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48KB ,
资源ID:73178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3178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 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2) 含答案.doc

1、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材分析】 本课从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社会生活;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国门洞开,使原来落后的中国被迫向世界先进文明靠拢,证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也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才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才发生真正意义的巨变。【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掌握近代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过程

2、与方法:情境再现 史料分析 合作探究 讲授讲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教学重点】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表现【教学难点】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原因和影响【课时安排】 1课时【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姆斯特丹会见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当身着改良中式服装的习近平夫妇亮相荷兰王宫时,媒体为之惊喜。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段穿在身上的历史。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是一个时代的晴雨表。寻觅其中,鸦片战争以来历史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透过不

3、同时期人们的穿衣变化来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难道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与服装有关吗?是的,不仅与服装有关,我们还将从更多的领域来感受一下这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请大家把可悲翻到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推进新课 问题:思考本课讲解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哪几方面的变迁? 自主学习:服饰方面、饮食方面、居室方面、习俗风尚。一、 服饰方面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的过程是怎样的?你知道哪些款式的近现代服饰?因为展示的图片比较多,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简单做个笔记。(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展示长袍马褂的图片)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从当朝皇帝到达官贵人,多穿长袍马褂。很显然,它是由长袍和马褂两部分组成。(展示旗袍的

4、图片)哪位同学知道旗袍的历史?旗袍始于清代。八旗的妇女习惯穿长袍,是满族妇女的土著服装,故此而得名。(展示溥仪的图片)大家看看男女服装有什么变化?男装:在近代服饰的变化中,穿西装是一大时尚。西装什么时候进入中国?(展示旗袍图片)女装:近代,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的旗袍(展示中山装图片)(展示列宁装和布拉吉图片)列宁装的主要特点:苏联式的服装。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布拉吉:是俄语连衣裙的音译。款式及其简单:宽松的短袖,简单的圆领,腰间系一条布带。但由于布拉吉宽松肥大,布料颜色、花

5、样比较单调,所以对女性风采的体现有限。(展示绿军装)绿军装:(看幻灯片)(展示新时期的服装款式)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人们的服装颜色、款式比较单一。改革开放后,人们走出了过去千篇一律的“蓝海洋绿海洋”,开始追求五颜六色、款式新颖的服饰。完成表格长袍马褂:请大家注意,进入近代以后,长袍马褂仍然是男子长礼服之一,甚至进入20世纪,长袍马褂仍然流行西装:鸦片战争以后西装传入。20世纪,穿西装成为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西方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前进的方向,所以西装成为文明的象征,受到

6、人们的喜爱。特别是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而社会实践的结果是,西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传统服饰,但却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展示中山装的图片)中山装:以西服为模本,结合中国文化设计而出,此后几十年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礼服。(向学生解读中山装的设计理念并播放视屏)旗袍:今天我们所见的旗袍,是汉族女子在穿着中吸收了西方服装样式不断改进而定型的。今天中国的旗袍已经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世界许多国家的女性也对中国的旗袍情有独钟。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问: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流行列宁装和布拉吉?(1)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队

7、新中国采取孤立、封锁、敌视政策,新中国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坚定的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 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大量的帮助,所以社会生活方面也学习苏联。绿军装:“文化大革命”时期,从红卫兵小将到女民兵,都以着军装、带军帽为荣,绿色成为流行色。整个六七十年代,蓝、黑、灰、绿色调充斥中国街头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服饰异彩纷呈,美观大方、追求个性。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衣着的变化不但说明人们富裕了,也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审

8、美情趣也在发生变化,这也充分说明我国的国力在增强。二、饮食方面 问题:你知道多少中西方饮食文化及其区别?西餐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民以食为天,是一个大国,长期以来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地方风味的著名菜系。从地域上来看,南方和北方不同的生产方式和作物种类导致地域性差异明显,南方以米食为主,北方以面食和肉类为主。那么,进入近代以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呢?1、近代西餐作为大众饮食方式传入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后)鸦片战争以后,西式餐饮成为大城市的消费时尚。西式餐馆的出现,面包、咖啡也为大众接受,西餐的传入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的饮食结构。(展示图片)问题:中

