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道小题,共9分)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并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的体现。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主要是将从1931后“九一八事变”开始至“七
2、七事变”之前东北军民的六年抗争也包含在“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中。这一修改可以说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也更为符合历史事实。“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1931年沈阳北大营就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30万东北抗日联军在1931年至1937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牺牲。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在1931年至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抗,9月19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战。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
3、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的一部分。确立“十四年抗战”,无疑有利于全面有效还原我国当年抗日战争的的基本历史事实。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认识上的混乱,同时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更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8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这是对所有为
4、抗日牺牲仁人志士的最大敬畏和尊重。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8年抗战”与“14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在国际上长期存在着一种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抗日战争一书中对这种偏见也提出过批评。14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同时,14年抗战史的书写,也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1931年。这
5、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人民日报2017年01月12日09版,有删改)【相关链接】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来自腾讯网)中国人民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没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抗争,都应该计入抗战的史册。这一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14年抗战”这个概念更具有科学性
6、、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民的抵抗从1931年开始就从没停止过,“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侵略、中华民族开始进行不屈不挠抗战的重要标志。B. 教育部要求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C. 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D. 此次教育部要求修改此前一直沿用的“8年抗战”,而代之以“14年抗战”,这一历史概念的修改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下列对文段有
7、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八年抗战”,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抗战”,事实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军民已进行了长达6年的局部抗战。B. 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有关中国的抗战部分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14年抗战史”的说法,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也可以与之吻合对接。C. “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和尊重。D. 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对国际上长期存在着的扭曲中国“8年抗战”与“14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的历史偏见提出了批评。3、 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全面落实“14年抗战”的重大意义,下列哪项概括
