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779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5年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10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75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是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的开始是因为:A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

2、字,它记述了商王的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B商朝时出现刻划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C甲骨文是商朝通用的文字书写材料D甲骨文已具备“六书”构字规律2古书说:“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变法使秦国富强 B秦始皇接受法家学说C变法得到人民拥护 D变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3三国、东晋和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对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均田制B大批农民南迁C南迁农民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D南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的结果4两税法之所以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主要是因为:A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B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C适应了均田制破坏后土地兼并的情况D使封建国家的财政

3、收入有所增加5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A变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为司、府、县三级行政制度B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央的权力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D政府各部门互相牵制,客观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6清朝在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的基础上,先后设立台湾府、台湾省,表明清政府力图:A密切两岸关系 B提高台湾行政地位C加强海防力量 D开发台湾资源7标志着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理藩向近代外交转化的事件是:A1861年辛酉政变 B总理衙门的设立C洋务运动的兴起 D外务部的成立8下表是南北方四省18921894年的收入构成比较表:农业税收人

4、工商业杂税收入全省总收人数额(万元)数额(万元)%数额(万元)%山东省3058171.519376.5100河南省261.67777.723339.3100江苏省391.834778.2661170100广东省1603332067480100表中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沿海地区工商业发达,农业落后 B一些省份工商业税收超过农业C北方地区是农业发达 D南方的一些省份已实现工业化9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进攻地点(如右图)的先后顺序是:A BC D10当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刊行后,清政府两次下令严禁流传,主要是由于该书:A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和历史依据B为康有为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C引进了西方

5、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D对封建统治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挑战11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是: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A B C D12在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与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权主义相比,突出的是:A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强调要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C突出了国内各民族的自由和平等 D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1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表现有: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性质 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革命策略A. B. C. D

6、. 14八路军总部的一道战役预备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长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 ” 预备令发出之后,我军开展的军事行动是: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反扫荡”斗争151947年6月底,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地区。“直插敌人心脏”的含义是:A大别山是上海的天然屏障B蒋介石搞重点进攻,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C直接威胁到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及武汉D从中央突破,威胁敌人守备空虚的长江中下游地区16有一幅宣传漫画

7、,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一现象发生于:A1957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2年17下列新中国重大外交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出席万隆亚非国际会议 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签订上海联合公报A B C D18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在不同革命时期有不同内容,制约统一战线内容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C中国革命动力的变化 D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19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财产所有权作出明确具体解释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20工业革命

8、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主要是指: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力量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基础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队伍21宅地法的实施,对当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是:A使美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了西部 B加速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C种植园经济被小农经济所取代 D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22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决定因素是: A列强实力对比未发生根本变化B列强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都比较满意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尚未激化D各国政府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9、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欧洲的分裂,最准确的说法应是:A欧洲削弱的结果 B大国强权政治的结果C苏联作用的结果 D美国作用的结果24下列事件,联合国曾发挥重要作用的有: 朝鲜战争 印巴分治 纽伦堡审判 巴勒斯坦地区巴以分治 A B C D25“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目标是: A联合起来与美苏竞争 B加强内部联系,促进经济发展C提高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地位 D加快实现欧洲政治一体化第卷(非选择题 共75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262728293031卷总分得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9分,第27题12分,第

10、28题12分,共计33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黄宗羲)尝谓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於游谈。故问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不为迂儒,必兼读史。读史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於心,则为俗学。故上下古今,穿穴群言,自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教,无不精研。 引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材料二:(顾炎武)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於鞍上默诵诸经注疏。炎武之学,大抵主於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和漕兵农之属,莫不

11、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馀,合图经而成者。 引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 材料三:亡考自少喜从人间问四方事,至于江山险要,士马食贷,典制沿革,皆极意研究。读史读注疏,于书志年表,考驳同异,必详慎搜阅之,而更以见闻证之。 引自王敔 (注:王夫之子大行府君行状材料四:清代学术,超汉越宋。明末文衰甚矣!清运既兴,文气亦随之而一振。康、乾盛治,文教大昌。圣主贤臣,莫不以提倡文化为己任。师儒崛起,尤胜一时。 引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请回答:(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在政治上的共同倾向(或身份)怎样?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他们的学风有哪些共同点?(3分)(

12、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康乾时期,清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推行的政策。(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康乾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概况。(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阿比尼西亚为什么灭亡了呢?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到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共产党,没有中国这样的军队,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三,它不能等候国际的援助,它的战争是孤立的。第四,这是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材料二: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尽够击破毫无根据的亡国论,也尽够说服性急朋友们的速胜论了。“芦沟桥事变以来,四万万人一齐努力,最后胜利是