9、西饮食文化有何区别?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即讲求食物营养成分搭配是否合理、营养成分是否被充分利用),菜肴的色香味是次一等的要求。2、现代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食物比较简单,人们追求吃饱,很少吃肉、吃饺子。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百姓上街买东西,除了要有钱外,还得有一种由国家统一发放的购物票证,否则就买不到东西.那么,国家当时为什么要发放这些票证呢?问什么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呢?(学生阅读66页学思之窗寻找答案)学生回答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粮棉油完全可以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已经没有必要用粮票.油票.布票来限制人民的需求,所以我国废除了这些购物

10、票证,到1987年,我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总之,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饮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物资匮乏到产品丰富,由最初的填报肚子到食不厌精,由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1987年政府启动了“菜篮子工程”,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解决鲜活农产品的供需矛盾。吃肉到吃素,粗粮和绿色食品广受欢迎,人们的饮食越来越讲究营养均衡、口味新鲜。健康、绿色食品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三.居室建筑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中国南北方的民居结合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民居等(展示图片)。北京四合院 是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围合起来形

11、成的内院式住宅。它作为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院中的北房是,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这种建筑特点与中国的国情是相吻合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秩序;长幼有序的传统道德观念等。2、西式住房开始出现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从沿海到内陆一些城市设立了外国人的领事馆、洋行、近代工厂等也纷纷出现,相应出现了具有西方建筑特色的各式洋房,供外国人居住。一些官员和富商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上海、广州等成为中国近代城市的典型表现。当然也不是完全的欧化,典型特征:中西合璧.这些新式建筑风格的出现,体现了中国古代社

12、会结构形态的内向型、封闭性特征逐渐的向外向和开放性发展。3、建国后的居室建筑建国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家具陈设只有床、饭桌、椅子等必需用具。近几十年来,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由普通平房到简易楼房再到90年代以后国家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格买到合适住房,再到今天的标准化小区,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另外,人们的居住质量也在进一步改善,不仅满足于宽敞舒适,在环境优雅、个性装饰等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同时中国的住宅建设更加注重人性、生态和环境保护。(展示图片)四、习俗风尚 1、近代的习俗风尚(思考幻灯片上的三个问题-展示图片) 近代社会风俗页受到西方

13、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主张改革婚姻制度。随着辛亥革命的兴起,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把断发易服作为反对封建,争取民主文明的直接斗争。民国时期政府颁布了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的法令。 (展示图片)断发易服 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这一祖制岂能在清廷的子孙中断送,然而正是断发易服又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这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的改元易服之举。历史上的改元易服所变的是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断发易服是对封建服饰等级制的彻底否定。 (展示图片)妇女缠足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具

14、体体现,妇女处于对男子的从属和依附地位,缠足大小成为了品评女性美的一种畸形尺度。这种对女性身体的摧残在晚清明时期开始遭到人们的反对,废止缠足运动兴起。其它风俗方面(65页历史纵横):婚丧嫁娶方面:婚姻由繁到简,由原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现在的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丧礼趋于简化,土葬为主开始向以火葬为主改革。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称呼:逐渐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取代大人、老爷等称谓。2、现代的社会风俗-追求休闲 注重品位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居民的休闲生活方式更加多彩。休

15、闲度假以及娱乐健身等逐步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内容,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合作探究:影响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一)原因外因-西方文明的冲击: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我们以近代为例。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1840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破坏。

16、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商品侵略和资本侵略,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也随之传入我国。内因(1)先进中国人的努力 鸦片战争以后,最早认识到中国落后状况的有识之士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抵抗派,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随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变化更为明显。 (2)

17、政府作用的发挥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政府也在不同程度上推行各种改革,以适应社会变化,这些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主动发生变化。例如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再如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重要地位,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现在更是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3)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巨变的根本原因,直接推动了物质生活的变化;而科技的进步不仅使物质生产能力提高,而且直接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考: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1: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

18、的习俗2:要重视发展科技和社会经济3:要坚持开放政策,汲取世界文明优秀成果【本课小结】通过学习,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变迁经历了由闭关锁国到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到近现代化趋势。中国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总是掺杂着一些传统的中国文化。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器具、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代表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传统的落后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起了强大的破坏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中国社会迈向近代化的新变革。【处理练习】【教学反思】本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性较大,可以利用一些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另感受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引导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