、古诗词鉴赏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t)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1)词的上阕写景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2)请简要分析词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请赏析这首词结尾句的表达效果。【考点】古诗词阅读;写景诗【分析】(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技巧(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技巧【解答】(1)这是一道考核景物描写特点的题目,景物描写的特点一般从顺序、着眼点、手
36、法等几方面着眼,顺序有高低、远近等,着眼点有绘形、绘声、绘色等,手法主要是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等,此题上片“江水”“万山”“短亭”“酒旗”看应该是由远及近的顺序,再看“紫翠”“丹枫”又从色彩入手分析出这些答出效果,按顺序,应该加强诗歌的层次性,色彩着眼应该是构建一个色彩绚丽的画面(2)这是一道诗歌情感的考核的题目,是个情感题要注意标题、注释和文中的关键词语,上片“万山紫翠”“ 斜阳”景物的优美,对应人物平静、舒畅的心情“常客”“月黄昏”“寒灯“等词语可看出是一首表现羁旅行役之苦和思乡之情的诗歌,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进行具体分析(3)结句是写景句,通过“月”“寒灯”营造凄清、孤寂的意境,对应人物孤
37、独寂寞之感,这里是以景作结答案:(1)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的画面(2)开始时词人远眺断虹饮水、斜日含山,心情比较平静、舒畅;结尾时闭门独坐、孤灯相伴,内心充满抑郁无聊之感(一点,两点3分)(3)以景作结(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黄昏月、寒灯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感赏析:起首“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二句写远景雨后初晴,一道断虹斜插于东南方的长江之上,在夕阳落照之下,千山万水,一片紫翠“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两句转写
38、投宿,兼及近景短亭,古时修于官道旁;以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大凡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系马短亭西“,说明客舍就在此近旁:“丹枫明酒旗“,说明客舍兼营酒水短短四句,恍如一幅画卷,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色彩绚丽,诗意盎然词人好象手握一枝调色彩笔,精心构画,于是画面上出现了红黄橙绿青蓝紫的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出现了,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红枫也出现了“断虹远饮横江水“中的“饮“字,带有“追琢“的痕迹况周颐说:“词太做,嫌琢;太不做,嫌率欲求恰如分际,此中消息,正复难言“(蕙风词话卷一)可见他不是反对追琢,而是反对“太做“,即追琢过分若“恰如分际“,这种追琢还是必要的复有“明“字,青旗、红枫,判然可见,
39、色彩明丽下阕抒写客居此地的孤独之感换头“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二句,谓词人奔走仕途,一事无成“浮生“语出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词人这里借用,表示了对仕途的厌倦“事逐孤鸿去“,大概是说往事不可追寻,已逝之时光亦不能再返,感慨至深,故亦真挚感人结尾“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二句饶有韵味从时间上看,上阕写夕阳时候,提到山犹染紫;这里说“月黄昏“,则已暮色苍茫了其上着以“又是“二字,说明词人在外不知漂泊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尝尽了千愁万苦时已云暮,词人只有点上寒灯,闭门独坐而已唐人马戴灞上秋居诗有句云“寒灯独夜人“,词境似之,但换用“人闭门“三字,则变成有我之境,与李重元忆王孙春景词的结句“欲黄
40、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菩萨蛮,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符合一般小令的结构规律但前后对比,又有明显的映照作用:开始时词人远眺断虹饮水,斜日含山,心情比较平静、舒畅;结尾时闭门独坐,孤灯相伴,自然产生抑塞无聊之感因此在整个词中,词人的感情是有发展变化的,非平铺直叙的作品所能及四、名句名篇默写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劝学)(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6)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赤壁赋)(7)余音袅袅,
41、不绝如缕。 (赤壁赋)(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赤壁赋)【考点】名篇名句默写;字形【分析】默写题中如有任何书写错误,则该空不得分,平时就要注意积累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解答】(1)挥斥方遒(重点字:遒)(2)故木受绳则直(重点字:绳)(3)骐骥一跃 (重点字:骐骥)(4)师之所存也(重点字:之)(5)位卑则足羞(重点字:卑)(6)歌窈窕之章(重点字:窈窕)(7)余音袅袅(重点字:袅)(8)举匏尊以相属(重点字:匏、尊)五、现代文阅读(一)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拾叶者言李国文银杏树,
42、在南方很多,到了太寒冷的北方,就比较罕见了。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
43、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
44、的纪念。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
45、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
