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016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这几天,一个叫“李子柒”的名字和她的故事真的火了。据称,李子柒不仅在微博拥有2000多万粉丝,抖音拥有3000万粉丝,甚至还火到了海外。截至目前李子柒虽然在YouTube只发

2、布了104个视频,但总播放量却达到了让人瞠目的9.6 亿!而且这些视频连英文字幕都没有,也就是说各国老外虽然看不太懂却也深感“画面太美”。这绝对称得上自媒体时代的一个奇迹。然而这次李子柒的火却是缘于人们对她针锋相对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李子柒的视频如此深受世界各地的粉丝喜爱,每年还能赚几百万美元,是非常成功的文化输出。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不需要这样的文化输出,因为.李子柒镜头里展示的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落后”的农耕文化,会给国外造成一种“中国落后”“中国人都在务农”的印象,因此是一种负面文化输出。另一方面,李子柒的视频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好像展示的都是中国负面、落后甚至腐朽的糟

3、粕吧?与此相反,人们更多听到的是对她和她的视频人美、景美、意境更美的溢美之词。纵使在有些人看来有些“太假”,或是背后有团队操盘,但对于一种商业视频制播来说也无伤大雅,人家拍的又不是纪录片。诚然,李子柒作为一种“现象样本”确实值得关注和探讨,但没必要将其上纲上线或妖魔化。她和前段时间同样引发热议的“口红一哥”李佳琦一样,就是自媒体和直播风口上崛起的一个成功网红,是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引领者和商业浪潮的一个弄潮儿。(摘编自对李子柒现象不必上纲上线,东方网,2019年12月12日)材料二: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的视频让李子柒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

4、对文化输出的讨论。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有种看法认为,她传播的是偏生活化的简单意象,过于肤浅、过度娱乐,而且向外界展示的是一种“落后”的乡土生活,不能反映一个立体的中国。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李子柒制作内容的出发点是卖货,不太可能肩负起“展示中国”的重任,但客观地说,在这个过程中她确实传播了一种文化面貌。另一方面,把乡土生活理解为“落后”,未免有点太妄自菲薄了,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乡村或许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但农耕文明里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文化精神,难道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人吗?李子柒的走红,对于今天如何向世界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也有一定启示。现在,在传播环境的巨变

5、之下,短视频以前所未有的跨文化融合优势,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理解门槛,让一名博主收获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粉丝成为可能。因此,及时丰富自己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此外,大众文化的生动性和亲和力,相比那些主题鲜明的内容可能更有传播力,就像美国电影、日本动漫等各种软文化产品,让人爱看想看,才能把具象文化传播向外。作为这一路径的探索者,李子柒的经验值得借鉴。(摘编自李子柒海外走红的启示,南方日报,2019年12月10日)材料三:讲好中国故事,不必只拘泥于宏大叙事。“嫦娥”上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5G网络通天下,我们的对外传播对这些成就多用笔墨,有利于构建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形

6、象,有利于在国际舆论场中创建更多的中国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而美”的事物不值得传播。比如李子柒制作的短视频,其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稀奇,但实际上,这些视频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等元素,融合了中国农耕文明中的传统习俗,这种精致、可亲、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文化产品,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打开了一扇扇小小的窗子,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进而拉近彼此的距离。讲好中国故事,在于是否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国内媒体如今在海外落地的不少,但有广泛影响力的还不够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出在表达方式上,宣传甚至说教的意味太浓,悬在“臭氧层

7、”之外,让人难以接近。其实,“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提法本身就已经为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告诉国际社会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从哪里来、爱好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能够做到这些,也就真正实现了有效传播。李子柒在海外大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她的视频,没有配发字幕,很多外国网友听不懂她在讲什么,但这并没有影响传播效果。因为,她用 了另外一种全世界人民都“听得懂的语言”:最真实的生活。我们生而为人,都向往田园牧歌般的美好,都对地球另一个角落人们的生活充满好奇。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价值共识。讲好中国故事,多一些有感而发,少一些刻意为之。李子柒说,当初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告诉

8、那些远离了乡土、自然的人们,原生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不曾刻意策划,只做一个农耕生活忠实的“记录者”,她着眼于平凡的生活,却收获了不平凡的成就。这也告诉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回归初心,做最纯粹、有意义的事情。所谓“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生活中那些感人至深的人或事,也会在大洋彼岸引发共鸣。遵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无形中或许就契合了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的交汇点,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达到传播的目的,这比带着很强的动机、预设宣传目标,然后再生搬硬套罗织内容形成的产品要好得多。(摘编自李子柒走红海外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中国网,2019年12月11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

9、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子柒及其故事在海内外的火爆,与其在微博、抖音及YouTube上的粉丝数量有关,也得益于她的短视频没有字幕,画面很美。B.李子柒视频内容,多展现中国乡村的人美、景美、意境美,但其背后有团队支持,存在商业运作,这使她的视频“太假”,从而招致批评。C.李子柒的走红,反映了传播环境变化背景下,短视频独有的跨文化融合优势,具有消除理解障碍、沟通不 同文化背景的巨大作用。D.透过李子柒的走红,回归初心,用无心之举,讲述生活中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比带有强烈的动机及明确的预设的传播效果要好很多。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一个奇迹,针对

