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和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二、教学重点1国际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
2、和移民的流向。2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和移民的流向。三、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五、课时安排建议用时第1课时。六、教学过程材料导入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至2014年深圳市总人口1077.89万,其中户籍人口332.21万,外来人口745.68万,占总人口的69.2%。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生回答 师总结:人口增长除了人口的自然增长还包括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讲授新课一、人口的迁移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
3、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l 判断人口迁移的条件: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时间:时间持续性(永久性或长期性,一般在1年以上)空间移位: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l 区分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作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作人口流动。2分类1)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2)按迁移方向划分:农村农村、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城市城市(由农村城市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3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19世纪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意义。(生
4、回答 师总结)时间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亚、 非、欧)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加亚、非、拉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等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调整了劳动了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4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讨论:学生读图思考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方向及特点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大批迁移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到2
5、0世纪80代中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地区发展不平衡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由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5人口迁移的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
6、济的进一步发展 拓展探究:中国“民工潮”现象(1)成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农村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悬殊,城市有较强的吸引力。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2)特点流动方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多的省份是民工主要的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主要的输入地。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体,“外籍工人”以年轻人居多。流动不稳定。文化素质偏低。(3)影响利: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弊:民工盲目无序地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局部(城市)就业压力;民工流入地区常因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小结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布置作业调查分析西吉生态移民人口迁移的流向、原因、特点及影响。七、板书设计一、人口迁移1、概念2、分类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3、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