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3003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8 中国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18 中国地理一、单选题(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1-2题。1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2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A洪水含沙量大B洪峰水位低C河床高D洪峰流量大【答案】1A 2C【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O点的水位高低于P点水位,故O点水位在上涨,P点的水位在下降,因为洪水过程前水位低,洪水过程后水位高,水位不断在

2、上涨,则流速较快,水位回落则流速较慢,故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2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小,原因是河床的泥沙抬高了水位,故C正确,流量小,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故A错误;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洪水水位高,流量小,故BD错误;故答案选C。二、综合题3(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跨流域调水某水源区示意图。该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突出,水质优良,承担着向京津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渭河平原(引汉济渭工程)的调水任务。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产生大量移民,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安置

3、到附近海拔更高区域)。(1)该水源区水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有_、_、_。(2)春季甲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与引汉济渭调水的矛盾突出,简析其原因。(3)影响后靠安置移民村规模的主要因素是_,并指出移民村可扶持发展的产业_。【答案】(1) 植被覆盖率高 开发强度较低 环境保护要求高(2)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量大;春季降水量少,上游集水面积小,水源供给相对较少。(3)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 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解析】本大题以我国跨流域调水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源地水质优、水源不足,农业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

4、和规律能力。考察学生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1)水源区水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根据材料“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突出”说明水源区植被覆盖率高,涵养能力强;“水源区”特别作为饮用水的源头,环境保护要求高,受人类干扰小,开发强度较低。(2)春季甲地区锋面未到达,降水少,上游集水面积小,水源供给相对较少。同时,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作物正在返青,需水量大,出现农业灌溉用水与引汉济渭调水的矛盾突出。(3)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因安置地海拔高,地形崎岖,耕地少,所以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低,影响后靠安置移民村规模。由于移民大多是农民,安置地耕地少,开发不当容易引

5、起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安置地处群山环绕之中,且靠近水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可扶持民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农民即发展了经济又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一、单选题(2021海南高考真题)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弯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岭。平山有“北方的鱼米之乡”之称。据县志记载,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图为西柏坡区位图。据此完成下面1-2题。1西柏坡所在区域()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B位于黄土高原C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D河流汛期在五六月2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A地形、

6、河流B技术、降水C土壤、植被D水文、习俗【答案】1C 2A【解析】1根据图中位置可知,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以东,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A错误。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B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正确。华北的汛期应出现在7、8月份,D错误。故选C。2材料中提到:平山“北岳控其东,太行踞其西,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东侧河流冲积扇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宜农耕,成为“鱼米之乡”,A正确。平山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与技术、习俗关系较小,B、D错误。植被对“鱼米之乡”的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A。(202

7、1天津高考真题)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3-4题。3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4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A雪线低、林线低 B雪线高、林线高C雪线低、林线高 D雪线高、林线低【答案】3B 4C【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无亚热带常绿阔叶

8、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C错误;川藏铁路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选B。4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由此可知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较小,ABD项错误,C正确。故选C。(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5-6题。地区全国甲乙丙丁人口增长

9、幅度(%)3.4-1.74.52.64.2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7.213.24.68.211.0第二产业39.134.438.941.837.9第三产业53.752.456.550.051.15 甲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6四大地区中()A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B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C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丁、乙D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答案】5D 6B【解析】5甲地区人口增长幅度最低且为负值,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是四个地区中最大的,说明该地区农业在全国中地位比较重要,且2012-2919年间人口数减少的,由于我国计

10、划生育政策实施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不是负值,因此其人口减少应该是人口迁出导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传统产业衰落,大量劳动力迁出导致人口减少,因此甲地是东北地区,D符合题意,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不符合题意。故选D。6结合表中数据判断,乙是东部地区,丙为中部地区,丁是西部地区。主导东部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主导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应为资源,A错误。东部地区是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B正确。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东部地区乙、中部地区丙、东北地区甲、西部地区丁,C错误。东部地区乙、中部地区丙,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轻重工业较均衡,东北地区甲以重型工业为

