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0 ,大小:5.04MB ,
资源ID:723690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236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环境保护(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0-2019)十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5 环境保护(含解析).docx

1、专题15 环境保护(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生态环境保护】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图7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图7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

2、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解析】工程修建前,“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该工程修建后,改善了市区河道及密歇根湖的水质。但是由于运河修建“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使得伊利诺伊河水质下降,污染物增多。同时由于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相连通,使得生物活动范围更大,生态系统受到影响。(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生态环境保护】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

3、。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答案】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解析】考查生态保护措施及其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结合材料所给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的各项措施进行分析:过去清溪川河道被覆盖,恢复自然河道,将其由暗河恢复为

4、正常河道,有利于清理水中污染物,有利于水中动植物更好地获取光照、氧气等从而更好地生长,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恢复;由暗河恢复为自然河道,有利于增加地表水域面积,从而增强水体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局部地区微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温和;在河流两岸建生态公园,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扩大水域面积,有利于增强植被和湿地吸烟滞尘、美化环境的功能,提高沿岸地区的环境质量;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有利于减少清溪川的污水排放量,能有效地改善、提高河流水质;拆除高架道路,兴建横跨河道的桥梁,有利于减少经过各河段的车辆数量和通行时间,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答案】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解析】本题以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围绕北方大棚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探讨解决措施,体现学以致用。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要有的放矢,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材料中已说明我国北方大棚内土壤

6、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的原因主要是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对于过量施用化肥,我们可以采取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措施;对于灌溉水含盐量高,我们可以采取淡水淋盐的措施,引含盐量低的淡水淋洗或用雨水淋洗,北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7、8月份,此季节可掀开棚膜,利用雨水淋洗;另外,对于次生盐渍化过于严重的大棚土壤,也可以采取利用别处低盐、好质地的土壤进行置换大棚盐渍化土壤的措施。【点睛】现阶段盐渍土壤的改良方法主要包括淋洗除盐、覆盖抑盐、生物改良、科学施肥、合理轮作、客土置换等。对于客土置换来说,如何控制深层土壤返盐,保持客土中微生物活性,延长客土使用寿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2019年

7、江苏卷)【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D环境保护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m2,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95905g/hm2,施用7种农药。表2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图24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表 2土壤环境资料(mg/kg)水环境资料(mg/L)镉铜铅铬锌镍铜锌氟化物硫化物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区012231837130110.40.90.60.30.10.1B区0.6467112911623

8、60.31.70.90.80.51.3合格标准0.610030030025050121.5111(1)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_(2分)(2)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_(1分)(3)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_(3分)(4)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_(4分)【答案】(1)A区水、土各指标均合格;B区镉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超标(2)A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大(B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小)(3)B区施用农药次数多;用量大;种类多(4)控制农药使用的频率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农药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加强

9、对农户施用农药的指导【解析】(1)对比分析A、B区的质量检测结果与合格标准可知,B区的镉超标,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所超标,其他均合格。A区水土各项指标也合格。难度较小,直接读图比较数据大小即可。(2)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蜘蛛密度分布上A区要大于B区。在青蛙密度分布上A区大于B区,因此整体来说A区有益生物密度较大。(3)由材料可知,A区施用农药2次,B区施用农药5次,A区用量125925g/hm2,B区用量295905g/hm2,A区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7种农药。因此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主要和使用农药的次数、种类以及用量多少密切相关。(4)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应当把握适度原则,控制农药的使用

10、频率和用量,要考虑精准使用农药,许多农户缺乏使用农药的科学知识,盲目用药,可以加强对农户使用农药的指导,坚持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并且尽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尤其杜绝高毒农药的使用,使用高效低毒,甚至无毒农药。【点睛】农药的施用要选用合适的,选对时机,同时要适量,不可过度施用。坚持精准施药,有效驱虫,保护环境,坚持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并且尽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危害,尤其杜绝高毒农药的使用,使用高效低毒,甚至无毒农药。(2018新课标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图11)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

11、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答案】有利条件:该岛位于北极圈内(冰原地区),终年严寒、冰冻;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变暖,(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该岛上的冰雪(永冻层)融化(融水可能渗入进出种子库的隧道),威胁种子库的安全。(2018新课标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

