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学段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历史试题注意:本试卷共6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哪些谚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反映的是农业的耕作技术;播种时间;是施肥;是指灌溉。都是属于精耕细作的特点,综上都
2、正确。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 下列图片内容反映出我国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B.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集体劳动D. 手工业与商业相结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反映的是农用动力的问题;图片反映的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B项正确;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集体劳动不符合房间社会的特点;手工业与商业相结合不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故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征【名师点睛】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如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
3、主导,现在偏远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3. 清朝雍正皇帝曾经设立农官,奖励务农有成的老农,并从江南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农到北方传授农业技术,重视并扶植农业。其原因不包括A. 农民是国家赋税、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B. 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国家外贸的收入C. 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D. 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的掌握。题干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农
4、业的重视。依据所学可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封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为国家提供稳定的兵源和徭役。因此,农业的稳定与繁荣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分析选项,A、C、D表述均正确,B项表述错误,所以应选B。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发达的古代农业古代农业的地位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B. 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 从征役制到募雇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D. 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调
5、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私营工商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唐代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超过官营手工业,但是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从征役制到募雇制,是官营手工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进步;明朝中后期,雇佣劳动关系孕育于私营手工业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手工业手工业三大形态5.“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A. 丝B. 棉C. 毛D. 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丝织品在古代属于富贵人家所用的名贵衣料,这与材料中“劳动人民”不符,故A项错误。元朝以后,由于棉纺织技术的进步,棉纺产品才
6、开始增多,这与材料的时间“诸葛亮生活的时代”不符,故B项错误。毛料是游牧民族的服饰,在中原地区并不十分广泛,故C项错误。麻布衣服在中国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由于比较廉价而广泛适用于劳动人民,故D项正确。6.水浒传中的一幕:一日,鲁智深来到五台山福地牌楼前的小市镇买些酒吃,听到叮叮当当的去处,却是三个人在那里打铁。他进去说打禅杖和戒刀。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铁匠铺中的工匠来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 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C. “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
7、可以判断当时(宋代)私营手工业还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也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由此可以排除B、C 两项。由材料中描绘的场景可以判断“叮叮当当的去处”并非官营手工业作坊,排除A项。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7.“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俞大娘的巨舟冠绝一时,为时人称道。关于下图“俞大娘航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俞大娘航船”出现于唐代B. 航船上可能载有邢窑的白瓷C. 航船所经之地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D. 船上所带货币主要是纸币【答案】D【解析】【详解】纸币交子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中俞大娘航船为唐代的,所以
8、船上不会有纸币,符合题意,答案为D。根据年号“大历”“贞元”可知该船出现于唐代,但是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唐代的制瓷业有邢窑的白瓷,B不符题意,排除。航船所经之地可以随时见到客舍、车坊等辅助性营业场所,生意兴隆,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8.“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机。假如你和你的同学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唐朝时期的扬州,你们会看到或遇到A. 大街小巷商店铺席连绵不断,街道两边建有会馆B. 在某一商店,你购买了一件精美绝伦的青花瓷C. 张老板又新购买了几十台织机,机房规模扩大了D. 乘船在运河游玩,品尝当地小吃,欣赏两岸繁华的商业景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选项A中商铺设
9、置和建会馆错误,应该是宋朝和明清的情况;选项B中青花瓷错误,元代青花瓷才成熟;选项C中购买织机,机房扩大规模应该是清代的情况。 所以应该选择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商业的特征9. 下列关于我国“坊”“市”与城镇演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周至唐代,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B. 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C. 宋代以前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D. 明清时期城市的商业性、生产性增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古代城市的职能并非一直是以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为主。到唐宋尤其是明清时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职能不断增强,如
10、江南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因此B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城市自周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宋代以前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至宋代开始打破限制,自宋至明清城市的经济职能不断增加。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市的发展10. 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这反映了汉初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A. 海禁B. 抑商C. 奖励农耕D. 整顿吏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材料“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不得为官”体现的是抑商政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
11、: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商业重农抑商政策11.“(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材料反映了苏州A. 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办工场、作坊C. 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D.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可以知道,反映的是苏州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故C正确。官营手工业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材料体现的是工匠和机户是雇佣关系,不能体现关系紧密,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和表现,解题时注意抓住关键