11、主,D错误。故选B。(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完成下列7-8题。7图示时段我国石油()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B生产量大幅提升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D生产量大幅减少8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加强石油综合利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ABCD【答案】7A 8C【解析】7根据材料,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图中显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石油消耗总量也是逐年上升,故可得出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攀升,A对,C不对。图中反映石油消耗总量、对外依存度的

12、关系,不能直接反映生产量的变化,更不能反映石油生产量大幅提升或者减少,BD不对。故选A。8要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就要减少石油净进口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减少石油净进口量;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可以减少石油进口量,降低对外依存度;对。加强石油综合利用会加大对石油的需求量,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不能减少进口量,故不对。故选C。二、综合题9(2021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带来的降水是洪水的主要来源,下垫面状况会影响洪峰的形成,夏季暴雨易引发洪灾。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50年一遇洪峰流量等值线图,图2为我国3个地区夏

13、季暴雨出现概率随日期变化图。(1)甲地地形为(填类型),夏季盛行(填风向)风,降水较多。(2)指出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的规律。从降水角度说明乙地防洪难度大的原因。(3)从地形影响角度,分析丙岛东部易发山洪的原因。【答案】(1)山地东南(2)规律:自南向北推迟。原因:降水集中,季节变化明显,年际变化较大;暴雨出现概率高(3)中部有山脉,东部迎风坡降水量大;东部地形陡峭,河流短,汇流时间短。【解析】本题以我国局部地区单位面积洪峰流量等值线及夏季暴雨出现频率随日期变化图为材料,考查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等问题,难度一般。(1)本题考查中国的地形和气候。读图根据经纬网和等高线判断,甲地为长白山地

14、,夏季盛行东南风,水汽受地形阻挡故而降水较多。(2)本题考查中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和洪涝灾害的成因。结合图2,可发现我国东部夏季暴雨高概率出现时间自南向北推迟。降水角度可从降水量、降水年际和季节分配等方面分析。由于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季节变化大,另外,夏季风的强弱年际变化大,导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3)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结合台湾东西部差异,可知台湾东部,地形起伏更大,又是迎风坡降水多,因而更易爆发山洪。一、单选题(2020北京高考真题)粮画是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某同学选取各省级行政区主要作物为材料,创作我的祖国粮画。“某同学创作我的祖国粮画”为背景材料,渗透中国传统

15、农业文化,体现农业生产与艺术的融合,增强审美体验,激发爱国情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省级行政区,其中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食主产区的是()ABCD2北部的山脉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该山脉南北坡()A分别属于内流区和外流区B基带海拔在3000米以上C河流补给以积雪融水为主D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答案】1A 2D【解析】1从图中可读出,为黑龙江、为西藏、为广东、为台湾。四个省区中,黑龙江大豆、玉米和水稻产量均位居前列且为粮食主产区,A正确。2北部的山脉为南岭。南岭南北坡都属于外流区,A错。南岭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基带海拔小于1000米,B错。南岭位于我国季风

16、气候区,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C错。北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南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的差异冬季大于夏季,D正确。3(2020北京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地36小时内的实况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影响本时段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风D台风【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地区表示的实际范围不是很大,纬度位置差异不是很大。同时,大气环流、海陆风等对大尺度范围内的降水差异影响较大,排除ABC;图中该区域南北降水量差异很大,最可能受台风的影响,北部受台风影响更强,降水量更多,南部地区受台风影响相对较弱,降水量的相对较少,D正确,故选D。(2020全国新

17、课标高考真题)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4-5题。4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5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答案】4A 5D【解析】4地名“河”的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黄土高原地貌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梁交错,

18、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A正确。故选A。5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河流明显比甲地少。水文类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化,乙与现代河流距离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地表水环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图中民族没有大变化,风俗习惯改变不大,A错误。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错误。乙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人口迁徙不会频繁,C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6(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

19、题。材料一 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5570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17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2500万吨/年。图一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材料二 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区。下表为2000年至2017年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统计指标年份20002005201020142017森林覆盖率(%)37.952.758.062.062.3农作物播种面积(万公顷)625.9634.4589.7618.6614.3稻谷播种面积(万公顷)230.2

