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客列传一、读准字音曩者(nn)偻(l)行扼()腕揕其匈(zhn) 自刭(jn) 樊於期(w)淬之(cu) 瞋目(chn) 擿秦王(zh)变徵(zh) 地图柙(xi) 惛然(hn)蓟(j)城 矐其目(hu)二、识记通假(1)吾曩者目摄之(“摄”同“慑”,威慑,震慑)(2)荆轲嘿而逃去(“嘿”同“默”)(3)北购于单于(“购”同“媾”,媾和,讲和)(4)心惛然,恐不能须臾(“惛”同“昏”,糊涂)(5)右手揕其匈(“匈”同“胸”,胸膛)(6)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曰(“捥”同“腕”)(7)于是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豫”同“预”)(8)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同“震”)(9)图穷而匕首见(“见”同“
2、现”)(10)卒起不意(“卒”同“猝”,突然)(11)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擿”同“掷”,投掷)(12)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庸”同“佣”,被雇用的人)(13)举筑朴秦皇帝(“朴”同“扑”,击)三、一词多义(1)造(2)得(3)解(4)固(5)会(6)私(7)图四、词类活用(1)盖聂怒而目之(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看)(2)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名词用作状语,每天、天天)(3)稍蚕食诸侯(名词用作状语,像蚕一样)(4)太子丹患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患,担心)(5)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6)南有泾、渭之沃(形容词用作名词,肥沃的土地)(7)擅巴、汉之饶(形容词用
3、作名词,富饶的土地)(8)请西约三晋(名词用作状语,向西)(9)南连齐、楚(名词用作状语,向南)(10)北购于单于(名词用作状语,向北)(11)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动词用作名词,结交的朋友)(12)夫行危欲求安(形容词用作名词,危险的举动)(13)膝行流涕(名词用作状语,用膝盖)(14)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形容词用作动词,表明)(15)臣海内之王者(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称臣)(16)函封之(名词用作状语,用匣子)(17)前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18)其人居远未来(形容词用作名词,远方)(19)太子迟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迟缓)(20)群臣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
4、奇怪)(21)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五、古今异义(1)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古义:提心吊胆。今义:因失望而痛心,害怕。(2)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古义:困窘,走投无路。今义:贫穷。(3)家丈人召使前击筑古义:主人,东家。今义:岳父。(4)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5)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古义:以后。今义:从前,过去。(6)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来达到某种目的。(7)樊於期偏袒扼捥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六、文言句式(1)荆轲者,卫人也。(判断句)译文:荆轲是卫国人。(2)
5、燕小弱,数困于兵。(被动句)译文:燕国又小又弱,好几次遭受了战祸。(3)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译文:您的父母族人,统统被杀死或被收为奴婢。(4)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译文:燕王亲自在朝堂上行了礼送出来。(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们。(6)待吾客与俱。(省略句)译文:等待我的朋友和(我)同(去)。(7)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译文:恰逢(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来。 资料链接最佳上镜刺客荆轲荆轲,战国末期卫人,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被称为“荆卿”,随之由燕国智勇深沉的“节侠”
6、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后受燕太子丹之托前往秦国入刺秦王,因种种原因,行刺失败被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秦已灭韩,又破赵。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怨仇,太子丹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文化常识“五声”定音“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羽五个音阶
7、。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 文本鉴赏本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深沉刚毅、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赞颂了荆轲的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略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1试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_答案举例手法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突出特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突出重点顾及到了太子、宾
8、客、高渐离、士等在场的所有人物,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顾及全面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有条不紊“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结合写景2.试分析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_答案(1)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奏把持揕逐擿”,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绝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2)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3)运用间接描写