10、李子柒的火爆,存在着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即成功的文化输出和负面的文化输出。B.对李子柒现象,既不能将其农村乡土题材视频等同于落后粗鄙,也不应将其提升至文化输出的高度进行道德绑架。C.李子柒的视频,传播的是- -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人的传统农民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农耕文明里的文化精神。D.李子柒现象为利用生动亲和的大众文化,探索如何使文化产品达到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等一样的效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李子柒在微博、抖音等平台拥有众多粉丝,只是自媒体和直播界的一个成功网红而已。”B.“尽管李子柒没有想到有众多的海内外粉丝,但传

11、播中她自觉担当了弘扬、输出文化的重任。”C.“李子柒在镜头里展示了真实的中国,展示了真实的中国农村和乡土,不是有意展示乡村的落后与丑陋。”D.“李子柒的视频深受海内外大众喜爱,但她和李佳琦一样,是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引领者。”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 在如何看待李子柒现象的问题上,三则材料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请简要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3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一9题。我遥望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12、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轻时,对未来充满想象,“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是那么遥远和神秘。 B“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表现了人生易老、年轻不再的沉痛与悲伤。 C第一节的“偶尔抬头”与第二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 D这首诗以人生中不同年龄段的两次“遥望”为基点,表达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与深刻的生命体验。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年轻时与年老时、到达前与到达后,在今昔对比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 B诗歌结构精工:年轻时

13、与六十岁的两次“遥望”前后照应,回环往复,人生仿佛也兜了一个圈。 C诗歌语言明白晓畅,情感浓烈,如“而今我到达了”看似平白如话却包含了强烈的喜悦之情。 D这首诗篇幅不长却意蕴丰富,意境深远,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颇有几分禅意,十分耐人寻味。8、本诗多用比喻,喻体的选用颇具匠心,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4分) 9、这首诗蕴含什么样的哲理?从中可获得怎样的启示?(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车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故

14、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5、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省察。B.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刻。D.用心躁也躁:急躁。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在本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B.“跬步”,古时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故半步叫“跬”。C.“驽马十驾”的“驾”是一天的行程,“十驾”是拉车走十天。D.“江河”,古代既指一般的河流,也指长江和黄河。文中就是指一般的河流。12.下列语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正面鼓励学习的一项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假舆马者,非利

16、足也,而致千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A.B.C.D.1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对同一道理的理解。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它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14.把文中画横线

17、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咏钱袁枚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拟把婆心向天奏,九州添设富民侯。注姹女:少女。东汉灵帝刘宏母永乐太后好敛财,京城有童谣:“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铜山:汉文帝曾赐宠臣邓通铜山,让他自铸钱。景帝时,邓家财被抄没,穷饿而死。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将钱拟人化,以“君”相称。首联说日常生活“动辄烦君”

18、,让“我”很发愁。B.有钱要会用,不谈钱不一定就是真正清高,这种对世态人情的分析有道理。C.嗜钱如命、不择手段聚敛财富是要不得的,前车之鉴,人们应该吸取教训。D.颔联叙述描写,表达了诗人的金钱观;颈联运用典故,具有一定劝世功效。16.诗歌尾联有何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理想?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甫在登高中,视野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开篇缅怀英雄孙权,并发出“ , ”的感慨,感叹当年的流风余韵已被岁月洗涤净尽。(3)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

19、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一20题。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印象中最具节日气氛的传统习俗。( ),我自幼吃惯了母亲包的粽子,再也看不上别处的粽子了。母亲包的粽子,极有讲究。先说粽叶:母亲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生箬叶青翠、丰润、肥大,香味也格外清纯、浓郁,可谓是包粽子的极品。再说包法:将糯米洗净,最少泡三四个小时;把新鲜粽叶、粽绳(干笋衣撕条)用温水浸泡,洗净,沥干; ,可包成单纯的红豆粽子、绿豆粽子、红枣粽子、板栗粽子、火腿粽子、鸡丝粽子 ( a )也可包成有碎萝卜干、香菇丁、栗子、成鸭蛋黄、肉等馅料

20、的八宝粽子;将两片粽叶重叠,卷成尖筒状,放入两大匙糯米等材料,再用筷子将其细细捣压至板结( b )米松了的话,容易进水,这样的粽子会失去黏黏的口感,不好吃( c )最后包成四角状,捆紧( d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注入冷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两小时。熟透了最好趁热食用,此时香味最为馋人。母亲说,温和贤良、性子不急不躁的人包出来的粽子才会最好吃。是的, ,她做活总是那么细致、从容,她煮的粽子总是能香飘整条街。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心有灵犀一点通” B“曾经沧海难为水” C“此情可待成追忆” D“寸心难报三春晖”19、在原文方格处,依次填入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

21、是(3分)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 。21、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坚持劳动教育与生活生产相结合,在提高青少年勤俭精神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当代青少年出生普遍在物质生活比较丰富的时代,容易形成大手大脚的习惯、滋生攀比享乐的心理,勤俭精神有所缺失。厉行勤俭必须在青少年抓起。针对青少年普遍缺乏对艰苦生活的感受、缺少节约观念,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勤俭精神的培育和践行融入进劳动教育中,营造崇尚勤俭的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自

22、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5分)截至目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率接近80%,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文盲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至4%以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餐饮服务企业应当配备公筷公勺,有条件的应当推行分餐制,引导消费者文明健康就餐”。然而,有专家研究了非典前后居民的健康行为,结果发现,非典期间外出就餐人群中“总是”和“较多”使用公筷者分别为12.1%和24.8%,到2006年3月则分别降至11.20和22.7%。如何改变“疫情来了重视卫生,疫情过后自我放松”的做法,也是一道值得思考的公共课题。 对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明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