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2638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8.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93页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教学课件:专题三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一专题三 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旗第一中学历史组 陈美俊 本节知识点:1、五四运动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5、北伐战争 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7、南昌起义 8、八七会议 9、秋收起义 10、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 11、土地革命 12、长征 13、遵义会议 14、土地改革 15、人民解放战争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 读读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领导的、人民大众参加的、反对的革命。无产阶级1919-1949成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

2、(第二次国共合作)(分 裂)五四运动 191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6 抗日战争 19311945 解放战争 1946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6 1、背景 国际国内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专制、卖国、混战):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壮大(阶级)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思想)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一)五四运动 日本:俄国: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山东 俄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政治:经济:思想:根本原因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

3、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把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权利交给日本。帝国主义的强权政治引发了“五四运动”。在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山东问题由来与解决知识链接经过阶段

4、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5日第二阶段6月5日6月底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成果3、过程 北京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罢课上海工人阶级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的胜利你认为五四运动能取得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以上信息你能判断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 的爱国运动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反帝反封建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罢工,使五四运动规模扩大,对北京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成为运动主力。P54学习思考:“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本代

5、表拒绝签署!”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根据北洋政府的指示,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性质:毫不妥协的 的革命运动 4、五四运动的影响:(2)标志着 登上历史舞台(3)促进 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 想基础(4)标志着 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反帝反封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1.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毫不妥协的反帝反

6、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想一想名称任务主力领导阶级指导思想结果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2.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反侵(帝)反封建人民群众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新军新民主主义革命较之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新”在指导思想 领导阶级 革命前途 革命任务 A、B、C、D、B练一练 3五四运动的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 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群众性

7、: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山东主权、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4.五四精神的内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5多角度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1)革命史中的“五四运动”:(2)党建史中的“五四运动”:(3)思想史中的“五四运动”:中国逐渐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许多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1.毛泽东曾撰文称:“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新”的主要

8、依据是 A.青年学生充当了民主革命的急先锋 B.马克思主义成为革命的指导思想C.无产阶级政党成为革命的领导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革命主力 D2.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A3.下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 我们对于学

9、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 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A1、历史条件 内部条件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关),登上政治舞台外部条件 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国际: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P60自我测评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促进了马

10、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加速推动中共的诞生,可以说是中共诞生的催化剂。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31中共“一大”会址(上海)中国“一大”会址(嘉兴南湖)2、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 主要内容(1)通过党的任务(2)确定中心任务 意义:中共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新”的含义:3、中共“二大”(1)内容:最低纲领: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心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意义: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一、中共一大和二大制定的

11、革命纲领之间有什么关系?1、二大最高纲领和中共一大纲领基本一致,本质上都是社会主义革命纲领。2、二大最低纲领是中共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提出来的,属于民主革命的纲领。3、一大并未正确认识国情,二大认识到了,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二、二大纲领实际上还隐藏着一个什么重要问题?新生的中共已经开始把中国革命分成两步走: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即:第一步是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第二步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划分对中国革命最终胜利起了重要作用。1.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

12、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是指 A1915年 B1917年 C1920年 D1924年 C2、90年前的7月23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B C D B3.“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下列关于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材料实际隐藏

13、着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标志着工人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并领导中国革命 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明确提出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A B C D B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一)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二)走自己的路中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三)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四)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1、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会议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3)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革命兴起。中共:工人运动受挫,需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要性)国民

14、党: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伟大,决定同中共合作(可能性)(一)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根本原因:反帝反封的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党内合作 P55学习思考: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以美国为师,因为他提出要建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孙中山提出“以俄为师”,这是孙中山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的结果。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受到巨大鼓舞。打倒推翻 统一目的北伐战争中流行国民革命军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2、高潮北伐战争经过取得巨大成功12 3 1|1

15、2 3 1|3 4 5-|3 4 5-|5 6 54 3 1|5 6 54 3 1|3 5 1-|3 5 1-|两只老虎1 2 3 1|1 2 3 1|3 4 5-|3 4 5-|5 6 54 3 1|5 6 54 3 1|3 5 1-|3 5 1-|打倒列 强,打倒 列 强,除军阀,除军 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 欢 唱,齐 欢 唱。国民革命歌3 失败标志失败原 因客观主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中共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国共合作破裂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历史意义1、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它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教训必须掌握革