8、不准确。( )A. 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抗战问题上的混乱认识。B. 全面有效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体现对历史真实的尊重。C. 告慰和尊重东北抗日联军。D. 唤醒国际认知,突出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文本阅读(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宗璞:且将秃笔长相守 李冰何谓“南东西北”?宗璞四卷本野葫芦引系列长篇小说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是也。宗璞本名冯钟璞,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冯友兰是众所周知的大哲学家。宗璞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60年代后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外文化的滋养使得她“腹有诗书气自华
9、”。宗璞的作品有小说和散文,还有童话和译著。她算不得“多产作家”,却是“多奖作家”,曾获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等等。宗璞住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冯友兰先生的老屋内。这是一座青砖黛瓦的小院,号“三松堂”。如今,房舍虽旧,仍能看出当年的格局:院中三棵松,室内万卷书。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家、巨匠,因此,知识精英是她创作的独特对象。抗战时期,她随父南迁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八年。这便是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丰厚的生活基础。她在书中生动塑造了一批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深刻细腻刻画了他们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
10、说起创作,宗璞着实不易。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她曾有感而发,作了一支散曲:“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承受。兵戈沸处同国忧。覆雨翻云,不甘低首,托破钵随缘走。悠悠!造几座海市蜃楼,饮几杯糊涂酒。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亦正亦谐的散曲是她心境的写照,反映了作家的生命价值、灵魂皈依和坚强意志。一天,宗璞住院了,她穿着病号服倚在床头,因高血压脸色潮红。她忙着赶写北归记,累着了,血压高,头晕。朋友劝她不要太拼了。她说:“放不下,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在脑海里翻腾,挥之不去,不写完睡不着觉。”去年春夏时分,宗璞突然脑出血,这次病得危急,在重症监
11、护室里熬了两周,又住了三个月院。当时,宗璞曾悲观地认为自己无法再继续写作了。可是当身体稍有好转,她就又重操旧业,开始像蜗牛一样缓缓地在格子里爬起来,恢复了每天早晨的写作。写一会儿歇一会儿,头晕就去吸氧。有人问她,抱病苦耕的动力何来?她的回答:我有责任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想、所为记录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宗璞不止一次视网膜脱落,几经手术右眼保留了0.3的视力,左眼几乎失明。她戏称自己“半盲人”,“用放大镜也只能看清拳头大的字,写得很苦,进度很慢”。她说:“现在每天只能写一二百字。不是手写,而是口述,别人帮助记下来,然后念给我听,我再修改。”也就是说北归记的写作全由宗璞口述,记录后由助手反复念
12、,她反复改,这样一段一段,一章一章磨出来。她这是用生命在苦吟练句啊,每天百余字在腹中推敲,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宗璞曾说过:“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差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她还表示:“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要干这一行。”创作出传世精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都是从小就刻在我们心里的最受尊敬的人。中国作家群中也不乏这样“身有疾、志弥坚”的值得我们敬佩并为之骄傲的作家,宗璞是一个。(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相关链接:宗璞曾说,她走上文学之路,得益于父亲冯友兰。冯老虽是哲学家,于文学却颇有造诣,能写旧诗,很有文采,常常对文艺有独特见解。宗璞自小耳濡目
13、染,受益匪浅。南渡记出版后,冯老曾写道:“百岁继风流,一脉文心传三世;四卷写沧桑,八年鸿雪记双城。”(徐小斌清静淡泊的宗璞)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典雅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读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作品,真是受益又享受。(百度百科)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宗璞生活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中,接触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因此她创作的主要对象是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其作品也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B.
