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克己复礼C. 仁者爱人D. 民贵君轻【答案】C【解析】【详解】分析题干,可以得出明确的信息,孔子首先关心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反映的是他对他人的仁爱之心。故选C。2. 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 “除井田,民得卖买”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2、轻”D.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尚书”属于先秦儒家经典,故排除属于法家“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思想的A项和墨家“尚贤”的主张的B项;题目中的信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先秦儒家学派“民本”的思想,故排除属于儒家学派“性恶论”思想的D项,选择C项。3.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 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B. 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C. 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
3、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D. 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强调“仁”,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孟子强调“仁政”,即对统治者个人政治素养的要求;荀子的“仁义”则是指仁爱和正义,宽惠正直。三人的共同点是都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C项正确。A项中的礼仪法治,与材料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不符,排除;孔子的“仁”本质上也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故B项将早期儒家思想与阶级对应起来显然是错误的,排除;D则是西汉时董仲舒的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4. 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的观
4、点是A “事异则备变”B. “兼相爱、交相利”C.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D. “弱者道之用”【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守株待兔”讽刺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属于法家思想。“事异则备变”大意为:事情改变了那就需要对变化进行准备,同“守株待兔”提醒人们因时而变、不断革新的含义相似,属于法家思想,故选A;“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思想,“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是儒家思想,“弱者道之用”是道家思想,故B、C、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5. “信奉者应抛弃志向,避开荣誉和责任,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臣民有粗大的骨胳、强壮的肌肉和空空如也的脑袋;”。材料反映的这一思想流派的核心主
5、张是( )A. 以法治国B. 克己复礼C. 无为而治D. 兼爱非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在沉思冥想中回归大自然”、“理想的统治者则是清心寡欲地治理人民”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A是法家思想;B是儒家思想;C是道家思想;D是墨家思想。故答案选C。6.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B.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 封建经济逐步兴起【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孔子、孟子、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题干中三者思想希望社会和谐
6、、人人相爱、统治者以德治民,可知当时的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正确。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都有自己突出的特点,未合流,A错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奴隶制并未全面崩溃,C错误。封建经济逐渐兴起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但与题干中的观点无关,D错误。7.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A. 中国社会的大变革B. 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C. 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D. 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思想领域从多元走向单一,反映出政治领域的变化,思想的统一适应了
7、政治统一的需要,故C项正确。 A项只适合于春秋战国时期,与秦汉阶段特征不符,故错误。B项文化专制与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不符,故错误。秦朝时期以法家思想治国,而不是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百家争鸣”“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结合政治统一与思想统一关系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8.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A.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B.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C.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D
8、.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表明朱熹和王阳明都强调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对于个人修炼的重要性,说明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伦理道德,故A项排除;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朱熹和王阳明属于宋明理学思想家,排除B;材料主要说明个人日常礼仪活动对于个人修炼的重要性,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9. 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
9、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 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 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 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答案】C【解析】【详解】“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是王阳明的思想,“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是顾炎武思想,C正确;A、B和D项人物思想不符合,排除。10. 明清时期
10、一位思想家被人称作“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故见人则恶,见僧则恶,见道学先生则尤恶。”下列不属于其思想主张的是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 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批判礼教的虚伪【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的思想特点主要是离经叛道,由此可知该思想家是李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均是李贽的主张,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11. 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A. 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11、律B. 理是人生固有的思想观念C. 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D. 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的“理”指天理,是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故D项正确;理学的“理”没有指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A项错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的说法没有突出理学的实质,故B项错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也不等于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故C项错误。故选D。12. “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
12、场“激烈变革”是指A. 辛亥革命B. 戊戌变法C. 新文化运动D. 国民革命【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可知所述事件应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排除ABD; 再根据材料中“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得知“激烈变革”是指思想文化运动,即新文化运动,故C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认为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
13、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13. “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种“异质因素”指A. 自然经济开始趋于瓦解B.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 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的主张D. 心学的成熟【答
14、案】C【解析】【分析】【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到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的扩大,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挑战正统,抨击君主专制的、具有民主进步色彩思想,即材料中所谓的“异质因素”,故选C;A、B讲的是经济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心学是儒家思想的发展,不是“异质”,排除D。【点睛】14. 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A. 圣人托梦B. 内心自省C. 行万里路D. 读万卷书【答案】B【解析】材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说明了王阳明“求理”
15、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材料“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是解题的关键。15. 马克思认为:“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上面横线依次应填入的是A.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B. 指南针、印刷术、火药C.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D. 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马克思认为预兆资产阶级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是:“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
16、殖民地;“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因此A正确;B、C、D错误。16.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却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具有较强的经验性重视实用技术缺乏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注重以实验为根据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中国科技成就反映了中国重视实用技术,科技成果具有较强的经验性的特点。“物理成就不多”“化学成就却并不突出”“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不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与理论,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排除。故本题选A
17、。17.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西汉发明造纸术西汉后,纸成为书写的唯一材料B指南针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C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后,雕版印制技术不再使用D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火药配方东晋广泛制作火药并迅速运用于军事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造纸术发明后纸并不是书写的唯一材料,此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指南针于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故B项正确;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不是唯一的印刷方法,雕版印刷术仍在使用,故C项错误;火药在
18、唐末才被用于军事,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城就四大发明【详解】18.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即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与书法相伴而生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演变相关内
