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166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月考(三)试题高二语文注意事项: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

2、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7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

3、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

4、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

5、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B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C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影响很大,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庄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6、。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B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也许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C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D隐士是士阶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7、分)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B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C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要的。D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

8、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小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 职 许行 海尔曼博士的诊所远近闻名,在布拉沙市没有不知道他和他的诊所的。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

9、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魁力。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

10、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这件事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

11、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没有,它用得其所。”“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

12、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原文略有删改)4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首段中用“手术刀”作喻体来形容海尔曼的性格,既生动形象,又切合人物身份,显得浑然天成。B“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这句话使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宏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C小说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小说的尾声一样,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D这篇小说立意深刻,构思精巧,人物形象鲜明,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_。5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6分)答:_ 。6在写主人公除掉法西斯头目这一

13、中心事件前,小说先写了他救助“小偷”和“情敌”这两件事。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高亦吾:周恩来总理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高亦吾1881年生于章丘绣惠镇西关村,15岁考取了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在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和引导下,他与学友赵佑贞、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并投书章太炎,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他们在校赋诗、撰文,斗争宗旨为反清灭洋。18岁那年,高亦吾率先加入同盟会,带头组织起声势浩大、轰动省城的罢课学潮,还以犀利的笔触写出了震惊校园内外的战斗檄文伊奴出关。高亦吾的文章及

14、极富影响力的言行,引起了山东巡抚周玉山的惊恐,他亲笔签署通缉令,定要严惩“肇事者”。闻讯后,高亦吾当即脱掉长衫,剪掉象征大清臣民的发辫,连夜逃离济南,远赴东北,章丘县衙接到逮捕令后,立即派人到西关高家进行严密的搜查,未见其人,便将其霜染鬓发的母亲投监入狱,施刑后又锁进铁牢。高亦吾辗转漂泊半月,经友人介绍,进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在这里,他初识了入校新生周恩来,见他精明睿智、气宇轩昂且胸怀壮志,课下便常向他慷慨激昂地讲述反清灭洋的革命道理,沉痛地诉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悲壮之举,使其听得义愤填膺、泪光盈盈。高先生还将邹容19岁时写的革命军一书赠给他,使其树立起坚定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信念。高先生借与周

15、恩来同桌就餐之机,向其灌输马克思、孙中山等伟人志士的进步思想。星期天,还同他上街“散步”,指着外国领事馆满腔怒火地说:“这些外国列强协同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瓜分华夏大好河山,简直令人难以容忍!”周恩来时时处处受到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教育。辛亥革命爆发后,高先生率领师生涌向长街游行示威,振臂高呼:“鞑虏不除,民国不立,四万万炎黄子孙誓不罢休!”周恩来彻底觉悟了,返校后当众第一个剪掉发辫,发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913年,周恩来入南开中学就读。临别之际,高先生为周恩来命字“翔宇”,寓意深远;周恩来则奋笔疾书:“同心努力,前程万里指日登!”署名“翔宇”,表示对翔宇的认可和对恩师

16、的敬重。三年后,由于战乱不息、政局不稳,高先生辞校赴京到赵伊公署任职。其间,周恩来曾两度进京探望,高先生警觉地叮嘱周恩来,“你在天津创办的觉悟社轰动京畿,据传你的名字业已在册,当局声言要捉拿一切成员,你务必当心!”周恩来返津不久便被捕入狱,高先生闻讯心急如焚,奋力投入营救,终使周恩来脱离虎穴。岁月如流,人世沧桑。高先生重返济南后,应邀在省建设厅任职。“七七事变”后,他毅然辞去公职,返回章丘,县长郭德夫深知先生学识渊博,邀他出面成立“城关学堂,先生知其是 “亲日派”,力辞不就,却到西关私塾任教。1939年章丘沦陷,高先生赴济避难。有人举荐他去当地的某汉奸公署就职,高先生断然拒绝,出于生计,他便在