14、 “痴心肠要在葫芦里装宇宙,只且将一支秃笔长相守”这支散曲亦庄亦谐,真实反映了宗璞忧怀天下、钟情创作的理想追求和责任担当。C. 为了创作北归记,宗璞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并因此引发了脑溢血,成了“半盲人”,不得已由宗璞口述、助手记录,然后反复修改而成。D. 宗璞以其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创作了一系列隽永而精致的文学作品,逐渐形成了优雅蕴藉、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文趣。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 宗璞走上文学之路,完全得益于父亲冯友兰,她自小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加之冯老颇有文学造诣,又十分关心她的创作。B. 宗璞之所以“腹有诗书气自华”,既因
15、为她出身书香门第,还与她的教育及工作经历有关,两者使她有了中外文化的滋养。C. 宗璞抱病苦耕,用生命苦吟炼句,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野葫芦引全由她口述,由助手记录后反复念给她推敲、修改。D. 宗璞随父在西南联大渡过了八年,这为她后来创作反映中国知识界抗日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奠定了丰厚的生活基础。E. 创作中必定会遇到疾患病痛、政治荡动,甚至社会动荡与战争冲击,这就需要作家具有坚毅不拔的意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6. 宗璞为何能成为“多奖作家”?请根据作品内容加以概括分析。5分 落在故土的雪 许俊文同样的雪。落在故土上和落在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许多年来,人在他乡的我,虽然每年都要经历一两场或大或小的雪,但
16、能够在记忆里保存下来的,还是故乡的雪。其实,满打满算,我在皖东那个叫豆村的地方只生活了十九年,除去有了记忆之前的蒙昧期,所经历的降雪,也不过十几场而已。可那些极易融化的精灵,在我的心中却像高大的乔木。扎在泥土下的根已很深很深了。每当我遇见异乡的雪,总还停留在物理层面。面对它们时,我的意识常常会一跳而过,视野中浮现出另一场远方的雪。故土的雪。形影不离地跟随着我。我从故土的一场又一场降雪中,所感知的,远比季节的变化更微妙,也更深邃。年末的一个下午,我在收拾家中的杂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幅字,皱巴巴的一方宣纸上。用浓墨写着“观雪参禅”四个柳体字,一看便知是家父的手迹。运笔中多次出现颤抖与停顿,那是因为
17、书写者年迈力衰,手指不听使唤的见证。记得童年的下雪天,父亲不用下地干活。他用很大的手掌包覆着我小小的手,教我在九宫格上学书。在他宽厚大手的控制下,我一笔一划地用黑墨将红字填满。父亲的手温暖有力,一页纸写完后,他的体温进入我瘦小的身体,使我冰凉的手也渐渐暖和起来。父亲说,雪天练字,练就的是耐心和毅力,有了这两样东西,不愁以后没一碗饭吃。除了种地。父亲唯一的爱好就是写毛笔字。平时农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只有下了雪,才能摸一摸那管久违的毛笔。那时候买不起宣纸,父亲就在粗糙的草纸上写,为了节省用纸,他总是先用淡墨写小字,再用浓墨写大字,一张草纸,最后被写烂了才舍得丢掉。早年的冬天,过年时总要落一场雪,否
18、则,年味就要寡淡许多。落雪的日子,便是父亲的节日。他从集镇上买回一大卷红纸,那多半是他动用了家中浇薄的过年费。但父亲高兴。他将落满灰尘的木桌擦拭干净,移到敞亮的门口,对着门外漫天飞舞的雪花书写春联,我则守在一旁给他研磨。雪落无声,平时唧唧嘎嘎的鸡鸭们都龟缩于院落的一隅,天地突然遁入虚静。此时的父亲会将双手放在树蔸火上烘一烘,然后下意识地搓几下,因手茧太厚,发出砂纸打磨器物嚓啦、嚓啦的响声。暖过手,他抓起濡墨的毛笔,笔锋像将落未落的鸟儿一样,在裁好的红纸上方不停地盘旋着,待胸中积攒了足够的静气,才肯落笔运腕。我弄不清父亲写字之前为啥要如此的迟疑不决,母亲说,你小孩子哪里懂,写坏了一张就是一个鸡蛋
19、呢。父亲每写毕一幅,就让我铺在地面上,他抱着手臂端详再三,平时不苟言笑的父亲,此刻脸上流露出少有的笑容,然后呵一呵冻僵的手接着写。我家的草房子本来就不大,随着春联越写越多,我只能踮着脚尖在间隙间穿来穿去。看着地面上铺展着横一条、竖一条红红的春联,的确一种蓬荜生辉的感觉。我就在这亲切、温馨的感觉里悄悄送走了自己的童年。春联写好后,父亲叫我陪他给乡亲们送去。我们父子二人怀抱着红彤彤的春联,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走上一二里雪路。看到全村大门上都是父亲写的春联,心里很骄傲。许多年后回想起这件事,感觉那条送春联的雪路,若能够长一点,该多好啊!转眼之间,父亲就衰老了。几年前他患了中风,出行全靠着一张轮椅。即
20、便如此,父亲还是喜欢雪。听姐姐说,降了雪,父亲会摇着轮椅在小院里转来转去的。去年夏天,我把父亲接到城市。他发现我家的书柜上有一沓宣纸时,怯怯地问。能匀出几张给我么?为了让父亲过把用宣纸写字的瘾,我为其铺纸研磨,可是坐在轮椅上的他,够不着书案,我只好让他坐在我的腿上,实现他写字的愿望。这一次,我们父子的位置已发生了转换。此时父亲的手也已变得软弱无力,连一只极轻的毛笔都拿捏不稳,我只得从其身后伸出援手,握住他瘦骨嶙峋的手。父亲将孤悬的笔锋停在半空,迟迟不肯落笔,也许他是担心自己不听使唤的手,糟蹋了那一张好纸。后来,在我的一再鼓励和催促下,他似乎是鼓足了勇气,才写下“观雪参禅”四个字。然而,当时并没
