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0 ,大小:890KB ,
资源ID:7234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2346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第一单元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ppt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农业的起源 1.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2.特点:(1)区域分布:约一万年前,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_和长江流域出现。(2)生产格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3)产业结构:中国古代农业以_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黄河流域 种植业【情境在线】观察下图,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反映了这一时期农业的什么情况?提示:原始农业出现。二、从耒耜到曲辕犁 1.耕作工具:时代主要工具特点或影响原始社会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_是原始农业主要耕

2、 作方式之一文明时代耒、耜青铜农具占少数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力耕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_ 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刀耕火种 精耕细作 时代主要工具特点或影响西汉中期发明_,推广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唐代发明_(又名江东犁)是农具改革的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_等。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犁壁 曲辕犁 筒车【情境在线】唐代陆龟蒙耒耜经中记载当时的一种工具:犁,是一种开垦田地的农具。整个犁是由十一个部件组成。用金属做的有两件,一是犁,一是犁壁,其他是用木材做成,如犁底、压、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槃。材料描述的工具是什

3、么?提示:曲辕犁(江东犁)。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设施:(1)上古时代:出现大禹治水的传说。(2)春秋战国:修建芍陂、_、郑国渠等著名的水利工程。(3)两汉时期:兴建_、白渠等水利工程,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兴建极具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如西域地区的_。2.经验总结:我国古代的水利建设经验与成就,构成古代农学知识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都江堰 漕渠 坎儿井【情境在线】“秦昭王使为蜀守,开成都两江,灌田万顷。”这则材料所提到的水利工程是什么?提示:都江堰。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_方式进行农业生产。2.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产生。(1)产生原

4、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_的出现。(2)主要特点: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与_ 相结合。“_”式的经营方式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简单协作 私有土地 家庭手工业 男耕女织(3)历史评价。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生产规模狭小,分工简单,使小农经济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_和交换 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_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 产的原因之一。社会分工 自耕农【情境在线】右图电话磁卡画面取材于天仙配故事。观察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和耕

5、作方式各是什么?提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助学助记】1.精耕细作:它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采用新技术,改进农具,进行细致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2.正确认识自然经济下的“自给自足”中的“足”。“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基本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事实上,封建制度下农民的赋税、徭役负担沉重。3.自然经济不等同于小农经济。(1)自然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2)小农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4.图示法巧记古代中国耕作方式 5.图示法巧记古代农业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6、主题一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素养探究】1.原始农业耕作方式 史料 其人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曰刀耕,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蛇虫死,曰火种。广东新语 思考:史料体现的耕作方式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由画线中关键信息“以刀治土”“刀耕”进行提炼耕作方式及实质。提示:方式:刀耕火种。实质问题:耕作方式极其落后。2.铁犁牛耕 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西汉中期以后,耕犁也有所革新唐朝,曲辕犁出现,它特别适于江南水田。据柳斌杰主编灿烂中华文明经济卷等整理 思考:依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

7、发生的变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点拨】史料反映的是牛耕技术的出现并逐步推广和生产工具的革新。提示:变化:牛耕技术逐步推广普及(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从黄河流域推广到江南);耕犁不断发展,耕作技术不断进步;因地制宜,出现适应不同地区土质特点的耕犁。主题二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素养探究】1.原始农业 史料 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在半坡遗址中,发现多处粟的遗存和炭化的菜子。此外,还出土一批幼体猪骨。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也发现有大量的稻谷遗存和家畜骨骸。这些都是中国原始农业、饲养业达到一定水平的有力证据。思考:史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南北方主要的种植作物是什么?反映了我

8、国古代农业怎样的产业结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点拨】从史料中的画线信息“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粟的遗存和炭化的菜子”“幼体猪骨”“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稻谷遗存和家畜骨骸”“原始农业、饲养业”等可得出南北方主要种植作物和农业的产业结构。提示:作物:北粟南稻。产业结构: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男耕女织 史料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黄梅戏天仙配插曲 思考:史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和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体现了男女分工;体现了生活态度,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提示:方式:自耕农

9、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农业状况 史料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思考:据史料,你从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体现了农民的生活情况,据此分析回答。提示: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农民生活艰辛。4.特点 史料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董煟救荒活民书 思考:史料体现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由中“贫民下户极多”、中“流离饿殍耳”从消极性角度认识。提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一

