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411北大博导汤一介教授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正是西学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属于主流地位的儒学,得到一个自身反思的机会,从而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西学对儒学的冲击最大的时期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思想的宣传时期C民主革命思想宣传时期D民主科学思想宣传时期解析:对儒学冲击最大的时期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D项为正确选项。答案:D2有一副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该对联作者最有可能是()A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B清朝末年维新人士C民国初年北大学生 D“文革”期间红卫兵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白话通
2、神”“古文讨厌”可知,材料反映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主张,“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则反映出反封建思想,二者结合,可知材料应出现于新文化运动中,故选C项。A、B、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排除。答案:C3人大代表徐龙建言:让“红段子”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这里“红段子”的主要内容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健康的、“红红火火”的段子。而1915年的那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主要是()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专制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制度,反对旧制度ABC D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的掌握,提倡新制度、反对旧制度的表述
3、不正确,排除含的B、C、D三项。答案:A4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这段话表明他鼓励青年()A改造中国传统社会 B投身工人运动实践C积极推动文学革命 D建立中国“劳工社会答案:A5右面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一幅宣传图画,该图画实际上是针对()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C民众的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解析: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可知B项正确,而其他三项均没有凸显“实质
4、”问题。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认为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应该坚决反对,题干图片恰恰体现了这一点。答案:B6李大钊在我与世界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个解放自由的我和一个人人相爱的世界。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这表明此时的李大钊具有()A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B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C个人主义和世界主义倾向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倾向答案:C7社会变革是中国近代化的前提。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过程中,中国近代不同的阶级、阶层、政治集团为了摆脱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主张向西方学习,先后对中国社会提出一系列改革设想。19世
5、纪末,下列人物主张向西方学习,对中国社会进行最彻底变革的是()解析:李鸿章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康有为主张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孙中山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李大钊在中国高举社会主义大旗,对中国社会进行彻底变革,但时间为20世纪初。答案:C8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四位人物得票相近。你认为对五四运动后社会思潮影响最大的应是()解析:五四运动后社会思潮的主流由民主科学思想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而李大钊在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方面贡
6、献最大。答案:D高考真训练1(2011天津文综)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解析: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仍与中国无缘,而要建立民主的国家,必先刷新国民的观念,将国魂重铸。因此陈独秀把科学和民主作为救国救民的核心价值观念来追求和崇尚,用民主、科学破除了专制、迷信对人的束缚和禁锢,用两者来救治中国“一切黑暗”。B、C两项是外因,因而不是主要原因。D项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
7、在文学方面的贡献,与题意关系不大。答案:A2(2011安徽文综)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解析:材料认为辛亥革命仅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在思想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实际上是要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这些主张基本符合辛亥革命的史实,因此正确的答案为A项。答案:A3(2011浙江文综)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
8、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徐志摩24岁以前,是指1920年以前,他对西方的相对论和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远大于诗歌,说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成为社会潮流,故B项的说法最能反映材料信息。其他三项不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答案:B4(2011上海单科)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A求强
9、求富 B变法维新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学者认为,青年人应该摆脱奴隶地位和蒙昧时代,体现了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符合材料信息,故选D项。答案:D5(2011北京文综)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解析:题干材料反映这一时期大部
10、分人“赞成社会主义”。这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有关,反映被调查人群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注意题干时间“1923年”,A项北伐是在1926年开始,B项与题意不符。D项斯大林模式在这一时期还没有出现。答案:C6(2011安徽文综)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纪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B历史学家阐释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解析:正确的历史结论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知识的增长,比如考古学运用科技手段获
11、得了前人无法获得的信息;二是史观的变化。史观的变化是主观的变化,知识的增长是客观的条件,都深刻影响了历史的“解喻”。答案:C7(2011浙江文综)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A BC D解析:1899年马克思刚刚为中国人所知,从材料看,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马克思是德国人),故正确。错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以后,介绍马克思不等于介绍马克思主义。本题选B项。答案:B8(2010福建文综)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A与时代同行B有历史观引导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解析:材料认为历史研究要紧跟时代步伐,服务于社会的“进步”。服务于社会的“进步”不一定服务于“现实”,因此,C项错误。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