12、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6分)(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4分)【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化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

13、生物多样性。(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点睛】湿地的作用1.物质生产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2.大气组分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3.水分调节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4.净化沼泽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利于毒物和杂

14、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5.动物栖息地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6.局部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2018新课标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

15、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答案】积极影响:扩大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栖息的范围。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改进建议: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点睛】本题以洞庭湖区的“堑秋湖”为背景,结合人类活动对其他物种的影响来考察环境保护的内容。解题时,应着重从图文信息获取解题的关键

16、点“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即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然后以此为出发点,提出改进措施。(2018海南卷)24选修6:环境保护(10分)“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答案】 在工厂里进行集中生产建筑的部件(部品),可减少扬(灰)尘和废水排放,降低噪声污染,降低能耗

17、。(5分)可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以及减少废弃物对周边土地的占用。(3分)运输装卸过程中,散落少,污染小。(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解析】 本题以“装配式”建筑方式为背景,要求考生通过文字材料提供的背景知识与信息,综合运用相关地理知识,从环境保护视角了解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考查考生解释生产、生活中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考生需比较文字材料中给出的传统建筑施工与“装配式”建筑方式的制作、施工差异,联系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差异即可答题。(2018江苏卷)D环境保护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

18、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图25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2分)(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2分)(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3分)(3)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3分)【答

19、案】(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4.9 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解析】主要是呼吸作用,而大气圈与土壤和海洋之间为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主要是用图25中进入大气圈的碳数量减去从大气圈出去的碳数量。读图可知,大气圈二氧化碳数量增加的人类活动为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破坏。(4)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措施,主要结合前面所述珊瑚白化的原因分析,如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等。【

20、点睛】生态保护的措施一般从包括三个主体层面,国家、企业和社会,再从宣传、行政、法律、工程、生物等方面去论述具体的措施。同时,有些环境问题由于材料论述了具体的问题所在,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地理答题模板,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将所有的方面答全。【2017年高考题】(2017新课标卷)44(10分)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答案】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

21、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考点:外来物种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点睛】该题考查生物入侵的危害。结合柽柳自身的特点说明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注意结合材料,侧重说对周围物种生存造成的影响。(2017新课标卷)44(10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图8)。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图8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

22、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解析】森林作为陆地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涵养水源、防风固土等作用明显。植被恢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不同的次生林,由于植被种类不同,密度不同,根系所扎的深浅不同,其保持水土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自然恢复的次生林结构较复杂、植被种类和数量更丰富、根系更发达,故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考点:不同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点睛】森林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植被恢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森林结构简单,树种单一,草本植物少,覆盖率差。(2017新课标卷)43(10分)人们

23、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考点:不同森林环境效益差异的成因分析。【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区别天然原始林与人工林的环境效益的差异。天然原始林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人工林树种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原始森林,又称原生林,是指一个森林已经达到非常长久的年龄而没有遭到显著的干扰,

24、从而表现出独特的生态特征,并可能被归类为顶极群落。原生特性包括多样化的树有关的结构,提供多样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多样化的树结构的概念包括多层树冠和树冠间隙,很大变化的树的高度和直径,多样的树种和纲,和多种大小的木质残体。!网(2017江苏卷)D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图24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_。(2分)(2)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_,其原因有_。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

25、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_。(6分)(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_。(2分)【答案】(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围海养殖;填海造地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需要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建立自然保护区。【点睛】一、湿地的主要功能二、保护湿地的措施1加强湿地立法,完善湿地保护的政策和法规体系;2加强湿地保护力度和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机制;3增加对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4重视湿地调查、监测、保护

26、、恢复等的科技支撑工作;5加强对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与管理;6提高广大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2016新课标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图8)。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碱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考点:水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名师点睛】该题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引海水养虾为背景

27、材料,通过图文信息,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解答此题关键是获取有用的材料信息“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分析海水对当地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016新课标卷)44.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

28、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分)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2分)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2分)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弃品,实行分类回收。(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不得超过6分。)考点:环境污染与保护【名师点睛】快递业务迅猛增长的当前,快递包装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该题以快递包装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与保护,随着网购的日益普及一个共同的烦恼就是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这些包装不能及时处理,造成大量的垃圾堆放,同时伴随的还有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和胶带污染。针对此问题的措施作答时,观点要切实可行,并符合可持续发展即可。这道题考查实现生活,学

