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4 ,大小:1.06MB ,
资源ID:725951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2595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四单元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四单元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ppt

1、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到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2.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1)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2)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3)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2)2002年,“十六大”提出_的奋

2、斗目标。(3)2007年,“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_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0年【情境在线】20世纪70年代,中国老百姓家庭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百元级的,当初有个叫法是“三转一响一咔嚓”。“三转”是手表、缝纫机、自行 车;“一响”是收音机;“一咔嚓”是照相机。到了80年代,中国老百姓家庭的 生活水平升级,升到了千元级,那时候有个说法叫“三机一箱”,也就是电视 机、洗衣机、录音机和电冰箱。到了90年代,中国老百姓家庭的消费水平又继 续升级,升为万元级,我们简称为“两电一调”,也就是电脑、电话和空调。到 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家庭消费达到了百万元级的水平,汽车、住房

3、成为很重 要的生活必需品。这些变化发生的首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改革开放的进行。二、城市化进程加快 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_的过程。2.进程:(1)改革开放前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2)21世纪以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提出积极的_,走大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城市型 城市化战略 3.趋势:出现城市_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它的代表主要有长江 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北京城市群等。区域化【情境在线】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4、和工业化的迅速推 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高速发展。政府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战略。这一城市化战略指什么?提示: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 体系。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原因:_时代的到来;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发展,特别是_ 技术的进步。2.表现:(1)_年中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上网用户不断增加。(2)应用领域越来越广,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_的一个缩 影。信息化 计算机网络 1995 信息社会 3.影响:(1)打破时空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共享。(2)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3)改变着传统生活方式和人

5、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情境在线】下图是网络问政的漫画。漫画体现了互联网哪一独特功能?提示: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四、时尚中国 1.原因: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2.表现:(1)思想观念的变化:竞争意识、_、效率意识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2)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社会流行语言的变化:既有新创词语,又有外来词汇,也有港台语言等。市场意识【情境在线】右图所示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最时尚的着装列宁装。这反映出当时女 性的着装受哪国的影响?提示:苏联。【助学助记】1.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 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

6、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 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等。2.改革开放前后衣食住行的不同特点:改革开放前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时尚体现 出统一性的特点,受政治影响较大;改革开放后,生活时尚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受 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大。3.图示巧记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素养探究】1.人均国民收入增长 史料 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经济生活从1949年到1998年发生了什 么变化,并说明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分析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数字变化,从政治、经济和国家战略等角度 回答。提示:变化:人

7、均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地位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 发生巨大变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内社会环境的稳定和相对和平的周边国际环境,中国人民的努 力。2.服饰变化 史料“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 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 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 中流行。毛皮大衣、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 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摘编自陈志华、朱华编著中国服饰史 思考:根据史料

8、,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导致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点拨】第一问变化可以从画线得出,第二问主要因素可从画线及所 学知识分析。提示:变化:由单一服饰到多元化服饰。因素: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主题二 中国城市化进程【素养探究】1.曲折发展 史料 19491957年中国城市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从长远以及从城市化 本质来看,导致中国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轨并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后来城乡二元 结构的“种子”已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只不过由于“时滞”的缘故,在“一 五”时期尚未充分显示出来。实际上

9、,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积累方式等 左右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经济框架已经形成,后来中国城市化制度安排、政策选 择和城市化发展,都是这一框架的补充和延伸。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 思考: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城市化发展过程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根据画线信息可知存在的问题是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轨,城乡二元结 构开始出现。根据画线信息可知原因主要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体制,并依靠农业积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提示:问题: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节;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主要依靠抽取农业积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10、2.长远规划 史料“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 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伴 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消除 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摘自肖金成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重要战略意义 思考:据史料,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及原因。综合 史料,谈谈你对城市化发展的认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根据“新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可知改革开 放后我国城市化出现的新现象

