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酵母菌 大肠杆菌 乳酸菌 蓝藻 绿藻 伞藻 颤藻 硅藻 衣藻A. B. C. D. 【答案】D【解析】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伞藻属于原核生物;颤藻属于原核生物;硅藻属于真核生物;衣藻属于真核生物,故选D。2.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实验再用B. 用花生进行脂肪的鉴定时,必需使用显微镜C. 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斐
2、林试剂甲液浓度不同,但B液与乙液浓度相同D.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水解既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又能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答案】D【解析】斐林试剂应该混合使用、现配现用,A错误;脂肪检测时如果采用花生种子制成匀浆作为样液,可以不用显微镜,B错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斐林试剂甲液浓度相同,而双缩脲试剂B液与斐林试剂乙液浓度不同,C错误;观察DNA和RNA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水解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染色,D正确。3. 无机盐能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下面列出了若干确定无机盐X是否是植物必需的实验
3、方案,其中正确的设计是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只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不用基质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蒸馏水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完全培养液不用基质,只用完全培养液不用基质,只用含无机盐X的培养液不用基质,只用蒸馏水A. 以为实验组,为对照组 B. 以为实验组,为对照组C. 以为实验组,为对照组 D. 以为实验组,为对照组【答案】B【解析】验证X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缺乏X元素,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加入X元素,植物能正常生长,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活的环境是否含有该矿质元素,其他矿质元素的种类、浓度属于无
4、关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且适宜。土壤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可能含有X元素,错误;沙土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可能含有X元素,错误;只用缺少元素X的“完全营养液”,不用基质作为实验组,有利于控制变量,正确;由分析可知,错误;由分析可知,错误;不用基质,只用完全营养液,作为对照,正确;植物正常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不用基质,只用含元素X的蒸馏水作对照,植物也不能正常生长,错误;无矿质元素,植物不能正常生长,错误;所以B选项正确。4.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离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是生理过程,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
5、图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氧仅来群氨基酸的一COOH,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B. 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离T浓度,说明物质跨膜运输不都是顺浓度梯度的C. 与甲图c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乙图中D. 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但膜的成分发生更新【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主动运输,b表示脱水缩合,c表示加工和分泌;表示核糖体,表示高尔基体,表示内质网,表示细胞分泌物,表示线粒体,表示囊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
6、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去一个H,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个OH,所以产生的水中氧仅来自于氨基酸的羧基,完成的场所是乙图核糖体,A正确;主动运输的方向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浓度,说明是主动运输过程,B正确;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c表示蛋白质的分泌过程,与其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C错误;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高尔基体膜,但膜的成分已发生更新,D正确。5.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A. 水稻对Si4+需求
7、量最大,番茄对Si4+需求量最小B. 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C. 水稻对不同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 水稻和番茄对无机盐离子与水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水稻的硅离子浓度下降很多,而番茄的硅离子浓度升高,说明水稻对Si4+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4+需求量最小,A正确;Ca2+浓度上升的原因是水稻细胞吸水的相对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相对速率,B错误;水稻吸收的硅酸根离子多,对镁离子吸收量少,说明水稻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正确;水稻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正确。6. 模型方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一
8、种方法。根据下图所示,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属于物理模型 B. b属于概念模型C. c属于数学模型 D. d属于物理模型【答案】D【解析】a为细胞结构模式图,属于物理模型,A项正确;b揭示各概念间的关系,属于概念模型,B项正确;c为数学公式和曲线,属于数学模型,C项正确;d为照片,是个体的真实反映,而不是简约性的概括,不属于物理模型,D项错误。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 制备细胞膜时是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B.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利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 分离破碎细胞的细胞器时采用的是质壁分离法D. 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
9、通常采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和其他细胞器膜,容易制备纯净的细胞膜,A正确;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需要用同位素标记法,观察被标记的元素在各个细胞器之间传递的过程,B正确;分离破碎细胞的细胞器时采用的是差速离心法,C错误;研究细胞核功能时,将有无细胞核的两组细胞,以及经过核移植植入细胞核与未植入细胞核的两组细胞进行对照,需要使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D正确。8. 生物体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有多种,它们的用途有一定差异(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高能磷酸化合物ATPGTPUTPCTP主要用途能量通货蛋白质合成糖原合成脂肪和磷脂的合成A. 葡萄糖和果糖反