9、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三”就杀人的秦舞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惶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3试从才能、思想、性格、精神方面分析荆轲这一人物形象。_答案(1)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机智过人。(2)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4)
10、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4我们应该怎样去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_答案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侠义精神。当然这当中也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
11、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文白对译 义无反顾的侠之大者在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之际,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行刺,以达到“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之目的。荆轲虽知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去得很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忠贞。当行刺失败后,荆轲虽身“被八创”,仍“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最后壮烈而死。荆轲,作为一个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极具英雄主义色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暴的光荣传统。其浩然的气魄,磊落的胸襟让后世之人钦佩不已。【应用角度】本材料可用于“心灵的选择”“生
12、与死”“人生的意义”“执着”“信念”“正义的力量”等话题、命题或材料作文中。有人说,荆轲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也有人说,荆轲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其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荆轲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荆轲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他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无论哪个时代,生命与生活都充满了悖论,面对扑面而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也常常走出了一个陷阱,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人总是
13、处于一定的时代,我们从一个时代去反观另一个时代的局限时,往往忽略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用自己所处时代的价值作为标准去衡量荆轲那个时代的信仰价值。因而,荆轲的选择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也是那个时代的无奈。其信仰的成功度己体现在其悲剧行为过程的执着中。两千年前的闪击王开岭去西安的路上,突然想起了他。两千年前的你是著名的剑客。 你还有一个身份:死士。漉漉雪雨,秦世恍兮。 眺望函谷关外那漫漶的黄川土壑,我竭力去模拟他当时该有的心情,结果除了彻骨的凉意和渐离渐远的筑声,什么也没有 你是死士。你的命运就是去死。活着的人根本不配与你攀交。 咸阳宫的大殿,是你的刑场。而你成名的地方,则远在易水河畔。 我最
14、深爱的,是你上路时的情景。那一天,“荆轲”这个青铜般辉煌的名字作为一枚一去不返的箭镞镇定地迈上弓弦。白幡猎猎,万马齐喑,谁都清楚意味着什么。寒风中那屏息待发的剑匣已凝固到结冰的程度,还有那淡淡的血腥味儿连易水河畔的瞎子也预感到了什么。 你信心十足,可这是对死亡的信心,是对人格、对诺言和友谊的信心。无人敢怀疑。连太子丹这个只重胜负的家伙也不敢怀疑分毫。你只是希望早一点离去 再没有什么值得犹豫和留恋的了吗?比如青春,比如江湖,比如故乡桃花和爱情 你摇摇头。你认准了那个比生命更大的东西:义。人,一生只能干一件事。 士为知己者死。死士的含义就是死,这远比做一名剑客更重要。再干一杯吧!为了永生永世值得为
15、“她”活了一次的誓言,为了那群随你前仆后继、无怨无悔的真正死士!樊於期、田光先生、高渐离太子丹不配“知己”的称号。他是政客,早晚会死,死在谁的手里都一样。这是一个怕死的人,一个怕死的人也濒死的人。 濒死的人却不一定怕死。“好吧,就让我做给你看!”你的唇边浮出一丝苍白的冷笑。 这不易察觉的笑突然幻化出惊心动魄的美,比任何一位女子的都要美它足以赢得世间任何一种爱情,包括男人的爱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高渐离的唱和是你一生最大的安慰,也是你当之无愧的荣誉。 他的绝唱其实只奏给你一人听。其他人全是聋子。琴弦里埋藏着你们的秘密,只有死士才敢问津的秘密。 遗嘱和友谊,这一刻他全部给了你
16、。如果你失败,他将成为第二个用才华去死的人。 你凄然一笑,谢谢你,好兄弟!记住我们的相约!我在九泉下候你 是时候了。是誓言启动的时候了。你握紧剑柄,手掌结满霜花。夕阳西下,缟绫飞卷,你修长的身影像一枚苇叶在风中远去朝那个预先埋伏好的结局逼近。黄土、皑雪、白草从易水河到咸阳宫,每一寸都写满了乡愁和忧郁。那种无人能懂的横空出世的孤独,和那种“我不去,谁去”的剑客的自豪是的,没有谁能比你的剑更快!你是一条比蛇还疾的闪电! 闪电正一步步逼近阴霾,逼近黑影中硕大的首级。 那是一个怎样漆黑的时刻,漆黑中,你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 一声巨响,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接着便是身躯重重摔地的沉闷。 死士。他的荣誉就是死
17、。没有不死的死士。除了死亡,还有千年的思念和仰望。 那把剑已变成一柄人格的尺子,你的血使青铜多了一份英雄的光辉。 一个凭失败而成功的人,你是第一个。一个以承诺换生命的人,你是第一个。 你让“荆轲”这两个普通的汉字,成为一座万世流芳的美学丰碑! 那天,西安城飘起了雪,站在荒无一人的城墙上,我寂寞地走了几千米。 我寂寞地想,两千年前的那一天,是否也像这样飘着雪?那个叫荆轲的青年是否也从这个方向进了城? 这念头是否显得可笑?我想起诗人伊达那慕尔的一句话:“我将穿越,但永远不能抵达!” 荆轲终没能抵达。而我,和你们一样也永远到不了咸阳。 【精要赏析】文中作者从多个人称角度对人物进行描写,或近或远地调控着读者与人物的时空距离,使读者既能近距离地透过作者的镜头一睹主人公的神态、动作等风采,触摸主人公心灵深处起伏的波涛,又能远距离大场面地审视主人公的历史地位、价值,立体地把握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