29、生容易思考,难度小。只是注意答题语言组织即可,学生选此题得分率会较高。(2016新课标卷)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直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答案】原因:过度捕捞,河湖湿地减少;水体污染。(6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措施:禁止过度捕捞,规定休渔期;保护湿地;治理河流污染;人工孵化,放养育苗等。(4分)(答出一项得2分,答出两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解析】试题分析:刀鱼数量的减少主要和

30、过度捕捞以及湿地减少、水体污染等造成刀鱼生存环境破坏有关。针对刀鱼资源减少的原因,可从禁止过渡捕捞、加强人工养殖,保护湿地和治理河流污染等角度说明保护措施。考点: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和保护措施。【名师点睛】近年来,“鱼”成为高考地理特别青睐的对象。长江刀鱼味道鲜美,价格昂贵,其数量近年来不断减少,因此其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这一实事,出题人设置了“长江刀鱼衰竭的原因和保护措施”这一问题,旨在考查学生 “分析环境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的能力。刀鱼数量减少一方面应“归罪”于人类的过度捕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刀鱼生存环境的破坏。地理问题的解决措施一般应根据其形成原因来回答,例如,针对过度捕捞

31、,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禁止过度捕捞;针对河流污染,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是治理河流污染等等。(2016江苏卷)D.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材料一 图21 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材料三在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图22 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 (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2 分)(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2 分)(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

32、核心环节是,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4 分)(4)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2 分)【答案】(1)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 易发沙尘暴 沿河地带易 产生水土流失 (2)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 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 (3)甘草种植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风能 太阳能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持续发展。【名师点睛】土地荒漠化问题,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也就是土壤层,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这一层土质,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树木、谷物,就不可能有森林或动物

33、,也就不可能存在人类。荒漠化,就是指这一层土质的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从而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而成为不毛之地,包括沙漠和戈壁。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和物质构成,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石漠化。造成荒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气候等自然原因,如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化趋势等。但是人类活动,如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破坏森林植被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一般是恢复植被,生物是最好的保护措施。在分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时,我们要找出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最好是逆着箭头去找,就可以找到主要的原因了。然后再通过图中网络去分析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2

34、016海南卷)25.【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加剧;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答出其中1项可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提示,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海

35、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对其它植被破坏严重,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加剧草场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导致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考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名师点睛】掌握生态环境保护包括保护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解答此题关键是充分利用材料信息,根据材料提示,逐一分析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影响。(四)(2015上海卷)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8、

36、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南方近岸海域 城市近岸海域 北方近岸海域 乡村近岸海域A、 B、 C、 D、9、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10、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加剧污染程度 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减轻污染程度A、 B、 C、 D、【答案】8、A 9、D 10、D考点:赤潮。(2015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

37、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10分)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

38、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2015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

39、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3分)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3分)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4分)(2015四川卷)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3-,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43-。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的NO3-和PO43-的尝试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9、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A、 B、 C、 D、10、若只

40、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3-和PO43-的浓度( )A、均显著增加 B、均不会增加C、NO3-减少, PO43-增加 D、NO3-增加PO43-减少【答案】9、C 10.B【解析】试题分析:9、根据表格中NO3-和PO43-离子的含量,、的含量高,说明沿线的人口、经济活动多,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的多,水体中NO3-和PO43-离子的含量多, A、B、D错。亚马孙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水量大,人口、工业活动少,排放污水少,所以NO3-和PO43-离子的含量最低的是亚马孙河,C对。10、若只考虑河流补给,不考虑支出,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因缺少支流注入,水量不会变化。也不考虑

41、沿线污染物质向河道中排放,河流中NO3-和PO43-离子的浓度不会增大,所以河流中NO3-和PO43-离子的浓度均不会增加, B对。A、C、D错。考点:本题考查区域河流污染物来源差异,影响河流污染物含量的因素。(2015福建卷)C【选修6环境保护】图20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答案】(1)(9分)特点:湿地面积减少。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2)(6分)(2

4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示数值分析,该区域湿地面积在减少。联系人口和耕地面积变化分析其原因,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人们开垦湿地面积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占用湿地面积增加。(2)从湿地减少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所以要退耕还湿地,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另外从法律法规分析,还要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考点:湿地减少原因及保护措施。【名师点睛】湿地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