10、应生成蔗糖的过程中,可由ATP直接供能B. 在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均不能来自ATPC. UTP分子中所有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可得到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 无光情况下,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叶绿休【答案】A9. 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初始液面如图),对甲、乙、丙、丁四种膜材料,进行渗透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一种半透膜,不能允许蔗糖通过B. 乙是一种半透膜,不能允许蔗糖通过C. 丙开始为半透膜,后来不再是半透膜D. 四种材料中最终丁的漏斗液面最低【答案】A【解析】图1是渗透作用装置,漏斗内
11、装的是蔗糖溶液,烧杯中是清水,则渗透计液面逐渐升高,图2中只有膜材料甲使得漏斗内液面上升, A正确;乙曲线高度始终不变,说明乙膜没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可以通过,B错误;蔗糖分子是不同通过半透膜的,而采用丙材料膜,漏斗内液面先升高后降低,说明蔗糖进行了跨膜运输,材料丙充当半透膜不佳,C错误;采用丁材料膜,水分反而从浓度高的漏斗中渗出,一般不存在,D错误。10. 下列有关“主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无机盐主要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B. 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构成C.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D.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答案】B【解析】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A正确;
12、糖类只由C、H、O三种元素构成,B错误;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因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D正确。11. 若“淀粉一麦芽糖一葡萄糖一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A. B. C. D. 【答案】A【解析】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此生物应该是动物,正确;此生物一定不是植物,因为有糖原的合成,糖原为动物多糖,错误;
13、将淀粉分解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最终合成糖原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所以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正确;答案选D。12. 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是糖脂,具有保护和润滑的作用B. 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和构成膜基本支架的作用C. 可以是细胞器膜、核膜的主要成分D. 由纤维素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结构、成分及功能等知识,理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和成分,准确识别图中各结构或成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
14、镶嵌模型,是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信息交流的作用,A错误;是膜蛋白,具有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作用,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膜的基本支架,B错误;是磷脂分子,是细胞器膜、核膜等各种生物膜的主要成分,C正确;由蛋白质组成,能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D错误。【点睛】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程度地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蛋白的种类及数量,尤其需要注意常考的四种“膜蛋白”:(1)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膜蛋白糖蛋白。(2)膜载体蛋白:是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3)具催化
15、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4)识别蛋白:是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13. 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荣获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 “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C. 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D. P和S分别是“位置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答案】C【解析】“
16、位罝细胞”是一种活细胞,活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A错误;“网格细胞” 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错误;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C正确;P与S都是“位置细胞”中的大量元素,D错误。【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名师点睛】易错易混走出元素与化合物的三个误区:误区一:易混淆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和鲜重。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误区二:误以为生物体内大量元素重要,微量元素不重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根据元素的含量划分的。无论是大量元素
17、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误区三:易混淆“数量”和“含量”。人体活细胞中氧的含量最多,但氢原子的数量最多。14. 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02的物质的量如下图所示。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A. 当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不只进行无氧呼吸B. 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有所不同C. 当氧浓度为c时,有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D. 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呼吸各阶段都能产生H和ATP【答案】B【解析】分析曲线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产生酒精的量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分
18、析曲线可知氧气浓度为b时,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多于产生的酒精量,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d时,不产生酒精,说明该点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设氧气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由曲线得出关系式:2y=6、6x+2y=15,解得y=3、x=1.5,所以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2/3,C错误;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但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不能产生H,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能产生H和ATP ,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根据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判断进行的细胞呼吸的类型以及大小关系,