11、是新型城镇化。原因可依据史料中的时间“20112015年”并结合所学内容回答。认识可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 从城市规划、城乡发展、关注民生等角度回答。提示:新现象:城镇化。原因: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认识: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关注民生。(言之有理皆可)【史论阐释】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 1.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迈 进。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3.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变化。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思想观念均发生了变化。二、中国经济腾飞和社

12、会巨变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 热情。2.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探索和正确领导是关键。3.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影响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化点拨】经济腾飞和社会巨变的启示:(1)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继续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新科技;(4)积极抢抓机遇,融入世界。【史论阐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1.发展曲折性:(1)新中国成立初期,正常发展。(2)“大跃进”时期,超常发展。(3)国民经

13、济调整时,逆城市化。(4)“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化停滞。(5)改革开放,稳步发展。(6)进入 21 世纪,高速发展。2.道路多样性:(1)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实现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2)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大增,使小城镇迅速崛起,在城市化进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城市区域化: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如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深化点拨】城市化进程不取决于国家行政命令,也不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地理状况

14、,而是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坚持的科学的道路是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建设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成为实施城市化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2020巢湖高一检测)如下图为1978-2007年中国GDP及其增速示意图。据 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我国()A.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确立 B.农业与工业呈现了协调发展态势 C.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布局趋于合理 D.改革开放事业在调整中不断发展【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改革开放事业在调整中不断发展,故D正确;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确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A

15、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C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2.下列有关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 B.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和趋势 C.是衡量国家社会经济水平重要指标之一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解析】选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3.下列两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前后“客人来了心情不同”的场 景。从“亲朋来家待客愁”到“好友聚会露两手”的变化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三大改造的推行 C.“一五”计划的制定 D

16、.改革开放的实施【解析】选D。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 物质生活的提高,所以有了图二的变化,故选D。4.(2020合肥高一检测)现代中国正快步走进“微时代”,“微信”“微 博”“微课”“微讲座”等“微工具”或“微事务”等一系列现象纷纷出 现。这说明现代中国()A.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B.科技发明推动经济布局的优化 C.经济结构的革命性变化 D.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选D。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互联网等高科技使“微博”“微信”“微讲座”等“微工具”或“微事务”大量涌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故D正确;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技进步对人们社

17、会生活的影响,不是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科技发明对经济布局的影响;C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经济结构的变化。【补偿训练】用微信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 活习惯。这表明()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 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解析】选C。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故C与题意相符。A、B、D与材料无直接关系,都不符合要求,故排除。5.(2020荆门高一检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 均粮

18、食消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1982年为144.6千克,2002年降至78.5千克,这表 明()A.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 C.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解析】选C。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由以粮食为主向肉、奶、蛋等多样化转变,故人均粮食消费量下降,C正确。6.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原有的票证供应物资逐年减少,1993年粮票全部取消,结束了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短缺时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计划经济在我国终结 C.国家全面放开商品市场定价 D.物质生活不断

19、丰富【解析】选D。票证、粮票是50年代以来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物质缺乏的产物,由“票证供应物资逐年减少”“粮票全部取消”可知,这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物质生活不断丰富有关,故D正确。7.宣传画能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特征,右图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它能 够反映()A.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B.一批新青年开始反对包办婚姻 C.服饰受到港台、欧美文化影响 D.握手开始成为常见的社交礼节【解析】选C。由图片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国人的衣着服饰时尚、有个性,说明伴随着改革开放,服饰领域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故选C。8.服饰往往能展现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风貌。下边三幅图片

20、中的服饰,按其流 行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解析】选A。图片改良旗袍流行于20世纪20年代,图片军装流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图片是时尚服装,流行于改革开放后,按照时期的先后顺序排列是,故A正确。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均GDP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它的增长过程比亚洲大多数国家都稳定。世界经济千年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GDP变化出现怎样的趋势?有何意义?【解析】趋势从图表可以看出,中国人均GDP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相对增长缓 慢。意义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个角度分析。答案: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相对

21、增长缓慢,以后迅速增长。意义:表明中国 经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巨变。课时素养评价 二十一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20沙市高一检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在世界中名列前茅,国内生 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高 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据此可以得出最合理的结 论是()A.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B.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C.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D.西方主要国家经

