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模块三 专题十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和重大理论成果(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且成为19世纪中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该专著及其作者分别是()A.四洲志林则徐B.海国图志魏源C.瀛环志略徐继畬 D.康纪行姚莹解析:本题有可能误选C、D,但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由此可判断答案为B。答案:B2.(精选考题九江模拟)新编历史剧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剧本中有下面四个场景,其中违背史实的是()A.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州主持禁烟B.林则徐亲自编写出了各国律例C.林则徐派人翻译澳
2、门的外国报刊掌握敌情D.林则徐把四洲志送给好友魏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准确记忆能力。林则徐组织人编译出各国律例。故B符合题意。答案:B3.被誉为洋务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B.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D.未超越洋务派的历史局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材料中的“本在朝廷政教”应指西方的政治制度。答案:B4.(精选考题重庆高考)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
3、提出的是()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早期维新思想,意在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史料的能力。材料中提出了“商战”“力挽利权”等主张,最早提出该主张的是早期维新派。答案:B5.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六经都是孔子所作,六经中记载的有关尧、舜、禹的“盛德大业”都是孔子假托古圣先王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的。对这一现象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康有为有着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B.康有为由资产阶级维新派蜕变为保皇派C.康有为曾接受系统的中国传统教育D.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4、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变法的合理性,因此D项的说法是最为准确的。答案:D6.(精选考题全国卷)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解析:本题考查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情况,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陈天华是著名的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他把皇帝和官府比作“舵工”“水手”,把百姓比作“东家”,当“舵工”“水手”不能如“东家”之意时,“东家”就把他们换掉,这体现了“人民主权”说,
5、因此答案选B。答案:B7.(精选考题太原模拟)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A.梁启超 B.陈独秀C.孙中山 D.毛泽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材料中将忠孝节义作为旧道德加以否定,再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15年”可判断是新文化运动,由此得出正确选项为B项。答案:B8.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致开幕词:“国民党人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智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6、。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C.革命的进程和方式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并注意“扶助农工”,因此D项正确。答案:D9. “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解析: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与社
7、会主义有相同的“目的”和“相同的目标”,这“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致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答案:B10.(精选考题天津高考)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符合题意;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前,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战期间,排除。答案:B11.(精选考题遵义
8、模拟)精选考题年3月9日载毛泽东的唯一嫡孙、全国政协委员毛新宇,今年两会他的一个提案是建议把毛泽东思想应用于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下列哪篇著作是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发表的军事理论()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的识记能力。A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B解放战争时的后期;C是在社会建设时期。答案:D12.叶永烈的邓小平改变中国一书的封面上写着:“固步自封,两个凡是,思想解放竟何其艰难;力挽狂澜,实事求是,大智大勇显英雄本色。”导致“思想解放竟何其艰难”的主要原因是()A.“文革”刚结束,人们的思想还未解放B.“左”的思想依然顽固C.拨乱反正工作还没有开始进行D.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坚持阶级斗争的方针解析:主要考查
9、改革开放的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两个凡是”占据主导,其实质是继续毛泽东同志晚年的“左”倾错误,“两个凡是”的思想严重束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16分,共40分)13.近代以来,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明、近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不断碰撞交融,促使近代中国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
10、,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2: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进行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材料3: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从新记得,不但恢复了祭典,还新做了古怪的祭服,使奉祀的人们穿起来。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于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鲁迅全集材料4: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材料1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
11、什么史实依据?(6分)(2)材料2中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原因。(8分)(3)结合材料3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6分)(4)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4分)解析:第(1)问应依据材料信息“器物、制度、文化”,明确相关史实。第(2)问中“差异”可依据材料2中的“三纲”与“平等”、“孝”与“公”等信息思考;“原因”应从当时的经济、时代背景等方面考虑。第(3)问应从当时思想领域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着手分析。第(4)问可多角度回答,强调“多元化与借鉴吸收”。答案:(1)史实: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
12、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提出“民主与科学”,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2)差异:中学重等级和封建道德,西学重平等和法律。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3)原因: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4)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借鉴吸收传统文化与外国文化中的有益成分。(言之有理即可)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
13、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致苏俄遗书材料2: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材料3: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请回答:(1)从材料1看,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上有何重大发展?这一思想与以前思想相比有何新变化
14、?(8分)(2)根据材料2、3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8分)解析:第(1)题可从新三民主义体现的三大政策入手分析比较,明确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第(2)题可从思想来源、创造过程和核心思想等角度归纳二者的共同点。答案:(1)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在反帝;新在民权的普遍性;新在关注工农。(2)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党和人民的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核心都是实事求是。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
15、“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思想近代化的进程。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并不是对西方崇拜,更不是外交政策上的变化,B、D两项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答案:A2.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第一次实践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是()A.维新变法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民主共和 D.民主与科学解析: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第一次实践是洋务运动,而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A、C、D三项分别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答案:B3.(精选考题江苏高考)
16、“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立宪政体”“国民政治”均离不开“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可知,陈独秀认为民主政治的实现离不开民众的觉悟,D正确;“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的是严复,A错误;“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是新文化运动的直接目的,B错误;C与题干材料不
17、符合,排除。答案:D4.(精选考题上海高考)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A正确。答案:A5.下列体现“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精髓的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C.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强调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与“实事求是”的思想不符。答案:D6.阅读下
18、列材料: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一种理念和有效学习方式。某同学在他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采用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两个观点作为“立论”:第一,“在五四以前,中国(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思想)文化的斗争”。第二,“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请回答:(1)请为该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该同学在论证第一个观点时,应选择哪些典型的论据进行论证?(3)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思想,五四前后,它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4)
19、在思考第二个观点时,该同学引用了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的一则材料:“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他引用这则材料将论证什么问题?20世纪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两次理论飞跃是什么?概括指出这两次飞跃分别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的贡献。解析:本题以研究性学习的话题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而且考查的内容都是重要的知识点,难度不大,仔细看清题目要求归纳相关答案即可。答案:(1)近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或中国民主主义时期的思想文化)。(2)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回答中国近代三次论战的具体名称亦可)(3)十月革命的影响;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等。(回答任意两点即可)(4)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或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两次理论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或“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和邓小平理论(或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贡献: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走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