19、并进行相关的计算。15.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作用极为重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B. 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C. 生物膜上有多种酶附着,以确保细胞内化学反应均在生物膜上顺利进行D. 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的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答案】B【解析】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但由于各种膜的功能有差异,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 量不同,A错误;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
20、正确;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但并不是细胞内所有化学反应均在生物膜上进行,C错误;细胞膜上的糖类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D错误。考点定位:生物膜系统的功能16. 下列有关制备细胞膜的操作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有利用鸡血和生理盐水制得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直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将临时装片从载物台上取下,在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在髙倍显微镜下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C【解析】鸡的红细胞有核膜和
21、细胞器膜的干扰,不适宜作为制备细胞膜的材料,错误;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正确;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后,再换成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错误;在高倍镜下观察清楚后,直接在载物台上的盖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错误;在高倍镜下持续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看细胞是否发生破裂,正确;综上分析,有3个是错误的,选C。17. 为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中,植入核的卵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是黑色的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
22、,无核的一半停止分裂将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变形虫失去摄食能力,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将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移植到去掉假根和帽的伞形帽伞藻的柄上,新长出的帽是菊花形帽下列有关上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说明美西螈体色等所有的遗传性状都由细胞核控制B. 实验说明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能进行代谢活动C. 实验说明变形虫的代谢活动受细胞核控制D. 实验说明伞藻的帽形趄由细胞核控制合成的【答案】C【解析】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中,结果发育成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只能说明美西螈体色由细胞核控制,A错误;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
23、停止分裂,说明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B错误;将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变形虫失去摄食能力,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说明变形虫的代谢活动受细胞核控制,C正确;将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移植到去掉假根和帽的伞形帽伞藻的柄上,新长出的帽是菊花形帽,说明伞藻的帽形与细胞核有关,受细胞核控制,D错误。18. 现有两个临时装片,材料分别取自菜青虫和卷心菜,在显微镜下对这两个装片进行观察。下列观察结果和对应的判断,错误的有若发现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若发现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靑虫若发现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若发现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靑虫A
24、.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A【解析】菜青虫是动物,卷心菜是植物,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可能含有叶绿体,所以若发现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正确;若发现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则该细胞可能来自菜靑虫,也可能来自卷心菜,错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若发现细胞中含有纤维素,可判断该细胞来自卷心菜,正确;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中心体,而卷心菜是高等植物,若发现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靑虫,正确;综上分析,错误说法只有1个,故选A。19. 下图表示人体内氧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
25、于一NH2B. 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 M物质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D.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N为葡萄糖,M为丙酮酸。过程表示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产生的水中的H一个来自NH2,一个来自-COOH,A错误;在缺氧条件下,N葡萄糖经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生成M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的能量,B错误;M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正确;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而表示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D错误。20. 某同学
26、为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abcde来源猪血马肝蛙表皮棉花霉菌水溶性+-+-+灰分+-+-染色反应甲基绿溶液-+-斐林试剂-苏丹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注:“+”有(溶解);“”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下列对ae推断最合理的是A. 蛋白质、脂肪、染色质、纤维素、蛋白质B. 蛋白质、脂肪、染色
