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 孔子与老子【课程标准】了解孔子和老子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作业01 立足教材夯基础02 合作探究解疑难03 随堂训练查效果一、孔子1地位:春秋时期的 1、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 2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家儒家2主张(1)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内容a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 3和任意4;提倡广泛地 5和 6他人。b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即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苛政刑杀理解体贴评价:“仁”学可以调整 7,稳定社会秩序;而“礼”,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 8的一面。(2)政治主张提倡“9”,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以“礼”治国,逐步 10政治
2、。(3)哲学方面:主张对鬼神 11,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人际关系保守为政以德改良敬而远之(4)教育方面教育对象:主张“12”。教学方法:实施“13”。学习方法:学思结合。学习态度:“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因材施教3影响(1)在诸国争霸和 14时未受到太多重视。(2)汉代 15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16。【误区警示】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和贵族的利益,其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而不是维护封建制度。社会变革大一统主流二、老子1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17学派的创始人。2著作:后人将其思想整理为 18,又称老子。3思想(1)
3、哲学本原论:“19”是天地万物的本原。道家道德经道 天命观:“天法道,20”。辩证法:矛盾双方可以互相 21。(2)政治:主张“22”。4影响: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 23、24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25影响深远。道法自然转化无为而治哲学伦理学道德人格【易混易错】“无为而治”无所作为“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为,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时而动”“因地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讨论交流 1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圣人”?试答:一是他提出的“仁”“德”“礼”,有利于稳定封建
4、统治秩序,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二是后代儒家学者在发扬儒学中提出了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需要的主张,不断提高儒学的地位。因此自西汉起,历代统治者不断给孔子加封追谥,孔子逐渐被称为“圣人”。讨论交流 2 孔子作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的主要表现各是什么?讨论交流 3 孔子认为实现“仁”和“礼”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试答:思想上提出了“仁”和“礼”;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上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当仁不让于师”等观点。试答:实现“仁”的途径是遵循“忠恕”之道和为政以德;实现“礼”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和正名。讨论交流 4 老子作为哲学家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的哲学思想属于什么派别?试答
5、:老子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一是指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二是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他的哲学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讨论交流 5 相比较而言,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你更喜欢谁的思想?说说你的理由。试答:孔子的进取、德治、爱人、中庸、和谐等思想;老子的尊重规律、辩证、智慧等思想。1孔子整理的“六经”包括论语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2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实践了其“仁”的思想。()3老子主张“无为”,是无所作为。()主题一 孔子的主张及影响1孔子的核心思想史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
6、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思考 根据史料分析,“仁”和“礼”的关系是什么?孔子追求“礼”的实质是什么?答案:关系:“仁”与“礼”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实质:是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2孔子的教育思想史料 思考 说明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答案: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认识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提示:(1)反映了当时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现象认识不足,对鬼神存在敬畏思想,是一种唯心主义思想。(2)强调关注现实社会,把解决实际问题放
7、在优先位置,体现了孔子的“人本”精神。如何正确认识孔子的“礼”?提示:(1)“礼”,是指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2)但“礼”的提出,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3)与“仁”“德”一样,都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仁”与“礼”的关系提示: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仁”是道德修养,“礼”是社会规范;“仁”是内在自觉和自律,“礼”是外在约束和他律。两者结合的方法是遵循“中庸”之道。孔子思想体系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提示:(1)思想体系孔子的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
8、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是其“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他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这是“仁”的思想在教育方面的体现。他主张“克己复礼”,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仁”。(2)人文精神“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教育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孔子思想在当时不被统治者重视的原因提示:(1)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
9、,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2)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变法改革,致力耕战,孔子恢复周礼、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提示:(1)“仁”的思想,孔子要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实际上是要求统治者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对我们重建道德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礼”要求人们安于上下尊卑的社会地位,这有悖于公平正义的人文精神,但遵守礼仪和道德规则,客观上有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与人的关系准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4)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10、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一定的人本理念。(5)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对当今我国的“以德治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6)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主张,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平等意识,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7)孔子思想中的“民无信而不立”的诚信观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思想精华,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主题二老子的主张1老子的思想史料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史料二 思考(1)史料一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看待该思想?(2)史料二中的四幅漫画反映了老子的什
11、么主张?答案:(1)“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体现了对宇宙本原的探索精神,本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2)主张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比较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史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史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思考 据史料一、二,分析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答案:同: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异:孔子重“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怎样认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提示:(1)老子认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12、,还提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2)老子的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是他把转化看做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具有很大的消极性。(3)老子的这种朴素辩证法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孔子与老子思想的主要区别提示:思想区别 孔子思想老子思想政治主张主张“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以德治国”“无为而治”,无为才能无不为思想区别 孔子思想老子思想哲学主张强调关注社会,缺乏哲学思辨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思想重心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伦理道德更加侧重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研究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提示:(1)他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开创了
13、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先河。(2)他否定“天命”权威、崇尚自然,要求人们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对于人们探索自然规律、发展科学有深远的影响。(3)他的辩证法思想成为典型的中国智慧,对后世的哲学、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影响。(4)在人生观上,“守静”“不争”的处世之道,培养了人们深沉持重的品格、淡泊名利的胸怀、百折不挠的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5)“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约束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对当代的政治民主化也有借鉴意义。(6)他希望社会倒退,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其小国寡民、愚民政策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题组一孔子的思想1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14、,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体现其核心思想是()A以德服人 B“仁”C克己复礼D仁政B解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材料“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体现的是孔子的“仁”,即“仁者爱人”。2孔子在鲁国看到季氏用了天子规格的乐舞,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其所反映出的孔子的思想是()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忠恕之道D教育思想B解析:材料反映了孔子强烈反对季氏的做法,认为季氏没有遵守“礼”所规定的社会等级秩序,这体现了其“克己复礼”的思想。3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的古代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B解析:材料体现了孔子为人处事的标准和中庸思想。4
15、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材料中蕴含的思想是()A以民为本B人性本善C反对迷信D注重现实D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清楚、连现实生活都无法正确对待的话,又如何能够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要注重现实。故选 D 项。5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下列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A温故知新B当仁不让于师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D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教
16、育公平”。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是指招收、教授学生不分贵贱,这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题组二老子的思想6安徽无为县始建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该县名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A解析:由“无为而治”可知体现了道家思想,故 A 项正确。7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A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B老子重视法律C老子主张顺应自然D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C解析:题干材料中“法”字的含义是“仿效”“效法”。材料的核心观点是“自然”,是天地万物效
17、法的终极目标。由此可见,C 项符合题意。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唯物论思想B辩证法思想C“无为而治”思想D民本思想B解析:材料中老子以水为例说明以柔克刚的道理,联系老子的思想,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辩证法思想,故 B 项符合题意。9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下列不符合“无为而治”思想的是()A“圣人之治常使人无知无欲”B“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C“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D解析:D 项属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A、B、C 三项都体现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故选 D 项。10下图是有人根据先秦某思想家的政治言论画的一幅漫画。下列对这位思想家思想的认识,错误的是()A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是对统治阶级暴政的否定C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影响D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A解析:从漫画中引文内容不难看出,该思想属于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希望社会倒退,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故 A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 项阐述的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C 项涉及的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D 项说明的是老子“守静”“不争”的处世之道的影响,均是对老子思想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