16、命武装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1.关于“左”、右倾错误 不同点:(1)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2)“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 躁、冒进、急于求成 相同点:(1)都不是实事求是(2)独断专行,缺乏民主(3)危害严重 2.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 (1)国民革命运动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 党单独领导的(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革命胜利发展的保证(3)军事斗争和群众运动相互配合(4)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是一场真正的国民大革命 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兴起高潮:北伐战争 失败1927年7月国民大革命1924年1月知识回顾1、前不久,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

17、公布了蒋介石日记(见下图)。日记真实记载了1917至1931年期间蒋介石的心路历程,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C同意与中共进行第二次合作 D出席开罗会议 A2、“北伐战争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虽然中途夭折,但这次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伐战争“中途夭折”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联合绞杀 B.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理论未贯彻 C.国民党右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D.没有组成强大的中国革命联盟 解析:A项是客观原因。B项是原因之一。C项是主要原因。D项的表述与革命统一战线的事实不

18、相符合。C3、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运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C解析:1926年6月1927年6月,初步确定国民革命这一时间范畴,可排除A、B两项。然后注意地域信息:湖南、湖北、江西三地的农会会员数的大幅度提升,正是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结果,且湖南、湖北、江西还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故选择C项,同时排除D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一)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二)走自己的路中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南昌起义:1927.8.1 周、贺等 意

19、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创建自己军队的开始(4)秋收起义:毛泽东 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井冈山进军 (3)中共八七会议: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国民革命失败,中共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背景:走城市道路的失败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赣江文家市三湾永新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图长沙进攻长沙失败到达井冈山进攻城市“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土地革命:内容、影响(作用)(1)根据地开辟:1927年10月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0年夏,十几块 ()政权建设: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

2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2.形成(4)武装斗争:粉碎国民党的前四次围剿P57学习思考:中共开展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为巩固土地革命的成果,激发出政治积极性,积极组织起来,参与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二者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广州徐州郑州武汉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方志敏建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贺龙等建立湘鄂边革命根据地邓小平等创建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等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上)含义:即“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共领导

21、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是土地革命的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共正确领导(重要条件)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斗争形式)(基本内容)(物质基础)实质: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P56学习思考: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国情决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民主制度,无合法斗争条件敌人残暴武装夺取政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落后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小反革命势力强大农业国农村农民人多,革命性强反革命势力薄弱农村

22、包围城市道路成功城市革命道路失败1、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分别走的是什么革命道路?俄国:城市革命道路;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中俄两国不同的革命道路由什么决定?各自的国情:俄国:革命前是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山下旌(jing)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kui)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dun)。“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 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江泽民把它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

23、群众、勇于胜利”。1.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 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B2.“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

24、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过渡时期 B3、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 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B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一)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二)走自己的路中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三)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1、长征原因:王明(1904-1974)等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造成极大损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长征经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直接原因)王

25、明的“左”倾错误(根本原因)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西湖南福建贵州广西西康四川陕吴起镇甘肃会宁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遵义1935.1.红军长征示意图红一、四方面军会师1935年6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1935年10月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长征胜利:标志:1936年10月会宁会师 4、意义: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留下精神遗产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

26、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长征精神的内涵: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一)国民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二)走自己的路中共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三)红军长征,战略转移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四)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遵义会议:

27、1935年1月 内容1、结束了“左”倾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意义1、结束了?;2、确立了?;3、走向成熟,第一次独立解决党内问题。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 工人运动受挫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失败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攻打中心城市 农村包围城市 听命于共产国际 遵义会议 1.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2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最高决策从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逐渐走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3)革命中心从南方转移到

28、北方:瑞金陕北。(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共同抗日:19271936年内战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了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C2.“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遵义会议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是指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A B C

29、D B3.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遭受两次严重挫折。请说出哪两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采取哪些挽救措施?从中获得哪些教训?史实: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原因:前者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中共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后者“左”倾错误指导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措施:前者: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惨重教训中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开辟一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后者红军长征,实现战略转移遵义会议,从军事上、组织上纠正“左”的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教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既反“

30、右”又反“左”实践证明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为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抗日战争(1937-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见专题二第三节)(二)解放战争(1946-1949年)1.背景国际 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国内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方针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与民主反内战漫画: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1)爆发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能否打败国民党反动派?(2)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经过 想一想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阶级属性 革命运动 对农民土地问题的态度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平均地权

31、 分田地-双减双交-没收 结果 空想 没有实现 取得成效 结论 只有无产阶级的土地政策才是符合实际的政策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路挺进中原,转折点(3)战略反攻(4)战略决战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大 决 战 渡江战役江阴湖口南京解放(5)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 领南京总统府 22年国民政府 的统治覆灭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2、右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它用黄铜 铸成,透过历史的尘埃还能看到上面写着“中华民