12、信息“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进行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12.1656年,清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并严惩一切“私下诸番互市者”。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A. 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B. 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C. 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D. 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海禁”政策,根据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海禁政策对中国最长远的影响是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故答案为C。其它三项也是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但不符合题干“最大影响”的要求,排除ABD。考
13、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13.厦门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以前,产自江浙和福建的棉布十分畅销,但自从开埠通商后,“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 土产棉布质量的下降B. 交通运输的不便C. 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D. 洋布洋纱的冲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江浙一带传统手工业产品滞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受到价廉物美的西方工业品的冲击,故D正确。其它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名师点睛】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特点中国
14、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近代企业的冲击。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14.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A. 最先进的技术的传入B. 商品市场的扩大C.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D. 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条件。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
15、侵,促进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同时带来了先进技术,所以ABC均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主观上是要掠夺中国的社会财富,不可能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带来财富的积累。故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15.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在他总结的“张裕”创业史中写道:“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张弼士的“初志”应是A. 推翻满清政府B. 支持革命事业C. 打造中华第一品牌D. 实业救国【答案】D【解析】联系史实可知,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所以一批
16、实业家想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国家,史称“实业救国”。 A、推翻满清政府B、支持革命事业C、打造中华第一品牌,皆与材料中兴办实业目的不符。故此题应选D项。16.小明驾驶时光机器回到1918年,碰巧遇见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开心地对他说:“这几年的生意特别好!”小明帮助张謇分析了生意好的最主要原因,他应该说的是A. 张謇自身善于经营B. 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C.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D. 他是状元,身份特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时间是1918年,正好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
17、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在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B项也是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A D两项更谈不上。故选C项。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的兴办实业潮1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B. 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 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要求,从“经济上”来
18、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故答案为A项。B项是政治方面的影响,C项是思想上的影响,D项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不属于影响,排除BCD项。18.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到了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美国商品的涌入B. 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C. 繁重的捐税负担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法币是国民政府在1935年发行的货币,1948年被金圆券替代。根据题中材料可知,法币从1937年到1947年大幅度贬值,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导致通货急剧
19、膨胀。所以本题选B。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萎缩。1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大特点是A. 时间具有漫长性B.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C. 始终把工业化放在首位D. 偏重生产关系变革【答案】B【解析】【详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家,又要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故答案为B。过渡时期是指1953-1956年,所以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不具有漫长性的特征,A错误。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是同时并举,而不是始终把工业化放在首位,C错误。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发展生产力也改变生产关系,不是偏重生产关系的变革,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
20、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要求学生结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20.1956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它给我们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有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从题目“1956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出现的失误给我们留下的教训:由于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所以应该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正确;大跃进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盲目要求高指标,故而经济
21、建设要切合实际,正确;从三面红旗可以看出,生产关系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比如人民公社化运动,正确,综上可知都是经验教训,故答案为A。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21.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A.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D.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
22、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因为农民只有承包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解决了农村生产经营权又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足是指它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足22.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A. 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B. 经济特区的设立C. 浦东开发开放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想象不到的成
23、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1990年的浦东开发,故C正确。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是能开放的因素之一,排除A。浦东不是经济特区,B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1978年,与浦东开放时间不符,D错误。23.如下图,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B.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 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