19、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排除;正确;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19.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元)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 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 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 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D. 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理解能力。材料
20、中“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说明元代废除科举,知识分子仕途无望,大批知识分子转向戏曲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故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元杂剧20. 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A. 孔子改制考B. 海国图志C. 天演论D. 变法通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21、材料中的“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反映出该书的目的是制夷患,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学的是技术,内容多为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因此选B。ACD都是学制度,所以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孔子改制考 【名师点睛】历史材料浩如烟海,你不可能完全理解每一个材料。如何去解决这一难题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不熟悉的材料中寻找熟悉的字眼,也就是寻找我们常说的核心词、关键词。一段材料,即使再生涩难懂,也总会有我们熟悉的个别字、词。而这些字、词,恰恰就是解题的金钥匙。掌握了钥匙,锁自然就打开了,所以说抓住核心词就是做历史试题的关键所在,例如本题的“夷患、夷情”
22、等关键字眼。21. 观察漫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 该漫画描绘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C. 该漫画描绘的是维新思想的特点D. 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漫画反映了以西方科技来维护中国封建制度,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故D正确;该漫画并不能体现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故A错误;该漫画与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无关,故B错误;该漫画也没有反映维新思想的特点,故C错误。故选D。22.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
23、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 从技术到器物B. 从制度到思想C. 从制度到文化D. 从器物到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D项。23. 1895年和1898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分别刊出,康有为“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乘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材料说明康有为两部著作的特点是A. 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B. 注重考据考证,以恢复儒
24、学权威C. 借今古文之争,以重塑孔子形象D. 注重材料取舍.以西学论证中学【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既不尽依公羊典范,更不乘承今文家法。惟取能合用其说者,合己说者则取之,不合者则伪之。”说明了康有为借用传统文化,以达经世之目的,故A答案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排除。故该题正确答案为A。24. 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学生展开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 )A. 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 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C. 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答案】A【解析】【详
25、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并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而不是“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因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而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所以,评论是不妥当的就是选项A。25.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 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新文化运动是对封建思想的彻底否定,重点是批
26、判儒家思想,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正确;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也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A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肯定,C错误;新文化运动后期才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与题干的“前期”不符,D错误。26. 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于帝国主义侵华的加剧、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中国社会各阶级开始联合
27、起来斗争,五四运动后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这些都推动了孙中山思想转变,符合题意,选择A正确。27.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A. 驱除鞑虏B. 恢复中华C. 创立民国D. 平均地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朝政府,却无法铲除“君主专制政体”。要想使革命成功,必须把“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政治革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以资产
28、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权利,即“民权主义”,故选C。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28. 某部历史著作写道:“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 新民主主义论D.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
29、出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张工农武装割据,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内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相关知识。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9. 下表是
3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发表的几部代表性作品。其内容反映毛泽东的思想出发点是时间文章主要活动或思想观念1919年湘江评论“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傍着活的事件来讨论”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深入湖南农村对农民运动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63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A. 独立自主B. 理论联系实际C. 武装斗争D. 批评与自我批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深入湖南农村对农民运动作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人的正确
31、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可以分析出毛泽东十分注意从实际出发,理论要联系实际,B项正确;独立自主是外交方针的体现,排除A;表格信息没有涉及武装斗争,排除C;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30. 毛泽东曾写道:“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因此,全世界多种多样的国家体制中,按其政权的阶级性质来划分,基本地不外乎这三种:(甲)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乙)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丙)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以上内容出自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新民主主义论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论联合政府【答案】B【解析
32、】【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新民主主义属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形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此作了描述,B项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工人、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A排除;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施政奠定了基础,B排除;论联合政府针对的是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形势和国共关系,D排除。故选B。31. 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下列符合“猫论”的是A. “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B. “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C.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D. “计
33、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考查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材料中的“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含义是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只要促进社会进步,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是好的制度,是值得推广的。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所以答案选择D项。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32. 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
34、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 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 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双百方针的目的,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可知政府提出双百方针主要目的是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不是主要目的。33.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面向工农“开门 ,开办工农学校”恢复高考
3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1977年天恢复了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三个面向”;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按其表述出现的先后依次排列,故选C;ABD三项不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34. 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科教文发展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其概况的关键词,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A. “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
36、”、“三个面向”、和平赎买B. “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科教兴国”、载人航天工程C. 上山下乡、籼型杂交水稻、“三步走”、和平共处D. “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科教兴国”、载人航天工程分别是指文艺、航天、科技等方面的,与主旨相关,故B项正确;和平赎买是经济方面的,和平共处、三个世界是外交领域,故排除ACD。35.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A. 古希腊哲学家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B. 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C. 古希腊哲学
37、家认为研究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益D.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邦民主制度的发达,使参与政治生活成为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面对人在社会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故B项正确;ACD均无法体现古代希腊关注“人”的思想的时代背景,故排除。36. “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A. 追求真理,理性思考B. 认识你自己C.
