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个人一生的发展。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
2、过家门而不入,威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
3、留在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
4、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年只
5、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B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个人的尊严。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D家国情怀在今天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B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C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
6、人价值。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B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C对于每个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D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冈野信雄,日本神户的小工匠,30多年
7、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件事实在枯燥无味,而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过他的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灿若繁星,竹艺、金属网编、蓝染、铁器等,许多行业都存在一批对自己的工作有着近乎神经质般追求的匠人。他们对自己的出品几近苛刻,对自己的手艺充满骄做甚至自负,对自己的工作从无厌倦并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任凭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这些日本工匠(日本文化中称为“职人”)会将之看成一种耻辱,与收获多少金钱无关。德国制造最值得信赖。他们制定标准严谨甚至苛刻,他们对细节的固执早已成为习惯。即使是一支铅笔、一把餐勺
8、、一提菜篮,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和恒久的品质。很多人都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但百年品牌的打造需要全力以赴:对每一处细节的关注、对目标达成的坚持、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众多德国百年品牌,凭借精益品质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的同时,更以创新的实践为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对工匠精神最完美的诠释,也是基业长青唯一的道路。德国培养工匠精神,是从孩子就开始的。我曾经多次到海外游学,从孩子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他们快乐的心灵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想象力没有被世俗的东西破坏和束缚,这样的孩子从小没有沾染上功利心,无论长大成人以后从事的工作是什么,他们都会倾注精力,认真做好,而不会以功利之心
9、去衡量这份工作是让他卑微还是能够在人前炫耀。这不正是培养工匠精神的土壤吗?(摘编自互联网)材料二:“对创新者的崇拜”“创造新鲜事物”是“工匠精神”的核心。中国有一个词可以与“工匠精神”匹配匠心。“匠心”意思是巧妙的构思。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就是“独创性地运用巧妙的构思”。唐人王士源的孟浩然集序说:“文不按古,匠心独妙。”这就是创新。“匠人”有了初心,不断提升技艺,就有了“匠心”。这就是创新,就是李克强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能够“匠心独送”了,“匠人”就开始成长为“巨匠”。“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
10、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的时刻。所以,从现实来说,工匠精神不是让大家只做一个工匠,而是让大家在工作中提升自我,在工艺、技术、创新、生产和品质等方面完善自己,做大做强。同样,在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企业也要提升竞争力,赶超国际水平。(摘编自迟宇宙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材料三:一些作品拼的不是内容质量,而是“策划”和“包装”,更有甚者,抄袭胡编、搜奇媚俗、善恶不辩,只为博眼球、赚银两;一些影视剧唯票房至上,“娱乐至死”,同质化现象严重,抗日“神剧”、穿越雷刷,一个比一个“惊心”,每年都有不少粗制滥造的新剧拍完就直接“进了库房”。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仅对文化
11、产品造成了伤害,更对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造成了伤害。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领风气之先,塑“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凝聚起中国力量,创作出更多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摘编自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为体现“工匠精神”的具体事例,兼有评论,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均为对“工匠精神”的理性分析和评论
