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检测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江西吉安模拟)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A李慈铭否定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解析:从“圆明园为夷人劫掠”一句,排除A项,作者肯定了外国人的侵略行为。从“奸民乘之”分析出作者认为有中国人参与了抢劫。材料不能说明作者
2、亲身经历了火烧圆明园,因此,材料不是一手材料。答案:B2(2012河南洛阳高三模拟)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费正清所言“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说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项
3、。答案:D3(2012广东汕头高三模拟)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形象。解析下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小小的、矮矮的小家伙跑到瓷器店里欺负中国人A甲午中日战争B巴黎和会C抗日战争 D明治维新解析:从漫画日本人、中国人的穿着等可判断,当时的中国人应是“清官员”,联系所学可知,这一事件应该是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对华进行侵略。答案:A4(2012江苏南京高三调研)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
4、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A动摇了封建统治 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C造成了社会动荡 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解析:太平天国先后提出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D项说法错误。答案:D5(2012山东临沂高三检测)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为“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中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C西方传教士诬
5、蔑诽谤义和团D外来宗教冲击了小农生产者解析:材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期间,义和团对民族矛盾的认识和理解,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存在着盲目排外的倾向,材料主要体现了这一特点。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B6清明节,明明去扫墓,他看到曾祖父墓碑上写着“卒于民国五年”,其曾祖父应死于公元()A1915年 B1916年C1917年 D1918年解析:本题设计比较巧妙,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题。民国元年是1912年,然后依次推算,正确答案应是B,但粗心的学生很可能会误选C项。答案:B7(2012河南郑州高三模拟)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最早从理论上否定、最早在实
6、践上开创、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分别是()韩非子秦始皇黄宗羲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A BC D解析:最早从理论上提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韩非子;最早从理论上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黄宗羲;最早在实践上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秦始皇;最早在实践上完成否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是孙中山。因此,A项正确。答案:A8以下是西方历史学家对辛亥革命的评论,其中与我们的观点相一致的是()A“尽管革命以新军中士兵的爆发而开端,革命本身毫无疑问仍然是一个上流阶层的革命。”B“旧制度崩溃了,但共和派革命党人之混杂集团并未对此做出真正的贡献,仅仅充当了无足轻重的支持力量”。C“辛亥革命并不像大家声
7、称的那么样是一种资产阶级革命,而仅仅是中国政权解体的一个简单插曲。”D“就像1911年所表明的那样,清朝最终是由于内部的积弱而崩溃,并非被革命力量所推翻。”解析: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领导的革命,相对于当时的社会,无疑是上流阶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混杂集团也为促成清政府的瓦解做出了贡献。答案:A9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
8、成立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答案:D10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这幅浮雕所示的运动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C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推动并领导D广大人民的彻底觉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图片反映的是五四运动,而此运动之所以能取得初步胜利,关键在于工人阶级的主力
9、军作用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答案:B11(2012东北师大附中模拟)19231927年,苏共中央就中国革命问题进行了122次讨论,作出了738个决议,这些决议通过共产国际来指示给中共中央,1927年7月底中共已决定南昌起义了,莫斯科还发来由斯大林亲自决定阻止起义的电报。这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A中共对本党的政策没有决策的权力B苏共通过共产国际指导中共革命斗争C苏共反对起义是希望维持统一战线D中国革命对苏联国家利益非常关键解析:注意材料“苏共中央这些决议通过共产国际来指示给中共中央”,由此可判断B项正确;由“中共已决定南昌起义”可知A项错误;C、D两项表述本身就是错误的。答案:B12(2
10、012安徽合肥一模)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解析:第一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兴中会到民国建立,第三组是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第四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建设。由此推断出“开天辟地”指1921年中共成立,“渐趋成熟”是指1935年遵义会议。答案:B13(2012广东六校联考)费正清在剑桥中华民
11、国史中写道:“在蒋毛会谈结束之际,双方于(1945年)10月10日签署协定,宣布了主要原则蒋介石要求他们(中共军队)应统一在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之下,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材料中“共产党领导人吃惊地没有提出反对”的主要原因是()A认为中央政府是“人民的政府”B当时中共力量还很弱小C鉴于国内人民争取和平的舆论D中共认同国共两党合作方式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主张先政治民主化,然后军队国家化;国民党主张先军队国家化,然后政治民主化,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主张将军队交给“人民的政府”,而不是国民党独裁的政府。答案:A14(2012江苏模拟)2012年4月21日,是
12、渡江战役打响63周年。为了让历史铭记,让英雄永生,坐落在合肥滨湖新区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有望于今年年底开馆。下列关于“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渡江战役最终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渡江战役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伟大起点C毛泽东诗句“宜将剩勇追穷寇”意在将革命进行到底D修建该渡江战役纪念馆有利于推动革命传统教育解析:渡江战役的意义在于解放了长江以南的中国领土,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是三大战役的功绩。答案:A15(2012嘉兴模拟)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事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
13、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A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C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解析:1949年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1956年,因而C项与史实不符。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
14、西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6分)(2)下面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完成下表:(8分)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的
15、性质主要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孙中山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新民主主义革命(3)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6分)答案:(1)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等等)。(2)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南昌起义:历史意义: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
16、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和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避免了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不同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断深入的动力;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只要答出两项即可给满分)17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
17、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
18、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请完成:(1)分别指出图1、图2、图3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6分)(2)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4)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图3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4分)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在南京的几件大事,通过考查,理解这些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解题关键要注意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去归纳。答案:(1)图1: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图2: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图3: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2)“界碑”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胜利”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3)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在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在均富化方面,提出平均地权等。(4)问题: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意义: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