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考 纲 解 读鉴赏作品的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韵律格式语体色彩等,既要能准确地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又要能够准确地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还要注意对诗词中“诗眼”的分析,及对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的赏析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炼字诗眼和语言风格题型技巧题型一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境界全出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
2、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题指津1.设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请对字进行赏析(4)本诗的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2.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经典例题【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间作四首(其三)(明)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
3、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_答案:“拳”和“退”(第一步:分别指出是哪一个字)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第三步:指出使用该字的好处)【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新晴野望王 维新晴原野旷,极
4、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注氛垢:尘埃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_答案:分别是“明”和“出”(第一步:指出是哪一个字),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第二步:指出使用该字的好处),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的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的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第三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题型二鉴赏诗歌的“诗眼”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
5、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解题指津1.设问方式(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2.答题步骤(1)指出该字(或该句)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2)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或该句)写了哪些内容;(3)分析该字(或该句)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4)根据题目要求拟写答案经典例题【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
6、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 疏桐叶半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_答案:第一步,突出该字对主旨所起的作用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鸣蝉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致 第三步,从该词在诗中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乱”实际是全诗的纲(线索),串联诗人所见所感所想的内容,使诗歌
7、内容多而集中 第四步,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心境渲染到极点 【例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眼的赏析诗眼就
8、是一首诗最为关键的词语而一个词的关键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的是眼前景,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接这两者的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它唤起了诗人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了诗人蕴藏在心底的思乡之情因此,从全诗的结构来盾,“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情别怀远之意,而本诗的主旨正是抒写了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也是全诗的诗眼题型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常用术语有沉郁顿
9、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奇奔放悲慨沉郁等解题指津1.设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2.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经典例题【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_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
10、“新丽”是“新颖明丽”的意思,要紧扣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在本诗的运用,在解题时注意先指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答案: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新颖明丽”的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美好,抒发出作者送别的情意课堂反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月杜 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
11、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答案:(1)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2)“万里”,表示空间的距离之远,蕴涵着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时时”,表示动作的频繁,字面意义是“屡屡”“常常”,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打开房门望月思归“夜久”,表示时间的延续之长,暗示作者因思乡怀归而夜深难寐(任选两个即可)解析:(1)解答本题,一要紧密结合注释中的“安史之乱”和“曾困居于此”,二要了解“月”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把握住这两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语境即可作
12、答(2)这是一道语言鉴赏题解答该类题的步骤是:释词义+描景物+点效果考生只要结合诗句内容,联系本诗叹漂泊思乡盼归的主旨即可得出答案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答案:(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被金人占领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心怀故国的遗民的亡国之恨宣泄无
13、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考生在分析“入”“摩”二字的表达效果时,应全面把握诗歌意境,从用字的准确和贴切的角度进行思考(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该诗作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考生可结合陆游诗作一贯的“热爱祖国山河,抒发亡国之恨”的写作风格,“从融情于景”“寓情于事”的角度结合具体诗句作答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百嘉村见梅花龚鼎孳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注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崇祯