12、。B材料二既有对“工匠精神”的正面论述,又有对“工匠精神”的误区的分析,论证比材料一和材料三更加深人。C材料三深入挖掘“工匠精神”在文化领域的深刻意义,与材料一和材料二相比较,虽然格局略显狭隘,但是更有针对性。D三则材料从不同方面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行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正能量。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让孩子从小远离功利之心,这是对材料二中“初心”这个概念最好的诠释。B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各行各业都需要它,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比如不断打破底线的穿越雷剧。C三则材料都说到粗制
13、滥造的文艺作品是“工匠精神”缺失的典型代表,这说明我们在任何工作中都要像日本工匠那样追求尽善尽美。D中国的一个词语“匠心”,可以很好地诠释我们现在所说的“工匠精神”,它体现着中国文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6材料二中提到了“优秀”和“卓越”,你如何看待“优秀”与“卓越”两者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事例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麦收1939年,冀中解放区小麦黄梢的时候。二梅在街上来回地吹着笛子。青年妇女们一个一个从自家大门里走出来。她们站在那新刷写上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树阴凉里。她们简直是挤在一块儿的,手里的铲镐碰得叮当乱响
14、,还夹着清脆的说笑声。在二梅的指挥下,队伍站得整整齐齐,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在她们的头上、衣服上游动,染成各色各样的花。二梅站在队前问:“你们拿着家伙干什么去呀?”“挖沟!”大家一齐大声地回答。“对了。驻在咱村的队伍,今天下午去打击敌人,这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麦子。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把接村路挖通!”二梅用高粱秆分好段,用铁铲画上印,说:“来吧,两个人挖一秆,一把铁铲一把镐。”队伍上的指导员从一块麦地里走出来,后面跟着个背大枪的矮个子通讯员。在村里住长了,他认识二梅。他说:“部长领导得好,真积极!”二梅也直起身子笑着说:“指导员,我们破好了路,你要挡不住鬼子,叫他们冲过来,我们可批评你!”指导员
15、说:“好,好,好。你听枪响吧!”指导员穿进另一块麦地,他的衣服和麦子一个颜色,麦穗打到他腰里。那个通讯员却淹没在麦子里了,只有那黑黝黝的枪口露在外头。不久,这枪口也消失不见了。一只布谷鸟像是受了惊,慌慌张张地从东边飞过来,一声连一声叫着:“莫黄莫割莫黄莫割!”“嘎勾”东边响了一声枪。妇女们拖着铁镐和铲从道沟里跳上来,向东边张望。枪声响得越来越密,越来越急,也越来越近了。二梅的脸有些青白。东边卷起了一团烟,罩住了金黄的麦子。机枪声、炮声,好像压低了那里的麦子。炮弹炸碎我们的土地,土地飞到半天空,那里面有多少炸碎了的金黄的麦穗!二梅知道这是敌人的炮,在那里作战的同志们是不是受了伤呢?她喊道:“我们
16、不要在这里傻站着了,快回家抬担架,预备鸡蛋和开水!”当她们抬了几副担架回来时,炮声停了,那一团烟也远了。但是枪声很响很急,二梅知道这是我们的军队追赶敌人了。她们很快向那里跑去。我们的军队把敌人赶回窝里,才停下来。二梅她们抬回受伤的指导员和他那矮矮的通讯员。这两个同志去夺敌人的重机枪,受了伤。她们把夺来的重机枪也放在一副担架上。还空着一副担架。她们回来,路过二梅家的地边,爷爷正靠在一个捆了的牛腰粗的大麦个上等候,他担心他的孩子,眼望着东边的路。二梅说笑着回来了,看见爷爷,她说:“把麦个放在担架上,我们给你抬回去!”老头子听了孙女儿的话,真的把麦个放在担架上,看着孙女儿和她的伙伴们抬起来,飞快地往
17、村里去了。第一副担架上是指导员,第二副是通讯员,第三副是重机枪,第四副是麦个。老头子跟在后面,打着火抽着烟。太阳已经有一半落到远远的西山里去了,在它上面是一团团千变万化的云彩那在老人的眼里,是一只虎、一只豹、一匹飞马、一只老鹰。晚上,奶奶把饭放在那里,小桌上有了白面饼。爷爷回来,二梅回来,奶奶说:“你今儿个有功了,奶奶给你烙了白面饼,快点吃!”二梅说:“有功的是人家队伍上的人,有功的是指导员和他那通讯员,人家夺了敌人一挺重机枪,受了伤,先慰劳他们吧!”二梅带了自家的饼还有别人家的鸡蛋到指导员那里去。指导员和通讯员的伤口全包扎好了,躺在院当中月亮地里的软床上。田野里是收割麦子和打场的声音,风吹来
18、薄薄的小麦的香味。二梅和她的两个小组长站在受伤人的床前,念着妇救会的慰问信。二梅又念了她自己的慰问信。她念着,她述说自己原是这样一个孩子,从小没了娘,在野地里,春天挑野菜,秋天拾庄稼,冬天割柴草,风吹着,雨打着,长到十五岁,八路军来了,是正好的年岁,赶上了正好的年月。这样她就不再走奶奶的路,娘的路;一条完全新的道路,在她眼前打开了。她的声音是那么庄严、热情和诚恳,感动得受了伤的人硬支起身子来,严肃地听着。(选自孙犁作品精编,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只布谷鸟像是受了惊,慌慌张张地从东边飞过来”中“布谷鸟”这一细节,既交代了时令节气,渲
19、染了生活气息,又暗示危险将临,推动下文交战情节的展开。B.小说的环境描写不是为了突出战争的满目疮痍,而是以表现祖国山河的美丽为主,如“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一团团千变万化的云彩”等。C.小说构思颇为精巧别致,主题是歌颂抗日英雄,作者却没有描写战争的残酷场面、抗日英雄以及英雄事迹,而是将视线锁定在青年妇女的身上。D.这篇小说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如“田野里是收割麦子和打场的声音,风吹来薄薄的小麦的香味”;人物对话则简约明了,充分体现了农民的语言特性,通俗易懂。8.最后一段通过二梅之口交代了她的身世,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9.试探究小说标题“麦收”的意蕴。(6分)答:二、古诗文阅读(