22、济发展速度低于中国【解析】选A。据材料数据比较可知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故选A;“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多项指标得出的结论,不能仅凭经济增长一项指标,排除B;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属于原因之一,不属于结论,排除C;“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低于中国”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排除D。2.(2020皖江联盟高一检测)下表为1978年至199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年份19781980198319841990城市化率(%)17.919.421.623.026.4A.已经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计划经济体制优势明显 C.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消失 D.改革开放助推经济发展【解析】选

23、D。从材料信息反映的“1978年至1990年中国城市化发展情况”并联系所学可知,是改革开放助推经济发展,从而带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现象,故答案为D;我国还没有实现城市化,排除A;这一变化是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结果,排除B;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消失,排除C。【补偿训练】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解析】选D。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可知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3.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

24、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析】选B。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根据定义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城镇发展最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4.从1955年开始,我国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只能凭票限量供应。直至1993年最终取消了票证。有人说这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指的是()A.计划经济时代 B.改革开放时代 C.市场经济时代 D.持卡消费时代【解析】选C。凭票购物是物资匮乏年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映,取消票证意味着市场

25、经济时代的到来,故选C。改革开放是1978年就开始的;持卡消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5.(2020铜陵高一检测)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客运量数据的变化说明()年份铁路公路水运航空197881 491149 22923 042230.911988122 645650 47335 0321 442A.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人口流动 B.科技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 D.交通工具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题干中时间是“19781988年”,表格显示改革开放以后铁路、公路、水运和航

26、空客运量都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中国人口的流动,故A符合题意;当时交通方式并没有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中国城市化,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交通工具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6.(2020遂宁高一检测)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2002年9月底,中国互联 网普及率仅有4%,同期北美和欧洲分别达到39%、27%,亚太地区(不含中国大陆)也达到了22%。材料表明当时中国互联网()A.尚没有与世界接轨 B.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 C.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D.尚未赢得民众认可【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知,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在整体上落后于世界,这反映出中国互联网有着非常

27、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故C正确;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低与是否和世界接轨没有因果联系,排除A;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低不能表明中国互联网科技落后于世界,排除B;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低的原因很多,因而不能表明它没有赢得民众的认可,排除D。【补偿训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这体现出的社会变化不包括()A.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B.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C.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D.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解析】选C。“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中国迅速发展,

28、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这也说明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A、B、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没有替代其他信息传媒,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7.下图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 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的原因是()A.政治观念的影响 B.审美情趣的变化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国际潮流的影响【解析】选A。20世纪50年代苏式女装“布拉吉”的流行明显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方针和“一五”计划时期“以苏为师”观念的影响;而20世纪60年代女性流行绿军装主要受“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等“左”倾思想的影响,可见上述两

29、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的变化均受到政治观念的影响,故选A。B、C、D均不符合图片信息的主旨及史实,排除。【补偿训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进入了看背影难辨男女的年代”,有人戏称“十亿人民一款衣,三种颜色盖大地”。这种现象表明()A.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B.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C.综合国力大大提升 D.审美情趣高度一致【解析】选A。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的服饰受政治生活的影响深刻,当时大力提倡艰苦朴素,因此服饰样式单一,色彩单调,故选A。B与这种现象没有必然联系,排除;当时中国综合国力还没有大大提升,排除C;D不符合史实,排除。二、非选择题(15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有为曾

30、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 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6分)(2)在材料二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9分)【解析】第(1)题概括分析材料一,康有为主张“易服”。从康有为的奏折内容中可了解到康有为认为“易服”主要为了适应世界发展潮流、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等。第(2)题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服饰变化的趋势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单调走向多姿多彩。从图一到图二反映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从图三到图四反映的是追求品位、发展、个性和文明。答案:(1)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2)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走向近代化);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精神追求:从图一到图二反映的是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独立;从图三到图四反映的是追求品位、发展、个性和文明。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