14、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时官至刑部尚书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你认为呢?为什么?答案:“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楼等意象,表现了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痛苦寂寞,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眼前的月亮着一“寒”字,正是他心境的写照,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山中送别王 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_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15、市人行尽野人行,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荦确:山多大石貌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案:“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解析: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作者面对仕途的挫折,从来就是抱着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姿态,绝不气馁颓废这一点在这首诗里也体现出来,“铿然”一词,恰好是“点睛”之笔 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16、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解析:“遍”即到处都有的意思,松树上到处都是鹤巢,也就是鹤多人居之地,为什么如此多鹤?原因在下一句“人访荜门稀”,因人来访之人稀少,才鹤多,作者显然以此突出山居环境的清幽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换个问法就是:写了哪些景?抒发了什么感情?这
17、只要从诗句中找出相关的意象即可:绿竹红莲渡头烟火采菱归人这些意象构成一幅清新淡雅轻松闲适的画面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宋)人言此是海门关,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旋涡(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
18、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2)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敌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古代诗词作品“形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以及对隐含于诗歌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形象的鉴赏,旨在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的鉴赏,旨在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 小孤山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的前四句重点突出小孤山的地理特征:开头两句从人们常说的海门关入手,“海
19、眼无涯骇众观”一句抓住“骇”,重点强调了急流所形成的大旋涡的骇人之感,这虽非直接写小孤山,但却为后两句突出小孤山的地理特点作好了准备正是在这骇人的大旋涡中,小孤山砥柱中流,直面狂澜诗的后四句由咏物转为言志:小孤山砥柱中流,坚如猛士,就像末世孤臣,危难之中依然立于杀敌的战场;最后两句写到“明日”登峰造极渺观宇宙的宽慰心情,传递了诗人对抗敌胜利的坚守信念本诗虽歌咏小孤山,实际却是表达抗敌保国之志 第二小题要求学生鉴赏“孤”的妙处,这里的“妙”主要指表达技巧之妙,“孤山”与“孤臣”,有“孤”字相关,自然产生联想;小孤山砥柱中流的特点与末世孤臣抗敌保国的作用相似,比喻恰当;最重要的是全诗借小孤山以言志
20、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诗歌托物言志等手法的理解和鉴赏答题时不仅要对联想比喻托物言志等作出准确判断,还要作适当的具体赏析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1)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
21、苦闷无聊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的能力第(1)题考查对时间意象的把握从季节的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清秋落叶;从一天的时间角度看,显示时间的意象是日暮月初白流萤和孤灯第(2)题属于“炼字”型诗歌鉴赏试题,回答这类问题,要注意:把握字的本义;结合诗句分析所描摹的形象;简析表情达意的作用 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案:(1)“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涵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2)“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唐)韩 偓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古人写诗好用“自”“空”二字你认为诗中加点的两个“自”字和一个“空”
23、字在表情达意上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案:两个“自”和一个“空”字描绘出了泉州军洗劫后,农村一切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的荒凉萧条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寄身离乱,感时伤怀的情感(或对泉州军的愤懑,对百姓不幸遭遇的同情)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终南望余雪 祖 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一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第一联中的“阴”和“浮”字最精练传神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是它的“阴岭”(山北叫“阴”);而且惟其“阴”才有“余雪”,故而“阴”
24、字用得很贴切高出云端的积雪在流云的衬托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寒光闪闪,不正给人以“浮”的感觉吗?所以,这个“浮”字用得也很生动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答案:“袅袅”写柳枝摇曳之态,“青青”绘桑叶青葱之色,这两个叠音词渲染出一种融合骀荡的无尽春意,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和音乐美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 张孝祥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答案:这首词写秋水暮泊
25、,用语通俗平实,清新自然,既无华丽辞藻,又无深僻的典故“明月”“秋江”“斜阳”“细浪”等词绘声绘色,色彩纷呈,引人想象,给人美感 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案:(1)用词精当用一“临”字,突出树之高;着一“惊”字,巧用拟人,把小雨点写活了;夜雨乍晴,沾满在树叶上的雨点,经风一吹,仿佛因受惊而洒落(2)情景交融幽雅宜人的景色与作者难得的闲适完美融合,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该题为开放性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1阅读下面这首诗,
26、然后回答问题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1)请联系全诗内容,分析第二句中“恼”字的含义及作用(2)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请选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联诗句试作赏析 答案:(1)“撩起”之意,在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叹中,隐含着对春天的喜爱和不服老的激情作用:为下文抒发热爱早春景色憧憬丰收年景的感情埋下伏笔(2)颔联最能代表艺术特点:描写细致入微柳枝返绿总是先从下垂的枝条的末梢开始,故说“垂处绿”;小桃初绽,也总是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故说“末梢红”语言新颖活泼“下来”“
27、上去”分写柳枝桃枝特点,既令人耳目一新,又具有拟人意味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根据提示,从语言的角度赏析第四句诗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
28、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答案: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两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29、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1)“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两词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语言风格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1)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2)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意思接近即可)解析:诗歌借助浊酒愁眼黄花天地肝胆江山千里讯逐客无家等意象描述了一个报国无门,手捧浊酒,用愁眼看花的衰老志士形象,表达了赤心报国,年事虽高,但矢志不渝的感情题(1)可以从容解决第(2)中讲到杜甫语言风格,我们知道杜甫语言风格以沉郁顿挫见长,所以我们可以轻松地利用沉郁顿挫来解读顾炎武的诗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