20、15分)(一)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然亦各人性之所近:杜甫长于言情,太白不能也;永叔长于言情,子瞻不能也。王介甫、曾子固偶作小歌词,读者笑倒,亦天性少情之故。(清袁枚随园诗话)10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3分)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11材料中的“永叔”指_,曾子固指_。(2分)12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袁枚认为“言情难”在何处。(4分)(二)名篇名句默写(6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
21、分。(1)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_。采采芣苢,_。采采芣苢,_。(2)携来百侣曾游。_。_,风华正茂。(3)_,雨从头上湿到胛。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强力推动了媒体融合,带来了一场“传播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文艺创作、生产、评论、传播和消费等各个环节。文艺生态发生了 的变化,文艺评论也出现了 的新特征。但是,近年来,作为文艺评论的重要对象,文艺作品因为资本等市场力量和互联网等科技力量的强力介入,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质量上却 。文艺评论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 )。不管技术如何进步,也改变不了评论者对文学作品创
22、作主体的决定性影响,不管网络文艺如何喧嚣热闹,更改变不了文艺评论引领大众审美潮流和社会价值判断的功能和作用。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因此,文艺批评者要 、主动应对,坚守艺术理想、批评精神和独立品格,引领文艺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阔步前进。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铺天盖地 空前绝后 良莠不齐 当仁不让B翻天覆地 空前绝后 参差不齐 首当其冲C铺天盖地 前所未有 良莠不齐 首当其冲D翻天覆地 前所未有 参差不齐 当仁
23、不让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B是多出精品、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C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引领风尚、提高审美的重要力量。D是提高审美、引领风尚、引导创作、多出精品的重要力量。16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不仅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B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
24、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抵制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C不仅优秀的文艺评论,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而且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D优秀的文艺评论,不仅可以帮助创作者总结创作得失,帮助读者和观众更好地欣赏优秀作品的精髓,而且能够发现和解决不良的创作倾向,批驳错误的文艺现象,匡正文艺风气,推动良好文明风尚的形成。四、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百年前,我们的祖辈在新青年中呐喊:“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
25、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五十年前,我们的父辈在青春万岁中高歌:“我们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从来不淡漠”;今天,我们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谁的青春不迷茫我的青春我做主再不疯狂就老了”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高一月考答案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只要就”分析错误。原文第五段“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原文是“只有才”的关系,而非“只要就”的关系。故选A。2.【答案】B【解析】本题
26、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B项,“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家国情怀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故选B。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A项,“内化于行、外化于心”分析错误,原文第三段为“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所以选项应改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B项,“不是而是”分析错误,原文第四段“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原文是
27、递进关系,不是选择关系;C项,“对于每个人来说”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五段“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所以应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故选D。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筛选出答案。A项,“材料二和材料三则均为对工匠精神的理性分析和评论”说法错误,材料三中有具体的事例。B项,“又有对工匠精神的误区的分析”错误,材料二中并没有“对工匠精神的误区的分析”;“更加深入”无从体现。C项,“格局略显狭隘”无中生有,于文无据。故选D。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
