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教案: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739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教案: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教案: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教案: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教案:专题七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1)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测试要求:苏联的改革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史实了解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重点难点: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史实;了解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知识梳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1)2、新经济政策 (1921192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936) 赫鲁晓夫 (农业工业批判个人崇拜)4、改革与挫折 勃烈日列夫改革 (新经济体制逐渐停滞)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改革政治改革苏联解体)【基础知识】一、赫鲁晓夫改革-摇摆不定1、 背景(1)20世纪50年代,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2)斯大林逝世为改革提供契

2、机与可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政治上高度集权,以党代政,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继任的苏联领导人开始进行改革,试图改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内容(1)农业: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2)工业:扩大地方权力(3)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3、评价: 积极: 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消极: 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3、、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二、戈尔巴乔夫改革1改革背景:经济方面: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国际关系方面: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1、内容:经济方面:制定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试图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政治方

4、面: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2、结果:国家政局不稳,经济滑坡,思想混乱,民族问题严重。用一句话来概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的领导地位,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三苏联解体: (1)解体时间:1991年12月。(2)解体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3)解体原因:根本原因:是由于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

5、革;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4)教训: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四、比较中国改革开放与苏联改革?【巩固练习】1.赫鲁晓夫执政后,作为改革突破口的是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金融业 2.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始于 A.苏共十四大 B.苏共十五大 C.苏共二十大 D.苏共二十七大3.下列关于赫鲁晓夫对农业的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扩大了地方权力 B.削减农业税 C.大规模开荒和种植玉米 D.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4.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

6、的是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5.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是在A.1980年 B.1985年 C.1987年 D.1990年6.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B.党内斗争日趋激烈 C.苏联国民经济大滑坡 D.民族矛盾日益7戈尔巴乔夫从根本上动摇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领导地位的改革是A.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B.推行“民主化”和“公开性” C.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D.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8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

7、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 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B.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C. 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D.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9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 B C D10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

8、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 B. C. D.11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12“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

9、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但由于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选自赫鲁晓夫执政史)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玉米运动”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生产管理不善 C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D忽略自然地理条件13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6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14俄国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

10、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15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学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以英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4分)(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

11、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其表现是什么?(5分)(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突破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1)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2分)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2分)(2)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1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1分)(3)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 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个人作风的影响。(3分)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4)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2分)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