21、有雪。父亲在写这四个字时,是不是也想起当年豆村的雪呢?看见父亲抖抖索索写字的样子,我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也许是他最后的一幅墨迹了。离年根很近的一个黄昏,天气阴沉,有一种“晚来天欲雪”的征兆,我翻出快雪时晴帖,聚精会神地练了起来。写毕,看到未接听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姐姐显得很慌乱,说父亲吃午饭时还好好的,去买写春联的红纸,路上摔了一跤过世了下葬的前一天夜里,天空落下庚申年的第一场雪。好厚的雪呀,把豆青山上的松枝都压弯了。我踏着积雪来到山坡上,伫立在父亲的墓前,我仿佛看见,一茬接着一茬的生命,在一场又一场雪中来来去去(有删改)7、下面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2、A. 文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与父亲有关的深刻记忆,抒发了对父亲的爱与怀念。B. 文章注重细节描写。如文中第六段运用比喻等手法,详细刻画了父亲写字的情态,不难看出父亲写字时的郑重。C. “浇薄的过年费”“一张就是一个鸡蛋”,可见童年时作者家庭的清贫,更加凸显了父亲送春联的热情友善。D. 本文用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父亲的形象。置换位置的两次写字,蕴含着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感慨。8、 如何理解第二段中“我遇见异乡的雪,总还停留在物理层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9、 文章主要是回忆父亲,为什么题目却叫“落在故土的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评卷人得分三、文
23、言文文本阅读(本题共3道小题,共19分)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
24、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醒,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醴?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清白)受物之汶汶(污染)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25、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B.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C.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1、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 )3分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秦王击轲,被八创。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A. 不同,不同 B. 不同,相同C. 相同,不同 D. 相同,相同12、 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26、的用意是 ( )3分A. 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B. 说明屈原坚守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C. 赞扬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慨。D. 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洁美好的节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些。13、把第卷屈原列传中的句子(1)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2) 不吾知其亦已兮,
27、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评卷人得分四、诗词鉴赏(本题共1道小题,共11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元夕 【明】 王守仁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注】重闱:旧时可称父母。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 从题目可知,此诗写于正月十五之夜,颈联“月满虚庭”的景色与此相应。B. 首联将家乡的繁华热闹与蛮村的孤寂寥落相对比,突出了各地风俗的不同。C. “独”字描写作者身在荒凉之地,元夕时一人枯坐的情形,更添悲苦之情。D. 颔联写出了作者
28、的寂寞失落,如今身边只有经书相伴,却无车马往来相邀。E. 颈联对仗工整,写出了初春时节,残雪还未消融而梅花己率先开放的景象。15.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评卷人得分五、名句默写(本题共3道小题,共5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听觉描写的句子是“_ _ , _”。(2)王羲之兰亭集序中“_ _,齐彭殇为妄作”。(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忧国忧民,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名句是“_ _ , _。评卷人得分六、语文文字运用(本题共5道小题,第17.18.19每题3分20题6分,21题5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
29、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热情奔放,对未来充满远大理想,要努力学习才是。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做好朋友。导购角色很重要,因为现在市场上的二维码基本是铺天盖地,有了导购的引导,加上本来设定的利益奖励机制,客人扫码的可指性会大很多。近日,深圳唯冠诉世界知名品牌苹果公司侵犯知识产权一案已经宣判一审结果,苹果公司败诉的消息传来,诸多媒体对此不赞一词。A. B.