46、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1)文章第段在文
47、中有哪些作用?(2)请分别说说第段中两个“一回事”的含义。(3)文章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4)作者从“拾叶”中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考点】散文阅读【分析】(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1)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类似的题目,首先要考虑段落的位置,中间段就应想到“承上启下”这样的术语回答时承接上文什么内容,引起下文什么内
48、容一定具体要围绕着“银杏叶”来回答(2)本题考查对句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第一个“一回事”陈述的主体是“叶”,第二个“一回事”陈述的主体是“树”再结合上下语境,前者指的是杏叶平凡普通又自然而然的特点,后者指银杏树的气质解答类似题目一定要结合上下语境(3)本题实质考查散文的基本写法对于泰安岱庙的银杏,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主要突出了树的高大对于韶关南华寺的银杏,文中是这样描述的: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主要突出了叶的特点(4)本题实质考查概括作品主题抓住第8段中“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
49、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第11段中“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第13段中“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这些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答案:(1)由写银杏树及果实过渡到写拾银杏叶;总体描写银杏叶的特征并表达拾叶的乐趣(2)“一回事”指银杏叶平凡普通又
50、自然而然的特点;“另一回事”指银杏树疏朗端庄、高标挺拔的令人敬仰的伟岸气质(每点2分)(3)不重复两处描写的侧重点和用意都不相同:泰安岱庙的银杏重在写树,突出其古朴高标;韶关南华寺的银杏,重在写叶,意在表现其平凡(“侧重点”和“用意”两方面每答一点并说明清楚不同之处,得3分)(4)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就会省得许多烦恼,也就有了尊严;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人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每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精神拾荒三步曲周国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的
51、名言。意思是说: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前一句好理解,“罔”即惘然,亦即朱熹所解释的“昏而无得”。借用叔本华的譬喻来说,就好像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的跑马场,任人践踏,结果当然昏头昏脑。可是后一句,思而不学怎么就危险了呢?不妨也作一譬喻:就好像自己是一匹马,却蒙着眼睛乱走,于是难免在别人早已走遍的道路上迷途,在别人曾经溺水的池塘边失足,始终处在困顿疲惫的状态了。句中的“殆”字,前人确有训作困顿疲惫的,而倘若陷在这种状态里出不来,也真是危险。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
52、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遇见这两种人,我总不免替他们惋惜。我感到不解的是,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不妨说,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在这二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
53、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昧,面目可憎。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就像孟尝君收
54、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材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选自散文集安静)(1)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述层次。(2)比较第段中席勒和托尔斯泰观点的异同。请用自己话概括。(3)结合文本阐释“学、思、录”三者的关系。【考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文章层次结构;(2)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3)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1)第二段一共六句话,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提出问题:指出“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第二三四句,分析问题:
55、“有一种人还有一种人”,以两种人为例论证“学和思”不能分开;五六句,“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2)“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共同点: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不同点:“席勒曾说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3)答案区间在第二三四段,如“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
