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基础自主梳理 1.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在等压线分布图中分析天气变化。一、锋与天气基础自主梳理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可分为两类,如右图,A为气团,B为气团。冷暖2.锋面系统D :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形成的交界面,自地面向高空气团一侧倾斜(1)组成C :锋面与相交的线锋:锋面和锋线的统称锋线地面锋面冷(2)分类依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不同。主次地位基础自主梳理 冷锋:气团主动向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常会带来云、雨雪、大风天气类型暖锋:气团主动向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常会形成性的降水或雾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
2、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常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a.夏季:江淮准静止锋,形成江淮地区的天气;b.冬季:准静止锋,导致贵阳附近的冬雨天气。冷暖暖冷连续梅雨昆明锋面两侧气团性质的判读:根据锋面倾斜方向进行判断,锋面总是倾向冷气团一侧;根据雨区的分布进行判断,雨区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基础自主梳理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气压分布状况(1)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由其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2)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由其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为。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气旋:中心气压、四周气压的大气水平涡旋。中
3、心气流,多天气。近地面水平气流,北半球呈时针方向辐合,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辐合;高空气流辐散。(2)反气旋:中心气压、四周气压的大气水平涡旋。中心气流天气。近地面水平气流,北半球呈时针方向辐散,南半球呈时针方向辐散;高空气流辐合。高压脊低压槽低高上升阴雨逆高低下沉,晴朗顺逆基础自主梳理 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可借助左右手规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可简化为“南左北右”),流动方向与北半球相反。基础自主梳理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1.锋面气旋:近地面的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主要活动在纬度,更多见于温带,也称温带气旋。2.锋面气旋天气(
4、以北半球为例)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暴雨、大风、暴雨降温等天气。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右方是宽阔的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左方是比较狭窄的云系和降水天气,两锋之间的是暖气团控制下的晴暖天气,是冷气团控制下的晴冷天气。中高暖锋冷锋南部北部基础自主梳理 锋的判断(以北半球为例)如图所示西侧的主动气团是来自西北方向的冷气团(北半球西北方向纬度高,气温低,是冷气团),所以西部是冷锋;东部的主动气团是来自西南方向的暖气团(北半球西南方向纬度低,气温高,是暖气团),所以东部是暖锋。要点归纳探究 相同不同冷锋暖峰结构锋面是倾
5、斜的,冷气团在下面,暖气团在上面锋面坡度大锋面坡度小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徐徐爬升天气特征天气图-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暖气团控制,温暖冷气团控制,低温冷锋和暖锋的比较要点归纳探究 相同不同冷锋暖锋天气特征过境时一般均有降水过程雨区集中在锋后,范围狭窄雨区在锋前,范围较宽降水强度大,历时短降水强度小,历时长,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气压均有变化气温骤降,气压升高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均有影响较大,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和沙尘暴天气较小 要点归纳探究 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的比较 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分布气压中心低、四周高气压中心高
6、、四周低气流形式(北半球)逆时针流向中心顺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顺时针流向中心逆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要点归纳探究 气流形成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流域 7、8 月份的伏旱,冬季的寒潮,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要点归纳探究【典题例析1】(2015全国新课标卷)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
7、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要点归纳探究 图表解码沙尘暴经过往往风力较大,气压变化明显,常见沙尘暴由冷锋引起。解析:(1)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迅速代替暖气团,气温迅速降低,气压迅速升高,是气温和气压变化最剧烈的时段,读图可以看出18时19时气温、气压变化最剧烈,因而判断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间段是18时19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水平气压梯度增大,风力增大,气温水平差异增大;因为沙尘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
8、答案:(1)C (2)B要点归纳探究 下图是2013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高空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气压带B.西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东北信风带(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B.反气旋、暖锋C.气旋、冷锋D.气旋、暖锋(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A.中心区,沙尘扬升B.边缘区,沙尘扩散C.中心区,沙尘沉降D.边缘区,沙尘沉降解析:(1)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地主要在西北地区,该地区常年受西风控制,故选B。(2)图中的遥感图像为气旋,3月控制我国西北地区的天气
9、系统为冷锋。(3)北半球气旋为逆时针辐合,气旋中心为上升气流,故选A。答案:(1)B (2)C (3)A 要点归纳探究 锋面气旋与天气简易天气形势图(等压线图)的分析应用是近年高考考查的重要方向,复习时必须加以重点关注。首先应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原理: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其次是学会等压线图中相关的天气分析技巧,如对风向、风速大小判断,对天气形势分析等。要点归纳探究 1.根据等压线数值分布特征,判读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鞍部等气压场名称。2.根据气压差异判读风向。风向判断宜用绘图法:直接在图中勾画风向箭头,
10、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与等压线斜交。3.风力判断看气压梯度大小。同一等压线图中看等压线疏密(密大疏小);不同等压线图中看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既要看气压差的大小,又要注意比例尺的大小)。4.有关天气状况分析的问题主要考查气流运动特征。低压中心(气旋)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高压中心(反气旋)因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低压槽附近因冷暖气流交汇而形成锋面气旋,使天气现象更加复杂,对此问题的分析应从气流的形成原理及气流性质入手加以分析(如下图所示)。对锋面气旋的分析需要运用下列分步图法:在低压槽两侧标绘风向箭头;根据风向判断气流性质