30、 C. D. 18.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对给大堰河带来无尽不幸的黑暗社会的愤慨。B. 浙江出台的2017年高考招生录取方案遵循以“学生本位”为原则,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在扩大考生选择权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考生风险,维护考生利益。C. 战狼的热映启示我们,世界正在奖励认真的人,拍好主旋律电影不是打上“主旋律”的旗号就万事大吉,而是用心制作。D. “一带一路”不仅为陆路和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启了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而且推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1、3分读书 靠几分钟热度就能完成的, 应该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行为。参与读书活动便于结交更多爱好读书的朋友, 出现读书娱乐化、狂欢化的倾向,就值得警惕了。 真正的读书人不会太在意读书的形式, 遇到一本好书, 何时何地,都会品读,在他们看来,每天都是“读书日”。A不仅还若因为/不管B不必就/即使如果不论C不是而但/只要无论D并非/可因此只有尽管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中国外卖正给全球带来一场生态浩劫。”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呼吁公众减少、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来缓解塑料污染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如果仅从消费端产生的数量来看,全国每天丢弃的外卖一次性餐具至少2
32、000万个,由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渠道不畅,它们中大部分最终变成了垃圾,不得不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无论从能源浪费的角度,还是从加重城市运行负担和环境污染风险的角度,外卖一次性餐具带来的污染问题都已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电视机生产厂家在建立一条生产线的同时,还要建立另一条生产线,负责回收物的拆解再利用,又称“静脉生产线”。回收的产品,拆解后根据情况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零部件还是好的,符合新产品要求,可以回到新产品生产线上,实现循环利用;零部件已经过时了,就用来生产二手机,以很低的价格出租或出售;最后一种情况,无法回收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粉碎,作为原料重新进入生产线
33、。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请就解决中国外卖一次性塑料餐具污染问题提出你的三条建议,每条建议不超过25字。_。_。_。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远不只是“衡中模式”,还有席卷各地的“择校热”、学龄前儿童的“幼儿园大战”等。只要改革,就能彻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没有“超级学校”,人们就不会为教育而发愁。在改革中让教育资源配置趋向平衡,让上升通道更为多元和公平,让每个学生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社会关切后顾无忧了,素质教育就会取得圆满成功。改革并不一定能彻底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_。_。评卷人得分七、写
34、作题(本题共1道小题,共60分)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陶渊明说“既自以心为形役”“误落法网中,一去三十年”,因为内心与肉体的不和谐而痛苦万分,最后挂冠归隐,在大自然中获得了解放。和为贵,谐为美。和谐之美犹如一幅画、一首歌。和谐之美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雨果说: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词,分三个层面,其中社会层面中四个词之一就是“和谐”。请以“和谐”为写作范围,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角度自定,字数不少于800。试卷答案1. C 2. B 3. C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项
35、结合文本内容“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这是对所有为抗日牺牲仁人志士的最大敬畏和尊重”等可知,“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文中无据。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B项结合文本内容“14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14年抗战史的书写,也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等可知,“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14年抗战史的说法”于文无据。3 试题分析:本题
36、主要考查作者观点分析。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全面落实“14年抗战”的重大意义,结合文本内容“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这是对所有为抗日牺牲仁人志士的最大敬畏和尊重”分析可知,C项“告慰和尊重东北抗日联军”不全面。4. C 5. BD 6. (1)受父亲冯友兰影响,培养出了对写作事业的热爱;(2)长期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获得中外文化的滋养;(3)抗战时期,她随父南迁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八年,有丰厚的生活基础;(4)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表现出坚强的写作意志;(5)写北归记时每天百余字在腹中推敲,用写诗的功夫写小说表现出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6)她说“