27、质、葡萄糖、麦芽糖酶C. 血红蛋白、脂肪、DMA、纤维素、纤维素酶D. 血红蛋白、脂肪、RWA、麦芽糖、纤维素酶【答案】C【解析】a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说明是蛋白质,灰分中含有Fe元素,说明是血红蛋白;b能被苏丹溶液染色,说明b是脂肪;c能与甲基绿溶液反应,说明c是DNA;d是细胞壁的成分,e能与d反应,生成还原糖,则d是纤维素,e是纤维素酶;综上分析可知,C选项正确。21. 细菌蛋白质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可通过肽链之间的二硫键维持稳定。已知不同的多肽产物可因分子量不同而以电泳方式分离。下列左图是一个分析细菌蛋白的电泳结果图,“-”代表没加还原剂,“+”代表加有还原剂,还原剂可打断二硫键,“M”代
28、表已知分子量的蛋自质,右侧数字代表蛋白质或多肽的相对分子量。根据左侧结果,下列哪个图案最能代表该细菌原本的多肽结构(注意:“一”代表二硫键)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由图解可知,细菌中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0,没加还原剂时电泳只有一条分离带,加入还原剂之后二硫键被破坏,电泳结果出现了两条分离带,一条的相对分子质量稍高于67,一条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所以可推测出该细菌中的蛋白质由一条相对分子质量稍大于67的肽链和两条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30的肽链构成,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电泳分析亚基的数目和分子量,从而判断原蛋白分子结构。22. 甲图是细胞呼
29、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阶段均产生少量能量B. 人体细胞分解等量的葡萄糖,阶段释放C02的量是阶段的1/3C. 水参与第阶段的反应,该反应发生在乙图中的b处D. 、分别发生在乙图中的a、c处【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A是丙酮酸,是呼吸作用第一阶段,是产乳酸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产酒精的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图乙中,a表示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间隙,b表示线粒体基质,c表示线粒体内膜。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均没有能量的释放,不能产生ATP,A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图中),不能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
30、;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丙酮酸和水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H,发生的场所为b线粒体基质,C正确;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膜,而乙图中的a表示线粒体内膜和外膜的间隙,D错误。23. 科学家利用酵母菌突变体(下图中A型E型)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以及与分泌相关的基因,揭示了囊泡运输的过程。野生型酵母菌能正常进行分泌蛋白的分泌,突变体由于基因突变,内膜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下图中,能表示内质网膜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是A. A型、B型 B. A型、C型 C. B抱、E型 D. D型、E型【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A型形成的蛋白
31、质未运至高尔基体,且A型内质网中形成的蛋白质不具小泡,所以A型内质网结构不正常;B型内质网形成的蛋白质也不运向高尔基体,所以B型内质网也不正常;C型高尔基体中无蛋白质,但内质网能形成具小泡的蛋白质,所以C型内质网正常;D型、E型中分泌蛋白均出现在高尔基体中,所以D、E型内质网均正常;综上所述,能表示内质网膜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是A、B,故选A。24. 有种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
32、工B. 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该菌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 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Tuba蛋白是人类细胞中的蛋白质,不需要内质网加工,A错误;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B正确;该菌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C错误;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答案是B。【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5. 下列对各曲线含义描述正确的是A. 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B. 乙图所至物质运输是主动运输,但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
33、影响C. 丙图表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0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D. 丁图表示小鼠的体内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答案】A【解析】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它是靠无氧呼吸提供能量的,因此它的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A正确;根据图解物质的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且与物质的浓度有关,故为主动运输,与氧气浓度有关,说明与有氧呼吸供能有关,则呼吸酶抑制剂会抑制呼吸酶活性,B错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既可以有氧呼吸也可以无氧呼吸,无氧气时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增高,会抑制无氧呼吸,最后只进行有氧呼吸。a点表示有氧呼吸较弱,无氧呼吸也受抑制,所以总的呼吸强度低,产生的ATP也
34、较少,C错误;小鼠是恒温动物,酶活性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酶活性基本不变,D错误。26. 关于下面图形的叙述符合生物学事实的是A. 甲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曲线,通过对比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 乙图中可分别表示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三者之间的关系C. 若丙表示无氧呼吸,则其中的abc可分别表示葡萄糖、丙酮酸、水D. 若丁是在兔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则丁很可能是蔗糖【答案】B【解析】分析甲图可知,与加入Fe3+相比,加入过氧化氢酶反应达到平衡点所用的时间最少,因此若甲图表示过氧化氢被分解曲线,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A错误;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蓝藻,细菌和蓝藻分别属于
35、两类原核生物,因此乙图中的可分别表示原核生物、细菌和蓝藻三者之间的关系,B正确;结合有氧呼吸的过程分析题图丙可知,只有丙表示有氧呼吸,其中的abc才分别表示葡萄糖、丙酮酸、水,C错误;分析题图丁可知,该分子是二糖的分子式,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在兔体细胞(动物细胞)中不存在,D错误。27.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酶都是有机物 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酶能起催化作用 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A. 2 B. 3 C. 4 D. 5【答案】B【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错误;酶