32、国 三十八年四月小 23 星期六”。作为历史它将定格 成为永恒。它的寓意是 A清政府统治结束 B南京光复,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民国成立 D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 1、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 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CD3、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

33、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C4.1949年夏,某报刊要用下列诗句作为时事评论文章的标题,你觉得哪一个最好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A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和原因 标志:新中国成立 意义:国内:世界:经验结论:共产党领导人民走经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道路是必然选择1、胜利的标志和历史意义 材料一 在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中,

34、将蒋介石集团的腐败、昏庸、专制、无能一一历数,以说明国民党的失败是咎由自取,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2、胜利的原因人民解放军进入上海后露宿街头材料二得民心者,得天下!白皮书指出的国民党失败原因,你认为有道理吗?统治腐败、失去民心。国民党方面:统治腐败、失去民心。中共方面:(P59学习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基本经验)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4)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5)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2、胜利的原因在1949年以前的战争年代,中共身先士卒,到建国前夕,登记在册的

35、中共党员人数为300余万人,而自建党以来牺牲的党员人数有姓名可稽者亦达370万。历史选择了共产党,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第二次国共合作)(分 裂)五四运动 191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 抗日战争 19371945 解放战争 1946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化:想一想3、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三次机遇和错失原因.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原因: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资产阶

36、级革命派软弱妥协;第二次:国民革命动摇北洋军阀统治;原因: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中共犯右倾错误;第三次:抗战胜利后通过和平建国决议。原因:美蒋悍然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决议。4.近代中国百年求索的艰难历程(1)百年求索的主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艰难历程:经历了“向西方学习”“走俄国人的路”“走自己的路”三个阶段。“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下学习西方的物质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分别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走俄国人的路”:中共成立初期,仿效俄国进行以城市为中心的大规模斗争。

37、“走自己的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5、百余年间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特点有时以反侵略为主,有时以反封建为主,但这“两反”在19世纪末之后经常相结合。中国人民的敌人内外勾结,异常强大、凶残,尤其是日本法西斯主义。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五性: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曲折性和连续性。反抗斗争的潜能巨大,爱国的凝聚力强,革命动力深广。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核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农民是主力军。抗争的方式多种多样。人民武装的革命战争起决定性作用。是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最典

38、型。(4)基本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要把学习外国经验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创建了人民的新中国,清除了列强的侵华势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能够自立自强,救亡图存,能够打败任何一个妄想灭亡中国的帝国主义。1.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拥戴 C.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2、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

39、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BA3.下图是国庆节期间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孙中山和毛泽东的巨幅画。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 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 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 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

40、目标的继承和发展 D4.在探索救国道路问题上,中国先后走过哪些国家的道路?结果如何?最后走的是怎样的道路?结果如何?这说明在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上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道路:日本式的改良道路,美国法国式的革命道路,俄国式的道路。结果:都失败了。最后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结果成功了。原则:走与本国具体国情相适应的道路。P60自我测评 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年的历史来论证毛泽东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应该分清敌友,建立统一战线以团结朋友反对敌人。正面例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反对北洋军阀;开展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以发动农民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反对日本侵略者,并最终取得了

4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反面例子:在国民革命中把背叛革命的蒋介石作为可以信赖的朋友,导致国民革命失败。P60材料阅读与思考:“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是指中共在农村建立的人民革命政权;“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是指在中共领导下,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中国革命出现“列宁主义趋向”是因为十月革命胜利为中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实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接受国民革命革命失败的教训,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成功之路,即“农村包围城市”在中共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坚持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P61问题探讨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

42、导思想 传统的平均平等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革命纲领反封建,但有落后性空想性有革命性先进性,但反帝不明确,反封不彻底彻底反帝反封革命策略 孤军奋战缺乏群众基础 组织统一战线革命前途走向封建化 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主义社会问题研讨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发动人民群众,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革命性最彻底,组织性最强,能够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通过其先锋队中共来实现的。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因此中共提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提出了

43、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并最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第二次国共合作)(分 裂)五四运动 191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6 抗日战争 19311945 解放战争 1946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本节知识点:1、五四运动1919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 3、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1923 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 5、北伐战争1926 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927 7、南昌起义1927 8、八七会议1927 9、秋收起义1927 10、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30s 11、土地革命1931 12、长征1934 13、遵义会议1935 14、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15、土地改革1947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意义1949 你掌握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