28、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然后将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A、“这是对材料二中“初心”这个概念最好的诠释”错误。材料二中的“初心”指做工匠的初衷,不是指“让孩子从小远离功利之心”。C、 “三则材料都说到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是工匠精神缺失的典型代表”说法错误,只有第三则材料谈到了这一问题。D、“体现着中国文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三可知,应该是“体现着中国匠人对心思精巧、技艺创新的重视”。故选B。6关系: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优秀是卓越的基础,卓越是优秀的升华。分析:优秀技能是基础,尽善尽美的品质是升华;标准苛刻、关注细节是基础,精益求精、百年品牌的卓越追求是升华。
29、日本工匠的奇迹来自他们优秀的工艺技能;同时,他们追求尽善尽美,执着于职人荣誉,这种卓越的品质让他们跨越优秀,最终创造奇迹。德国制造基业长青始于他们标准苛刻、关注细节的优秀品质;同时,德国人精益求精,梦想成就百年品牌,这种卓越的品质让他们在各自领域一骑绝尘。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读文章,深入理解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材料二中“匠人成为巨匠的过程,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下苦功追求卓越的过程;匠人成为巨匠的那一刻,也就是吉姆柯林斯说的;完成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的时刻”来概括,可以把“匠人”看成优秀;把“巨匠”看成卓越,据此可知,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
30、系:优秀是卓越的基础,卓越是优秀的升华。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时要结合材料一。日本匠人追求尽善尽美,执着于职人荣誉;德国人精益求精,梦想成就百年品牌,从中可分析“优秀”与“卓越”的关系。7.C项,“没有描写战争的残酷场面、抗日英雄以及英雄事迹”错,作者只是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场面,文中的指导员、通讯员和青年妇女都是抗日英雄。故选C。8、揭示了二梅等青年妇女积极参与抗战的原因,与上文二梅的表现相呼应。交代了二梅的身世,使二梅的形象更加完整。二梅这样一个没有娘的孩子,在新的环境下,成为一名积极参与抗战的巾帼英雄,升华了小说的主题。解析这篇小说通过二梅之口交代了其苦难的身世“从小没了娘,在野地里,春天
31、挑野菜,秋天拾庄稼,冬天割柴草,风吹着,雨打着,长到十五岁”,揭示了她积极参与抗战的原因,与上文二梅的表现相呼应。“八路军来了,是正好的年岁,赶上了正好的年月。这样她就不再走奶奶的路,娘的路;一条完全新的道路,在她眼前打开了”,二梅在新的环境下成为一名积极参与抗战的巾帼英雄,这样的经历使二梅的形象更加完整,还升华了小说的主题。9、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表明收获的季节是人们最快乐的时候,突出保卫劳动成果的必要性。青年女性走出传统妇女的生活圈子,在解放区得到锻炼,她们也是抗日英雄,与参与抗战的战士们一样,是当年解放区抗战队伍的主流。歌颂了青年女性对生活执着、坚忍和热情的态度。解析解答此题,可以从标
32、题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与人物的关系、与主题的关系等角度考虑。10. 【答案】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本题要求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而且有数量限制。本段文字节选自袁枚随园诗话,是袁枚对诗歌创作的一些独见。他首先说到,客观外在的景物,我们的眼睛可以直接感知,所以在“来”字后要停顿;“目之所触”即肉眼所见,所以在“触”后也应停顿。而情由心生,所以把眼睛所见的东西用心记下来,或喜或憎,这就是“情”。所以在“得”和“出”后需要停顿。而“芬芳悱恻之怀”这是情感的酝酿,而“哀感顽艳”是具体的情感流露。
33、故在“怀”之后需要停顿。11、【答案】欧阳修 曾巩 【解析】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永叔”是欧阳修的字。对于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我们要记忆的相关内容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曾子固,即“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12、【答案】要有真情实感。而情感与人的天性有关,很难强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创作意图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本题要求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袁枚认为“言情难”在何处。袁枚之所以说“写景易,言情难”,是两者比较而言。写景是对客观事物的描摹,但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地位和经历,同样的景物,笔下的情也会是
34、千差万别。所以这个“言情”的“言”就是“说”。把每个人通过景物的描摹所表达的情感的妙处,说清楚、说透彻确非易事。因为情感源自不同的人的内心的流露;另外,也与每个人的天性有区别:比如欧阳修擅长抒情,而苏轼、王安石以及曾巩则不太长于借景抒情。特别是王安石和曾巩偶作的小词,读来令人喷饭、笑倒。【参考译文】大凡作诗,描写景物尚属容易,(但是)要说出(或“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很难。为什么呢?(因为)景象来自外在世界,眼睛直接就可接触到,稍微注意便可获取;而情感源自心灵深处,如果内心没有一种感动芬芳或悲切的情愫,那就不能表达出哀感顽艳的情感来。然而,情感由于各自天性的不同,很难强求一致。杜甫就擅长于表达内