13、中国的。”这样一种公式,在广大的人们中流行着。这个公式是对的,但有加以充实的必要。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党派,从共产党到国民党;全国人民,从工人农民到资产阶级;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国际方面,从社会主义国家到各国爱好正义的人民;材料三:除了调动有训练的军队进行运动战之外,还要在农民中组织很多的游击队。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二十四小时,使之疲于奔命。必须记住这个战争是在中国打的,这就是说,日军要完全被敌对的中国人所包围;这样,日本在中国抗战的长期消耗下,它的经济行将崩溃;在无数战争的消磨中,它的士气行将颓靡。 毛泽东论持久战吸

14、取材料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之所以屡战屡败,与阿比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的败亡有哪些相似的原因?(4分)(2)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什么既不会亡国,(4分)又不能速胜?(2分)(3)中国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抗战路线和方针策略,才能扬长避短,战胜敌人?(2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个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材料二: 不断的扩大产品销路和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

15、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摘自共产党宣言材料三:(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转向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精尖工业,发展中国家则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工业,其中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已努力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而把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最不发达的国家转移。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率先实现工业革命所具备的外部条件有哪些方面? (2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的什么特点或趋势?(2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所造成的积极和

16、消极的社会影响。(5分)(4)从材料三看当今世界经济的什么变化? 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有何影响?(3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3分,第30题14分,第31题15分,共计42分。29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立了一套较为完整严密的监察制度,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起源于秦朝,其具体史实如何?(1分)两汉时期监察制度有何发展变化?(4分)(2)北宋时期监察制度有什么新的变化?(2分)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源及影响。(3分)(3)综观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你如何评价它?(3分)30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有哪些主要内

17、容或措施?(4分)这些政策措施与戊戌变法的变法令及政治改革主张有何联系?(2分)这些政策措施对清末民初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8分)1结合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三个方面的有关史实,说明新中国是怎样成功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15分)2005年广东高三五校联考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DAABCBBDDCA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CBCADBBABCB二、

18、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9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计33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答:(1)三人都是明末清初的反清志士。(1分)三人都勤奋博学;(1分)学以致用;(1分)注重调查研究。(1分)(2)一方面推行提倡文化,重视教育的政策;(1分)另一方面又大兴“文字狱”,推行文化专制政策。(1分)(3)康乾时期,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加强,社会安定;(1分)经济繁荣发展,文教昌盛;(1分)当时大多数知识分子治学脱离现实。(1分)27答:(1)清朝与阿比尼西亚落败的相似原因有:两国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或农奴制国家;(1分)两国都没有先进的政党来领导,没有进步

19、的军队为中坚;(1分)两国都没有有效的国际援助;(1分)两国的战争领导都有错误。(1分)(2)中国不会亡国的原因是: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而日本是小国;(1分)中国有共产党、八路军为中坚的统一战线(或全民族抗战);(1分)中国的正义战争得到了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日本失道寡助);(1分)中国采取正确的抗战路线和方针策略。(1分)中国不能速胜的原因是:中国仍是弱国,不能迅速战胜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2分)(3)中国应当实行全面抗战,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抗战的方针,才能发挥大国的优势,拖垮日军,以弱胜强。(2分)28(1)英国从殖民掠夺中获得了资金、粮食、原料及市场;(1分)英国是

20、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它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是头号的资本主义强国。(1分)(2)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分)(3)一方面加剧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贫困落后,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2分)另一方面又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它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2分)资本主义成为19世纪世界发展的主流。(1分)(4)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工业比重下降,并转移到不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1分)技术知识密集型新兴工业迅速崛起;(1分)给落后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1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3分,,第30题14分,第31题15分,共计42分。29答

21、:(1)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1分)两汉: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2分)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执掌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2分)(2)北宋:在地方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2分)根源:唐朝节度使权力太大,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为防止重蹈覆辙,北宋采取了这一措施。(2分)影响:使知州和通判互相制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分)(3)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

22、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2分)也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1分)30答:清末新政的内容有: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预备立宪的措施有: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4分)(答对四点就可得满分)清末新政的内容措施与戊戌变法在经济、教育和军事方面的变法令大同小异;预备立宪的政治改革措施与维新派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也有内在联系,政改方向基本一致。(2分)清末新政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无促进作用,但也加重了人民的捐税负担,加剧了社会的动荡;(2分)其教育改革措施客观

23、上促进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为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2分)其军事改革措施加大了清朝内部的派系分化和异己力量,对清朝的垮台和民国初年的政治军事局面也有深刻的影响;(2分)预备立宪客观上有利于地方绅商参政议政,并形成清末民初政坛上的一支活跃力量立宪派;而“皇族内阁”的出台,则直接导致清朝的众叛亲离和加速垮台。(2分)31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通过土地改革、合理调整工商业,形成了国营经济、私人资本、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3分)此后,国家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渡。(2分)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2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基本政治制度。(3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2分)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已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