37、我有责任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想、所为记录下来,呈现给现在的读者”,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4. 试题分析:牵强附会,“与疾患抗争了七年,并因此引发了脑溢血,成了半盲人”表述不准确。文中说“在写东藏记时,她已病痛在身,写了七年,与疾患抗争了七年” ,但写北归记花了多少时间就没有介绍;脑溢血、视网膜脱落,也不全是因为写作北归记。5. 试题分析:A项,“完全得益于父亲冯友兰”说法绝对。C项,“野葫芦引全由她口述”以偏概全,原文只是说“北归记的写作全由宗璞口述”。E项,“创作中必定会遇到疾患病痛”无中生有。6. 试题分析:答出“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的确是件苦差事”的具体的表现,然后分析“作品得以
38、问世,受到读者青睐、社会好评,这又是作家最感幸福快乐的事情”体现二者之间的转换。点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
39、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结合文章探究句子的含义,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7. D 8. 与“故乡的雪”形成对比说明故乡的雪在作者心中与异乡的雪不同,其他的雪只是雪,而故乡的雪有着更为深邃的含义。 9. 文中对父亲的回忆主要和写字有关,而写字、送春联等都与下雪有关,同时父亲也非常喜欢雪。以“落在故土的雪”为题,表明在作者心中,雪、故乡和父亲是紧密相连的。这样的题目也更方便作者抒发感情,引起读者共鸣。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
40、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D项错在“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父亲的形象”这句。阅读全文可知,原文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父亲的形象,在刻画父亲形象时,采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是运用等内容的考核上。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
41、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如D项说用“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父亲的形象”就是很明显的错误。8. 试题分析:题干是“如何理解第二段中我遇见异乡的雪,总还停留在物理层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答题时,要先阅读文本,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考虑手法的使用和结构上的关系。第一节说“同样的雪。落在故土上和落在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每年都要经历一两场或大或小的雪,但能够在记忆里保存下来的,还是故乡的雪。”接着作者由雪回忆“在皖东那个叫豆村的地方”。“我遇见异乡的雪,总还停留在物理层面”处于第二节的位置。第二节中还说“面对它
42、们时,我的意识常常会一跳而过,视野中浮现出另一场远方的雪。”接着第三节说道“故土的雪”“形影不离地跟随着我。我从故土的一场又一场降雪中,所感知的,远比季节的变化更微妙,也更深邃。”所以,第二节中“面对它们”的“它们”指的是“异乡的雪”。而“异乡的雪”只是雪,只是停留在物理层面罢了。文中把“异乡的雪”和“故乡的雪”对比,说明“故乡的雪”在作者心中与“异乡的雪”不同,而“故乡的雪”有着更为深邃的含义。结合文章后半部分内容,“故乡的雪”不仅仅指自然的雪,更是详细刻画了与雪有深厚感情的父亲,详写父亲写毛笔字的情态,展现了与父亲有关的深刻记忆,抒发了对父亲的爱与怀念。这就让“故乡的雪”有着更为深邃的内涵
43、。 9.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章主要是回忆父亲,为什么题目却叫“落在故土的雪”?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相关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首先要理清文章中叙述与父亲有关事情,表明父亲非常喜欢雪的。第三节说“故土的雪。形影不离地跟随着我。我从故土的一场又一场降雪中,所感知的,远比季节的变化更微妙,也更深邃。”接着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写了父亲在雪天写毛笔字的画面,展现了与父亲有关的深刻记忆。一是童年家庭的清贫时,父亲在雪天写字的情形。二是写父亲写字、父子俩送春联等事情都与下雪有关,也更加凸显了父亲送春联的热情友善。两次写字,蕴含着作者对时光逝去的感慨。第三次写父亲写字时,他已经年老体衰,在
44、作者的帮助下勉强写了他的生命中最后的四个字“观雪参禅”,不过这次没有落雪。而文章以“落在故土的雪”为题,表明在作者心中,雪、故乡和父亲是紧密相连的。这样的题目也更方便作者抒发感情,引起读者共鸣。10. D 11. A 12. C 13. (1)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2)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