38、 批判神灵,挑战权威D. 美德即知识【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两句名言可判断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与理性思想有关,故A正确;材料中的名言没有提到人们该怎样去认识自己,B排除;材料中名言也没有提到美德即知识和对神灵的批判,排除CD。 【点睛】37. 1617年,德意志萨克森的新教徒们制作了一张宗教改革百年纪念宣传画,画中的路德正就着从天堂射下的一束光阅读圣经,他抬起了头,光芒照在他面前的书页上,阅读它就是与上帝相逢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这表明,宗教改革A. 否定天主教会及其教皇的作用B. 废除了宗教对人的精神束缚C. 维护
39、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D. 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旨在考查宗教改革,题眼是“路德正就着从天堂射下的一束光阅读圣经”、“阅读它就是与上帝相逢而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题干材料体现了宗教改革的作用,即教徒有了独立阅读圣经的权利,而不是完全听信于教皇,且“这一切并非发生在教堂内”则体现了对教会作用的一种否定,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不符合史实。38. 14世纪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种办学理念体现的是A. 蒙昧主义B. 禁欲主义
40、C. 理性主义D. 人文主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的识记。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材料“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D项正确,AB项与D项相反,错误;C项反对封建主义。所以答案选D。39.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41、都A.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B. 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C.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D. 以相同手段传播人文主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发生在思想领域里的变革,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神权与王权之间的关系,且文艺复兴并未提出此主张,A项错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没有放弃对上帝的信仰,二者否定的是教皇的权威和教会对思想的束缚,B项错误;文艺复兴通过复兴文学、艺术等手段传播人文主义;宗教改革通过改革的方式从神学的角度传播人文主义,两者方式不同,D项错误。【点睛】40. 有人认为,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
42、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理论依据是A. 社会契约论B. 三权分立C. 天赋人权D. 法律至上【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体现了契约社会的目的,故A项正确;三权分立是立法、司法、行政的相互制约与平衡,体现了反对专制的意图,故B项错误;天赋人权是人的自然权利,和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法律至上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41. 在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通常指“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内涵是不相同
43、的。下列最能体现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倾向的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精神牧师”D.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的观点,排除A;B是文艺复兴的观点,排除;C是宗教改革的观点,排除;“思维着的悟性”是强调理性,D符合题意。42. 启蒙运动中一位思想家曾谈到,“难道农民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
44、自由人”。这段话所体现的思想是A. 天赋人权B. 权力“制约与平衡”C. 主权在民D. 社会契约【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 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可以判断这主要体现的是天赋人权,故A正确;BCD三项中的思想材料没有体现。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天赋人权【详解】43.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么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A. 社会契约B. 人民主权C. 自由平等D
45、. 三权分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反映的是国家主权完全属于人民,所以是人民主权思想,故B正确;根据“社会本身也不例外”可知材料反映的应该不是社会契约思想,故A错误;自由平等反对的是专制和等级制度,故C错误;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约平衡,故D错误。44.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
46、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 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 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 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 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答案】A【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人类理性建立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即可选出A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自然科学支配整个世界”不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故C项中“追求王权公平”、D项中“倡导阶级平等”的表述与其不符。【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启蒙运动。45.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以“理性”为核心抨击教会的腐朽提出人
47、民主权学说反对封建专制制度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启蒙运动提出人民主权学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主张构建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故B正确;文艺复兴运动抨击教会的腐朽,排除,故排除ACD。46. 爱因斯坦曾经对某一发现作出过这样的评价:“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改变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他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的理论。”这一评价称赞的是:( )A. 量子假说B. 光电效应C. 万有引力定律D. 经典力学【答案】A【解析
48、】【详解】从“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他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的理论。”就可以判断出应该是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此题的时间信息是20世纪,故从时间上就可以把C和D项排除,因为CD是17世纪的物理学。47. 科学的旅程一书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正是科学这一不断自我纠错的特性,使它成为人类理解自然机制最为严谨也最为有效的手段。”下列史实符合该论述的是从亚里士多德学说到自由落体定律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万有引力定律到电磁感应理论 从经典力学
49、到相对论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题干中“在科学上,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说得到了完全的证明,当新事实或新的观察结果出现时它必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审视”可知,科学理论随着新事物和新事实的出现,逐渐地得到了更正和发展。亚里斯多德学说有当时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落体规律已经是成熟的科学理论。正确;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说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正确;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在此后的二百年间,居于物理学统治地位,直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才打破了这种权威,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经典力学理论,正确;正确,故选C;万有引力定律是力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科