10、旦发生天灾人祸,就会导致小农经济的破产。【史论阐述】精耕细作的主要表现及其认识 1.主要表现:(1)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春秋战国出现铁犁,隋唐时期曲辕犁已相当完善。(2)耕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从垄作法到代田法再到耕耙耱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3)耕作制度日趋合理有效。从一年一熟制到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4)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改良土壤,进行适时耕种。进一步挖掘地力,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产量。(5)重视农业灌溉。各种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在历代层出不穷。(6)生产组织的小型化,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2.对精耕细作的认识:(1)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是传

11、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2)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到元是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3)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史论阐述】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经济格局:起源于多个中心,形成南稻北粟的地域特征。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耕作方式:长期采用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的方式。唐朝出现的曲辕犁,标志着犁耕技术走向成熟。5

12、.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历时最长,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6.地位和影响:是形成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封建社会后期日益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二、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基本生产模式;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脆弱性:由于规模小、水平低、分散经营和难以抵御的天灾人祸等原因,自耕农很容易破产。4.落后性:虽注重精耕细作,但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及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

13、(2020张家口高一检测)中国农耕经济在起源时就形成了明显的区域特色。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黄河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A.炭化粟粒 B.储粮遗址 C.幼猪骨骸 D.稻谷遗存【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粟是黄河流域最有代表性的农作物,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是我国北方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故A正确;粮食和猪等家畜南北方都有,故排除B、C;水稻是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农作物,故D错误。【补偿训练】(2018广东学业考)下列属于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A.玉米 B.蕃薯 C.辣椒 D.水稻【解析】选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迅速,在古代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其中粟和水稻是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故选D。2.铁

14、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它开始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故选A。3.(2020沧州高一检测)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解析】选C。四幅图片中的内容均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翻土工具,所以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应该是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故答案选C,A、B、D含义与材料主题不相符。【补偿训练】(2018北京学业考

15、)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此农具非常灵活,可以自由调节犁耕的深浅,广泛应用于江东地区,这符合曲辕犁的特征,故选C。A是播种工具,B、D是灌溉工具,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4.(2020广州高一检测)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A.形式多样 B.自给自足 C.精耕细作 D.个体经营【解析】选C。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

16、”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补偿训练】元朝王祯在农书中提出农业生产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注重农时 B.因地制宜 C.男耕女织 D.精耕细作【解析】选D。从题干材料“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可知体现了古代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的特点,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深化点拨】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5.(2020运城高一检测)某古代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流出古今

17、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造福亿万家,凿山分水,作堰淘滩,开数万顷,陆海粮川,其功不下禹矣。”上述描述的这项水利工程是()A.白渠 B.郑国渠 C.芍陂 D.都江堰【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率民众修筑的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凿山分水,作堰淘滩”,集灌溉、运输、排涝等功能于一身,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D正确;白渠、郑国渠和芍陂三项水利工程,均与“凿山分水,作堰淘滩”不符,A、B、C错误。【补偿训练】“它是自然造化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晶,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瑰宝为川西平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里的“它”是指()A.郑国渠 B.井渠 C.都江堰 D.灵渠【解析】选C

18、。都江堰的修建,使川西的成都平原成为千里沃野,故选C。A在关中地区,B井渠,又名“坎儿井”,分布在西北地区,D在岭南地区,均与题干地点不符,故排除。6.(2020沈阳高一检测)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B.C.D.【解析】选D。材料中“逍遥于天地之间”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符合题意;材料中“而心意自得”体现出小农经济的理想追求,也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济是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的,人们勉

19、强维持温饱,谈不上生活富裕,且材料也体现不出“生活富裕”,不符合题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深化点拨】小农经济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7.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 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 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解析】选C。在当时条件下,疫病发生的频率主要和人口密度有关,南方经济未完全开发,疫病频率相对低;北方经济开发程度高,人口密度

20、高,疫病次数自然较高,故选C。西汉时期南方开发晚,统治相对薄弱,发展程度远不及北方,故可排除A、D。同时期,北方(主要指中原地区)也相对稳定,B可排除。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以上材料摘自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参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3)根据以上材

21、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条件。【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看出为牛耕技术;第(2)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诗句的含义;第(3)题古代农业的发展与生产工具、技术、政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有关。答案:(1)牛耕技术。(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课时素养评价 一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20海口高

22、一检测)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著名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创造“焚林而田”的农业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是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C.可以作为农耕产生的直接证据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解析】选A。材料中的“神农氏”“焚林而田”“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等信息都指向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这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故选A;神话传说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创作加工,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B;神话传说只能作为农耕生产的间接证据,排除C;神话传说对于我们了解历史现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能用其证明某一具体人物是否存在,排除D。2.(2020黄冈高一