43、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作用: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流量,控制洪水;保护堤岸,防风;清除和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保持小气候;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航运;旅游休闲等。(2015江苏卷)D环境保护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2分)(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 。(2分)(3)“泰勒

44、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3分)(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 ,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 等措施。(3分)【答案】(10分)(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2)春季多大风 天气干燥 生态环境脆弱(任答2点) (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 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有效保护草地资源(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1点)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宣传教育(任答2点)【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不难看出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

45、2) 美国中西部广泛分布黑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天气干燥,多大风,加之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大风扬起黑土形成 “黑风暴”。(3) 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可以限制土地过度开垦,有利于缓解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从而有效保护草地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借鉴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我国也应该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并严格执行,另外针对我国人口多,环保意识不强的国(2015山东卷)46.(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锯泥是石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

46、水的混合物,我国北方某石材生产基地每年产生大量的锯泥,其堆放占用了大片土地,石粉质地细,难处置,大风时易满地飞扬,雨天则随雨水流入河道。近年来,某企业在该基地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加气砖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图14为锯泥产生过程及利用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分析该企业利用锯泥生产加气砖的积极意义。(10分)【答案】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加气砖保温效果好,节省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2015海南卷)26.(10分)环境保护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

47、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面左图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右图为灌丛沙堆景观。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答案】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3分)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3分)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供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每答出l项得2分,答出其中2项即可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2014新课标I卷)44.(10分)环境保护坡

48、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止措施。(2014新课标II卷)44.(10分)环境保护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国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池,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2014北京卷)41、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工业

49、革命在给英国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震惊世界。(1)分析气候对英国大气污染的影响。(10分)(2014福建卷)C【选修6环境保护】图16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9分)(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2014山东卷)45.(10分)地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图12为植被浅沟示意图。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

50、作用。【答案】(10分)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2014江苏卷)D环境保护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 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图23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l)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 。(2分)(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 。(2分)(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它功能区的两种

51、重金属元素是 ,其原因是 。(2分)(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 。(4分)1(2013高考题福建卷) 选修6环境保护表2是我国某区域 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回答问题。(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9 分)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 分)【答案】(1)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下降;(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52、,提高耕地质量;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试题立意】本题以耕地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影响,关注民生问题,考查生活中地理知识。【解题思路】仔细阅读表格可知该区域耕地分布主要从坡度和海拔两方面来描述,答题时要紧扣该两方面,环境问题分析要注意题干要求“增补耕地”,可知增补耕地分布特点分析。可从工程、法规、管理、宣传等方面答题。2(2013高考题海南卷) (10分)环境保护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多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图11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答案

53、】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2分),地下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分) 主要措施: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分)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2分)跨区域调水,增加水资源供给。(2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部分总分不超过6分。)【试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本题难度较低。【解题思路】胡杨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区,尤其是塔里木盆地中,材料说了近30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而图11反映了近30年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上升,而地下水埋深不断变大(地下水位下降)。西北地区水资源极少,经济发展离不开水资

54、源,因而近30年过量使用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导致本区水环境急剧恶化,地表植被因可用水资源大幅减少而死亡,地表植被破坏固沙能力大降,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可以看出,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水资源短缺,因而要解决本区环境问题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解决缺水问题主要是两大方面的措施:开源和节流。开源主要是增加可用水资源,具体措施有:兴修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海水淡化、人工降雨、适量开采地下水等。节流主要是节约用水,具体措施有:节约用水(生产工艺的改变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对于西北地区来说,开源方面可以考虑跨流域调水,其他方面

55、不太合适(水资源总量少,修水库影响不大;海水资源没有;空气干燥,水汽少,几乎无法人工降水;地下水已过度开采,目前应尽量减少地下水的使用,使其逐步恢复),所以重点放在节约用水方面。工农业生产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水量小的产业;个人生活上改变生活习惯,减少水资源的使用。3(2013高考题江苏卷)【环境保护】201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图24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3分)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4分)减轻沙尘危害的可