20、210.0209.4202.6192.3甘蔗种植面积(万公顷)50.974.8106.9108.293.5甘蔗单产(吨/公顷)57.869.066.673.581.4(1)说出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2)简述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3)简析广西主产区甘蔗种植的土地资源优势。从生产角度,说出2000年来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征:年内分布不均,集中在6-8月。条件: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年内降水集中;流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强。(2)水库大量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3)优势:河谷平原面积较广,地形平坦;土层深

21、厚,土壤肥沃。原因: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水利设施改善;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解析】(1)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据图2分析可知,输沙量最大的月份是6-8月份,其他月份较少,年内分布不均。影响输沙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地形等因素。图中该地降水量较大,集中于5-8月份,年内降水集中,径流量大;西江流经地区多低山丘陵,河流流速快,侵蚀力强,因此导致输沙量大。(2)据图1分析可知,西江干支流修建了大量水库,水库拦水拦沙,减少了输沙量;据表分析,2000年至2017年,该地区森林覆盖率由37.9%大幅度提高到62.3%,森林保持水土,减少了输沙量。(3)从土地资源角度分析,结合图1可知,

22、广西河流众多,河谷平原面积较大,地形平坦,河流沉积了深厚的土壤,土壤肥沃。2000年广西甘蔗总产量快速增长,从表中数据看,种植面积从50.9万公顷增加到93.5万公顷,种植面积扩大;甘蔗单产由57.8吨/公顷提高到81.4吨/公顷。图1中大量水库修建,水利设施得到完善,水源供应充足、稳定;农业科技等投入增加,农业技术进步较快。7(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下图1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频率越高一般表示径流量补给越大)。(1)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位于(填

23、甲或乙)位置,分析形成这种径流补给的原因。(2)华北春旱严重的年份,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 (填甲或乙)位置的时间较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 (填高或低),试从减灾角度提出农业抗旱措施。【答案】(1)乙 鄱阳湖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鄱阳湖流域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2)乙 高 使用节水技术;实行跨区域调水;利用水利设施进行灌溉;种植耐旱作物等。【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河湖之间的补给关系及减轻旱灾危害的措施等知识点。注意读图,提取有用信息解题。(1)据图分析,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是4-6月份,4-6月份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4-6

24、月份副热带高压脊位于乙位置,鄱阳湖流域进入雨季,鄱阳湖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此时长江干流没有进入雨季,鄱阳湖流域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因此是鄱阳湖补给长江。(2)华北春旱出现在春季,华北春季是3-5月份,据图2分析,此时是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此时往往副热带高压脊停留在乙位置的时间较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时,时间一般是7、8月份,从图2分析,长江补给鄱阳湖频率较高。农业抗旱措施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可以使用节水技术,如喷灌、滴灌,采取技术措施减少蒸发;实行跨区域调水,增加水源供给量;利用利用的水利设施进行灌溉;因地制宜种植耐旱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等。8(2020全国新课标高考真

25、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1)分别简述图1所示I、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

26、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I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

27、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解析】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要求学生从自然和人文2个方面对沙地、湖泊景观转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辩证地看待人地关系,既不误入地理环境决定论,也不陷入人定胜天论,试题采用开放题型引导学生对支撑结论的前提条件进行反思(还可以补充哪些有用的研究资料),以及对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反思(还可以采用哪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相互验证),彰显考查批判性思维能

28、力的意图。(1)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从图中可以看出,I阶段湖沼沉积增多,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沉积略有减少,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沉积最多,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沉积先减少后增加,风沙活动先弱后强;阶段湖沼沉积急剧减少,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沉积波动较大但呈增多的趋势,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波动变化,但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该地水资源不足,降水交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植被的固沙能力提高,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19952013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自然条件应有利于湖沼

29、面积增加,但湖沼面积却减小,应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主要是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造成湖沼面积减小。(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赞同和反对两方面进行说明,但需要说明理由;从图中可以看出,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大于4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植被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上升,沙地景观最终消失,故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材料中可知,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过度绿化,蒸騰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故毛乌素沙地不会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