45、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如“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句式对称。本句中还要注意一些名词,如“新沐者”“新浴者”等即可作出判断。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见”,相当于“我”;“见”,被;“被”,遭受;“被”,通“披”,披散。所以选A项。12. 试题分析:题干问“作者引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这是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错在“不能知权达变适应社会,顺应时代”,B项,错在“含蓄批评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D项,错在“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
46、观辩证些。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立”,即位;“咎”,抱怨;“以”,因为;“反”,返回。第二句得分点:“知”,了解;“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句;“信”,确实。第三句得分点:“蹑”,穿着;“腰”,腰束着;“著”,戴着。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
47、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习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夺走它,屈原不肯给,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怀王的长子
48、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而且反覆考虑这一问题,在他每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
49、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14. BD 15.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是运用想象表现的。作者想到元宵佳节,诸弟齐集堂上赏灯的热闹情形,想到父母一定会牵挂孤身在外的自己,从而更
50、加突出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4. 试题分析:B突出了蛮村的孤寂寥D寂寞失落并非无车马往来相邀。15.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诗歌的重点句子“重闱应念一身遥”分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抒情的方式是“想象”。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结合诗歌的重点句子“重闱应念一身
51、遥”分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16. (1).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17.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颠”“蜉蝣”“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17.A试题分析:风华正茂:形容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不能修饰学习和生活故事。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对象不当。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这里喻指头上没有头发,使用正确。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使用正确。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52、,到处都是。使用正确。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此处望文生义。18.C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在“对”前加“表达了”。B项,句式杂糅,“遵循以学生为本位为原则”将“遵循的原则”和“以为原则”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了,可改为“遵循学生本位的原则”或“以学生本位为原则”。 D.语序不当。“不仅为陆路和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启了而且推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改为“不仅推动了陆路和海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为当地开启了”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
53、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19.C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处,由后文的“靠几分钟热度就能完成的”可知,填“并非”“不是”均可,而“不仅”“不必”不符合语境,故排除A和B,处,由句意可知,应填一个转折关系的词语,天“而”或不填都可以,处填
54、充分条件关系的词语,故排除D。点睛:要解答好复句关联词填空,第一必须熟知常用关联词所表示的不同关系、搭配习惯和适用范围;第二必须对给定的句子或语段作仔细分析,弄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准确判断选择。20. (1). 广大民众应提高环保意识,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 (2). 政府应用法律手段强制生产厂家回收塑料餐具。 (3). 生产厂家应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回收产品循环利用。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认真分析材料内容,由材料的第一段内容“近日,朋友圈流传一条呼吁公众减少、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微信,希望通过改变消费习惯来缓解塑料污染问题”,可以提出建议为:广大民