56、行措施有_、_。(2分)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_。(1分)【答案】(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3)A C(4)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活动;开展募捐活动等(任答一点)【试题立意】试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差异、沙尘暴形成条件、沙尘暴对农业的影响、防治措施以及关注环境问题的责任。试题采用考生熟悉的环境问题为材料,但考查点有所转变,使之具有一定的梯度。【解题思路】(1)熟悉a处于塔里木盆地区域,即可比得出其深居内陆气候

57、干燥,地表植被稀少;沙源多;地形平坦开阔,风力强等因素。(2)沙尘暴会直接毁坏农作物;影响植物生长;同时沙尘堆积使土地沙化;改变土壤成分导致肥力下降。(3)建防风林、农作物留茬能削减风力,成本不高;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硬化地面抵抗风蚀都是投资大且不符合实际的。(4)关注环境问题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做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重在参与是中学生应尽的责任。4(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 )【地理环境保护】图11为我国华北平原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6分)(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

58、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答案】(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命题立意】主要考查资源的利用、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该题以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考查了植被的生态功能以及过度开垦产生的环境问题。较易。【解题思路】第(l)题,从图中看,甲处位于山区,防护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乙处为沿海防护林,再结合沙质海岸可看出该处防护林具有降低风速、阻挡风沙的功能;丙处位于沙质海滩上,此处植被具有固沙阻浪的功能。第

59、(2)题,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加剧,造成土壤盐碱化和水质恶化。5(2013高考题新课标2)(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虎丘泉憨憨泉桌锡泉泉金沙泉惠山泉太湖无碍泉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2分)原因:泉水(地

60、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2分)(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2分)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2分)【命题立意】以文字和分布图为信息载体,考查水污染的危害泉水污染难以治理的原因。命题意图以能力立意为主,命题意图在于关注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这一世界性的的主题。试题难度:难。解题关键:调动和运用地下水和水污染的背景知识。【解题思路】泉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水源,因此泉水遭受污染必然导致生产和生活用水水质的下降,进而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污染土壤,随着生物链进入农产品并在农产品中富集,污染物超标使农产品品质下降。此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泉水污染难易治理,需要从泉水本身的

61、属性去思考,泉水属于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其补给来源是地下水,而地下水深埋地下,具有循环更新周期长,人类干预难易实施等特点。再加上泉水补给区域和使用区域不统一,区域广,需要不同省市,需要各方面联动协同。6(2012年高考广东卷)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 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 二、综合题7(2012年高考山东卷)(10分)【环境保护】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积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km2)年份类型1990年2000年2010年重度盐渍土1534257

62、55中度盐渍土133219293轻度盐渍土952801694合计123814451742(1)分析该区域19902010年土壤盐渍化变化的特点。(6分)(2)指出该区域农业生产中防治土壤盐渍化应采取的措施。(4分)丨乂丫.丨、州1丨抖【解析】【本题立意】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其土壤盐渍化的防止措施【解题思路】(1)从图表中即可读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特点,在分析时需要抓住从整体、纵向、横向分别分析其特点;(2)防止土壤盐渍化一般需要从其形成原因入手分析采取相应解决措施。答案:【环境保护】(1)中度、重度盐渍土面积增大,轻度盐渍土面积减小;盐渍土总面积增大;土壤盐渍化越来越严重。(2)合理灌溉;修

63、建排水工程;禁止盲目垦荒,退耕还草。(答对两点即可8(2012年高考海南卷)(10分)【环境保护】城市涝灾(内涝)和城市水资源短缺并存,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的新环境问题。收集拦蓄雨水为城市所用被称为城市雨水资源化。城市雨水资源化可同时缓解城市涝灾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根据资料,提出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应采取的措施。答案:(10分)建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收集储存雨水;建设蓄洪系统,拦截雨水;将收集和拦蓄的雨水回灌补给地下水或灌溉绿地、喷洒路面等;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提高雨水入渗量;制定雨水资源化的法律法规。(答出一项三分得3分,答出三项即可得满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9(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

64、(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4分)(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答案:(10分)(1)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需水量增加。(2)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解析】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特点,从而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可知,上海市饮用

65、水主要水源地逐步远离城区,说明原来的水源地污染越来越严重,由苏州河、黄浦江到长江,水源地的河流流量不断变大,说明上海市需求量大。由上题可知城市水源地污染严重,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主要从控制污染源、防止水污染、建立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管理等方面来考虑。10(2012年高考上海卷)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 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

