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图1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的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禅让制2有关“湖广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图1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3. 历史学者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独制”与西周的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A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免B郡守由君主任免,县令由郡守任免C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D郡守由科举选拔,县令由郡守任免4.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A遵循
2、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 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 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ks5uks5uKs5u5. 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文化习俗在中国源远流长,联宗、收族和撰写家谱、族谱之风盛行,并深入到一般平民家中。与这种习俗的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是()A宗法制 B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 D分封制6. 周制同姓百世不通婚,这样,各国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缘关系,可以增加相互间的联系。如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实行同姓不婚的实质是()A加强周天子同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B保持周王室血统的纯正性C通过血缘宗法关系加强对诸
3、侯国的控制D确立长幼有序的宗法理念7. 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其根本目的在于()A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 B重视诸侯的态度C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 D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8. 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材料中的“秦制”是指()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 C郡县制 D分封制9.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每个郡设郡守(文官,负责行政)、郡尉(武将,负责军事与治安)和监御史(显然直接充当皇帝在郡一级的代表)。这样做是为了(
4、)A使地方权力分化且相互牵制,便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使更多拥有军功的将领可以参与国家治理C让更多传统贵族拥有分享政治权利的机会D将中央官僚系统模式推广至全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10.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这个制度延续到了汉代作了一定程度的妥协因为有一批其权力严格受到限制的王国当时容许与数目远为众多的郡一起存在。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但又稍有修改),最后演变成现在仍在实行的省县制。”据此分析可知,“这个制度”及其在汉代的“妥协”分别是()A分封制、郡国并行制 B郡县制、世官制C郡县制、郡国并行制 D郡县制、行省制11. 苏轼总结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说:“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
5、后出于郡县吏”这反映了汉代主要的选官途径是()A世袭 B察举 C科考 D按门第选拔12. 汉武帝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他的做法中不可能包括()A频繁换相 B破格选用人才 C设立中朝 D设立三省六部13.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ks5uks5uks5u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14.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6、()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B汉朝强化察举制监察诸侯王和地方百官C宋朝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D元朝设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15.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16. 时下热议的“异地高考”改革折射出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唤。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没有世袭等级,没有财富的权力,不主张任人唯亲,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平性”。这一制度指是的()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
7、制 D科举制17.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体现的“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以法治国 18. 有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行省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ks5uks5uKs5u.Com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D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19.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8、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20.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史大夫、通判 B丞相、参知政事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21. 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的吏治发展中,地方官员的选任制度不断演变,但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地方主官一律由中央任免。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体现君权至上和皇恩浩荡D确保选官、用官制度的连续性和一贯性22.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周朝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
9、行省制度23.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叙述正确的应是()ks5uks5uks5uKS5UA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ks5uks5uks5uKS5UC置三公,事归台阁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24.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秦代三公九卿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元代的行省制度25. “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C察举制 D科举制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