56、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答案:(1)首先,指出:“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其次,以两种人为例从反面论证“学和思”不能分开;最后,指出“学和思”相结合是莫大的精神享受(2)相同:他们都认为天才(或者思想)不能孤立地产生,需要与人交往等外界激励(或激发)不同:席勒更强调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等外界的激励;托尔斯泰则强调思想的加工和表达是在一个人的独处之时(3)学、思、录三者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学思结合,常学常思,及时记录;勤于记录,可以使思维更活跃;学、思、录互相助兴(每点,答出两点即可)七、作文1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
57、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问苏格拉底:“你是有学问的人,请问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回答说:“三尺。”那人笑了:“先生,除了婴儿之外,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天空戳破了?”苏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考点】材料作文【分析】概括人生哲理必须要抓住对话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材料中能体现哲理的关键句是“人要想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关键词是“低头”参考立意:从人生态度看:谦逊;从人的教养看:谦卑;从治学态度看:谦虚;从对待天地自然看:敬畏【解答】低调是一种智慧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大事之一,第二届
58、中华艺文奖颁奖典礼于2014年新年之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中华艺文奖“评选出各个奖项共计19名获奖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亦榜上有名莫言领奖时说:“今后要做的就是好好写作,低调做人,争取写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作品“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圆了所有中国人几个世纪的“诺奖梦“但让人可歌可敬的是莫言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恣意轻狂,目中无人,相反他还一直保持着他一贯的做人处事风格低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正是这低调成就了莫言低调是做人处事的一种大智慧,低调是成功成材的一股内驱力低调,如深谷幽兰,时时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低调,如悠悠芳草,静静地装点着大地;低调,如秋日落叶,轻轻地盘旋最终滋养了树
59、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懂得低调,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张牙舞爪,张扬个性而失去了那淡泊的本心追名逐利,标榜张扬的狂热追求也使人们不能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去研究,使现在社会到处充满的都是浮躁之风君不见那绚丽多姿的牡丹,在花丛中飞扬翘立,可是它却经不住风吹雨打,不如路边那不起眼的小草顽强这是因为,小草以一种低调的姿态活在这世上低调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人于磨炼之后一种超然的心态低调是智者韬光养晦的远见卓识,低调是人生大起大落之后的幡然醒悟低调不是懦弱,而是自信的表现,张扬不是智慧的化身,而是失败的前提战国时期,庞涓自恃有才,张扬跋扈,不把被其废掉的孙膑放在眼里,总想和其一较高下相
60、反地,虽才高八斗,精通谋略的孙膑却总是低调的生活,不欲与人争锋,但在魏国攻打楚国的战役中,自恃过高的庞涓却总被孙膑牵着鼻子走,最终惨败而身首异处,是庞涓的才能无用武之地吗?不!而是他一向自命聪颖,不知收敛,不知低调做人可为生命积聚更多的正能量,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成了天下的笑柄低调亦是一种智慧,莫言深谙此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像莫言一样低调处事,低调做人,才能沉淀自己,洗净心灵上的污垢,专心致志的追求人生目标,取得巨大的成功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息心宁性,低调生活,最终有了瓦尔登湖这一脍炙人口的巨作倘若他依然执迷于俗世,不能低调做人,不在低调中品味生活,感悟自然,净化心灵,恐怕也不会有瓦尔登湖的
61、诞生低调做人是一种人生境界,是生存与发展的大智,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有句格言说得好“良贾深藏才名虚,君子盛德貌若愚“它告诫我们,低调做人既是美德,也是完美的人生尤其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都在追名利,摆阔气,争风头,占鳌头,事事想当第一,处处显露锋芒,唯我独尊,不可一世这种人太自以为是,是不受欢迎的人在信息社会时代,倘若你能以平和的心态为人,脚踏实地做事,名利面前不动心,不花心,远离世俗物欲,不随波逐流,踏踏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做事,才称得上低调做人,才能有思考有研究的时间,才能让自己的梦想不会成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低调亦是一种智慧,低调做人可算是做人的最好方式、最佳姿态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泰戈尔曾说:“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还是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叶总是谦逊地专心垂着绿阴的“学会低调做人,让我们像叶一样创造绿荫,让我们像泥土一样为人们提供坚实的路诚如是,不仅我们平凡人的梦不会再遥远,就是我们的民族梦、中国梦、复兴梦也会计而待也2017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