66、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 (g/m3)甲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40乙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60丙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丁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170戊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340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 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

67、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 答案: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任答两个因素即可)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任答两个因素即可)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

68、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四点即可)11(2012年高考江苏卷)【环境保护】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 。 (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 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 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分) 图21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 、 (填图中代号)。工程所在区域的

69、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3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4分) 答案:(1)c d(2)风力作用 (3) 土地荒漠化(4)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地形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解析】结合已学知识,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即地形落差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不属于共同原因,b不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我国西部由于气候相对干旱,外力侵蚀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力侵蚀;防御洪涝灾害在河流中下游主要措施为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工程所在区域降水较少,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地区;、建设防护林的条件分别表现为气候较干旱,地形起伏相对较小(

70、植树造林防治荒漠化)、地形起伏较大,降水较充足(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12(2012年高考福建卷)【环境保护】下图为2000年中国南北方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物成分构成的地区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其原因。(9分)(2)简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主要危害。(6分)答案:(1)地域差异:无机物的比重北方多于南方,有机物的比重南方多于北方。原因:北方冬季气温低,需要燃煤取暖,产生大量煤灰等;南方水热条件好,蔬菜种类多、产量大,产生的菜叶等生活垃圾多。(2)堆放垃圾占用土地或水域;污染地下水、土壤和大气;危害人体健康。(2011年高考上海卷)(六)

71、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15.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A.降低大气温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答案】B【解析】考查臭氧对地球“保护伞”的作用原理,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16.据观侧,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附近上空 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答案】C【解析】考查南极目前臭氧空洞地理事实,地球上空臭氧空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南极附近上空。(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44(10分)环境保护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表1中的数据反映该

72、区域湿地的变化。表1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变化特点: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不利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解析】对比表中不同年份的数据的变化,可知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结合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可知湿地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73、有: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2011年高考北京卷)40.(23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大气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降低风速,吸附飘尘水文蒸腾水汽的一半以上重新参与水循环土壤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层吸收一定量的降水生物为半数以上的物种提供栖息地(2)根据上表,概括

74、森林的生态效益。(8分)(2011年高考山东卷)32.【地理-环境保护】图13为我国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图13(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2011年高考福建卷)C【选修6环境保护】图21 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9分)(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6分)(2011年高考江苏卷)D【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26

75、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7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和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和_。(4分)(2)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2分)(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其主要来源是_(2分)(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2分)(4)根据第(3)问,可知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就是要减少汽车尾气中重金属的含量,因而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是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

76、施。(2010年高考地理上海试卷(文科使用)(九)工业化对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21.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这主要是因为 A酸雨淋蚀加剧 B紫外线辐射强烈C沙尘暴频繁肆虐 D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2.最近墨西哥湾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A B C D(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C选修6环境保护 苏州河是上海的一条城市内河(贯穿城区的河流),其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

77、了明显的影响。图16示意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水质污染综合指数高表示污染严重)。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1989-2006年苏州河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7分)(2)简述改善城市内河水质的主要措施。(8分)C选修6环境保护 (1)总体趋势:水质有所转好。原因:工业用地面积大量减少,并主要转化为居住用地和城市绿地,污染源减少;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水质。(2)打捞漂浮垃圾;清除河床淤泥,引水冲淤;沿岸绿化;禁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2010年高考(新课标试题)地理)43.(10分)环境保护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19982006年

78、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答案:民勤地区沙漠广布(沙源丰富 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上),多大风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归南铁矿图例回线20S120E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728题。图827.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28.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

79、盐渍化D.物种灭绝(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39(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美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网(8分)(1)变化: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

80、;铁路等现代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是的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图13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题。图13(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4分)(2)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8分)(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

81、强)。(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8分)(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1分)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6分)(2)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

82、家和地区。(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7分)(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接近港口,接近市场。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8分)(4)资源: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区位及市场:交通便利,靠近国内外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5)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D【环境保护】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和。(3分)(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琉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2分)(3)我国北方二氧化琉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分)(4)酸雨的危害有。(3分)D环境保护(10分)(1)化石燃料无机硫硫化物(2)煤炭消费量(3)降水(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