36、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不能来源于食物,错误;活细胞都要发生代谢反应,所以活细胞都含有酶,正确;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正确;酶是蛋白质或RNA,而不是固醇,错误;酶只起催化作用,不起调控作用,正确、和错误;所以B选项正确。28.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酵母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答案】A【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正确;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可能是病毒,错误;不同酶的最
37、适宜温度不同,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不一定是37,错误。故选A。29. 植物在冬季来临过程中,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抗寒力逐渐增强。下图为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变化关系图。请根据图推断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冬季来临过程中,温度过低导致酶活性降低是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B. 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负相关C. 随着气温和土壤温度的下降,根系的吸水最减少,组织的含水量下降D. 随温度的缓慢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逐渐减弱,有利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答案】B【解析】从横坐标分析,9-12月温度降低,而细胞中含水量曲线呈逐渐下降
38、趋势。植物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随着温度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是植物体的水分减少,加上温度降低,新陈代谢减弱,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植物的抗逆性增强。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温度过低导致酶活性降低,A正确;随冬季来临,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含量上升,植物抗寒性增强,所以植物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含量的比值,与植物的抗寒性呈现明显的正相关,B错误;温度降低,植物的代谢速率随之降低,产生的各种化合物减少,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而使细胞吸收的水分减少,C正确;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减少,D正确。30. 图所示酵母菌呼吸作用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39、点为酵母菌呼吸作用最弱点B. C点时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与有氧呼吸吸收的02量相等C. AC段表示酵母菌即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D. 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答案】B【解析】酵母菌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由图可知,B点时酵母菌时呼吸作用释放CO2最少,说明酵母菌此时总 呼吸强度最弱,A正确;在C点之后,CO2释放量=O2吸收量,此时酵母菌仅存在有氧呼吸,即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为0,B错误;由图可知AC段随氧气浓度增加,O2吸收量也逐渐增加,说明此阶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无氧呼吸逐渐减弱,C正确;由上述方程式可知,有氧呼吸中消耗的O2量=释放的CO2
40、量,而无氧呼吸中只产生CO2。由图可知,阴影部分为CO2释放量-O2吸收量即CO2释放量-有氧呼吸中CO2释放量,所以阴影部分面积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31.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如图甲1所示。酶的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如图甲、所示。图乙示意发生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时,底物浓度与起始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时,酶才能与底物结合,这说明酶的
41、催化作用具有_。(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故能抑制细菌合成细胞壁相关的酶的活性,其原因是_,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机会下降。(3)据图乙分析,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率变得越来越小是_抑制剂。(4)唾液淀粉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丙。若将温度提高5,请在图丙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_【答案】 (1). 专一性 (2). 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 (3). 竞争性 (4).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甲可知,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性体了底物与酶活性位点具有互补的结构,这种互补的结构还表现在青霉素或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的结合上。
42、图乙表明,底物浓度越大,竞争性抑制的效力越来越小。图丙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的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温度提高5时,相同底物浓度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均会降低。(1)从图甲可知,底物只能与相应酶的部位结合,体现酶的专一性。(2)青霉素的化学结构与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相似,青霉素能与这些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或酶活性位点被封闭),使细菌合成细胞壁的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下降。(3)随着底物浓度升高,抑制效力变得越来越小的是竞争性抑制剂,原因是底物浓度越高,底物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越大,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结合的机会越小。(4)最适温度酶的活性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值时,酶活性降低。主要依据两点绘图:
43、一是在最适温度下,温度提高5,酶的活性会降低,因而画成的曲线应是低于最适温度下的曲线;二是在温度提高5的恒定温度下,一般认为酶是处于一个较适宜的环境中,酶的活性不会先升高后降低,因而不能将曲线画成抛物线形状。【点睛】本题关键要区分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本质,前者是与底物共同竞争酶的同一结合部位,后者与底物在与酶结合部位上是不同,所以当底物浓度增大时,底物与酶的结合机会增大,竞争力加强,反应速率提高更快;而后者由于与酶结合部位不同,所以底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不明显(或者增大较慢)。32. 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