23、检测)下图为山西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 环,考古学家据此可推断出()A.春秋时期贵族有酗酒之风,在牛鼻上装环便于拖拽沉重的青铜酒器 B.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 C.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注重生活化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解析】选B。据材料“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出春秋时期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故B正确;牛鼻上装环反映的是当时牛已被牵引从事耕作,并不是便于拖拽青铜酒器,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青铜制造业背离礼制的传统,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表现青铜工艺水平高超,能艺术化地表现动物形象,故D排除。3.(2020广州高一检测

24、)铁犁牛耕是我国古代农业的最主要耕作方式,“犁辕 上躬,便于深耕;牵引点低,犁架平稳;犁辕缩短,回转方便”,此犁出现在 ()A.春秋 B.西汉 C.唐朝 D.北宋【解析】选C。由“便于深耕;牵引点低,犁架平稳;犁辕缩短,回转方便”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朝的曲辕犁,曲辕犁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故选C;春秋和西汉并未出现曲辕犁,排除A、B;北宋不符合材料“此犁出现”的这一设问条件,排除D。【补偿训练】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牵引力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下列生产工具符合题干描述的是()A.耦犁 B.大镰 C.曲辕犁 D.筒车【解析】选C

25、。据材料“唐朝”“根据牵引力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工具是指曲辕犁,用于耕地,故选C;A是汉代使用的一种新式农具,排除;B是用来割草或收割谷物的工具,排除;D是灌溉工具,排除。4.(2020曲靖高一检测)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耕、耙、耱等耕作技术,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耕耙耱技术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小规模经营 B.分工简单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解析】选C。据材料“耙用于碎土,耱用于平整土地,从而在地面上形成一层松软土层,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

26、耕、耙、耱等技术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经营规模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劳动分工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农产品的流向问题,排除D。【补偿训练】“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锋利),櫌(耙地工具)欲再。初耕欲深,转地欲浅,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这体现出古代农业的特征是 ()A.集体劳作 B.男耕女织 C.精耕细作 D.个体经营【解析】选C。材料提及耕作方法讲究季节,分“深耕”“浅耕”之说,还注重耕作工具的使用,这都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故选C。A、B、D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故排除。5.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有一段文字:“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

27、为陆海。”称颂的是()A.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 B.蜀汉治理四川有成效 C.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D.都江堰的兴修之功【解析】选D。从所给材料看,应当是一种水利工程而不是水利工具,而且这个水利工程对整个四川平原的农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这些条件,故答案为D。三国时的曹魏并不管辖四川,排除A。B、C没有涉及水利工程,排除。6.宋代张孝祥有诗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 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 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诗中描述的生产工具()A.体现了农业的基本模式 B.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 C

28、.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 D.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解析】选C。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材料没有体现出其自给自足、封闭脆弱性,故A错误;该灌溉工具使用水力,没有形成完备的灌溉体系,故B错误;该灌溉工具“瞬息了千亩”,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故C正确;该灌溉工具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没有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故D错误。7.(2020铜仁高一检测)从春秋开始,随着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农民大肆开垦,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这 反映出()A.小农经济逐渐发展 B.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已完全瓦解 D.个体生产成为主体【解析】选A。由材料中的“铁农具、

29、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可知材料意在说明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牛耕的普遍使用,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井田制已完全瓦解,故C排除;材料没有将个体生产与其他生产作比较,不能说明其成为主体,故D排除。【补偿训练】(2020南通高一检测)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 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是()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井田制,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出现“千耦其

30、耘”的奴隶集体劳动场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分散的一家一户制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故答案为B。分封制的崩溃、井田制的瓦解、水利工程的兴建,是变化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C、D。二、非选择题(15分)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 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材料二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 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

31、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 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存在的因素。(9分)【解析】第(1)题生产方式:根据“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 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得出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点:结合所学回 答小农经济的特点。第(2)题有利因素:根据“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 懒惰、愚昧”得出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根据所学,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封建 统治者重视农业的政策和适应古代生产力水平的需要等也是重要的原因。不利 因素:结合所学,可从封建政府与地主的剥削、自耕农经营规模小、自耕农很不 稳定等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生产方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特点:脆弱性、封闭性、分散性、落 后性;自给自足;以家庭个体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有利因素:广大农民的辛勤劳动;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封建统治者采取措施培植、保护自耕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方式适应古 代生产力水平的需要。不利因素:封建政府与地主的剥削;自耕农经营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 弱;自耕农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