35、心细腻的情感,李太白就不太能这样也;欧阳修擅长于表达内心情感,苏轼也不大擅长。王安石和曾巩偶尔作一些小情趣的歌词,凡阅读过的人都被他们的作品笑翻了,也是因为他们天性缺少细腻情感的缘故。1314.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铺天盖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此处指文艺生态的变化大而不是声势大,故应该选择“翻天覆地”;前所未有: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空前绝后:指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也形容非凡的成就或盛况。此处新特征应该之前未有,不能断言包括以后,故应该选择“前所未有”;参差不齐:本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
36、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此处对象为文艺作品质量,所以应该选择“参差不齐”;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此处是指文艺批评者要积极主动,故应该选择“当仁不让”。故选D。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此处根据后文提示,文艺评论作用对象首先应是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其次是文艺作品和文艺评论等的阅读者即大众,最终是对社会风气的作用,排除C项、D项;
37、再根据行为先后逻辑顺序排序,应是先创作才有精品,排除B项。故选A。1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题“不仅”应放在“优秀的文艺评论”之后,排除A、C两个选项;“解决”和“倾向”属于搭配不当,排除C、D两个选项。根据内容的递进关系,应先是具体性的帮助创作者、读者和观众,然后才是对抽象性的文艺风气、文明风尚等产生影响,故可排除A选项。故选B。17【参考范文】青春生命的觉醒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祖辈的呐喊,“创建青春之民族”,以蓬勃的生命反对压迫;青春是父辈的高歌,“渴望生活,从不淡漠”,撑起国家的脊梁;青春是我们的心声,“我的青春我做主”,彰显新时代的自信。是啊,青春是人生中
38、最美好的年华。青春可以“迷茫”,可以“疯狂”,但这“迷茫”、“疯狂”并不是浪费生命。青春的真正意义在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在于学会承担。生命意识觉醒的伊始,总会因前程未卜而感到茫然。祖辈们面对破碎的山河,父辈们面对困苦的生活,也会迷茫。然而正因为是青春,他们坚定了信仰,追随着内心前行。而如今我们的迷茫,源于经济快速发展而精神无所寄托。因此,青春的意义首先在于确定志向。青春不应局限于一己私利,应有“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要坚定地守住内心。然而,既有了内心的坚守,为何还会“疯狂”?其实,疯狂不过是反常。青春的力量需要一个抒发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疯狂”的目的。秋
39、瑾,出身官 宦,她的人生本应一帆风顺,可是她却为革命抛洒青春的热血。这在世人眼中也许是“疯狂”的,然而正因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拥有了生命力。青春应该突破常规, 然而这突破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高远的意义,为了承担责任。于是,我们坚守内心以明志,突破常规以获得动力。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真正的青春应该“我作主”。这三个字掷地有声,向我们传达着青春的力量,也 暗示着内在人格的觉醒。“我作主”意味着自我选择,它首先意味着对外在权威的否定。祖辈们否定了旧势力的黑暗,选择承担民族独立的责任;同时它也意味着价 值观的建立,父辈们选择“渴望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我们呢?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青春?我
40、们应该确定怎样的价值观?答案昭然若揭,我们的青春,同样离不开社会责任的承担。老人摔倒了,外在有很多声音“分析”着利弊,然而内心的善良告诉我们应扶起。和平安定的 社会也会有消极的声音,作为有责任的青年,我们应勇敢地站出来,不做沉默的大多数,要谨记“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我们有关”。其实,青春是一段觉醒的年华,它为我们的人生塑造生命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定志向驱走茫然,突破常规以求拥有活力,建立人格从而学会承担。青春,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新的境界。在挥洒青春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了生命。【写作指导】首先,这篇材料作文和高考作文是一致的(高考作文一般是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在材料的表面意思上
41、(显性信息)有祖辈、父辈和现在三个时期对于青春的认 识,同时暗含三个时代青春和青年的对比,材料的隐形信息极其丰富。在对青春认识和对比的背后是时代的召唤和青年的责任、担当和选择,同时暗含了在新的大时 代背景下通过先辈们的青春选择和奉献来教育现在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自己的青春时代里选择正确的道路,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成就自己无悔的青春和 辉煌的人生。这个材料以三代青春为话题,可以说比较切合事实。现在中央在对改革开放做顶层设计,改革三十年中华名族再一次出发。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对青年人提 出新的 要求。三代人的青春观其实是在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时期青年人响应时代号召做出的选择(当然有对时下青年信仰缺失青春迷茫的批判,其实是通过批判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材料我们首先要找到可以立意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