44、25水浴中,lO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右表所示:(1)图中X处所用的化学药品是_,lOmin后软管夹关闭,液滴将向_方向移动。(2)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0.5mm2,在20min、30min时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_mm3/min。(3)该小组同学认为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厌氧呼吸速率,你认为他们实验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并说出你的理:_。(4)有同学认为应该增设对照实验,请利用此装置设置一对照实验:_。【答案】 (1). NaOH (2). 左 (3). 3.25 (4). 不合理,果蝇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
45、气体 (5). 将活的果蝇换成死的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解析】分析实验装置图:果蝇幼虫有氧呼吸能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释放的二氧化碳可被NaOH吸收,因为试管中是氧气被消耗,气压下降,所以毛细管内的液滴向左移动,根据液滴移动的距离可以计算细胞呼吸强度。(1)果蝇幼虫有氧呼吸会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要测定果蝇幼虫呼吸速率,需排除二氧化碳的干扰,因此X的作用是吸收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应为NaOH;果蝇幼虫细胞呼吸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因此容器中气体总量减少,压强减小,毛细管内的液滴向左移动。.(3)果蝇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会产生气体,因此无法测定果
46、蝇无氧呼吸速率。(4)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液滴的移动,因此为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影响,应增加一对照实验:将活的果蝇换成相同的死果蝇,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点睛】本题关键要厘清实验装置的原理,液滴移动的距离大小代表实验生物有氧呼吸消耗氧气量多少。33. 主动运输是一种重要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为探究主动运输的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HgCl2是一种可以影响ATP水解的新陈代谢抑制剂。请分析冋答:(1)请写出ATP水解的反应式_。(2)本实验的名称是_。(3)写出实验进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_。(4)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根据实验结果,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
47、需测定_。比较乙组和甲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_。【答案】 (1). ATP ADP+Pi+能量 (2). 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 (3). 温度、pH、溶解氧、溶液的用量、胡萝卜片的数量等 (4). 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 (5). 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消耗能量(或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主动运输) (6). 幼嫩组织供能少,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少(或幼嫩组织新陈代谢不及成熟组织旺盛,产能少)【解析】试题分析:结合装置图分析,该实验有两个变量,即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因变量是实验前后磷酸盐浓度差,所以本实验
48、的目的是探究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结合实验结果的柱形图分析,甲组在实验前后需测定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差比乙组大,而甲乙两组的单一变量是HgCl2,说明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消耗能量(或HgCl2能抑制ATP供能从而影响主动运输);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而甲丙两组的单一变量是细胞成熟程度,原因可能是幼嫩组织供能少(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少)。(1)ATP水解的反应式:ATP ADP+Pi+能量。(2)由图可知,实验中的变量为由于HgCl2和细胞的成熟程度,最后测量了实验前后溶液中磷酸盐浓度差,所以本实验的名称是探究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对
49、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的影响。(3)实验中,应保证各组所处环境的温度、溶液的量、pH、溶氧量以及胡萝卜片的量等一致,以免影响实验效果。(4)由图表纵坐标可知,科研人员在实验前后需测定溶液中磷酸盐的浓度。甲组中不含有HgCl2,即ATP水解不受抑制,细胞可进行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而乙组中加入了HgCl2溶液,抑制了ATP的水解,则能量供应不足,影响了主动运输,说明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磷酸盐)需要能量。由于甲组和丙组的唯一变量为胡萝卜片的成熟程度,所以与甲组相比,丙组吸收磷酸盐较少的原因可能是幼嫩组织供能少(或幼嫩组织细胞膜上载体少)。【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根据实验装置的标示确定该实验有两个
50、自变量(HgCl2和细胞成熟程度)和所测定的因变量(实验前后磷酸盐浓度差),这对拟定课题名称和厘清实验思路至关重要。34.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质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1)。(1)将脂质体置于淸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2)图2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请回答:该结构的功能特性是_。有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增加膜的通透性,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_。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_。叶绿体和线
51、粒体等细胞器中均具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这是由于你_ 的不同所致。【答案】 (1). 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 选择透过性 (3). 磷脂双分子层 (4). 一定的流动性 (5). A【解析】试题分析:图1中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空气水的界面上成单层排布,形成的双层磷脂分子结构较为稳定;图2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生物膜的功能与蛋白质的种类数目有关,蛋白质的种类数目越复杂,膜的功能越多,据此解答。(1)脂质体置于淸水中一段时间后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说明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稳定性。(2)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层的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B为磷脂双分子层,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同膜由于蛋白质的不同,功能也不同,蛋白质的种类数目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关键】关键:磷脂分子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空气水的界面上,始终是亲水性头部与水分子接触,疏水性尾部与水分子背离,这对于理解脂质体和膜中双层磷脂分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