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孟德尔定律不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A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4种,C错误;AaBbCc能产生8种配子,而aabbcc只产生1种配子,故AaBbCc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D正确。2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
2、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A1对等位基因杂合、6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5/64B3对等位基因杂合、4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35/128C5对等位基因杂合、2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67/256D7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答案B解析AaBbDdEeGgHhKk自交,后代中每对等位基因自交子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率各占1/2,所以自交子代中1对杂合、6对纯合的个体有C7种类型(利用数学排列组合方法进行分析),且每种类型的概率均为1/271/128,故此类个体出现的概率为C(1/2)77/128,A错误;同理,自交子代中3对杂合、4对
3、纯合的个体占C(1/2)735/128,B正确;自交子代中5对杂合、2对纯合的个体有C(1/2)721/128,C错误;自交子代中7对等位基因纯合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均为(1/2)71/128,D错误。3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 g和270 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 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3/64 B5/64C12/64 D15/64答案D解析隐性纯合子(aabbcc)和显性纯合子(AABBCC)果实重量分别为150 g
4、和270 g,则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270150)/620(g),AaBbCc自交后代中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果实重量为190克,其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所占比例为1/641/641/644/644/644/6415/64,D正确。4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
5、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根据遗传图谱分析可知,该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若假设分别由A、a与B、b控制,则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为:A_B_(灰色)、A_bb(黄色或黑色)、aaB_(黑色或黄色)、aabb(米色);F1的基因型为AaBb,与黄色亲本AAbb(或aaBB)杂交,后代有A_Bb(或AaB_)(灰色)、A_bb(aaB_)(黄色)两种表现型;F1中灰色大鼠肯定为杂合子,而F2中灰色大鼠可能为纯合子,也可能为杂合子;F2中黑色大鼠(aaB_或A_bb)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有:2/3 aaBb(或Aabb)aabb和1/3aaBB(或AAbb)aabb,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
6、为2/31/21/3。5某单子叶植物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叶片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为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的基因型分别为:AATTdd,AAttDD,AAttdd,aattd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和杂交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和杂交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和杂交D若将和杂交所得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可观察到比例为1111的四种花粉粒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
7、律,应选择亲本或或,然后再自交;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亲本或;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和杂交;将和杂交所得F1的基因型为AaTtdd,由于只有非糯性和糯性花粉遇碘出现颜色变化,因此F1花粉用碘液染色,可观察到比例为11的两种花粉粒。6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试验结果。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据表回答:(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判断依据是_。(2)设计、两组试验,可探究_。(3)、三组相比,第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
8、(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株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试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乙的基因型是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答案(1)A、组小麦未感染白粉病(2)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3)混播后小麦感病程度下降(4) TtrrttRr18.75%(或3/16)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组小麦未感染白粉病,所以得知A品种抗白粉病。(2)、两组试验的自变量是植株密度,因变
9、量是感病程度和单位面积的产量,因此设计、两组试验可探究植株密度对B品种小麦感病程度及产量的影响。(3)混播比单播的感病程度低,导致单位面积产量高。(4)甲自交后代中抗条锈病的个体占1/4,即不抗条锈病抗条锈病31,说明不抗条锈病对抗条锈病为显性;乙自交后代中抗白粉病的个体占3/4,说明抗白粉病对不抗白粉病为显性。由于甲自交后代不抗白粉病,不抗条锈病抗条锈病31,因此推知甲的基因型为Ttrr。乙自交后代全部抗条锈病,抗白粉病不抗白粉病31,因此推知乙的基因型为ttRr。根据丙自交后代不抗条锈病抗条锈病31,可推知丙的基因型为Tt;抗白粉病不抗白粉病31,可推知丙的基因型为Rr,综合分析丙的基因型
10、为TtRr。丙自交后代中同时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基因型为ttRR或ttRr,占3/16。7水稻的花粉长形(A)对圆形(a)为显性,水稻的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滴加碘液后非糯性花粉呈现蓝黑色,糯性花粉呈现橙红色。纯合的长花粉糯性水稻与纯合的圆花粉非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取F1花粉滴加碘液后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到其中三个视野如下图(黑色代表蓝黑色,白色代表橙红色)。结合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镜检时,低倍镜下找到待观察样本,换用高倍镜进行时发现视野太暗,可采取_等措施使视野变明亮。(2)统计多个视野中花粉粒的形状及颜色发现:长形圆形11,蓝色红色11,该实验数据可揭示基因的_定律,原因是_,
11、但不能揭示基因的_定律,原因是_。(3)将纯合的花粉长形与花粉圆形水稻杂交得到F1,F1与花粉圆形水稻杂交得到F2,收集多株F2植株上的花药,每株收集的花粉分别单独制成花粉临时装片,预测观察到的现象是_。答案(1)换用凹面镜、大光圈(2)分离等位基因A、a(或B、b)分离进入不同配子,形成了2种形状(颜色)的花粉(合理即可)自由组合统计数据并没有表明是否符合长蓝长红圆蓝圆红1111(或没有表明花粉长、圆和颜色是否自由组合,合理即可)(3)有的全为圆形花粉,有的长圆11解析(1)凹面镜具有聚光作用,大光圈可增大透光量。(2)F1为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直接观察花粉的性状及比例刚好能体现两个定律的实质。(3)由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与aa个体杂交得到子代为Aa与aa,取自Aa上的花粉,长圆11,取自aa上的花粉全为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