55、众应提高环保意识,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由德国的做法可以提出建议为:政府应用法律手段强制生产厂家回收塑料餐具,国家应加大技术投入、实现回收产品循环利用等。所提建议合理、有利于环保即可,但不能完全脱离材料。21. (1). 没有“超级学校”,人们并不一定不会为教育而发愁 (2). 社会关切后顾无忧,素质教育并不一定就会取得圆满成功22.温馨和谐我的家“我爱我的家,爸爸妈妈和弟弟,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我爱我的家,女儿儿子我的他,爱就是忍耐”一曲我爱我家唱出了我心中的快乐情怀,抒发了我温馨的感受。我的家在乡下,并不算富有,但我们家有爱,充满和谐与温馨。虽然父母为生活生计而成年累月奔波效劳,顾
56、不及用直接的方式来亲吻我,但我知道他们很疼我,因此,我从小被包裹在浓浓的爱里,被关爱所感染。即使我穿的不是时装名牌,吃的不是佳肴美味,但家人同样让我感到自己像个小天使。每当玩耍回来,爷爷奶奶总是宠爱地把我拢在怀里;每当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总是伸出粗糙而温暖的手把我搂进怀抱。那种平淡的温馨,从容的温馨,只有我的灵感才悟出来,这就是真正的和谐与关爱。随着我一天天长大了,也一天天感受到我家的美好和温馨。每当下午放学回家,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我家庭院里,看上去一切都那么恬静。雪白的墙壁上映出点点淡红,真的很美很美。可我觉得庭院里还有更美的东西。那一天,爷爷病重两个多星期没有下床了,但他天天都惦念着我,常在嘴
57、边喃喃地说:“小苗这个星期回不回家?”那个星期天到了,我一回到家,熟悉脚步声的爷爷早就听出来了。他连忙从床上坐起来:“阿苗哎”接着要下床拉我。我赶紧跑到爷爷床前扶着他,叫他不要下床,我靠在他的身边,给他搓搓筋骨,还端来一盘热水,给爷爷烫烫足。在给爷爷烫脚时,我还学着小时候妈妈给我洗小脚丫时的情景。一边洗脚,一边抓住爷爷的脚说:“大脚丫,游呀游呀游呀上岸。”这一来,爷爷的老脸上露出笑容,一手捋着我的头发说:“小乖乖,在学校里要吃饱饭,好好读书学做人”我也在爷爷耳边轻声说:“爷爷,请您放心。”这时,他脸上露出润色,病好像也好多了。爸爸回来了,看到这个情景,心也乐了。这不是很美吗?又有一次,奶奶的风
58、湿又犯了,关节疼痛,全身发麻,除了服药治疗,还要按摩舒松。当时正值农忙,爸妈又要忙于赶农活。这时爸妈每天上下午干活回到家里就分工合作了:妈妈照顾爷爷奶奶,给奶奶按摩筋骨。爸爸劈柴做饭搞家务。这一边,妈妈轻搓细揉,按得奶奶直叫舒服;那一边爸爸脚轻手快,把家务做得妥妥贴贴。在一边给爷爷奶奶洗衣服的我看到此情景,禁不住笑着说:“妈要当个按摩师,爸要做个巧媳妇罗”说得全家都乐开了怀,爷爷奶奶的病魔仿佛也被那笑声赶跑了。难道此情此景不美吗?这时,微微的晚风中又传来我爱我家那优美迷人的歌声,为我温馨和谐的家更添美色。评语:一个温馨和谐的农家以什么来表现?以富路的物质生活?以优越的人居?作者在这里都选写了一
59、家三代人的孝老惜幼的浓浓亲情。我们从那一搂一揉、一洗一分工的细腻描写中看得出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幸福农家生活。同时,作者以一曲充满温馨情怀的我爱我家为开篇,把我们拉进了一个和谐的生活氛围。最后又以此歌曲作结,使人感到此一农家的温馨情韵袅袅不尽,又使文章结构严整,浑然一体。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话题作文,考生只要围绕“和谐”来立意都是符合要求的。从所给材料来看,材料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强调的是肉体与内心的和谐;材料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的和谐,考生写作中可以从中任选一个角度来写。如想写议论类文章,就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力求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拟定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可以采用以
60、下几种结构方式:(1)先揭示和谐的含义,一般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多个领域和谐的具体表现,如解题中所说。然后揭示和谐的重要性,最后谈如何达到和谐,例如和谐的前提有尊重、平等、法制等。(2)先从反面举例,然后揭示不和谐的危害,指出和谐的重要。(3)正反对比着写,可以在阐释和谐的概念、重要性、原因和后果等方面对照着写。如写记叙类文章,可首先确定所要表达的范围,如家庭、社会、人与自然等,截取一个片段或几个片段铺叙成文。必须明白,记叙类的文章要特别注意结构精巧设置、细节刻画的运用和语言的形象生动。例如,可以这样设计一个情节:在镇年度表彰大会上,化工厂厂长正在作经验总结汇报,全体与会者都用一种羡慕的眼光
61、看着他,正当他慷慨陈词的时候,手机响了,一接,一脸惊恐,跟县领导请示之后,匆匆离开了。与会者议论纷纷,一脸狐疑。另一个场景,化工厂门前聚集着群情激愤的村民,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讲着化工厂给他们带来的危害,并要讨个说法,这位厂长立即向县委作了反映,县长很快给他发来了一则短信:要与环境和谐发展!点睛:这是一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就是围绕某话题写出的文章,具有开放性强的特点,写作中可按以下几个步骤完成:围绕话题,确定文体。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可将生活中的精彩片段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推理,可写成一篇论点鲜明,有理有据的议论文。围绕话题、推敲含义。用作话题的词语,无论是表意单一,还是表意丰富,我们都应该准确理解话题的含义,除了理解原意,还应该注意引申义、比喻义,这样才能把握准话题的含义。围绕话题,明确范围。一般话题作文,多有提示语,提示语在写作范围和内容上是有明确限制的,不可忽视。围绕话题,慎重拟题。审题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围绕话题,理解提示,拟好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