11、;根据冷、暖气流运动特征确认锋面性质;分析锋面气旋的天气状况。冷锋雨区主要在锋线后侧,且区域较狭窄,暖锋雨区在锋线前侧,且区域较宽阔。如北半球的气旋前方是暖锋云系,为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后方是冷锋云系,为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要点归纳探究 高压脊控制区域因气流呈现辐散状态,则为晴朗天气。要点归纳探究【典题例析2】(2015天津卷)读2015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1)(2)题。(1)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A.a B.bC.c D.d(2)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A黄海沿岸B.台湾海峡C.海南岛周围海域D.菲律宾附近海域要
12、点归纳探究 图表解码 清楚冷锋、暖锋过境的影响,题目中有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应是冷锋影响。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和b点之间存在一个冷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锋的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图中a点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2)注意“灾害性海浪”这个关键信息点,“灾害性”意味着海浪大,而海浪大与风力强密切相关,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表现在图上就是等压线密集。由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菲律宾附近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低压中心,风力大,容易出现灾害性海浪。答案:(1)A (2)D要点归纳探究 下面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1)(2)题。(1)图
13、中M地的风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2)N地没有降水区分布是因为()A.盛行下沉气流B.气候寒冷干燥C.位于冷锋前D.吹偏北风要点归纳探究 解析:(1)注意两点,一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二是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所以M地吹西北风。(2)N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答案:(1)C (2)A要点归纳探究“副高”对中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要点归纳探究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受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夏季风的影响,旱涝灾害的产生由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简称“副高”)的强弱和位置直接影响着我国夏季雨带的分布。在正常年份
14、,受“副高”的推动,每年4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67月,“副高”西伸北进到30N左右,暖湿的偏南气流沿着“副高”西缘北上,与北方来的干冷空气交锋于长江流域一带,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了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78月,“副高”进一步北伸,雨带移至东北、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完全受“副高”控制,形成了炎热少雨的“伏旱”天气;9月“副高”和雨带都开始南撤;10月撤出我国大陆。因此,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分布规律是集中于夏秋季节(510月),南方地区雨带到达早,退出迟,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带到达迟,退出早,
15、雨季短。当夏季“副高”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使江淮地区产生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北方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要点归纳探究【典题例析3】(2014天津卷)读下图,回答第(1)(2)题。(1)在如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2)在如图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要点归纳探究 解析:(1)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判断风向时,首先画出过某点的水
16、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然后加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摩擦力,画出该点风向。5月6日14时,风向为东南的城市有北京、上海;5月7日02时,风向为东北的城市有北京、台北。符合条件的是北京。(2)旱灾指由于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严重时作物干枯致死,甚至人畜饮水困难。造成旱灾的原因是水资源不够用(不能满足需要,或供不应求),要突出对农作物的影响,B选项最符合题意,A、C、D均是形成旱灾的一方面。答案:(1)D (2)B 要点归纳探究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
17、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面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要点归纳探究(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华北地区干燥少雨A.B.C.D.(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雨滴梧桐秋夜长清风细雨湿梅花A.B.C.D.要点归纳探究 解析:(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图示位置时,长江三角洲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北部,此时多盛行偏南风;台风主要位于热带洋面,即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
18、此时雨带在长江流域,华北地区还未进入雨季;台湾海峡此时正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2)此时雨带位于长江流域,若为6月份,锋面正在北进,江淮地区正值“黄梅时节家家雨”;若为9月份,锋面正在南退,此时为秋季,即“雨滴梧桐秋夜长”。答案:(1)C (2)B 要点归纳探究(2015邢台摸底)读某天气系统经过邢台市前后的气温()、气压(hPa)、降水量(mm)、风速(m/s)变化示意图。完成13题。要点归纳探究 1.该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2.该天气系统到达邢台市的时间约是()A.29日B.31日C.1日D.3日3.图示天气系统过境时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19、台风B.重度雾霾C.气温骤降D.气温日较差增大答案:1.A 2.B 3.C要点归纳探究 下图为某月100 hPa等压面高度(16 000米以上)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完成45题。4.等值线A的数值为()A.16 560米B.16 600米C.16 640米D.16 680米要点归纳探究 5.此时控制B地近地面的天气系统是()答案:4.C 5.B下表为株洲市某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据此回答67题。6.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A.B.C.D.7.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A.清晨,室
20、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12月1日有所升高答案:6.D 7.A8.下图为某河流部分河段示意图,下表为图中甲地7月21日24日气象资料统计表。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随堂训练提升(1)描述图示区域的气候特征。(2)读表,判断这几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的名称,并简述判断依据。(3)你是否赞同在该河道两侧铺设防渗膜?说明理由。答案:(1)图示区域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高温,冬季寒冷;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集中在7、8月(或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的年际变化大。(2)冷锋。风向转为西北风,且风力加大,气温降低。(3)赞同。理由:铺设防渗膜可减少地表水下渗,使地表径流有所增加,能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或不赞同。理由:会使地下径流减少,影响地下水位,影响沿岸生物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