17、济南小布政街开馆施教。1941年春节刚过,高先生突患脑膜炎,遂还故乡。弥留之际,他再三叮嘱爱子高肇甫:“日后,一定要想方设法和周恩来取得联系,让他指引前程!”2月5日子夜时分,这位深受社会尊重的民主革命战士、一代师表与世长辞,终年60岁。1947年4月的一天下午,章丘警察局局长带领部下闯入高先生家中,以“私通共匪”的罪名将其妻子及儿媳逮捕入狱并抄家封门,二人在牢中受尽酷刑。1949年7月,高肇甫遵照父亲遗嘱给周总理写信,历数期间的境况和怀思之情。不久,总理回信,召肇甫进京,在中南海两人长谈三小时。总理得知恩师早已仙逝,不禁悲恸万分,数次泪流满面后来周总理将高肇甫安排于政务院档案科工作。周总理一

18、生高风亮节,身在高位从未照顾过任何一位亲属,对高肇甫的安排可谓“仅此一人”。 (摘编自齐鲁晚报王绍忠高亦吾:周恩来总理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相关链接奉天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较好的小学,从校长到教员都是社会名流。高亦吾初进课堂,就遭遇到一位浓眉大眼、英气逼人的少年学生的质疑发难,这位少年一连提出许多耐人深思的问题,他就是当时年仅13岁的周恩来。高亦吾对这位气宇轩昂的少年非常赏识,从此30岁的高亦吾同13岁的周恩来结成了忘年之交。 (摘自章丘名人录)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高亦吾在济南省立高等学堂学习期间,投书维新志士章太炎并在其启发和引导下,与学友赵佑贞、

19、徐云甫等组建了“乐群书社”和“玫瑰花诗社”。 B山东巡抚周玉山亲笔签署通缉令,章丘县衙派人到章丘西关高家进行搜查,未见高亦吾,便将其妻子及儿媳逮捕入狱并抄家封门,二人受尽酷刑。 C高亦吾一身正气,怀有满腔爱国之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深深影响着周恩来,最终使周彻底觉悟,剪掉发辫,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D高亦吾因战乱离沈进京到赵伊公署任职期间,周恩来曾两度探望;后周入狱,高亦吾奋力营救,最终使周脱离虎穴,二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 8.高亦吾是深受社会尊重的民主革命战士,材料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3分) 9.高亦吾是周恩来一生感念的启蒙老师,材料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20、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

21、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

22、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注】常平:官仓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

23、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B.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C.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D.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

24、知州”。C. “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D.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C. 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

25、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南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5分) (2)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西 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6、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5结合具体诗句比较陆游游山西村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莫见长安行乐处, 。 送魏万之京(2) ,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3)闾阎扑地, ; ,青雀黄龙之舳。(滕王阁序)(4) ,别路绕山川。 (春夜别友人)(5)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三、语言文字运用(2

27、0分)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 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儒学热是当今一大文学文化现象,从学者到民间,不乏追寻者。但是也有些人只想凭借 而揣摩得到儒学真谛,这是很错误的。文学经典,就是要精读, ,反复咀嚼,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以期产生内心的共鸣,收获更多的人生启迪。A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口耳之学 B口传心授 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C口耳之学 口诵心惟 口传心授 D口耳之学 口传心授 口诵心惟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

28、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B应坚决取缔围绕小学招生的各种形式的考核、面试、测试等选拔性考试活动的开展,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教育内容。C随着申办冬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涵盖空气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内容的战略布局逐渐清晰。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19.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广大的诗歌需求,甚至有一种诗歌崇拜的氛围,在其背后,是因为中国有着广大的心灵市场。 , , 。

29、 , , 。而其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境界也就是心灵层次,从而不断自我超越,最终达到安心 而诗歌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心灵的学习 好的诗歌作品能让他人读了以后感到动心 而这一点,也许正是当代人最需要和最渴求的 体验诗中情感,领悟诗中意境,同样达到安心的效果 诗歌的起源是感于心动于情,其过程是从心出发,用心写作,也可以说是一个修心的过程A B C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5分) 如果你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父母可能会警告你说,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灯光昏暗,你的瞳孔将根据周围的光环境进行自我调整,眼睛不会受到