24、济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D正确。借鉴资本主义经验的目的仍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A错误。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B错误。资源配置应该以市场为主,故C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南巡谈话中邓小平
25、指出判断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准应当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是否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的说法与三个有利于无关,错误,ABD选项排除。25.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备多元性和发展性。下图是近代经过改良的旗袍。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A. 汉族B. 蒙古族C. 回族D. 满族【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旗装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满族,故D项正确。汉族、蒙古族和回族与旗袍改良无关,排除A
26、BC。26.有人说: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不是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A. 当时他们了解到东方有很多财富B. 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和扩张的条件C.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D. 东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西欧人的发财梦不是梦”说明西欧人能够发财,即15世纪西欧已经具备了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条件,故B项正确;A项是西欧人的 “发财梦”,故不符合材料;“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从属于B项,故C项错误;此时东方仍然占有明显的优势,故D项错误。27.新航路开辟后,在西欧市场上出现的商品中最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玉米原产自美洲新航路开辟以后
27、,才从美洲传播到欧洲,故答案为C。新航路开辟之前,中国的丝绸就能够在西欧出现,A错误。中国的茶叶和丝绸一样,在很早就能够出现在欧洲市场。B错误。香料产于东南亚地区,新航路开辟之前,就有香料在欧洲进行销售,D错误。28.工业革命密切了当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基本的媒介是A. 先进的政治制度B. 先进的通讯手段C. 具有威慑力的炮舰D. 价格低廉的商品【答案】D【解析】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商品输出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所以基本媒介是廉价的商品,故选D;ABC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9.“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这句话
28、旨在A. 肯定工业革命对英国殖民体系形成的重要作用B. 反思英国在世界范围殖民体系形成中的侵略性C. 揭示英国经济实力远在军事实力之上的事实D. 强调英国资产阶级主导帝国的发展而非殖民军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日不落帝国”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说明强调的是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的发展繁荣,有利于其建立殖民霸权,因此选A。考点:工业革命点评:材料式的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此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两大能力。30.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中描写
29、了19世纪50年代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A. 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B. 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C. 岸边工厂一间接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D. 伦敦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向世界炫耀其财富和技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知识。首先要注意时间限制:19世纪50年代。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此瓦特不可能给朋友打电话,所以本题答案为为B项;其它三个选项均符合史实。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0、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二、非选择题(共二大题,满分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材料二:(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中外历史知识述要(中州古籍出版社)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其内容和根本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
31、答案】(1)重农抑商政策。;内容:重视农业的发展,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限制打击工商业;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闭关锁国政策(3)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解析】【详解】(1)结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和目的作答即可。(2)根据材料文字可明显看出是闭关锁国政策。(3)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找出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影响的共同点即可。32.社会力量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婚姻家庭也反映出社会要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择偶标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首先注重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
32、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传统道德观念。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演变材料二: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的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摘编自凤凰网材料三: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项目年代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本人成分、政治面貌30.523.515.113.9学历10.611.712.625.3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
33、国古代的择偶标准,其中对女性的要求合理吗?请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妇女走出家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要说明18世纪以来妇女可能扮演的社会角色。(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的择偶观念呈现的基本趋势。【答案】(1)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合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性别分工,家庭稳定。或:不合理:偏向要求妇女,等级观念,从一而终。(回答合理不合理均可)(2)资本主义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如能够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回答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社会政治活动。(3)择偶标准多元化,男女双向选择,政治色彩减弱,重个人能力。【解析】【详解】(1)择偶标准,只要依据材料内容出现
34、的时间及材料内容的观点来分析归纳即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合理的问题:需要结合材料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归纳。材料中的“首先注重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等传统道德观念”表明这种标准对妇女是不合理的。有关于理由的问题,需要从材料内容中的不尊重人权、违反人性的内容来分析归纳。(2)原因:需要从材料内容提供的时间来分析归纳整理。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范围的扩大,劳动强度的不断降低,民主政治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妇女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角色。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问题,可以依据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发展的重大变化来归纳即可。(3)材料三中的择偶标准没有表明是男还是女,所以能体现出男女平等的双向选择性的特点。然后依据表格中的内容对比这之前的中国人的择偶标准来分析现在人民择偶观念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择偶标准的多元化,男女双向选择,政治色彩减弱,重个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