50、学理论,而电磁感应是电磁学方面科学理论,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都是正确的科学理论,排除,故排除ABD。【点睛】48. “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词语,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原名胡嗣糜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下列与这些现象有联系的人物有达尔文 拉马克 普朗克 严复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生物学家有达尔文和拉马克;严复是把进化论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正确,故选A;普朗克创立了量子理论,与进化论的提出和传播没有关系,排除,故
51、排除BCD。【点睛】49.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的自然资源很丰富B.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C. 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 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欧洲在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掌握国家政权,经济上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迫切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因此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B正确;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是导致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排除A;
52、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很少,排除C;18世纪的中国经济主要是自然经济,强调自给自足,与西方人对中国自然资源更感兴趣无关,排除D。50. 某一个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画夹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下面属于该流派的作品的是A. 拿破仑加冕B. 播种者C. 向日葵D. 格尔尼卡【答案】C【解析】【详解】由“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及新鲜感”可知,其属于印象画派。拿破仑加冕是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代表作,排
53、除A;播种者是现实主义代表米勒的作品,排除B;向日葵是印象画派代表凡高的作品,符合题意,故选C;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大师毕加索的作品,排除D。51. 为了表现理想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凸显主观情感。其中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憎分明的文学作品是A.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B. 唐璜C. 巴黎圣母院D. 西风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僧分明”,故C正确;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西风颂都是浪漫主义作品,但都不符合“以美与丑的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
54、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爱僧分明”,故排除ABD。【点睛】52. 有文学家在评论某一文学流派时说:“(它)创造的艺术世界不是模拟现实的镜像世界,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化了的世界,通过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理想世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和表达愿望。”据材料所知,此文学冢所评论的文学流派是A. 古典主义B. 自由主义C. 浪漫主义D. 现实主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主观化了的世界”、“塑造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 的理想世界”和“纵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与表达愿望”,说明这一文学流派注重深入发掘人类 的感情世界,因此判断出它是指浪漫主义。所以答案选C。考点:19世纪以来的
55、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浪漫主义53. 梵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作品,却在死后留下丰富的遗产。下列作品中有一幅是他的作品,该作品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这幅作品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代表梵高的代表作品,这幅画中,画家“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A项正确;日出.印象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B项排除;格尔尼卡是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C项排除;拾穗者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D项排除。54. 评论家沃塞尔认为布拉克的作品“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以下作品,风格与之最为相近
56、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指的是立体主义的风格。而材料中的AC项属于印象画派,D项属于现实主义美术。故本题选B。55.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 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換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学即郡国学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受业一年,经考试,以甲乙等分发。甲等得在官廷充皇帝待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一钱穆国史新论材
57、料三 如图反映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材料四 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導重人(1977年5月24日)材料五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2006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请回答:(1)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作出的贡献。(2)据材料二并结
58、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在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上有哪些重要的创新举措。这些举措对古代思想文化有何重大影响?(3)据材料三指出开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大事件。(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十年”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答案】(1)贡献: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举措:创建太学;地方郡国设立学校;以儒学为主要教育内容(或推行儒学教育、教育为儒家所垄断);以儒学为选才任官的标准(或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配合行使)。影响:使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儒家思想
59、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3)重大事件:洋务运动。(4)直接原因:“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极大破坏。(5)重大举措:大力普及义务教育;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解析】【分析】【详解】(1)贡献:根据所学得出孔子兴办私学;根据“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受业者甚众”得出主张“有教无类”。(2)举措:根据“太学”得出创建太学;根据“郡国学”得出地方郡国设立学校;根据“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得出以儒学为选才任官的标准(或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配合行使);根据所学得出以儒学为主要教育内容。影响:结合所学,可从使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等分析总结。(3)重大事件:根据“京师同文馆”“中国的赴美留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得出洋务运动。(4)直接原因:根据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极大破坏。(5)重大举措:根据“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出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结合所学,还可列举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