30、伤害。父母的误解,可能和生活体验有关:当人们在昏暗环境下看书时,眼部持续紧张,很容易感到疲劳,可能出现 的情况,于是就以为近视与昏暗光线有关,其实,上述症状并不持久, ,根本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21下面一则招领启事在格式表达上有五处不合理,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6分) 招领启事(1)各位同学们:(2)本人于11月19日下午三点十五分,在学校运动场看台上捡到红色皮夹一只.(3)内有人民币两百元,羊城通卡一张,开新宇购物卡一张,精美图片五福,(4)请失主速与高一(8)班王宁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5) 2018年12月19日(6) 高一(8)班王宁(7)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

31、,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抱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他的叙说,沉默片刻,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每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

32、得抄袭。高二语文答案1A(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不是由孔子的“道”发展来的。)2B(“这两种力量也许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说法错误。原文为“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3D(有两处错误:第一处,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依据原文,“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效果,而非主观目的;第二处,“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表述错误。)4.B5.(1)海尔曼是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2)他心地善良,宽容,为了救助他人,他不计个人恩怨,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最高的职责,(3)他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以他的手术刀作武器,沉着勇敢地处死了凶恶的法西斯头目

33、,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6.(1)小说中的前两件事着力表现海尔曼高尚的品德,特别是他把救死扶伤看作医生的天职这一点,从而对中心事件作了有力的铺垫。(2)这样一位医生却把手术刀变成了武器,这就更加突出主人公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饱满厚重,有说服力,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7.答C(A是“进步教师萧少瑜的启发和引导;B两次搜家事件混淆;D“结为忘年之交.是在奉天关东模范学校时。)8.年轻时就追求进步,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作为教师,时时处处对年轻学子以爱国主义的影响和教育。七七事变后,力据亲日派邀请,在贫困中独善其身。舍家为国,虽家人受其牵连备受酷刑,仍矢志不渝。(每点2分,答出三点

34、即可得满分)9.高亦吾对少年时的周恩来十分赏识,接受其质疑发难。高亦吾启迪了周恩来,使其走上革命的道路。高亦吾曾为周恩来命“字”,激励周恩来坚定革命信心。高亦吾在周恩来处于危境时及时提醒,周入狱后又奋力营救。(结合文本分析,每点2分。)10D 11D(论语不是“六经”。)12C(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由此声名闻于四方”强加因果。)13.(1)刚满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对他惊异。(甫、冠、闻、奇,句意1分。)(2)他经过京城,神宗召见他,犒劳慰问他,对他十分宠爱,于是留下他在三班院当判官。(阙、劳、宠、遂,句意1分。)14.A 15.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乡村的热爱之情。

35、 不同点:(1)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老民俗。(2) 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16. 略17B(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嘴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也指从道听途说中获取的片断知识。口诵心惟,指口中念诵,心里思考。)18C(A项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B项“取缔考试活动的开展”句式杂糅;D项搭配不当,“理解”与“魅力”搭配不当。) 19B(句阐述诗歌的本质,排在最前,共同阐述诗歌与心灵的关系,共同阐述好的诗歌的作用,得出结论。)20这样做会损害你的视力 暂时看

36、不清远处物品 短暂休息即可恢复(意思对即可)21.各位同学们:(2)(省去)本人于11月19日下午三点十五分,在学校运动场看台上捡到红色皮夹一只.(红色省去)(3)内有人民币两百元,羊城通卡一张,开新宇购物卡一张,精美图片五福,(物品若干)(4)请失主速与高一(8)班王宁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5)(省去) 2018年12月19日(6) 高一(8)班王宁(7)(两者互参考译文: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叫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刚满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对他惊异。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

37、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丘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

38、,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

39、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接着相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着想做寺院主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选主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补缺。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绝身边人窃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

40、有职田,官府每年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怎么可以?”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经过京城,神宗召见他,犒劳慰问他,对他十分宠幸,于是留下他在三班院当判官。他上疏议论经费问题,神宗说:“曾巩把节约资财作为理财的关键,世上谈论理财的,没有说到这点的。”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曾巩写文章,引古论今,而且越写越好。他的写作以“六经”为本,借鉴司马迁、韩愈,当时善于写文章的人,很少能超过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