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单元测评(五)A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我国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系示意图(图CA51),回答12题。图CA51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整体性特征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下列有关叙述,属于M环节的是()A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荒漠”B山区坡陡,水力资源丰富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水系发育,山、丘、盆、谷交错分布3大量捕杀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若干年后()A草原环境将恶化,并逐渐变成森林环境B草原环境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C肉食动物大量增加D草
2、原可能会逐渐出现退化、沙化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图CA52),回答45题。图CA524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是()A动物绿色植物O2CO2B动物绿色植物CO2O2C绿色植物动物CO2N2D绿色植物动物N2CO25此图可以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 B C D读玉山植被垂直分布与北半球植被分布图(图CA53),其中树线是指天然森林垂直分布的上限。读图回答67题。图CA536某登山者从海拔500米到1900米刚好走过常绿阔叶林,水平陆地上要完全
3、通过常绿阔叶林理论上至少要走约()A550千米 B1000千米C1200千米 D1400千米7对树线高度影响不大的因素是()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C海拔高度 D降水量图CA54是东欧与北亚及中亚的植被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甲乙图CA548图甲景观变化在图乙中呈现明显的是哪一线所经地区()A B C D9形成图甲植被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 B纬度位置C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D海陆位置和海拔读图CA55,回答1011题。图CA5510甲、乙、丙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丙、甲、乙 D丙、乙、甲11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
4、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图CA56表示地球表面沿某经线山地雪线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213题。12A地所在地区陆地水平自然带最有可能是()图CA56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13图中A地与B地相比()A纬度低 B降水多 C海拔低 D光照强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它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图CA57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图CA5714图示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A从南向北逐渐升高B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
5、降低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15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13分)读图CA58,回答问题。甲乙图CA58(1)图甲中反映的植物的主要生态功能是_,图乙中反映的植物的主要生态功能是_。 (4分)(2)读生物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模式图,将代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每项只可填一次,9分)水土流失鸟类、兽类等物种减少生态失调生物多样性增加风速减小、湿度增大气候恶化旱涝灾害减少土地沙化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图CA5917(12分)读印度洋
6、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CA510),回答下列问题。图CA510(1)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_(多项选择)。 (4分)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经过(2)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_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CD的更替主要是由自然环境中_条件的变化引起的。 (4分)(3)自然带A、B、C、D中,类型相同的是_,名称是_。 (4分)18(15分)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超过4500米,形成了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其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图CA511表示。据图回
7、答下列问题。图CA511(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中相应的位置上。(3分)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2)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其“牵一发”是指_。(4分)(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8分)单元测评(五)A1B解析 该图反映了该区域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2C解析 M环节表示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使得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地带性土壤为贫瘠的红壤。3D解析 大量捕杀肉食性动物,会使植食性动物因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使草原遭到破坏
8、,造成草原的退化、沙化。4A解析 大气中的CO2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化合物。生物有机体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积累演变形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它们被采掘、利用、燃烧生成CO2、CO等,又排放到大气中。同时,生物的呼吸作用也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吸收O2,放出CO2;植物吸收CO2,放出O2。5D解析 都是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正确表述。近年来,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CO2,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6B解析 由图中的横坐标可知,玉山海拔500米到1900米处的常绿阔叶林,对应的纬度约为2534,跨纬度9左右,实际距离相差近1000千米。7A解析 影响
9、树线高度的因素主要是降水和气温。而这两者与纬度、海拔、海陆位置有密切的相关性,而受经度影响较小。8B解析 据图甲可知,该景观变化体现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在图乙中只有线段从北冰洋沿岸伸向西南到中亚高山处,符合条件。9C解析 苔原、针叶林、混合林、小麦带、草原的演变主要是纬度位置不同,热量条件的差异造成的;亚欧大陆内部温带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10A解析 山地所在纬度可据山麓基带判断。丙地山麓基带为雨林,在赤道附近;乙地山麓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在纬度30左右;甲地山麓基带为荒漠,在纬度45左右的大陆内部。11D解析 北坡形成森林,而南坡形成灌木草甸,说明南、北坡存在明显的降水差
10、异,北坡应为迎风坡。12B解析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有热量(气温)和降水,热量越充足,雪线越高,降水越多,雪线越低。副热带地区热量充足,降水又少,故雪线比其他纬度的高,而副热带地区对应的自然带绝大部分是热带荒漠带,故选B项。13D解析 A地在副热带地区,降水少,光照强,比B地纬度高;从图中不能获得海拔高低的信息。14C解析 由图中数值大小可以直接看出我国雪线分布高度由西南向东北降低的规律。15A解析 影响雪线海拔高度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气温高,雪线海拔高;降水多,雪线海拔低。本题梅里雪山雪线相对较低的原因是降水较多。16(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护田(防风固沙)(2)从左至右,第1行,
11、第2行,第3行。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森林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第(2)题,滥伐森林,会导致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后果,使气候恶化;植树造林可使生态向良性方向发展。17(1)ACD(2)由赤道到两极水分(3)AC热带雨林带解析 自然带E为热带荒漠带,从澳大利亚中部向西延伸至大陆西岸,原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另外,地形、洋流也对其有影响。A、C都是热带雨林带,B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位于山地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气流受山地抬升形成降水,加之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而岛屿的西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18(1)自上而下分别是:(2)地壳隆起
12、(或青藏高原隆起),地势不断升高(3)随着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或印度洋板块北移),青藏高原地壳不断隆起,海拔不断升高(地势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发育差,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解析 第(1)题,地势高,气温低,因而冰川、冻土广布;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第(2)题,地壳隆起,地势抬高,造成青藏高原地区的各地理环境要素发生改变。第(3)题,板块碰撞,造成青藏高原隆起,形成“世界屋脊”,进而导致该地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土壤等要素的变化。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